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超发的货币都成了高房价最大驱动力,房价在一定时间内还是会进一步增长。
(1)M2每年增长7%,其中3.2%的增发是为了支持实际GDP的增长,并不会引发通胀;剩余的增发则体现在CPI和房价涨幅中。
(2)房地产金融的步伐很难停下来,一方面是因为过去十年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并不算理想,投入到人才培养、基础创新方面的资源太少了,大部分钱都投到房地产开发中去了,变成了固定资产。
(3)在宏观经济形势不佳、实体经济看不清的时候,银行更愿意将贷款投入到房地产行业或有房地产抵押的贷款中去,未来房地产行业规模即便大家不想,但一定时间内还是会进一步增长。
中国的房价为什么这么坚挺?
没有任何危害,关键是我们的货币发太少了,这是对经济的重大危害。
2002年底,中国M2是18万亿元,十年后是92万亿元,至今已达200万亿元以上,多了10倍左右。房地产的核心是对冲印钞,起到了保值作用。只要印钞机不停,房地产就是保值工具。原来的想法,通过印钞劫富济贫。富人钱多,让富人的钱贬值,通过基建给农民工发工资,以工代赈。但是富人也聪明,把钱换成房子了。穷人没啥钱,你涨价,我就涨工资,反正总要过下去。人们疯狂买房,是对人民币没有稳定预期,存房不存钱。正常国人的财富其实就是自己的房子。所有人,所有经济活动的起点和终点,就是房价。降低房价,操作是很简单,但是后果谁也不愿意承担,现在没有真他支柱产业,房价一垮,经济三到五年起不来。因为国内没有其他保值渠道,印,得罪了持币待购的少数人,不印,楼市会在一年内崩盘,得罪了大批失业的人,你说怎么办?为了不让发财变得简单,限购房产税二者必有其一。今后,是房价决定货币,不是货币决定房价,为了维系房价,货币必须紧紧跟上。所有印出来的货币,只要出了银行的门,半年后肯定是在楼市趴着…
超发货币有什么危害?
长话短说。超发货币的危害就是物价飞涨,就业困难,钱不值钱且很难挣到钱。
老百姓把钱花掉痛心,把钱留着贬值。于是人心惶惶,情绪波动。甚至怨天尤人,牢骚满腹(怨声载道,民怨沸腾)。
个人认为:就业稳定才能人心稳定收入稳定才能家庭稳定物价稳定才能 社会 稳定社会 稳定才能政局稳定。反之亦然。
“涨的不是房价,是货币发行量”这一说法是否有道理?
中国的房价这么坚挺的原因如下:
第 一,房地产关联性强房地产上下游关联着无数企业的生存,建筑公司,装饰装修公司,原材料公司,家具家电类的实体企业们,都依附房地产行业生存,大量企业需要资金流转,与金融机构有上亿的资金业务往来。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房价大降导致房地产行业崩盘,这些企业都将面临破产倒闭的处境。企业多,就职人员多,企业倒下,大批失业人口会激增,将产生的就是恶性循环,想要这一危机不出现,就必须保证房企及其他相关企业能够赚得盆满钵满。
第二,老百姓还在以房子作为结婚和生育的基础
从个人住房需求来说,房子与结婚和生育挂钩,多数家庭在谈婚论嫁这一步上,买房是最基础的条件,女方家庭含辛茹苦把女儿拉扯大,眼看着要送女儿出嫁,男方连房子都拿不出,无法保证孩子未来的幸福,有这一争议点在,男方家庭肯定是要拿出房子才行的。尤其是,年轻人最不喜欢的就是和别人的父母住,婆媳问题是永远的矛盾,所以,通过和父母一起住,省下买房钱这一想法是行不通的。
涉及生育问题,有了孩子,总不能继续和父母一起住,或者住出租屋,年轻人自己可以吃苦,但是有了孩子后,思想观念会很快转变,不可能让孩子继续和自己吃苦,以后还有上学的压力,买房仍然是势在必行。
第三,普通人的投 资选择离不开买房
作为普通老百姓,我们现在经历着996.007的高压工作环境,除非是专业做理财工作的,多半不是很了解哪些行业可以进行投 资,尤其是近几年理财产品,收藏品井喷式暴雷,眼看着那些把全部财产投在火坑的受害者,不禁让我们捏一把冷汗。相比这些高风险投 资,在中国发展了几十年的房地产就显得越加有保障,首先,房子看得见摸得着,不像那些虚拟投 资品,就算暂时不能增值,至少还能用来居住,再不济,还能出租赚租金。
其次,房价每年整体还在涨,虽然说国家年年严控楼市,但是房价每年整体基本都在上涨,楼市销售情况也喜人,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6月份,商品房达到了92931亿元,增长幅度为38.9%,说明房子流通性仍然很强,有更多人买房,房子的升值力是可见的。第四,国家财政大幅依赖土地出让金收入
房地产发展不只是房子让房企及关联企业、炒房客赚饱了,国家也很受益,数据显示,2020年国有土地出让金 8.4 万亿,2020 年土地出让金相对地方政府本级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 84%,财政收入如此依赖土地出让金,土地和房子是面包和面粉的关系,地价不能大降,房价又怎么能降得下来呢?
