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咪的告别歌词大意是分别吧,保重自己。咪咪的告别歌词是来到你身旁,你的爱情曾召唤我来到你身旁,如今病弱的咪咪要重回冷清的空房,再绣起美丽的花朵,度过寂寞时光。意思是分别以后也自己保重。咪咪的告别选自普契尼的歌剧艺术家的生涯,是一首女高音咏叹调,这首咏叹调是女主角咪咪的经典唱段之一,充分表现出了咪咪丰富细腻的情感世界。
什么是波希米亚人?
普契尼的《艺术家的生涯》,整部都很好听,选段我推荐“人们叫我咪咪”,“冰凉的小手”和“咪咪之死”、还有《图兰朵》这个不用我介绍了吧,《托斯卡》中的“星光灿烂”,“为艺术为爱情”.《蝴蝶夫人》中的“晴朗的一天‘和”哼吟合唱“等.还有一首是《贾尼.斯基基》“我亲爱的爸爸”,他的歌剧风格很统一,即使初听也能判断出是他写的.
如果很喜欢普契尼的话,可以去听托斯卡尼的歌剧《爱之甘醇》的“偷洒一滴泪”,风格类似普契尼,都属浪漫派
二者最大的区别就如“同龄异类”说的,听普契尼的音乐,如歌的咏唱中感受戏剧奇异的浪漫,威尔第则以宏大的气势为主。虽然我不太喜欢威尔第,但并不代表他不优秀。他们都值得称之为大师,不论去听哪一个都不会后悔。
威尔第的话推荐《弄臣》中的女人善变、《游吟诗人》中的打铁之歌、《茶花女》饮酒歌、《假面舞会》、《纳布科》中思想乘上金色的翅膀(个人认为这是最能体现其爱国思想的选段)、《阿伊达》中美丽的阿伊达、《命运的力量》中命运的力量序曲
记忆中就有这么多吧,虽然有名的选段好听,但是如果能欣赏每一整首就更能品味出不一样的味道。 《艺术家的生涯》--《咪咪的咏叹调》“人们叫我咪咪”,《鲁道尔夫的咏叹调》“冰凉的小手”《穆赛塔的咏叹调》“走在大街上”和《咪咪的咏叹调》“咪咪告别”
《图兰朵》今夜无人入睡,主人你听我说,
《托斯卡》“奇妙的和谐”“为艺术为爱情”“星光灿烂”.
《蝴蝶夫人》“晴朗的一天‘和”哼吟合唱
《贾尼.斯基基》“我亲爱的爸爸”
《西部女郎》“他至今还不知道”
回答者: jsryeah - 千总 四级 11-23 18:49
《托斯卡》:奇妙的和谐/星光灿烂/为了艺术和爱情
《蝴蝶夫人》:晴朗的一天/永别了,爱恋的家
《艺术家的生涯》:冰凉的小手/人们叫我咪咪/漫步街上/破旧的大衣/
《图兰朵》:今夜无人入睡/主人,请听我说/别悲伤,柳儿/你那冰冷的心/在这座宫殿里
《曼侬·勒斯科》:我从未见过这样的女人/挂满了柔软帐幕
《贾尼·斯基基》:亲爱的爸爸
《修女安吉里卡》:失去妈妈的孩子
1.卡门经典选段-爱情是只自由鸟(卡门哈巴涅拉舞曲)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ZxLbl__lnp4/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TB966e2g5Go/
2.丑角最后一幕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cUtTUkragl4/
3.歌剧茶花女最后一幕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BeiAY7YQZN4/
4.《图兰朵》——今夜无人入眠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Ac4jC-Ba5dQ/
