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 50352-2019——楼梯
6.8.1 楼梯的数量、位置、梯段净宽和楼梯间形式应满足使用方便和安全疏散的要求。 6.8.2当一侧有扶手时,梯段净宽应为墙体装饰面至扶手中心线的水平距离,当双侧有扶手时,梯段净宽应为两侧扶手中心线之间的水平距离。
当有突出物时,梯段净宽应从凸出物表面算起。
条文说明:本条明确了当楼梯一侧有扶手时,梯段净宽应考虑扣除墙面装饰的构造厚度。另外,当有框架柱或其他构件、设置等凸出在楼梯间内(凸出楼梯间四角的除外)影响同行宽度时,梯段净宽应从凸出部分算起。当楼梯附设无障碍升降平台时,梯段净宽应自升降平台折起后的最外缘算起。 6.8.3 梯段净宽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及国家现行相关专用建筑设计标准的规定外,供日常主要交通用的楼梯的梯段净宽应根据建筑物使用特征,按每股人流宽度为0.55+(0~0.15)m的人流股数确定,并不应小于两股人流。
(0~0.15)m为人流在行进中人体的摆幅,公共建筑人流众多的场所应取上限值。 条文说明:楼梯梯段最小净宽应根据使用要求、模数标准、防火标准等的规定等综合因素加以确定。楼梯梯段净宽在防火标准中是以每股人流为0.55m计,并规定按两股人流最小宽度不应小于1.10m。
这对疏散楼梯是适用的,而对住宅套内楼梯、维修专用楼梯外的其他平时用作日常主要交通的楼梯不完全使用,尤其是人员密闭的公共建筑(如商场、剧场、体育馆等)主要楼梯应考虑多股人流通行,使处置交通不造成拥挤和阻塞现象。此外,人流宽度按0.55m计算是最小值,实际上人体在行进中有一定摆幅和相互间空隙。因此本条规定每股人流宽度为0.55m+(0~0.15)m。
单人行走楼梯梯段宽度还需要适当加大。 人防楼梯标准化设计时,楼梯梯段净宽按双人通行:1100~1400,与1200、1300宽的人防门匹配匹配得比较好。 6.8.4 当梯段改变方向时,扶手转向端处的平台最小宽度不应小于梯段净宽,并不得小于1.2m。
当有搬运大型物件需要时,应适量加宽。直跑楼梯的中间平台宽度不应小于0.9m。 条文说明:楼梯平台宽度系指墙面装饰面至扶手中心之间的水平距离。当楼梯平台有凸出物或其他障碍物影响通行宽度时,楼梯平台宽度应从凸出部分或其他障碍物外缘算起。
当框架梁底距楼梯平台地面高度小于2.00m时,如设置与框架梁内侧面齐平的平台栏杆(板)等,楼梯平台的净宽应从栏杆(板)内侧算起。 本条规定了当楼梯改变方向时,扶手转向端处的平台最小宽度不应小于楼梯净宽,并不得小于1.20m,同时应考虑不同类型建筑队楼梯宽度的要求,满足平台最小宽度以保持疏散宽度的一致,当有搬运大型物件需要时应适量加宽,并能使家具等大型物件通过。 人防楼梯标准化设计时,平台宽度按梯段净宽+0.05计算。1020、1220、1320、1520的门宽对应的平台宽度分别是:1.25、1.35、1.45、1.65 双分平行楼梯扶手转向端处的平台最小宽度也不应小于梯段计算最小净宽,并不得小于1.20m。
直跑楼梯的中间平台主要共人员行进途中休息用,不影响疏散宽度,故未要求与梯段净宽一致,但0.90m为最低宽度,实际设计时还应根据建筑类型合理确定中间平台宽度,并满足专用建筑设计标准的相关规定。 6.8.5 每个梯段的踏步级数不应小于3级,且不应超过18级。 6.8.6 楼梯平台上部及下部过道处的净高不应小于2.0m,梯段净高不应小于2.2m。 注:梯段净高为自踏步前缘(包括每个梯段最低和最高一级踏步前缘线以外0.3m范围内)量值上方突出物下缘间的垂直高度。
条文说明:本条所指净高应自楼梯平台、踏步等部位的装饰面算起,至上方突出物砖饰面面下缘。 由于建筑竖向处理和楼梯做法变化。楼梯平台上部及下部净高不一定与各层净高一致,此时其净高不应小于2.00m。
使人行进时不碰头。梯段净高一般应满足人在楼梯伸直手臂向上旋升时手指刚触及上方突出物下缘一点为限。为保证人在行进时不碰头和产生压抑感,故按常用楼梯坡度,楼梯净高不应小于2.20m。
住宅等户内空间的非公共楼梯及检修专用楼梯,当条件不允许是可适当放宽要求。 6.8.7 楼梯应至少于一侧设扶手,楼梯净宽达三股人流时应两侧设扶手,达四股人流时应加设中间扶手。(人防楼梯一般为1100,1200,1300,1500,均不超过三股人流的宽度,一侧设扶手即可) 6.8.8 室内楼梯扶手高度自踏步前缘量起不宜小于0.9m。楼梯水平栏杆或栏板长度大于0.5m时,其高于不应小于1.06m。
