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海口市为例看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喜与忧

   2023-03-04 08:58:36 8720
核心提示: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到2020年,要建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地下综合管廊并

以海口市为例看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喜与忧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到2020年,要建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地下综合管廊并投入运营,反复开挖地面的“马路拉链”问题将明显改善,管线安全水平和防灾抗灾能力将明显提升,逐步消除主要街道蜘蛛网式架空线,城市地面景观明显好转。

  2015年开始,海口、厦门、十堰、沈阳、长沙等全国首批10个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陆续开始大规模建设。今年8月,全国第一批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项目迎来“周年考试”。

  针对海南省海口市地下综合管廊城市建设一年来的变化,本报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目前,全国类似的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开展。通过对海口市的相关分析,希望可以为投资方、进驻业主、城市管理者提供一个思考维度。

  在不少城市中,标注了电网、市政、通信、有线电视等不同名称的井盖密集分布,正是因为这些地下管道不断进行修补,马路常常被“开膛破肚”,市民形象地称之为“马路拉链”。这让市民头疼,也让管理部门纠结。

  如今,海南省海口市正在建设的地下综合管廊工程,为市政管线“集中安家”。那么,海口地下管廊项目推进力度如何?还面临哪些难题?日前,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首条地下管廊主体完工,有望终结“马路拉链”问题

  炎炎夏日,阵阵热浪掠过地面。记者在海口市天翔路地下综合管廊项目施工现场看到,管廊主体结构已经完成,地面部分的通风口、投料口以及人员出入口正在进行景观化装饰;在管廊内部,数米高的宽敞空间可供多种管线在此设置。工人正在管廊内部进行照明灯光、通风机等设施的安装和调试,率先入廊的水务、燃气两家单位也已着手安装管道。

  据了解,天翔路项目是海口市首条主体完工的地下综合管廊。2015年,海口市开工建设首批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包括长滨路、海涛西路、长秀大道、长滨十七街、海秀路及天翔路6个项目,总长11.10公里,总投资10.43亿。施工涉及新建地下综合管廊、监控中心及配套建设供电系统等附属工程。

  海口地下综合管廊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工程部经理姚迅表示,截至今年7月,海口市累计完成投资额4.88亿元,形成廊体约4.92公里。首批6条管廊中,除天翔路主体完工外,其他5条计划9月完成所有主体工程,12月底完成入廊工作,明年开始正式运营。

  姚迅介绍说,地下综合管廊是用于集中敷设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等市政管线的公共隧道。管廊建成后,所有管线不再分别进行道路开挖,可有效解决由于体制分割造成的城市道路反复开挖问题,逐步消除长期困扰百姓的“马路拉链”问题。

  “同时,海口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已走在全国前列,燃气入廊在全国来说是第一家。”姚迅介绍说,为了安全起见,燃气管道被单独设在独立的小隔仓中。

  海口是全国首批10个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之一。“十三五”期间,海口计划建成地下综合管廊96.47公里,总投资76.28亿元;其中3年试点项目总长43.24公里,总投资38.47亿元。实现管线集中化管理,提升基础设施质量

  由于历史发展原因,海南省大部分城市的地下市政管线线路分布没有整体设计规划,管线建设单位互不隶属、各自为政。因为管线铺设或维修等原因,马路频繁被“开膛破肚”,带来交通拥堵等问题。

  “如果建设地下综合管廊,水管、燃气管、通信管、电力管、雨水管等都会在管廊内有序排放;一旦有管线需要维修更换,维修车辆可直接开入隧道进行工作。”海口市地下综合管廊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王俊刚介绍说。

  “将重要的、需要经常维护保养的管线纳入综合管廊,提高了市政管线运行的安全性,城市基础设施安全运营得到保障。同时,还能避免了道路二次开挖对城市交通的影响,提高城市运转能力。”海口市住建局一位负责人说。

  根据业内人士的测算,综合管廊与直埋占用道路地下空间比为1︰4,比采用架空线入地的方式平均每公里可节省用地75亩,是一种现代化、集约化的城市基础设施。

  海南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副厅长陈孝京认为,有了地下综合管廊,通过集中敷设可以让市政管线全部集中安家,从而实现基础设施的集中化管理。

  负责海口地下综合管廊项目规划的上海市市政工程设计院院长许世梁认为,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可有效提高一座城市的基础设施质量和管理水平。海南是热带省份,台风、暴雨等天气相对较为频繁,通过建设综合管廊,把市政管线集中化管理,可提升城市基础设施的防灾减灾能力。

  实际上,建设地下综合管廊的好处还远不止于此。目前,市政管线直埋的寿命一般为20年左右,建设综合管廊后,管线设备不易老化,使用寿命将大大延长。

  此外,综合管廊的设计结合了城市总体规划,统一修建、改造,规划手续一次办理,建设一次性施工,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每公里成本近亿元,成本回收仍是难题

  目前,海口正在加快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根据《海口市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实施计划》,试点项目计划分3年实施(2015年~2017年),总长43.24公里,总投资38.47亿元,平均每公里花费约0.89亿元。

  今年6月,海南省出台的《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实施意见》也明确,从2016年起,海口市要结合旧城更新、棚户区改造、道路改造、河道治理、地下空间开发等,因地制宜、统筹安排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或缆线沟。到2020年,海口市建成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地下综合管廊,并投入运营。

  诚然,建设地下综合管廊对城市的发展大有裨益,但正如硬币的两面一样,由于综合管廊建设具有投资大、维护管理复杂等特点,回收成本高、时间长等问题也让业内人士担忧。

  记者在海口地下综合管廊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获悉,海口首批6条管廊将于今年12月底完成入廊工作,明年开始正式运营。有关负责人表示,现在的主要难点在于,地下管廊的收费标准如何确定。

  平均每公里花费近亿元的造价成本,目前尚没有城市解决了成本回收问题。

  按照国际惯例,入廊收费是根据廊管中的流量收费,越是大城市,各种管线流量越大,收费也就越多,而小城市则需要更长时间收回成本。

  业内人士认为,这是一个博弈的过程。入廊收费标准高了,管廊业主不愿意出;收费标准低了,又没办法回收成本,仅仅依靠财政负担也是不可持续的。

  为促进地下综合管廊可持续发展,海南省目前正积极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

  《海南省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要创新投融资模式,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通过特许经营、投资补贴、贷款贴息等形式,鼓励社会资本组建项目公司,参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和运营管理,确保项目回报的合理稳定。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