房价一直上涨与货币的超发有着密切的关联,但是一直通货膨胀下去,汇率一直贬值国际上会同意吗?
不完全是,货币超发是房价上涨的支撑,这是很多人认为的原因,但是张五常教授认为正好是反过来,因为房贷的增长才促使了货币发行的增长,我比较认可张五常教授的观点。这是一个因果关系,房贷是因,货币发行量是果因为房贷发放的过程就是信贷扩张的过程,这才导致了货币的发行,央行发行的货币,需要依靠商业银行发放信贷来实现货币的创造、信用的扩张,否则资金在银行系统打转,是无法变成流通货币的。
98年房改后,商品房从零开始发展,这20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诞生了一个天量的产业,也催生了天量的房贷,房贷的需求,刺激了货币的发行,通过政策调节房地产市场的供需,影响房贷,进而影响房贷。房贷增速最快的时候,也是货币发行最多的时候。当然,货币的创造,并不仅仅是依靠信贷因为我们特有的外汇制度,居民/企业拥有的外汇是很少的,每家外贸企业获得美元收入后,要卖给银行换成人民币,银行再把美元卖给央行,美元就集中到了央行手里,企业留在手里的是人民币,这个过程是没有信用创造的,企业直接就获得了人民币,没有通过信贷过程。所以在外贸发展最快的时候,也在极大的影响货币发行的速度。
当然,这些人民币最终企业还是会放到银行,银行再次通过放贷,利用货币乘数,形成了信用的扩张,外汇换汇的过程,也相当于央行向市场释放了基础货币。还有一种奇特的方式,就是棚改,居民没钱棚改,棚改过程总货币的投放也是一种独特的货币发行制度,棚改后诞生了巨量的住房居住需求,但是资金怎么解决?没钱买不了房子,央行给你提供棚改的配套专项资金,这也是属于基础货币的投放。
所以央行货币的发行,首先依靠银行系统的信贷,第二是依靠外汇换汇的方式。房价上涨的原因有多样1、城市化发展带来的巨大居中需求,过去30多年,平均每年的城市化率是1%,也就是说每年有1000多万人住进城市生活,诞生了居住需求。2、居民收入的增长,过去这些年中,居民收入总体是在增长的,具体数据不再列举了,每个人也能感受得到,数据也很容易查。3、城市化建设带来的便利性,增加了房子的附加值。4、土地供应制度,重庆和全国的对比就可以看出些端倪,从前因为底票制度,土地供应充足,房价一直得到较好的抑制,重庆居民买房就容易得多,房价也多年徘徊不前,其他地方,土地供应偏紧,推高低地价,致使房价上涨。主做股权设计、股权激励,业余爱好搏击认同我的观点,欢迎点赞、关注咨询合作请私信
个人认为目前通胀就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保持一定的通胀率并一直持续下去本身就是受各国追捧和欢迎的,现在也缺少稳定的经济火车头国家。
汇率方面,咱的货币超发基本都是由于美金的各种流入和大笔的建设投资,所以虽然超发,但结果是对内贬值,对外升值。这年头各国都在比着贬值争取增加出口,所以他们必然欢迎咱升值。对内的贬值就是你我的真实感受,但如楼下所说,房价不飙升贬值会更厉害。既然反正得货币超发,吹楼市泡沫比吹民生产品强多了,所以大家心安理得的往里投钱。
以上就是关于中国超发的货币都去哪了,房价还会上涨吗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