6.8.9 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校及其他少年儿童专用活动场所,当楼梯井净宽大于0.2m时,必须采取防止少年儿童坠落的措施。 条文说明:楼梯段及平台为何成的空间为楼梯井。为了保护少年儿童生命安全,中小学校、幼儿园等少年儿童专用活动场所的楼梯,其梯井净宽大于0.20m(少儿胸背厚度),必须采取防止少年儿童堕落措施。
防止其在楼梯扶手上做滑梯游戏,产生堕落事故跌落楼梯井底。楼梯栏杆应采用不易攀登的构造和花饰,杆件或花饰的镂空处净距不得大于0.11m。楼梯扶手上应加装防止少年儿童溜滑的设施。少年儿童活动频繁的其他公共场所以应参照执行。
(人防标准楼梯梯井净宽按0.15m设计) 6.8.10 楼梯踏步的宽度和高度应符合表6.8.10的规定 住宅楼梯 住宅公共楼梯 最小宽度0.26,最大高度 0.175 住宅套内楼梯 最小宽度0.22,最大高度0.200 宿舍楼梯 小学宿舍楼梯 最小宽度0.26,最大高度0.15 其他宿舍楼梯 最小宽度0.27,最大高度0.165 老年人建筑楼梯 住宅建筑楼梯 最小宽度0.300,最大高度0.150 公共建筑楼梯 最小宽度0.320,最大高度0.130 托儿所、幼儿园楼梯 最小宽度0.26,最大高度0.130 小学校楼梯 最小宽度0.26,最大高度0.150 人员密集且竖向交通繁忙的建筑和大、中学校楼梯 最小宽度0.28,最大高度0.165 其他建筑楼梯 最小宽度0.26,最大高度0.175(人防标准楼梯的设计按此控制) 超高层建筑核心筒内楼梯 最小宽度0.25 最大高度0.18 检修及内部服务楼梯 最小宽度0.220, 最大高度0.200 注: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离内侧扶手中心0.250处的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20m。 条文说明:楼梯踏步高宽比是根据楼梯坡度要求和不同类型人体自然跨步(步距)要求确定的,符合安全和方便舒适的要求。坡度一般控制在30°左右,对仅供少数人使用的住宅套内楼梯则放宽要求,但不宜超过45°。
步距时按水平跨步距离公司(2r+g)计算的,式中r为踏步高度,g为踏步宽度。成人和儿童、男性和女性、青壮年和老年人均有所不同,一般在560~630范围�。
谁懂民用建筑防火规范和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中对台阶,楼梯,楼道的设计规范
我给你查了规范,字数限制只能这么多了4.1.2 梯段最小净宽是根据使用要求、模数标准、防火规范的规定等综合因素加以确定的。要说明的一点是将六层及六层以下住宅梯段最小净宽定为1m ,原因是:①过去,为满足防火规范规定的楼梯段最小宽度为1.10m,一般采用2.70m或2.60m(不符合3模)开间楼梯间,目前单元式住宅都趋向一梯二套,服务套数少,相应楼梯间面积也可减少,如采用2.40m开间楼梯间,每套可增加1m2左右使用面积,而砖混住宅2.40m开间楼梯间,楼梯宽度只能做到1m左右;②2.40m开间符合3模,与3模其它参数能协调成系列,在平面布置中不出现半模数,与3.60m等参数可组成扩大模数系列,有利于减少构件,也有利于工业化制作,平面布置也比较适用、灵活;③从各地调查中看,采用2.40m开间楼梯间很普遍,据分析,只要保证楼梯平台宽度能搬运家具,2.40m是能符合使用要求的;④参照国内外有关规范,前苏联规定不小于1.05m,台湾省规定不小于0.90m,经与公安部协调,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了“不超过六层的单元式住宅中,一边设有栏杆的疏散楼梯,其最小净宽可不小于1m”,但七层和七层以上单元式住宅或所有走廊式、塔式住宅楼梯梯段最小净宽应为1.10m。
4.1.3 原规范规定楼梯踏步宽度不小于0.25m,高度不大于0.18m,其坡度为37.75°而偏陡,与国外标准相差很大,居民上下楼颇感费力,尤其是老年人。
现将踏步宽度修改为不小于0.26m,高度不大于0.175m,坡度为33.94°,接近舒适性标准,在设计中也能做到。按层高2.80m计,正好设16步,面积增加也不多。 4.1.4 实际调查中,楼梯平台的宽度是影响搬运家具的主要因素,本条比原规范中规定的平台最小宽度1.10m增加了0.10m,为1.20m,如平台上有暖气片、配电箱等凸出物时,平台宽度应以凸出面起算(图4.1.4 1),垃圾道不宜占用平台(图4.1.4 2)。调查中发现有的住宅入口楼梯平台的垂直高度在1.90m左右,过人碰头,很不安全。
