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福步贸易网!
关注我们
service@fobmy.com
全部产品分类
ABO血型定型标准
   https://www.fobmy.com 2024-02-29 15:42:07 来源:网络
核心提示:1.AB0血型鉴定原理 常用盐水凝集法检测红细胞上存在的血型抗原,以及血清中存在的血型抗体,依据抗原抗体存在的情况判定血型。常规的方法有:①正向定型:用已知抗体的标准血清检查红细胞上未知的抗原。②反向定型:用已知血型的标准红细胞检查血清中未

1.AB0血型鉴定原理

常用盐水凝集法检测红细胞上存在的血型抗原,以及血清中存在的血型抗体,依据抗原抗体存在的情况判定血型。常规的方法有:①正向定型:用已知抗体的标准血清检查红细胞上未知的抗原。②反向定型:用已知血型的标准红细胞检查血清中未知的抗体。结果判定:凡红细胞出现凝集者为阳性,呈散在游离状态为阴性。ABO血型定型原则见表1-5-2。

2.鉴定方法

(1)生理盐水凝集法:①玻片法:操作简单,适于大量标本检查,但反应时间长;被检查者如血清抗体效价低,则不易引起红细胞凝集,因此,不适于反向定型。②试管法:由于离心作用可加速凝集反应,故反应时间短,而且,借助于离心力可以使红细胞接触紧密,促进凝集作用,适于急诊检查。

红细胞亚型抗原性弱,如抗A抗B标准血清效价低时,易造成漏检或误定。如加用O型(抗A、B)血清和反向定型,可避免此类错误。

玻片法凝集结果判断:红细胞呈均匀分布,无凝集颗粒,镜下红细胞分散。在低倍镜下凝集程度强弱判断标准:①呈一片或几片凝块,仅有少数单个游离红细胞为(++++)。②呈数个大颗粒状凝块,有少数单个游离红细胞为(+++)。③数个小凝集颗粒和一部分微细凝集颗粒,游离红细胞约占1/2为(++)。④肉眼可见无数细沙状小凝集颗粒。于镜下观察,每凝集团中有5~8个以上红细胞凝集为(+)。⑤可见数个红细胞凝集在一起,周围有很多的游离红细胞(±)。⑥可见极少数红细胞凝集,而大多数红细胞仍呈分散分布为混合凝集外观。⑦镜下未见细胞凝集,红细胞均匀分布为(-)。

(2)凝胶微柱法:是红细胞抗原与相应抗体在凝胶微柱介质中发生凝集反应的免疫学方法。血型抗体为单克隆抗体,加入试剂、标本,用专用离心机离心后可直接用肉眼观察结果或用血型仪分析。此法操作标准化,定量加样,确保结果准确性。

3.抗A、抗B和抗AB标准血清标准

准血清均采自健康人,并应符合下述条件:①特异性:只能与相应的红细胞抗原发生凝集,无非特异性凝集。②效价:我国标准抗A和抗B血清效价均在1:128以上。③亲和力:我国标准要求抗A对A1、A2及A2B发生反应开始出现凝集的时间分别是15s、30s和45s;抗B对B型红细胞开始出现凝集的时间为15s。凝集强度为3min时,凝块不小于1mm2。④冷凝集素效价:在1:4以下。⑤无菌。⑥灭活补体。

