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行业侵权频繁 企业维权难又为何?

   2023-03-04 20:15:59 9370
核心提示:5月25日,华为对外宣布将对韩国三星公司提起知识产权诉讼,诉讼中华为指责三星未经授权在其手机中使用了华为的4G蜂窝通信技术、

LED行业侵权频繁 企业维权难又为何?

5月25日,华为对外宣布将对韩国三星公司提起知识产权诉讼,诉讼中华为指责三星未经授权在其手机中使用了华为的4G蜂窝通信技术、操作系统和用户界面软件,要求三星就其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对华为进行赔偿,这在业内引起一片哗然。

“叫好声”认为,这是已经拥有专利积累的中国企业在国际舞台上的一次“实力亮相”,这件事本身就是中国制造业的胜利;“阴谋论者”认为:华为背后有苹果撑腰,目的或为赶超压制三星;也有理智者分析,这不过是一种积极竞争策略。

笔者认为,不管是那一种声音,华为起诉三星都将在知识产权领域引起了一股不小的专利诉讼旋涡,而这股旋涡引起的蝴蝶效应,鼓舞了很多正在纠缠于专利诉讼的中国制造企业,敲醒了那些怯于维权的中国企业,尤其是LED显示企业。

众所周知,LED显示行业准入门槛低,行业发展初期利润高,导致很多没有技术储备的草根企业充斥其中。随着入行企业的增多,行业竞争越来激烈,这些草根企业开始站不住脚跟。为了提高自己的市场占有率,谋取短期利益,他们只能铤而走险的仿造、复制别人的产品,选择“拿来主义”,坐享其他企业的研发成果。

诚如东莞兴煌总经理助理许春林所说:“仿造和剽窃专利技术具有投产快、成本低的特点,它们不需要像原创厂家那样,投入数万、数十万乃至上百万、千万的研发费用,但产品功能效果却能与原创产品高度相似,且成本低廉,因此售价往往远远低于原创厂家,侵权企业可以从中赚取丰厚的利润。”

因而,这些对知识产权的漠视,对他人专利肆意侵犯的恶意行为,给原创企业,乃至整个LED显示行业带来巨大的伤害。前不久,遭受多家企业复制其公司历经多年研发的“双维护屏”的齐普光电总经理吴小刚就曾愤懑的对本刊记者表示:“侵权打压了一片专注于技术研发LED实体制造业,挫伤了企业自主研发、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使得实体制造者也长期在市场价格战中苦苦周旋,饱受价格战之苦。”

的确,创新企业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耗费大量的资金投入研发,自身尚未从新技术中获取收益,剽窃者便轻易地抄袭,以低价销售,使得原创者被迫应对价格战,这能让人不愤懑吗?特别是当剽窃和抄袭盛行,创新意愿被疯狂的抄袭所阻吓,创新的成果时刻受到威胁,行业形成无人愿创新、无人敢创新的局面时,创新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保障,创新的动力也就无从谈起,而这无疑是行业面临淘汰的危险信号。

然而,令人奇怪的是,面对别人的侵权,很多LED显示企业司空见惯,甚至明知被侵权,也是忍气吐声,对峙法庭的并不多,基本采取和解甚至不了了之的方式简单完事。为什么呢?

取证难、立案难、赔偿难

吴小刚认为,LED显示行业同质化比较严重,虽然很多产品在外观上有差异,但基本也是大同小异,所以不存在谁侵谁的专利。只有比较独特的发明专利,才可能提升到侵权的层次。而且,侵权企业对产品的复制是逐步升级的,为了掩人耳目,不可能一下子就把产品原搬不动的抄袭。毫无疑问,这给取证带来很大的困难。也因此,吴小刚在面对公司产品所遭受的侵权行为时,首先采取的措施不是拿起法律的武器,而是希望通过媒体的正面宣传,呼吁企业尊重知识产权。

深圳市国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所长陈永达则从律师的角度表示,很多企业认为取证难,立案难,关键是权利人缺乏维权意识和维权手段。他认为,被侵权就好比被蛇咬了,企业只知道被蛇咬了,不知道去打蛇,然后就认为蛇是非常可怕的,维权只是无关痛痒的吆喝几声。当然,也有企业想要去维权,但对自己的专利没底气,毕竟在抄袭盛行的行业环境,可谓“天下文章一大抄”,谁抄谁还说不定,因此光説不练,只能在私底下抱怨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诉讼时间长、耗费的精力多,赢了官司输了利益

2012年8月29日,东莞兴煌科技自主研发并获得专利认证的LED两面翻显示屏被行业内某家企业侵权,历经半年,佛山中院才判决:被告立即停止制造、使用、销售LED翻转屏,并销毁库存侵权产品。东莞兴煌相关领导表示,虽然走了法律程序,赢了官司,但从法律判定到执行的空窗期,抄袭者给东莞兴煌带来的经济损失,尤其是就算追究法律责任但对企业正常发展造成的额外代价,完全无法想象。

所以,对国内的企业来说,面对侵权,面对需要大量的精力和经济支出,他们往往隔鞋搔痒,给个警告就算大功告成,寄希望于那些疯狂抄袭的企业良心发现。但这恰好助长了企业的“抄袭之风”,一些业内人士对这种不正之风已经见怪不怪。

行业法律、法规、评判标准缺失

目前,我国LED产业并无统一的标准,由于缺少统一标准和规范,市场上LED显示应用产品种类繁多、性能各异,同质化严重。虽然我国各地已经在制定和试用自己的地方标准,但是标准混乱,这直接给专利抄袭者提供了可钻之洞,使得市场上的产品真伪难辨、优劣难辨

如何维权?

专利的发明不容易,它像一株需要不断投入资金和精力小花,它的背后承载着一个企业研发团队的智力结晶。一旦拥有足够的专利技术,企业既可以遏制竞争对手,又可以通过专利从中获利,摆脱行业内的价格竞争,是企业之间竞争的核心内容和攻击对手最犀利的武器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但专利的保护也不容易,尤其是在当下抄袭、复制、侵权成为中国制造业通病的时候,维权,不得不成为企业需要思考的难题。那如何维权呢?

我们知道,剽窃别人专利比较隐秘,通常有以下几种表现:1)直接向原创方的代工商、模具开发商处直接购买零部件自己组装;2)通过非法获取原创企业的技术图纸、设计图等方式进行直接抄袭制作。3)通过购买原创方的样品进行直接的仿制,或者派遣技术人员前往原创企业进行“学习”,然后召回技术人员实施他人专利技术。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