5.木偶之歌 DESSAY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8XBGi_LFBrc/
6.《茶花女》——祝酒歌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1i8q0Bo9dr0/
7.《猫》——memory(我个人最喜欢的一首)【不过这好像是音乐剧来的……】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0Mv2I0jEp04/
8.《蝴蝶夫人》——啊明朗的一天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J4n17mH2gTI/
9.《阿伊达》——凯旋进行曲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q3dtZWdTL2g/
10.《弄臣》——女人善变
戴玉强版: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lwtqXyA9AkA/
帕瓦罗蒂版: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Zu6k7NVr6vw/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BY5j4u1K4c8/
11.《游吟诗人》——铁砧合唱曲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1HjmyfzuL3Q/
12.《塞尔维亚的理发师》——快给忙人让路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A363kVQDcYI/
13.《托斯卡》——今夜星光灿烂
帕瓦罗蒂版: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vVms6t76y9I/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XExxQyxJt8Y/
14.《费加罗的婚礼》——凯鲁比诺的咏叹调-你们可知道什么是爱情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lTS3aK6mz1k/
15.《水仙女》——月亮颂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UL6N01LWAqM/
16.《浮士德》——珠宝之歌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jr7kWdeRpaw/
17.《魔笛》——对地狱的报复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QSXVHIJgWSQ/
18.《乡村骑士》——乡村骑士间奏曲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wAeIKuwawGk/
19.《漂泊的荷兰人》序曲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MjlGGxnTzBg/
绣红旗-歌剧经典唱段