怎样查血型

红细胞血型是根据血液中的红细胞表面抗原来划分的,根据抗原种类的不同,常见的有20多个分类系统,ABO血型系统只是其中的一个,只不过由于发现得最早,由与输血的关系最密切,所以广为人知。在20世纪之前,西方医生已尝试过对失血过多的病人进行输血,但往往导致死亡。1900年,奥地利维也纳病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兰特斯坦纳(K.Landsteiner)发现输血失败的原因是由于某些人的血清导致另一些人的红细胞凝聚,但在某些组台却又不会发生这种情况。第二年,他从各位同事那里采集了血样,对红细胞进行了检测,发现它们存在两类抗原,他分别命名为A抗原和B抗原。有A抗原的血他称之为A型,有B抗原的他称之为B型,两种抗原都没有的;称之为C型或零型(后来改称O型)。又过了一年,他的两名学生采集了更多的血样,发现有的同时存在A和B两种抗原,即AB型。植物、微生物也存在A、B抗原,如果人体内原先没有某一种抗原,从食物中吸人或受微生物感染后,就会在血清中出现对抗这种抗原的抗体。因此,A型血清中有抗B抗体,B型血清中有抗A抗体,O型血清同时存在这两种抗体,而AB型血清没有这两种抗体。输血出现凝聚的原因,就是一种血清中的抗体(抗A或抗B)与另一种不同血型的红细胞的抗原(A或B抗原)相遇造成的。由此可知,A型可以输给A型和AB型,但只能接受A型和O型;B型可以输给B型和AB型,但只能接受B型和0型;O型可以输给任何型,但只能接受0型;AB型只能输给AB型,但可以接受任何型。在输血前,对供血者和受血者的血液做血型鉴定,并在体外检测二者相混不发生凝聚,就可以避免因输血凝聚反应导致生命危险。由于这个发现,兰特斯坦纳在1930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在1924年,伯恩斯坦(F.Bernstein)发现了ABO血型的遗传机制。它是由一对等位基因(各从父母得到一个)控制、严格按孟德尔遗传定律遗传的。等位基因A和B是显性基因,O是隐性基因,因此基因型AA和AO都表现为A型,BB和BO表现为B型,AB表现为AB型,OO表现为0型。子女的血型不一定与父母的相同,但是父母的血型决定了子女的血型只能有哪些可能。例如,A型父亲和A型母亲只能生下A型或O型的子女,如果其子女是B型或AB型,我们可以推断其父母中至少有一方不是亲生,即可以根据血型排除亲生父亲或母亲(但不能确认),这是法医做亲子鉴定的一种手段。后来发现A、B、O基因还各有不同变异,目前已发现14种A基因(以A1,A2……表示)、14种B基因和8种0基因。

被滥用的血型

这个重大的医学发现,很快就被滥用。在1910年,德国海德堡大学的医生范顿根(E.von Dungern)最先将血型作为种族主义的依据。他声称,纯种欧洲人的血型是A型。纯种亚洲人的血型是B型,或者说,那些B型血的欧洲人不是纯种欧洲人。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两位波兰研究者对英国和法国占领军士兵和俘虏中不同民族的人进行了调查,发现他们的血型分布存在差异,据此将人类划分成了三个人种:A型占多数的欧洲人,B型占多数的亚一非人,以及过渡型。他们并描绘了一幅人类进化的图景:人类的祖先原先都只有0型血,之后分化出了A型和B型两个不同的人种。按照这个思路,正苦于没法找到一个划分人种的客观标准的人类学家们马上把调查血型分布当成救命稻草。1930年在给兰特斯坦纳颁发诺贝尔奖的典礼上,诺贝尔奖委员会主席就是如此赞扬他的贡献的:"兰特斯坦纳的发现为研究一个民族的种族纯洁程度的决定性开创了新的领域。"

但是以后所有试图根据ABO血型划分人种的努力都失败了。并没有一种ABO血型基因是某个人种所独有的,三种血型基因在所有人种中都可以找到(只有美洲原住民有极低的B基因)。而且血型分布也有共同点,都以AB血型最少,而O血型普遍较多。那么能不能根据血型频率的差异来划分人种呢?粗一看,不同的"人种"的确有自己的血型频率特点,例如欧洲人中B血型普遍较少,亚洲人中B血型较多,美洲原住民则几乎全部都是0血型。但这是已预先划定了人种,再去找其血型分布特点。血型分布的实际情况,要比想像的复杂得多。O基因是最普遍的,在世界各地的分布都在一半以上,在中美洲和南美洲原住民中几乎达到100%。它在澳洲原住民和西欧也有较高的频率,而在东欧和中亚则最少。B基因是三种血型基因中最稀少的,它在中亚最多,在美洲和澳洲最少,但在非洲也有相对较高的频率。A基因要比B基因更常见,在世界大部分人口中所占的频率在10%-35%。它在中美洲和南美洲的原居民中几乎不存在,但在北美洲的黑足人(30%-35%)、澳洲原住民(许多部落达40%-53%)和北欧的拉普人(50%-90%)这些较小的群体中达到了高峰。如果我们仔细看一下各个"人种"内部不同地区的人群状况,就会发现他们的血型分布差异很大,而属于不同"人种"的群体之间,反而可以找到相似的分布。例如北京人(O=29%,A=27%,B=32%,AB=13%)和广州人(0=46%,A=23%,B=25%,AB=6%)之间的血型分布差异,远大于日本人(0=30%,A=38%,B=22%,AB=10%)和波兰人( 0=33%,A=39%,B=20%,AB=9%)的差异。类似的例子还可以举出许多。可见,我们无法用血型分布来划分人种。事实上,没法用任何遗传特征来划分人种,"人种"在生物学上没有意义。虽然至今还有人相信血型分布决定了人种,甚至决定了一个民族的国民性,但这种论调是经不起推敲的、毫无科学依据的,只要在世界范围内仔细研究一下各个人群的血型分布,就可知其谬。