1954年《建筑设计规范》规定不小于2m。根据我国青年人体有普遍增高的趋势,维持这个高度是必要的。第4.2.1条 楼梯 一、楼梯的数量、位置和楼梯间形式应满足使用方便和安全疏散的要求。
二、梯段净宽除应符合防火规范的规定外,供日常主要交通用的楼梯的梯段净宽应根据建筑物使用特征,一般按每股人流宽为0.55+(0~0.15)m的人流股数确定,并不应少于两股人流。 注:0~0.15m为人流在行进中人体的摆幅,公共建筑人流众多的场所应取上限值。 三、梯段改变方向时,平台扶手处的最小宽度不应小于梯段净宽。
当有搬运大型物件需要时应再适量加宽。 四、每个梯段的踏步一般不应超过18级,亦不应少于3级。 五、楼梯平台上部及下部过道处的净高不应小于2m。
梯段净高不应小于2.20m。 注:梯段净高为自踏步前缘线(包括最低和最高一级踏步前缘线以外0.30m范围内)量至直上方突出物下缘间的铅垂高度。 六、楼梯应至少于一侧设扶手,梯段净宽达三股人流时应两侧设扶手,达四股人流时应加设中间扶手。 七、室内楼梯扶手高度自踏步前缘线量起不宜小于0.90m。
靠楼梯井一侧水平扶手超过0.50m长时,其高度不应小于1m。 八、踏步前缘部分宜有防滑措施。 九、有儿童经常使用的楼梯,梯井净宽大于0.20m时,必须采取安全措施;栏杆应采用不易攀登的构造,垂直杆件间的净距不应大于0.11m。第4.2.2条 台阶 一、室内外台阶踏步宽度不宜小于0.30m,踏步高度不宜大于0.15m,室内台阶踏步数不应少于2级。
二、人流密集的场所台阶高度超过1m时,宜有护栏设施。
楼梯设计规范
(一)台阶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公共建筑室内外台阶踏步宽度不宜小于0.3m,踏步高度不宜大于0.15m,并不宜小于0.1m,踏步应防滑。室内台阶踏步数不应少于2级,当高差不足2级时,应按坡道设置;2、 人流密集的场所台阶高度超过0.70m并侧面临空时,应有防护设施。
(二)坡道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室内坡道坡度不宜大于1:8,室外坡道坡度不宜大于1:10;2、 室内坡道水平投影长度超过15m时,宜设休息平台,平台宽度应根据使用功能或设备尺寸缓冲空间而定;3、 供轮椅使用的坡道不应大于1:12,困难地段不应大于1:8;4、 自行车推行坡道每段长不宜超过6m,坡度不宜大于1:5;5、 坡道应采取防滑措施。
(三)阳台、外廊、室内回廊、内天井、上人屋面及室外楼梯等临空处应设置防护栏杆、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栏杆应以坚固、耐久的材料制作,并能承受荷载规范规定的水平荷载;2、 临空高度在24m以下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05m,临空高度在24m及24m以上(包括中高层住宅)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10m;注;栏杆高度应从楼地面或屋面至栏杆扶手顶面垂直高度计算,如低部有宽度大于或等于0.22m,且高度低于或等于0.45m的可踏部位,应从可踏部位顶面起计算。3、 栏杆离楼面或屋面0.10m高度内不宜留空;4、 住宅、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及少年儿童专用活动场所的栏杆必须采用防止少年儿童攀登的构造,当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其杆件净距不应大于0.11m;5、 娱乐建筑、商业服务建筑、体育建筑、园林景观建筑等允许少年儿童进入活动的场所,当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其杆件净距也不应大于0.11m。二、民用建筑设计楼梯设计的规范(一)楼梯的数量、位置、宽度和楼梯间形式应满足使用方便和安全疏散的要求。(二)墙面至扶手中心线或扶手中心线之间的水平距离即楼梯梯段宽度除应符合防火规范的规定外,供日常主要交通用的楼梯的梯段宽度应根据建筑物使用特征,按每股人流0.55+(0~0.15)m的人流股数确定,并不应少于两股人流。