http://58.61.34.206/down?cid=D204A588468BAB43217C124C4D31EEDAB63F52F3&t=0&fmt=-
珊瑚颂-歌剧经典唱段
http://58.61.34.206/down?cid=76093D4663F79738BF9096A5CB3B94F6BA5BB181&t=0&fmt=-
党的女儿-歌剧经典唱段
http://58.61.34.206/down?cid=A061934F0EE6BD85618CE2CB42D80D76C4C4B712&t=0&fmt=-
洪湖赤卫队-歌剧经典唱段
http://58.61.34.206/down?cid=AFC5674A9E83A963C25DD0299492A87F336CA0AF&t=0&fmt=-
白毛女-歌剧经典唱段
http://58.61.34.206/down?cid=F4875D8A510C9309D02135D3F1B5C9DAAC500FED&t=0&fmt=-
介绍一下歌剧《艺术家的生涯》
波西米亚人是指捷克共和国内波西米亚的居民:
波西米亚人是用来指称以前波西米亚王国的居民,这个王国目前位于捷克共和国境内。这个名字是源自于居住在这里的凯尔特部落的拉丁名词Boii。今天,对于说捷克语的人来说,Bohemian这个字常常是Czech这个字的同义字,只不过它使用的时机比较是在古老风格或和诗有关的脉络下,这种用法尤其会带有第二个涵义(请见下文)的影响。这也是为何他们会说自己是捷克人而非波西米亚人的原因。另外一个造成Bohemian这个字跳脱了日常用法的原因,是因为Czech这个字在1919年-1938年以及1945年-1993年受到官方的推广,这是为了形塑一个统一的「捷克斯洛伐克」。「捷克斯洛伐克」是将波西米亚、摩拉维亚、西里西亚与斯洛伐克合并之後所创造出来的概念。
波西米亚人的第二个涵义是出现于19世纪初期的法国。这个名词被用来称呼希望过着非传统生活风格的一群艺术家与作家。请参见波西米亚主义。15世纪时,波西米亚的兹克姆德国王(King Zikmund)将所有波西米亚境内的拉玛人(Roma)逐了出去,他们逃到了法国,在那里有时他们就被称为波西米亚人。在19世纪,一些法国作家给予了这个字以新的生命,如亨利 穆杰(Henri Murger)就写了一本名为《波西米亚人的生活情景》(Scenes de la vie de Boheme)的小说。波西米亚人这个词被用来指称那些希望过着非传统生活风格的一群艺术家、作家与任何对传统不抱持幻想的人。这个词反映了15世纪以来法国人对来自于波西米亚的吉普赛人的观感。在法国人的想像中,「波西米亚人」会让他们联想到四处漂泊的吉普赛人,他们是自外于传统社会的一群人,不受传统的束缚,或许还会带来一些神秘的启示,可能对他们也有一些太不注重个人卫生的指责意味在。
这个名词和不同的艺术或学术社群产生关联,并且被用来当作以下这些人物、环境或情况的普遍形容词:在《美国大学辞典》中将bohemian定义为「一个具有艺术或思维倾向的人,他们生活和行动都不受传统行为准则的影响」。
保守美国人经常将波西米亚人和毒品以及自陷贫困连结在一起,然而,过去一个半世纪以来许多最有才华的欧洲与美国文学名家都拥有波西米亚气质,因此如果列出一张波西米亚人名单的话会变得非常冗长。甚至像巴尔札克这样的布尔乔亚作家都会赞同波西米亚主义,尽管大部分的布尔乔亚并非如此。事实上,波西米亚和布尔乔亚常常被视为是相反的团体。在大卫·布鲁克斯(David Brooks)的《天堂里的布波族》(Bobos in Paradise)一书中描述了这两个团体彼此碰撞的历史,以及现代波西米亚和布尔乔亚融合在一起之後产称的一个新兴上层知识阶级--「布尔乔亚波西米亚人」,简称为「布波族」。英国作家威廉·萨克莱(W. M. Thackeray)是在英文中首次使用这第二个涵义的人。