ABO血型鉴定

血型的鉴定方法:

一、生理盐水凝集法:

1、玻片法:操作简单,适于大量标本检查,但反应时间长;被检查者如血清抗体效价低,则不易引起红细胞凝集,因此,不适于反向定型。

2、试管法:由于离心作用可加速凝集反应,故反应时间短,而且,借助于离心力可以使红细胞接触紧密,促进凝集作用,适于急诊检查。

二、凝胶微柱法:是红细胞抗原与相应抗体在凝胶微柱介质中发生凝集反应的免疫学方法。血型抗体为单克隆抗体,加入试剂、标本,用专用离心机离心后可直接用肉眼观察结果或用血型仪分析。此法操作标准化,定量加样,确保结果准确性。

在鉴定人的血型时,一般是用特异性的人抗血清进行凝集反应。每一个血型系统都是独立遗传的,控制一个血型系统的遗传基因大多是在同一条染色体上。

ABO血型鉴定是即指ABH血型抗原的检测。红细胞含A抗原的叫A型,含B抗原的叫B型,含A和B抗原的叫AB型;不含A、B抗原,而含H抗原的称O型。

ABO血型鉴定即指ABO血型抗原的检测。通常只用两种抗血清即抗A及抗B血清,就可将群体分为四种血型。ABO血型分为A型、B型、O型、AB型。

扩展资料

目前已经发现的人类血型有30多种,每一种血型系统都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并具有免疫学特性。大家最为熟悉的是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其中最常见的是ABO血型系统,分为A、B、AB、O四型;其次为Rh血型系统,分为Rh阳性和Rh阴性;另外还有MNS、P等极为稀少的血型系统。

临床输血时,不同血型的血输入体内,会产生严重的溶血反应,危及生命。比较特殊的情况是:AB型可以接受任何血型的血液输入,被称作“万能受血者”;O型可以输出给任何血型的人体内,被称作“万能输血者”“异能血者”。实际上,异型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时候才会少量使用,多数情况下还是以同型输血为原则。

ABO血型鉴定主要用于:

1、临床输血:当循环血量不足或大失血或贫血需进行输血治疗,在输血前必须先选择血型相同的供血者,再进行交叉配血,完全相同后才能输血。

2、在皮肤、肾移植等器官移植的时候选择ABO血型相符的供体。

3、不孕症和新生儿溶血症病因的分析。

4、亲子鉴定等。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ABO血型鉴定

      ABO血型系统主要有A、B、O、AB型4种基本血型。鉴定方法也有多种,此处只讲其中一种。以下图表为ABO血型系统血型分型及其抗原抗体。

盐水介质法

1.原理:在盐水介质中,红细胞表面的A、B抗原与相应的IgM类抗A、抗B抗体出现特异性结合,出现肉眼可见凝集。(抗原在红细胞表面,抗体在血清中,也就是说红细胞表面的A抗原会与血清中的抗A抗体 B抗原会与血清中的抗B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

2.分型:正定型与反定型。正定型是指用标准血清测定红细胞表面有无A或(和)B抗原。(标准血清是指血清含有的抗体为已知,若标准血清为含有抗A抗体,可与红细胞发生肉眼可见凝集,则说明红细胞表面有A抗原,对照上图,可知结果为A型血,以此类推)

        反定型是指用标准红细胞测定血清中有无抗A或(和)抗B抗体。(标准红细胞是指已知红细胞表面抗原为哪种抗原,若标准红细胞表面为A抗原,与血清发生肉眼可见凝集,则说明该血清中含有A抗体,而抗A抗体存在于B型血中,所以结果为B型血,以此类推)ps:剩下的血型鉴定留给大家思考/吐舌

3.操作方法

(1)正定型:取3只试管并标号→分别滴加相应抗A、抗B、抗A+B标准血清各1滴→滴加待检者2%-5%红细胞悬液1滴→混匀、离心→观察结果→结果判断。

(2)反定型:取3只试管并标号→分别滴加待检者血浆各1滴→分别滴加A、B、O型标准2%-5%红细胞悬液1滴→混匀、离心→观察结果→结果判断。

注:红细胞悬液指血液经过离心后,出现分层,用一次性吸管将红细胞吸取出来放到试管里,用生理盐水进行反复洗涤离心,再按比例滴加生理盐水制成。

4.结果判断

以上就是关于ABO血型定型标准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免责声明:
1.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福步贸易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福步贸易网
3.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service@fobmy.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谢谢。

 
福步贸易网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 |  m.fobm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