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四项内容及正常值:
一.凝血因子测定:
1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秒数:25-37,需与正常对照比较超过10s以上异常 2凝血酶原时间(PT):秒数:11-14 ,需与正常对照超过3s以上异常。活动度:80-120% INR:0.8-1.2 3纤维蛋白原(FIB):2-4 g/L
二.纤维蛋白溶解检测:
4凝血酶时间(TT):秒数:12-16 需与正常对照超过3s以上异常
出凝血时间的参考值
凝血四项正常值是什么
血四项属于检验科临检检查项目之一,归属于血栓性疾病检查。为手术前必查项目、血栓前检查项目及监控临床口服抗凝药物患者。患者住院做手术前,医生总会要求患者取血做凝血4项检查,凝血四项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目的是在术前了解患者的止血功能有无缺陷,以事先有所准备,防止术中大出血而措手不及。人体的止血功能十分重要。当人意外受伤流血时,止血功能迅速发挥作用,使血液凝固堵住伤口而止血,避免血液大量丢失。当患者需要手术时,医师必须事先了解患者的止血功能,如止血功能不健全,患者术中可能会大出血以至发生手术意外甚至死亡。
凝血四项内容及正常值:
一.凝血因子测定:
1、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秒数:25-37,需与正常对照比较超过10s以上异常。
2、凝血酶原时间(PT):秒数:11-14 ,需与正常对照超过3s以上异常。活动度:80-120% INR:0.8-1.2
3、纤维蛋白原(FIB):2-4 g/L。
4、凝血酶时间(TT):秒数:12-16 需与正常对照超过3s以上异常。
当患者做了凝血四项检查后,等待一段时间后即可知道凝血四项正常值,多数患者的凝血四项都是正常的,当然也少数患者会发生异常,此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检查数值进行诊断,会制定出正确的治疗方案,如果是手术发现这样的问题,医生会做好手术的预防,能有效的避免手术意外。
2凝血五项检查的主要意义
凝血五项检查主要包括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国际标准化比值(INR)。
PT:主要反映外源性凝血系统状况,其中INR常用于监测口服抗凝剂。延长见于先天性凝血因子ⅡⅤⅦⅩ缺乏及纤维蛋白原缺乏,后天凝血因子缺乏主要见于维生素K缺乏、严重的肝脏疾病、纤溶亢进、DIC、口服抗凝剂等缩短见于血液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等。
APTT:主要反映内源性凝血系统状况,常用于监测肝素用量。增高见于血浆因子Ⅷ、因子Ⅸ和因子XI水平减低:如血友病A、血友病B及因子XI缺乏症降低见于高凝状态:如促凝物质进入血液及凝血因子的活性增高等情况。
FIB:主要反映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增高见于急性心肌梗死 减低见于DIC消耗性低凝溶解期、原发性纤溶症、重症肝炎、肝硬化。
TT:主要反映纤维蛋白原转为纤维蛋白的时间。增高见于DIC纤溶亢进期,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异常血红蛋白血症,血中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s)增高降低无临床意义。
INR: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是从凝血酶原时间(PT)和测定试剂的国际敏感指数(ISI)推算出来的。采用INR使不同实验室和不同试剂测定的PT具有可比性,便于统一用药标准。
患者做凝血五项检查的主要意义在于检查血液是否有问题,医生能及时掌握患者的病情,方便医生正确的用药治疗。患者做凝血五项检查的当天最好是空腹,这样检查的结果会更准确一些,检查后患者要把检查结果拿给医生查看,能发现血液出现的问题,能预防很多意外发生。
文献报道,手工法APTT的参考值为31.5-43.5s,女性为32-43s.两者无显著差异。
受检查的测定值较正常对照延长超过10s以上才有病理意义.手工法PT参考值为11-14s,超过正常对照3s为异常,PT R参考值为1±0.15.
因仪器、试剂的不同,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因此仪器法很难规定统一的参考值,各实验室应根据自己的仪器、试剂等条件,自行测定一批健康人,建立参考值.此后至少每年或条件有变化时,根据新的条件,重新建立参考值.至少选择40名18-55岁之间男性及非妊娠,月经期女性(男女各半)、身体健康,半月内无服药史,在平静休息的状态采血且分开几天采血和测定(以减少批间差异).在常规检测示本的条件下进行试验.测定结果经统计学处理,计算标准差,取95%可信限为参考值范围。
以上就是关于凝血四项正常值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