波希米亚人 (歌剧)
波希米亚人(La Bohème,又译作艺术家的生涯)由普契尼作曲,朱赛培·贾克撒、鲁伊吉·佚里卡根据法国剧作家亨利·穆戈的小说《波希米亚人的生涯》(Scènes de la viee Bohème)改编脚本。全剧共四幕,约1小时40分钟,于1896年2月1日,在意大利都灵皇家歌剧院首演,指挥托斯卡尼尼。
作品背景
普契尼自米兰音乐学院毕业后,事业尚未起步前过着一种极为贫困的生活,他对于流浪的生活有着切身体验,因而后来他不惜与好友莱翁卡瓦洛反目也要写作《波希米亚人》。1893年,普契尼写作的玛侬莱斯科上演后大获成功,在经济上有所宽裕后,普契尼便开始专心寻找一部能够让他超越前部作品的歌剧脚本,于是他发现了《波希米亚人》。当时,普契尼的好友莱翁卡瓦洛已经开始着手于这个故事的音乐创作,但普契尼则秘密的完成,并抢先发表。为此,莱翁卡瓦洛与普契尼绝交,两位作曲家从此再无交往。
普契尼的作曲风格传承自威尔第,虽然其音乐不及威尔第的那么深刻,但他能以一种独特的、更为细腻的手法来传达音乐中悲剧的成分。《波希米亚人》、托斯卡及蝴蝶夫人可说是普契尼早期的三部杰作,而其中《波希米亚人》的旋律最为丰富,音乐的戏剧张力最强。歌剧第一幕中的两首咏叹调“你那双冰冷的小手”和“我的名字叫咪咪”最为著名,音乐舒缓温柔,常常作为独唱曲目在音乐会上演出。
剧情大纲
注意:下文记有作品情节、结局或其他相关内容,可能降低欣赏原作时的兴致。
1830年代,法国,巴黎拉丁区
第一幕:
圣诞夜,巴黎拉丁区(Latin)的一间破旧的公寓阁楼里,诗人鲁道夫(Rudolf,男高音)和画家马尔切洛(Marcello,男中音)冷得发抖,为了取暖,他们决定烧掉鲁道夫最新的诗稿。抱着一堆旧书,哲学家柯林(Colline,男低音)推门进来,他原想用这些书换点钱却什么都没有卖掉。三个人围在微弱的火炉边取笑自己的境况时,找到一份临时工作的音乐家舒奥纳(Schaunard,男中音)带着食物和木柴回来。他们正要为这意外的好运外出庆祝,房东班努瓦(Benoit,男低音)来收房租,四人嘀咕着想办法把他打发走,便哄班努瓦喝酒,当微醉的班努瓦开始讲自己的艳遇时,四人把他踢出门外。
他们去摩姆斯咖啡馆(Cafe Momus)之前,鲁道夫说自己要写完一篇稿子,其他人便在楼下等他。有人敲门,是他们的女邻居咪咪(Mimi,女高音),她拿着蜡烛来借火,但体弱多病的咪咪由于走楼梯太快而昏倒在鲁道夫的怀中。鲁道夫递给她一小杯酒令她镇静并点亮了她的蜡烛,当她起身离开时又遗失了钥匙,两个人低头寻找的时候,风把他们的蜡烛吹灭。黑暗中,鲁道夫不小心碰到了咪咪的手,于是握住她的手说屋里太黑,可以等月亮出来后再找钥匙,并请她允许自己帮她暖手,接着,他谈起了自己的境况(咏叹调:你那双冰冷的小手(Che gelida manina))。经鲁道夫的要求,咪咪告诉他自己的身世,说自己孤单的生活,靠绣花为生,盼望春天来临(咏叹调:我的名字叫咪咪(Si, Mi chiamano Mimi))。这时楼下的伙伴催鲁道夫快点加入他们,鲁道夫打开窗户回应他们,转过头来,看到月光下咪咪苍白的脸,那种如梦般脆弱的美丽令他激动不已,忍不住说出爱慕的话。两个人的心陷入爱情,他们手拉手前去摩姆斯咖啡馆。
