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价格“打盹”养殖户期待最后一搏

   2012-10-13 15:30:51 1480

豆粕价格“打盹”养殖户期待最后一搏


  “今年豆粕价格说涨就涨,但我们饲料企业却不敢如此频繁提高价格,因为饲料企业的客户,大多还是从事养殖的散户,稍微提高一点价格,养殖户就受不了。”面对一路上涨的原料价格,正大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采购部经理徐国斌说,进货价涨了,销售价格自然会跟着提高,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笔者采访中了解到,当前为了降低成本,有不少饲料生产企业会采用便宜的原料,如杂粕(即菜籽粕、玉米粕或酒糟粕)等非常规原料来替代豆粕。“替代品会造成饲料营养成分降低、料肉比下降等问题。”徐国斌说,一般大型的饲料公司,即便是定价稍高些,能保证质量、留住客户才是硬道理。
  豆粕暴跌,养殖户笑了
  徐国斌说:“9月18日,我们采购的价格每吨已经在4600元左右了,而9月上旬每吨价格还在4800元左右,降了近200元。对于豆粕期货来说,涨跌是很正常的事。但是现货能跌成这样,算是比较罕见的。”
  养殖户的饲料成本价能降多少?徐国斌回答说:“如果笼统地算一下,1吨豆粕降了200元,如果是豆粕占比20%的饲料,那么1吨饲料价格就会下降40元。不过效应不会马上显现,这要有一个时间差,因为现在仓库的饲料价格已经订好了,是之前的预定价格。降价后的这个价格,显示在消费终端上,还得很久。而且前提是其他成分的价格很稳定,没有大的波动。”
  对于近期豆粕价格的回落,养殖户李海滨也喜于言表:“听说最近豆粕便宜了不少,希望中秋节和国庆节的销量能上去。今年就看这最后3个月的走势了。”笔者采访了解到,尽管降价效应体现在养殖户的成本上还要一段时间,但是闻豆粕价格暴跌,养殖户都非常高兴。但是就目前来说,豆粕还远远没有回归到理性价格区间,养殖户和饲料厂的压力依旧很大。
  mse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立足饲料,服务畜牧
  后市恐难维系高价位
  一个原本不被关注的大宗商品——豆粕,今年却成为投资市场的明星品种,累计涨幅超过32%,不久前,刚创下历史新高。“美国大旱”被视为豆粕大涨的理由,但是从“国储”大豆拍卖升温以及历年国家对大豆的调控成果来看,豆粕价格存在一定下跌空间。
  恒泰期货认为,由于进口大豆成本不断攀升,向来冷清的国储拍卖市场“量价齐升”,目前国家储备仍有约830万吨大豆,若后期进口大豆成本高居不下,预计国储拍卖市场火热场面有望继续保持。
  除上述宏观因素外,在微观层面也有抑制因素。卓创咨询农产品分析师孙光梅认为,一是养殖户利润没有提高,高的成本依然难以被接受。二是双节即将到来,生猪的大量出栏而养殖户补栏意愿较弱,限制了豆粕需求。“目前在没有明显利好支撑的背景下,这种疲软的走势还将持续,但下跌空间有限。”
  v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