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出口贸易新纪元 首届企业国际化论坛开幕

   2023-03-03 02:51:17 8990
核心提示:12月14日至2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踏上了哈萨克斯坦、塞尔维亚和泰国的土地,这也是他2014年的最后一次出访。期间,李克强总理既

开启出口贸易新纪元 首届企业国际化论坛开幕

12月14日至2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踏上了哈萨克斯坦、塞尔维亚和泰国的土地,这也是他2014年的最后一次出访。期间,李克强总理既推销中国的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基础性产品,也推荐核电、汽车组装等高端设备,中哈还敲定的300多亿美元大单和中泰铁路合作“升级版”引起广泛关注。
  
  这与当下我国大力提倡的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不谋而合。应当承认,中国企业“走出去”已渐成趋势。但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应当如何迈向共赢路?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在近日中国企业国际化论坛首届年会上,与会专家对此进行了深入研讨。
  
  会议上,教育部前副部长、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主任章新胜表示,严格来说,中国企业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已开始走出去。但当时走出去的形式比较低端,更多的是劳务合作以及物资、产品的出口。“到现在,我们走出去的规模越来越大,规格越来越高。国家在政策方面的支持也越来越完善,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门槛在不断降低。”他认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不论走出去与否,任何一个企业都面临着国际化战略的制定和应对。
  
  据商务部统计,中国的对外投资为28亿美元;但2013年中国对外非直接投资已达901亿美元,增长32倍多。“可以说,中国的对外非直接投资已实现跨越式发展。”
  
  除了贸易额的增加,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会长崔明谟还指出,当前中国企业对外合作的方式呈多样化,特别是并购投资比较活跃,期间以民企最具有活力。
  
  据悉,去年中国的并购额已达335亿美元,占同期投资总额的37.2%。2014年,并购投资也继续保持稳定增长趋势。前三个季度,中国企业共实施对外投资并购交易275起,涉及49个国家和地区,总交易额为268。9亿美元。“另外,投资主体的结构在不断变化。虽然国有企业占半壁江山,但非国有企业的比重在不断增加。”崔明谟介绍说,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共有1。53万家企业走出去,进入国际市场,其中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达5434亿美元。而根据测算,其中非国有企业占了44.8%。
  
  年会上,多位专家不约而同提出国内企业要想真正走出去,必须积极寻求与当地社会的合作、互利、共赢之路。福耀玻璃集团董事长曹德旺表示,企业走出去,首先要树立风险意识,“要知道走出去的风险在哪里,没有弄清风险,千万别随意对外扩张”;第二要有责任意识,要维护国家的声誉;第三要有使命意识,要通过对外投资,推动我国经济调结构促转型。
  
  回望2014年,中国出口企业经历了极为不易的一年,陶瓷、光伏等诸多产业遭遇到多次反侵销调查,对企业打击极大。对此,崔明谟表示,当前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必须实现属地化,融入当地,坚持合法合规,认真履行社会责任。“要通过与投资所在国的密切合作,增加当地就业和税收,培养人才,并促进驻在国的产业升级。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互利共赢,才能真正实现国际化以及对外投资的可持续发展。”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