第二幕:
圣诞夜的大街上十分热闹,摩姆斯咖啡馆里坐满了人,鲁道夫向大家介绍咪咪,称她为自己的诗。几个人高高兴兴的叫来了晚餐,忽然门外一阵浪笑,马尔切洛过去的情人、穿戴华丽的穆塞塔(Musetta,女高音)出现,她挽着一个老头的手臂,那是有财有势的阿尔契多罗(Alcindoro,男低音)。为了吸引画家的注意,穆塞塔唱起了一支舞曲,称赞自己的美丽无人能够抗拒,画家又一次被她征服。穆塞塔吩咐阿尔契多罗为她买一双新鞋,他一离开,穆塞塔就倒进了马尔切洛的怀中。当阿尔契多罗回来,等待他的是一堆账单。
第三幕:
黎明,白色的雪覆盖大地。咪咪带着黑色面纱独自一人来到城外的酒馆门前,鲁道夫、马尔切洛与穆塞塔暂时住在这里。咪咪唤人找来马尔切洛,她问起鲁道夫,说他因为嫉妒而怀疑她,对她冷淡。这时鲁道夫也出来了,咪咪赶紧躲在树丛后,他向马尔切洛抱怨咪咪跟别的男人眉来眼去,并说咪咪的病很重,而他没有钱为她治病,所以希望分手,好让咪咪找一位有能力的情人。听到自己的了绝症,不久于世,咪咪痛哭起来,鲁道夫找到她将她拥抱在怀中,咪咪与他告别(咏叹调:我要回到自己的小窝)。酒店里传来穆塞塔与人调情的声音,马尔切洛急忙跑进去,两个人吵起来,恶言相向,最后不欢而散。鲁道夫与咪咪却依依不舍,他们回忆起往昔美好的时光。
第四幕:
春天,拉丁区的公寓,鲁道夫与马尔切洛孤孤单单,他们无法忘记自己的女友。这时,舒奥纳与柯林带着美酒与佳肴回来,四个人嬉笑打闹起来。穆塞塔突然冲进来,她说咪咪为了见情人最后一面而来,但体力不支,昏倒在楼下。鲁道夫赶紧把咪咪抱上来,放在床上,其他人拿着自己值钱的东西出去变卖好换药品。众人离去后,鲁道夫握着咪咪的手,说他们初次见面时的情景,咪咪一时激动,晕过去,鲁道夫惊叫起来。大家回来,穆塞塔为咪咪带上一副皮手笼,咪咪对她微笑,说很暖和。马尔切洛将药交给鲁道夫,柯林问咪咪如何了,穆塞塔回答她睡了,但舒奥纳却惊慌的指出咪咪已经没有呼吸。一时间,房间里一片悲哀,他们流着眼泪呆呆的看着床上面容安详的咪咪。鲁道夫浑身颤抖,他摸索着来到咪咪的身边,抱紧渐渐冰冷的身体,呼唤死者的名字,但再也没有人来回答他了,只有朋友失声痛哭的声音穿越了那颗破碎的心。
谁有普契尼《波希米亚人》全剧歌词的中文译文吗
四幕歌剧《艺术家的生涯》是意大利作曲家贾科莫·普契尼(Giacomo Puccini 1858-1924)用中国的民族曲调为音乐元素谱写出的传世名作,被誉为普契尼12部歌剧中最为精彩的作品之一。该剧又名《波西米亚人》、《绣花女》,取材于法国亨利·谬尔杰的小说《穷艺术家的生活情景》,意大利人裘塞佩·贾科萨、路易基·伊利卡作词。1896年2月1日,托斯卡尼尼指挥首演于意大利都灵。
剧情是:在巴黎的的拉丁区的一间破旧不堪的阁楼中,居住着诗人鲁道夫,画家马彻罗,音乐家索那和哲学家科林。虽然贫困时常来威胁他们,但是他们却始终充满了自信和愉快,他们互相帮助,体贴,关心,他们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圣诞前夜,鲁道夫在阁楼上赶写文章,体弱的绣花女工咪咪前来借火。告别时,咪咪发现丢失了房门钥匙。穿堂风吹灭了她和鲁道夫的烛火……鲁道夫找到了钥匙,却又把它藏了起来……二人互诉心曲,他们相爱了,爱得很深。鲁道夫经常带着咪咪出入他们这帮穷苦朋友聚会的酒馆中,他们生活得很开心,可是,咪咪患着在当时来讲十分可怕的肺结核。为了给咪咪治病,朋友们到处奔波,为她买药。可是,咪咪的病一天天严重,最后,当朋友们带着他们为咪咪找来的药品和食物时,咪咪已经病死在鲁道夫的怀中。
