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week半导体照明网讯 进入21世纪,国家经济迅猛发展,各行业蒸蒸日上,当然照明行业也不例外。尤其是LED出现之后,照明行业日新月异、别开生面。一个行业的发展,需要经过历史的磨练,才能有现今欣欣向荣的局面。对于中国照明行业的发展,我们应该从建国初期讲起。而可以为我们讲述这段历史的人,非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任元会不可。
让我们一起跟着任老的视角,进行“照明穿越”。
从建国初期到现在,照明行业发展的三大变化。
从建国初期到现在,照明行业的三大变化,让任老记忆犹新:第一,民用建筑的大量发展;第二,夜间照明的发展;第三,开辟了我们国家灯具计算投标新途径。
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前的那段时间,国家重点发展工业建设,目标是建立一个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民用建筑发展受到限制。根据国民经济的需要,照明也主要以工业照明为主。进入七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之后,因之前对民用建筑发展的欠缺,加上工业建筑的基本饱和,民用建筑在这一时期开始大量的发展,风起云涌。民用建筑的发展带动了照明需求。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资源的丰富,国家开始注重城市夜景照明的发展,力图丰富城市夜间生活。在此期间,夜景照明功能性与艺术性结合,充当了景观的角色,活跃了城市生活。
令任老最自豪的应该是国产灯具计算投标的产生,开辟了我们国家自己计算投标的新模式。在70年代以前,有关照明的资料基本上来源于苏联,主要向苏联学习。受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整个国家文化、学术环境受到影响。70年代的中国照明行业还在印刷50年代苏联的资料。但是当时我国的灯具、光源生产和发展比较大,时过境迁,苏联的资料已经不适用照明行业的现状。
根据时代的需求,70年代,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建筑科学研究院花费了5年左右的时间,把当时北京、上海的灯具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检测,制定了一套国产灯具的计算投标,开辟了自己计算投标的新模式。从那之后,我国的灯具检测不再沿用苏联的资料,而灯具检测的模式直到现在还在应用,包括目前《照明设计手册》(第三版)。
以上照明领域的三个转变,任老都亲身经历,对他来讲意义重大。
国内电气、照明行业的发展与国外相比,处于怎样的水平?
改革开放之后,照明行业和电气行业发展非常迅速,经过行业专家们的努力,产品标准、技术标准等基本已和国际标准相等同。标准的更新促进了产品的快速发展、大量出口,与之前相比,电气、照明行业可以说是面貌一新。
但是无论是产品的水平还是产品的质量,我们国家与世界先进水平相较,还有差距。造成这些差距的原因,任老也帮我们进行了分析。
经济发展、人才素养、技术水平、监管力度等都是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一个产品的提高涉及到很多因素,和各个方面的发展水平有关。比如,基础工业、金属材料、冶金水平等。
资本主义经济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之后,才有今天的繁荣。但是目前的中国经济才发展了几十年,它需要一个过程。如果想做产品质量世界第一,那这个工作任重而道远。另外,应加强对高级技工和技师的培养,发扬工匠精神。
在谈及目前照明行业的状况时,任老表示,“如今市场上LED发展较快,产品产量在不断上升,但是技术上没有很大突破;有些厂商经不起低价诱惑,热衷低价竞争,做出来的产品粗糙,质量较低,慢慢地就会把这个行业搞乱。”任老指出LED飞速发展的另外原因,“大家只盲目地看到LED的优点,忽视它的不足。加上有关部门对行业的监管力度不够,结果就会把市场搞乱。”
关于中国电气、照明的发展水平,与国外相较,我们需要正视这种差距,不能“一口气吃个胖子”。LED产品、技术的发展,在《照明设计手册》(第三版)中也有提及,书中不仅呈现了LED的优点,也指出了LED的不足。由此可以看出,新版《手册》反映了对产品市场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