在建筑上视觉卫生是什么意思
视觉卫生指的是建筑间距。指两栋建筑外墙之间的水平距离。
在城市规划中,对建筑物之间的距离有着严格的要求,特别是在详细规划中。
根据国家规定(设计规范),冬至日照时间以不少于1小时(房屋底部窗户)为标准。间距是建筑物室外表面到建筑物屋檐的高度/tan(a)a,太阳高度角在冬至中午。它也可以通过高度:间距的比率=1:1.2来计算。扩展资料:技术原理主要根据日照(南北建筑)、通风、照明、噪声及视线干扰防治、防火、防震、绿化、管线埋设、建筑布置、土地保护等综合考虑确定。
住宅建筑的布局通常满足日照要求,是确定建筑间距的主要依据。多层建筑间距至少为6米,多层建筑与高层建筑间距为9米,高层建筑间距为13米。这是强制性规定。
非住宅建筑的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1)多层平行布置,间距不得小于高层建筑高度的1.0倍,也不得小于6米;竖向布置,间距不得小于9米,山墙间距不得小于6米。(二)高层建筑平行布置时,建筑物间距不小于高层建筑高度的0.4倍,且不小于20米;竖向布置时,建筑物间距不小于18米。山墙间距不应小于13米。
(三)多层、高层建筑平行布置时,间距不得小于18米;垂直布置时,间距不得小于13米。山墙间距不应小于9米。这些是建筑间距的规则。
住宅视觉卫生间距是18米,还是20米有相关规范说明么
非居住建筑间距,除经批准的详细规划另有规定外,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多层平行布置时,其间距不小于较高建筑高度的1.0倍,并不小于6米;垂直布置时,其间距不小于9米,山墙间距不宜小于6米。(二)高层平行布置时,其建筑间距不小于较高建筑高度的0.4倍,并不小于20米;垂直布置时,其建筑间距不小于18米。
山墙间距不宜小于13米。
(三)多、高层平行布置时,其间距不小于18米,垂直布置时,其间距不小于13米。山墙间距不宜小于9米。以上就是建筑间距的规定。扩展资料《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规定住宅侧面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1)条式住宅,多层之间不宜小于6M; 高层与各种层数住宅之间不宜小于13M;(2)高层塔式住宅、 多层和中高层点式住宅与侧面有窗的各种层数住宅之间应考虑视觉卫生因素,适当加大间距。
建筑规范都有哪些一般办公楼设计用到那些规范
1、办公楼建筑的重要性程度不同,在建筑设计时会分为三类进行设计。不同重要程度的办公楼在设计的使用年限和防火等级上要求是不同的。
(1)一类建筑适合特别重要的办公楼建筑,一般设计的使用年限为50-100年,防火等级为一级。
(2)二类建筑适合重要的办公楼建筑,设计的使用年限为50年,防火等级不低于二级。 (3)三类建筑适合普通型的办公楼建筑,设计使用年限为25-50年,防火等级为不低于二级。2、办公楼建筑根据不同的使用功能和建筑规模来设计办公楼内部的功能分区,通常情况下要分为三个大的功能分区。公共空间、办公空间和服务空间是办公楼必须具备的三个空间。
办公楼建筑设计规范中规定六层及六层以上的办公楼建筑要设计电梯,建筑的总高度超过75米的办公楼建筑使用的电梯 要分区或分层来设置使用。办公楼除了电梯以外还要有室内楼梯及室外防火通道等设施。扩展资料: 办公楼建筑的外窗设计要具备良好的密封性和隔热性能,办公楼的门要采用防盗门,室内最好设计防盗报警等装置。
办公楼建筑整体要具有消防设备,各层的消防栓、报警设备、消防设施要符合要求,各个空间要具有烟感和喷淋等消防设备,并经常检查可以正常使用。 办公楼的设计还要注意采光、防寒、隔音等方面要符合规范的要求。办公楼建筑设计规范对于办公楼建筑的整体及各空间都有详细的要求,从高度、面积、设施、消防、监控等各方面都有规定,以保证办公楼使用的功能齐全,通行的顺畅,使用的安全等。
办公楼在功能分类上一般分为行政型办公楼、专业性办公楼、出租类办公楼、综合性办公楼几种类型,不同的类型都具有各自的使用功能。在办公楼建筑设计时要根据功能来进行不同的外观、风格、功能分区等进行全方位的考虑。办公楼的建筑结构根据不同的抗震要求来设计使用哪种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