整个戏剧故事非常简单,就是描写了一个爱情误会,由于女主人公的病故造成了悲剧。这部戏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几乎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出动听的旋律,此时普契尼的旋律才华完全成熟了,所以在戏的任何部位都能抒发出感人悠长、非常具有曲线美的旋律。而不像有的歌剧,好听的旋律都集中在咏叹调。这部歌剧不是这样,在任何一个部分只要有灵感,或者剧情允许普契尼就可以写出非常如歌如泣的旋律,而且是典型后浪漫主义的小资产阶级式的抒情。此剧中有许多著名唱段,其中的《人们叫我咪咪》和《冰凉的小手》是两首不朽的咏叹调。
应该说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不是他们独立的咏叹调,而是他们俩的二重唱。这部戏里的二重唱占的份量非常重,比如第一幕结尾鲁道尔夫和咪咪各自唱咏叹调,到最后合在一起,实际上就是大的二重唱。舞台上的事件起因就是他们要找火柴,然后丢钥匙,都是非常平凡琐碎的日常事件。但是在这里普契尼通过他的音乐挖掘出非常超凡的诗意,那么美好,而且音乐写得极其细腻,非常室内化,配器精湛,用了大量旋律的泛音,长笛和竖琴在里头占了很大份量,整个配器的风格非常温暖,很小家气氛的温馨情调。
最后一段爱情二重唱在第四幕,是发生在咪咪临死前。在这段爱情二重唱中,前面所有发生的一切都在音乐中重新回顾了一遍,但它和第一幕的爱情二重唱已经前后做了完全不一样的呼应。声部完全换了,男角唱女角的旋律,女角唱男角的旋律。咪咪在她生命即将结束的时候,她还唱一段非常短的咏叹调,好像是竭尽全力和鲁道尔夫告别。当他们那些朋友统统走了以后,她唱道:“我刚刚假装入睡,是因为我有话要跟你一个人说。”这就是“你对我的爱像海洋一样深”这段咏叹调。从这个时候开始我们就应该注意了,普契尼的音乐中突出了悲剧性的因素。这个时候她虽然是在歌唱美好的往事,但音乐的节奏和背景音乐里有个沉重的低音衬托着,给我们感觉似乎是她一步一步迈着沉重的步伐在走向死亡,像是穷人自己给自己唱葬礼进行曲,使得观众没有办法不掉眼泪。
《艺术家的生涯》是整个普契尼歌剧创作中最具普契尼风格的典型剧目,是他的成名作。尽管在这之前《曼侬·列斯科》已经一炮打响,但是从他的整个剧目上演率来看,这是最早一部能够在舞台上站住脚的普契尼剧目。其主要艺术特征非常适合普契尼个人的偏好,因为描写的是日常生活,着重刻画浪漫主义小人物的爱情,到最后又是一个悲剧。普契尼在这类题材上是最拿手的。
应该说这部戏在普契尼歌剧中是最好听的一部,所以建议大家如果要进入普契尼的世界,最好入门就是《艺术家的生涯》。它从各个方面来看都无懈可击,非常完整,没有大的缺憾,不像普契尼其他剧作,或多或少都有问题,而这部戏问题最少。
《艺术家的生涯》
亦称《波西米亚人》、《绣花女》。四幕歌剧。根据法国亨利.谬尔
杰的小说《穷艺术家的生活情景》改编,由意大利贾科莫.普契尼
(giacomo puccini 1858-1924)作曲,意大利裘塞佩.贾科萨、路易基.
伊利卡作词,1896年2月1日,托斯卡尼尼指挥首演于意大利图林。剧情
大意为:生活贫困的穷诗人鲁道尔夫巧遇绣花女咪咪,一见钟情。后
来,两人的爱情濒于破裂。咪咪生了严重的肺病,和鲁道尔夫见最后一
面时,又重新和好,并计划着将来的一切。咪咪终于病重死去,鲁道尔
