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的执行标准有两种,中国白酒常见执行标准为两种,酒精勾兑酒,纯粮酒,酒精勾兑酒是主要采用酒精生产方法来生产白酒的工艺,一般用来生产中低档白酒,它机械化程度高,劳动生产率高、淀粉出酒率高,辅料少,原料广泛。
酒精勾兑酒的生产分为四种,串香、浸蒸法,这种方法是用酒精串蒸酒糟或酒醅,或者将酒糟酒醅用酒精浸泡后蒸馏取酒,固液勾兑法。
这种方法以食用酒精为基础,适当加入固态法生产的酒头、酒尾或部分纯粮酒,调香法,这种方法以食用酒精为基础,加入具有白酒香气的香味液,或者香精香料勾兑而成,全液态法,完全按照酒精生产的方式来生产白酒。
纯粮酒的标准分为两种,一种是通用标准,还有一种是地理标志产品标准。
执行标准简介:
执行标准是指反映质量特性的全方位产品标准,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或企业标准,标签上标示的产品标准代号和顺序号也是监督检查的依据。
执行标准不仅仅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更是法律的要求,大家都遵纪守法,有序经营,社会才会正常发展,市场上的假冒伪劣商品才会灭绝,也只有监督与服务充分结合起来,才能达到预期目的,也才能真正树立起技术监督的形象。
75%酒精喷雾执行标准是什么
不同类型的酒,执行的标准是不一样。
目前,我国有关白酒质量、卫生标准有16个,相关标准5个,另有4个行业标准,分别为《液态法白酒》、《芝麻香型白酒》、《特香型白酒》及《浓酱兼香型白酒》。
不管任何类别的白酒,不论其原料、工艺、香型如何不同,也不论执行国标、行标或企业标准,只要是白酒,都必须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GB2757-1981《蒸馏酒及配制酒卫生标准》以及GB2760-1996《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的要求。
以白酒产量占60%的浓香型白酒为例,GB/T10781.1-1989标准中明确规定了该产品必须以粮谷为原料,经固态发酵、贮存、勾兑而成,具有以己酸乙酯为主体的复合香气的蒸馏酒,等级分为优级、一级和二级。酒精度要求在41.0(V/V)%~59.0(V/V)%,固形物≤0.50g/L,作为主体香气的己酸乙酯含量最低等级的二级酒要达到0.60g/L~2.00g/L。
白酒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是什么?
70~80%之间。75%酒精喷雾执行标准是70~80%之间。执行标准是指反映质量特性的全方位产品标准,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或企业标准。标签上标示的产品标准代号和顺序号也是监督检查的依据。
中国白酒按国家标准分为3类:
一、固态法白酒
用纯粮食在窖池里发酵,呈固态,故名。这也是传统酿造法。粮食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微生物(酒曲)把淀粉转化为糖,把糖转化为酒精。粮食还含有脂肪、蛋白以及很多种微量的其他有机成分,它们或被微生物转化,或与酒精反应,或者相互反应,生成几百种有机分子。
1瓶固态法白酒,酒精和水占98%,几百种有机分子占2%。酒的优劣,不决定于那98%,只决定于这2%。这2%中,最重要的是酯类。酯类分子有大有小,酯类大分子是这样产生的:微生物把脂肪转化为脂肪酸,再转化为脂肪酸酯。脂肪酸酯不溶于水,溶于酒精,酒精度高则溶解度高,酒精度低则溶解度低。1瓶固态法白酒,脂肪酸酯大分子溶在酒精里,所以酒是无色的,如果兑水,酒精度降低,则脂肪酸酯大分子析出,于是呈白色浑浊。这是鉴定固态法白酒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二、液态法白酒
以富含淀粉、糖类的原料加曲、加水发酵,呈液态,故名。其发酵产物基本是酒精,其他有机分子微乎其微。食用酒精企业也是这样发酵的,所以国家标准允许白酒企业直接利用食用酒精。因为食用酒精不含其他有机分子,所以国家标准又允许勾兑香精以改善口感。勾兑的香精都是小分子,在酒精中的溶解度很高,有的甚至也溶于水,所以,液态法白酒对水后不会有析出,不会呈现白色浑浊。
三、固液法白酒
30%固态法白酒+70%液态法白酒。但是绝大多数酒企加的固态法白酒都不够30%,即便加够,兑水也仅呈现微微浅蓝。
为了遏止白酒标签欺诈消费者,2013年11月28日,国家食药监局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白酒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规定:液态法白酒标签必须标注食用酒精、水、香精,不得标注粮食;固液法白酒中必须有30%的固态法白酒,标签只标注粮食是不行的,也要标注食用酒精、香精。白酒生产大省四川更进一步,从2015年10月1日起,四川省施行新的《酒类管理条例》,规定:瓶装白酒标签应标注是固态法白酒、液态法白酒还是固液法白酒;年份酒标签应标注所含“陈酿酒”的比例和贮存年限,厂内应保存材料、资料以备追溯、查验。
以上就是关于白酒的执行标准有几种?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