0~0.15m为人流在行进中人体摆幅,公共建筑人流众多的场所应取上限值。在设计通则中说明:楼梯梯段宽度在防火规范中是以每股人流为0.55m计,并规定按两股人流最小宽度不应小于1.10m,这对疏散楼梯是适用的,而对平时用作交通的楼梯不完全适用,尤其是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如商场、剧场、体育馆等)主要楼梯应考虑多股人流通行,使垂直交通不造成拥挤和阻塞现象。如此,人流宽度按0.55m计算是最小值,实际上人体在行进中有一定摆幅和相互间空隙,因此本条规定每股人流为0.55m+(0~0.15)m,0~0.15m即为人流众多时的附加值,单人行走楼梯梯段宽度还需要适当加大,见图。
(三)、梯段改变方向时,扶手转向端处的平台最小宽度不应小于梯段宽度,并不得小于1.20m,当有搬运大型物件需要时应适量加宽。(四)、每个梯段的踏步不应超过18级,亦不应少于3级。(五)、楼梯平台上部及下部过道处的净高不应小于2m,梯段净高不宜小于2.20m。
注:梯段净高为自踏步前缘(包括最低和最高一级踏步前缘以外0.30m范围内)量至上方突出物下缘间的垂直高度。(六)、楼梯应至少于一侧设扶手,梯段净宽达三股人流时应两侧设扶手,达四股人流时宜加设中间扶手。(七)、内楼梯扶手高度自踏步前缘线量起不宜小于0.90m。
靠楼梯井一侧水平扶手长度超过0.50m时,其高度不应小于1.05m。(八)、踏步应采取防滑措施。(九)、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及少年儿童专用活动场所的楼梯,梯井净宽大于0.20m时,必须采取防止少年儿童攀滑的措施,楼梯栏杆应采取不易攀登的构造,当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其杆件净距不应大于0.11m。
民用建筑的踏步高和宽如何限制楼梯踏步要用哪种瓷砖
很多农村房屋现在盖房都是和二层楼有关联,毕竟二层楼的设计感和观感都摆在那里,唯一一个难题就是楼梯设计,设计楼梯的难度基本上都在尺寸这方面,在什么都不清楚的情况下,民用建筑的踏步高和宽如何限制楼梯踏步要用哪种瓷砖 很多农村 房屋 现在盖房都是和二层楼有关联,毕竟二层楼的设计感和观感都摆在那里,一个难题就是楼梯设计,设计楼梯的难度基本上都在尺寸这方面,在什么都不清楚的情况下,想要的出一个合适的尺寸真是一点都不轻松,更别提尺寸要求还有规范限制,那么 民用建筑 的踏步高和宽如何限制 楼梯踏步 要用哪种瓷砖 民用建筑的踏步高和宽如何限制 1、站房内旅客用楼梯的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5m;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3m。 2、公共建筑室内外台阶踏步宽度不宜小于0.30m,踏步高度不宜大于0.15m,并不宜小于0.10m。
3、楼梯踏步高宽比是根据楼梯坡度要求和不同类型人体自然跨步(步距)要求确定的,符合安全和方便舒适的要求。
坡度一般控制在30°左右,对仅供少数人使用服务楼梯则放宽要求,但不宜超过45°。步距是按2r+g:水平跨步距离公式,公式中r为踏步高度,g为踏步宽度,成人和儿童、男性和女性、青壮年和老年人均有所不同,一般在560~630mm范围内,少年儿童在560mm左右,成人平均在600mm左右。 4、旅客地道、天桥的阶梯踏步高度不宜大于0.14m,踏步宽度不宜小于0.32m,每段阶梯不宜大于18步,直跑阶梯平台宽度不宜小于1.5m。 楼梯踏步要用哪种瓷砖 1、 抛光砖 ,抛光砖性质坚硬耐磨,适合在除洗手间、 厨房 和室内环境以外的多数室内空间中使用。
在运用渗花技术的基础上,抛光砖可以做出各种仿石、仿木效果。 2、 玻化砖 ,为了解决抛光砖出现的易脏问题,市面上又出现了一种叫玻化砖的品种。玻化砖其实就是全瓷砖。
其表面光洁但又不需要抛光,所以不存在抛光气孔的问题。玻化砖是一种强化的抛光砖,它采用高温烧制而成。质地比抛光砖更硬更耐磨。
瓷砖材质有哪些毫无疑问,它的价格也同样更高。而根据花纹、色彩等不同,价格也有所不同。 3、马赛克,马赛克是一种特殊存在方式的砖,它一般由数十块小块的砖组成一个相对的大砖。
它以小巧玲珑、色彩斑斓被广泛使用于室内小面积墙面和室外大小幅墙面和地面。 了解了民用建筑的踏步高和宽如何限制楼梯踏步要用哪种瓷砖的问题情况,民用建筑上的楼梯踏步要求通常会更多,因为这关乎到人们的身心健康,所以都是越严格越好,文中对于一系列尺寸规范也基本上都讲清楚了,看过以后,设计室内楼梯轻易不会有越界现象,所以大可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