夫悲痛欲绝。这部歌剧的音乐新颖而富有魅力,经受了时间的反复考
验,至今仍然百看不厌,成为最受观众喜爱的歌剧。世界歌王帕瓦罗蒂
和意大利热那亚歌剧团于1986年访华演出中上演了这个剧目,受到我国
观众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
〈艺术家的生涯〉(普契尼四幕歌剧)
音乐:贾柯摩‧浦契尼
剧本:朱塞培‧贾柯沙、鲁伊吉‧伊利卡
取材自法国剧作家亨利‧穆格小说
”波西米亚人的生活剪影〃
首演:1896.2.1,意大利杜林Regio歌剧院
首演指挥/托斯卡尼尼
背景:1830年代
地点:法国巴黎拉丁区
第一幕
圣诞节前夕,在巴黎拉丁区某间破旧公寓阁楼上。诗人鲁道夫和画家马却罗,因为天气太冷而缩成一团,最后鲁道夫提议:干脆用他刚完成的戏剧手稿当柴火来烧,以便取暖。没多久,哲学家柯林也从外头回来了;原本他计画拿书去典当,换些零钱买食物,可是谁会在圣诞节前夕向他买一堆旧书呢?于是他只好又拎着一堆书无功而返。就在三位艺术家挤在一起享受片刻暖和的时候,他们的另一个伙伴—音乐家萧纳—抱着一堆食物和美酒推门进来,原来他过去两三天临时应聘去担任一位贵族家中的音乐教师,赚了一点小钱,于是就买了一堆美食来招待室友。就在另外三位饥寒交加的艺术家正要大快朵颐的时候,萧纳却建议:不如把这些美食留到以后亨用,现在先去「莫穆斯」(Momus)咖啡馆好好消磨一个晚上。
正当大伙儿准备出门的时候,门外响起了一阵敲门声—原来是房东班诺瓦来收房租了。「什么时候不来,偏偏在这个时候出现!」几个人嘀咕着,想赶快把他打发掉,于是四个人围在班诺瓦旁边,又灌他美酒、又和他打哈哈。班诺瓦在美酒下肚之后,竟然酒兴大发,说起自己过去与美女周旋的艳遇。四位艺术家一时「正气凛然」,「不耻」班诺瓦的行径,连踢带推地把班诺瓦赶出门去。
麻烦既除,是该准备出门了,但是鲁道夫却诗兴大作,想要再写一段文章之后再出门;另外三位艺术家与他相约在咖啡馆碰面。这时门外再度响起微弱的敲门声,鲁道夫应门,原来是一位女性邻居—咪咪—前来借火。咪咪体弱多病,上了几个楼梯之后,一阵晕眩,昏倒在鲁道夫家中;鲁道夫赶紧扶她坐下,递上一杯小酒,让这位面貌姣好的美少女回复精神。咪咪在借到火之后,起身道谢返家,这时她才发现钥匙遗落在鲁道夫家中;正要回头寻找的时候,又是一阵风吹过,再次吹熄了咪咪手上的蜡烛,鲁道夫见机不可失,也弄熄了自己手边的烛火,于是两个人就一起低身摸黑寻找钥匙。「无意」间,鲁道夫碰着了咪咪冰冷的小手,于是他握起咪咪的手说:「你那冰冷的小手,让我来温暖它们。在黑暗中找钥匙有何用?还好今晚有皎洁的月光陪伴着我们。」接着,鲁道夫开始向咪咪自我介绍:他是一位诗人,有着丰富的思想和灵感,但是这一切却在刚刚被一双明眸给偷走了,这对明眸就在那位前来借火的少女身上。
(咏叹调:你那好冷的小手)
之后,咪咪应鲁道夫请求,也慢慢诉说自己的身世:「我的名字叫咪咪,我的故事其实很短」,她对鲁道夫说,她每天做着针线活儿,从其中找到自己的快乐。
(咏叹调:我的名字叫咪咪)
就在咪咪告白之后、正要离去之时,楼下传来了另外三位艺术家的催促声,鲁道夫跑到窗口响应;回过头来的时候,只见窗外月光洒在咪咪的脸庞,鲁道夫一时情不自禁,歌颂着咪咪的美丽,「在你身上,我找到了期待已久的梦想」,而咪咪这时也陷入了爱情之中;她和鲁道夫手携着手,加入另外三位艺术家的行列,一同前往莫穆思(Momus)咖啡馆。(第一幕结束)
第二幕
