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一般是指多少层
楼层数量是10层或者是超过10层的建筑物都是算高层。而楼层数量是在1到3层的建筑物都是属于低层住宅,楼层数量是在4到6层的建筑物都是属于多层住宅,楼层数量是在7到9层的建筑都是属于中高层建筑。
我国规定建筑高度大于27m的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24m的非单层厂房、仓库和其他民用建筑。
但是,超过24米的单层建筑不算高层建筑。1972年国际高层建筑会议将高层建筑分为4类第一类为9~16层(最高50米),第二类为17~25层(最高75米),第三类为26~40层(最高100米),第四类为40层以上(高于100米)。高层规定现代高层建筑首先从美国兴起,1883年在芝加哥建造了第一幢砖石自承重和钢框架结构的保险公司大楼,高11层。1913 年在纽约建成的伍尔沃思大楼,高52层。
1931年在纽约建成的帝国州大厦,高381米,102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世界范围内的高层建筑繁荣时期。1962~1976年建于纽约的两座世界贸易中心大楼,各为110层,高411米。
1974年建于芝加哥的西尔斯大厦为110层,高443米,曾经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加拿大兴建了多伦多的商业宫和第一银行大厦,前者高239米,后者高295米。日本近十几年来建起大量高百米以上的建筑,如东京池袋阳光大楼为60层,高226米。
法国巴黎德方斯区有30~50层高层建筑几十幢。苏联在1971年建造了40层的建筑,并发展为高层建筑群。
什么是高层建筑
什么是高层建筑 高层建筑指的是建筑高度大于27米的住宅和建筑高度大于24m的非单层厂房、仓库和其他民用建筑。下面一起详细了解一下什么是高层建筑! 1、高层建筑的定义: 通常以建筑的高度和层数两个指标来判定,但世界范围内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划分标准。
1)国外: (1)美国规定:高度为22~25m以上或7层以上建筑为高层建筑; (2)英国规定:高度为24.3m以上的建筑为高层建筑; (3)日本规定:8层以上或高度超过31m的建筑为高层建筑。
2)我国: (1)《高层民用建筑设计规范》GB50045-95 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50016-2014和 规定: ≥10层的居住建筑(包括首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或≥24m的公共建筑。 (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规定:≥10层 或 ≥28m;(本文章内容的依据) 2、高层建筑的意义: 1)节地,占地面积少 在相同的建设场地中,建造高层建筑可以获得更多的建筑面积,这样可以部分解决城市用地紧张和地价高涨问题。 9-10层的建筑比5层的节约用地23%-28%,16-17层的建筑比5层的节约用地32%-49%。 2)有效利用空间资源 在建筑面积与建设场地面积相同比值的情况下,建造高层建筑比多层建筑能够提供更多的空闲地面,将这些空闲地面用作绿化和休息场地,有利于美化环境。
3)节省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投资 高层建筑向高空延伸,可以缩小城市的平面规模,缩短城市道路和各种公共管线的长度,从而节省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投资 4)在设备完善的情况下,垂直交通比水平交通方便。在建筑群布局上,高低相间,点面结合,可以改善城市面貌,丰富城市艺术。 3、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要点 1、水平荷载成为设计的决定性因素: 1)竖向荷载产生轴向压力与结构高度的一次方成正比; 2)水平荷载产生的倾覆力矩与高度的二次方成正比。
2、侧移成为设计的控制指标: 1)结构顶点的侧移 ut与结构高度 H 的四次方成正比; 2)结构的侧移与结构的使用功能和安全有着密切的关系; 过大侧移会使人产生不安全感;使填充墙和主体结构出现裂缝或损坏,影响正常使用;因P-△效应而使结构产生的附加内力,甚至破坏。 3)必须选择可靠的'抗侧力结构体系,使结构不仅具有较大的承载力,而且还应具有较大的侧向刚度。 3、轴向变形的影响在设计中不容忽视 1)竖向荷载产生的结构轴向变形对其内力及变形的影响; 2)对预制构件的下料长度和楼面标高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Houston 75层的某商业大厦,采用剪力墙和钢柱混合体系,由于钢柱负荷面积大,其底层钢柱压缩变形比墙多260mm。
3)水平荷载产生的结构轴向变形对其内力及侧移的影响 水平荷载作用下,使竖向结构体系一侧构件产生轴向压缩,另一侧构件产生轴向拉伸,从而产生整体水平侧移。 由表可知,结构层数越高,轴向变形所产生的影响越大。 4、延性成为结构设计的重要指标 1)延性表示构件和结构屈服后,具有承载能力不降低、具有足够塑性变形能力的一种性能。
2)延性系数μ:用来衡量延性的大小。 3)结构的抗震性能决于其“能量吸收与耗散”能力的大小,即决于结构延性的大小。 4)为了保证结构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除承载力、刚度外,还需要有较好的延性。可通过加强结构抗震概念设计,采取恰当的抗震构造措施来保证。
5、结构材料用量显著增加 1)对于高层建筑结构,随高度增大,材料用量增大较多。 2)特别是水平荷载对材料用量影响较大。 3)结构方案对材料用量影响很大,水平力作用下对结构进行优化设计至关重要。 如筒体结构可使结构用钢量大幅度减小,高381m的帝国大厦,采用平面框架结构体系,用钢量为206kg/㎡,采用筒体结构,高344m的约翰.汉考克大厦用钢量仅为146kg/㎡,高443m的西尔斯大厦用钢量仅为161kg/㎡。
什么是一类、二类、三类高层建筑
一类、二类、三类高层建筑是指高层建筑的一种划分方式。具体如下:1、按名称分:可分为居住建筑,公共建筑。
通过名称可知,居住建筑是以人群居住为主要功能用途的一类建筑物。
主要是民用房,如小区、公寓等。公共高层建筑是以公共设施为主的建筑,比如,医院,百货楼、展览馆、博物馆、宾馆、图书馆等等。2、按层级分:按层级可以分为如下几类,以居住建筑为主,当居住建筑为19层高,或者19层以上的高度的时候,这个建筑就叫做一类高层建筑。10层到18层的住宅称为二类建筑。
10层以下为三类建筑。3、按公共建筑分:公共建筑中如果建筑高度超过50m,则被划分为一类建筑。如果建筑高度不超过50m,就属于二类建筑。
扩展资料高层建筑的建筑要求:①总平面布局要加大防火间距,处理严重的日照干扰,为大量集中的人口疏散和停放车辆安排通道和场地。②在符合功能要求的基础上将多层重复的建筑平面布局标准化、统一化,以满足主体结构、设备管线、电气配线分区、防火疏散等竖向设计技术的要求。③合理布置竖向交通中心,确定楼梯、电梯的数量和布置方式,保证使用效率和防火安全。
④内外建筑装修、构造、用料和做法必须适应因风力、地震、温度变化等所引起的变形和安全问题。⑤在建筑艺术方面要考虑高大体型在城市和群体中的形象和全方位造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