圣诞夜,巴黎拉丁区广场。四位艺术家和咪咪一行五人来到广场上,参加圣诞节庆祝活动。在咖啡馆中,鲁道夫向在座另外三位室友介绍刚认识的女友咪咪,席间咪咪则称赞鲁道夫
「是一个懂得如何去爱人的聪明男人」;
此语一出,让刚刚失恋的马却罗很不是滋味。就在众人正要举杯庆祝佳节的时候,忽然传来一阵「浪笑」,这不是别人,正是让马却罗饱受失恋之苦的穆塞塔。
穆塞塔此时新交了一位上了年纪、却有财有势的老绅士—阿庆多洛,后者任穆塞塔是予取予求。当他们来到咖啡馆时,马却罗和穆塞塔这一对小冤家见了面,分外眼红。穆塞塔决定唱一首歌曲,重新激起马却罗对她的爱意。
(咏叹调:当我走在大街上)
曲毕,穆塞塔差阿庆多洛帮她买双新鞋子,趁机再度投入马却罗的怀抱中,随即一行人加入热热闹闹的游行行列中,只剩下一堆帐单给随后赶回来的阿庆多洛。(第二幕结束)
第三幕
巴黎郊外城门口,时间是鲁道夫与咪咪认识之后第二年二月某个下雪的清晨。咪咪独自一人来到城门口附近的酒馆外,鲁道夫、马却罗以及穆塞塔暂居此地已有一段时间;咪咪托人带口信给马却罗,请他务必出来会面。马却罗来到酒馆外,咪咪向其诉苦:鲁道夫已有一段时间对她冷言冷语,她请马却罗代为居中协调,马却罗则建议咪咪,如果一对恋人如此生活,倒不如分手算了。
不多久,鲁道夫起身来到酒馆外,向马却罗数落咪咪的不是,但在马却罗追问之下,鲁道夫才坦言自己已无力照顾重病的咪咪,之所以出此下策,是希望咪咪能够另寻一位有能力照应她的新男友。咪咪在一旁,闻言不禁痛哭,鲁道夫找到躲在大树后的咪咪,而咪咪则很谅解地向鲁道夫告别,
(咏叹调:我要回到自己的小窝)
鲁道夫闻言后,又对咪咪依依不舍;另一边则是马却罗因为穆塞塔与其它男人搭讪,两人为此争执不下。最后鲁道夫与咪咪相约,在四月春天来临前暂不分离,而马却罗与穆塞塔则恶言相向,不欢而散(终曲四重唱)。(幕落)
第四幕
场景回到四位艺术家在巴黎拉丁区破旧公寓的阁楼中,时间是春天来临之后。鲁道夫与马却罗已经和女友分离,两人原本想借着工作来忘掉她们的倩影,但却徒劳无功,于是又放下手边工作,禁不住回想起过去的甜美时光。
(鲁道夫与马却罗的二重唱)
不一会儿,音乐家萧纳和哲学家柯林回到家中,两人手上带有食物与美酒,于是四位艺术家又开始嬉笑打闹起来;突然间,穆塞塔冲了进来,告知咪咪已经病重,但为见鲁道夫最后一面,勉力爬上阁楼来,却因体力不支倒地。鲁道夫赶紧把咪咪抱回阁楼休息,其它三位艺术家及穆塞塔则外出变卖身上值钱物品,好为咪咪尽最后一点心力。
(哲学家柯林的咏叹调:永别了,我的外套)
咪咪在众人离去后,和鲁道夫回忆起俩人初次在阁楼中相遇的经过。不多久,几位外出的艺术家和穆塞塔陆续返回,为咪咪带来了药品及咪咪一直想要的保暖手筒,在咪咪还来不及充份享用之前,就已经离开人世了。鲁道夫奔至咪咪身边,失声痛哭。(幕落)
冰凉的小手(歌词大意)
你的小手很冷
让我将你温暖
寻找也没有用的
在黑暗中不会找到
幸好今晚有月光
月亮也靠近我们
等等,姑娘。。。
我会用两个字告诉你
我是谁
我的工作及如何维生
准许我
我是谁?
我是谁?我是诗人
我的工作?我写作
我如何维生?
我生活在清贫而快乐的时日里
但我的热情和幻想
使我像在空中的宫殿里
我是精神上的亿万富翁
我所有的财富
给一双明媚的美目偷去
现在我与你的心
沉醉在这样的美梦之中
在这房间中充满了无穷的甜蜜希望
但那次的偷窃并不触怒我
因为放置珠宝之处已被希望填满
你现在知道了我的一切
不如告诉我你是谁,你请吧!
以上就是关于咪咪的告别歌词大意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