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花的评选必须具备四个条件:一是分布要广泛;二是外观要漂亮;三是要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四是要具备一定的经济价值。
国花评选历经20年,始终未有结果,有人叫好,有人反对,有人质疑。最近,中国林学会再次着手组织评选国花,并已呈报给全国人大审议。此番逐鹿,波澜再起———
国花空缺
全世界约有花卉3万种,原产于我国的花卉就有1万—2万种。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欧洲国家为此赞誉“没有中国的花卉,便不成花园”。目前,世界上已有100多个国家确立了自己的国花,中国是惟一尚未确立国花的大国。
由于没有国花,在2001年的APEC会议上,新闻报道出现了“以中国国花牡丹为背景”的笑话;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国花的空缺,更成为悠悠古国的世纪遗憾。
其实,中国花文化情结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国人欣赏花,不仅欣赏花的颜色、姿容,更欣赏花中所蕴含着的人格寓意、精神力量。陶渊明之“采菊东篱”、林靖和之“疏影横斜”、周敦颐之“出污泥而不染”、孔夫子之“兰当为王者香”、苏东坡之“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中国绘画的一大半儿就是画花卉。有的人穷其一生,就是为了把一种或几种花画好。画好一种花是不容易的。中国有多少以花命名的女人?中国有多少花被女子用做名字?这在外国人看来,简直不可思议。
我国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已开始栽培牡丹,在唐代,素有国色天香之称的牡丹契合了当时社会的审美心理,被誉为万花之王。“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三条九陌花时节,万户千车看牡丹”,从这些诗句中,我们仿佛还可依稀看到唐人对牡丹无以复加的痴情和偏爱。到了清朝,慈禧一句懿旨,将牡丹正式定为国花。而在文学艺术史上,梅诗、梅画数量之多,足以令任何一种花卉都望尘莫及。1915年版《辞海》载:“我国向以牡丹为国花”。1929年,梅花曾被国民政府确定为国花。从花的角度,可以解读一部中国历史,一部中国文化史。
于是,有网友将评选国花的理由归纳为:中国悠久的花文化及其对国人有着深刻的精神影响;国花的评选体现了对生物多样性的重视;国际交流的不断扩大需要通过一种媒介来表达友好的意愿;助于带动中国花卉产业的发展。
我们要有自己的国花,以此作为国家形象和民族精神的象征。当海外游子看到中国的梅花、牡丹之时自然会涌起一种奋发自强的自豪感;当外国友人看到中国国花时,他会说China。
国花异议
不久前,一位名叫杨仕智的先生在《人民日报》撰写《国花、国树和国鸟非评不可?》一文,对评选提出异议,并认为“倒是有好多比评国花、国树和国鸟更重要的事情等着我们去做”、许多事“比搞什么评无多大实际意义的国花、国树、国鸟要重要得多”。
“自然界的物种是平等的,我们人类没必要把它们分等级。不管选定的国树、国鸟、国花是哪种,必定会使一大批的国民不悦,特别是知识分子,因为他们心中的偶像落选了,他们那难以改变的思想感情受伤害了。如果为了追求美或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而进行评选国树、国鸟、国花,那我们在评定国树、国鸟、国花后,还要评国鱼、国虫、国禽、国兽……永远都没完没了。”一位学者在新华网上如此评说。
没有国花,于国家主权无碍,于民族精神无碍,于国势前程无碍。
相反,几乎任何一项评选后面都有巨大的经济利益的驱动,各地和各行业协会如此兴师动众地争抢“国”字号,也是考虑到“国”字号会给行业和地方的经济和名气带来难以估算的价值和影响。
20世纪80年代的两次评选,一次是梅花夺魁,牡丹居亚,另一次则是牡丹称王,梅花位次。在1994年的评选中,两者的竞争更达到了白热化阶段,甚至由花与花的竞争演化为了省与省、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河南洛阳成立了市长亲自挂帅的“牡丹争国花领导小组”,再加上北京、陕西省西安市、山东省菏泽地区等的加盟,联合成立了“全国牡丹争评国花办公室”,四方“游说”,力捧牡丹为国花。最后专家确定下的两个候选方案是一国一花(牡丹)和一国四花(牡丹、荷花、菊花、梅花)。而评选小组组织了31个省、市、自治区进行投票,结果牡丹以18票获胜。
一场普通的国花评选,却差点成了一场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八仙竞技,其中的问题在事隔近10年之后的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反思。
花魁谁占
20多年来,为什么始终没有评选出国花?
据中国林学会透露,国花的评选必须具备四个条件:一是分布要广泛;二是外观要漂亮;三是要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四是要具备一定的经济价值。
马上有学者提出质疑:“分布要广泛”的要求就不妥,看似合理然而却太主观,因为大家喜欢的未必就是分布最广泛的物种,大熊猫分布并不广泛,但它却是人人喜爱的国宝。同样的理由,“外观漂亮”也不宜作为硬性规定,因为“漂亮”与否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以中国地域之广,人口构成之复杂,各民族传统之差异,这样的要求尤其显得意义不大;无论“国树”、甚至是“世界树”,都只是树而已,不会有太多内涵,“青松傲雪表风骨”之类的只是文学语言,不足为据。何况,传统文化的内涵博大精深,如讲“中庸之道”的儒学是一种文化,而反中庸的法学也是文化的一种,靠几种花鸟鱼虫怎能代表得了?
诚然,中国地域辽阔,花文化的积淀异常深厚,一国一花难以代表整个国家的自然、植物、人文情况。
据了解,以往我国国花评选,牡丹、梅花各有众多呼声。陈俊愉教授是中国大陆最早倡导评选国花的专家,早在1982年就提出了以梅花为国花的建议。后来他又提出了“一国两花”(牡丹、梅花)的构想,在国内外引起了很大反响。
许多专家认为一国两花较为合适,梅花可以代表长江流域,牡丹可以代表黄河流域的花卉,一乔木一灌木,一个象征精神文明,体现中国人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品格,一个象征物质文明,体现国泰民安、富裕祥和。同尊梅花和牡丹为国花,可激励各族人民和海内外炎黄子孙继续自强不息,为实现牡丹象征的幸福和繁荣而努力。1994年,中国曾举行过盛大的国花评选,报选牡丹为国花,兰、荷、菊、梅为“四季名花”,但全国人大认为各方分歧太大而没有作出决议,最后不了了之,真可谓众口难调。
毕竟评选国花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宁可慎重从事,不能草率决定,否则将会造成千古遗憾。
相比较而言,那些领土幅员不大、历史短浅、文化单一、民族结构不复杂的国家,很容易评选出自己的国花,如澳大利亚的金合欢、荷兰的郁金香、法国的香根鸢尾花、德国的矢车菊、泰国的睡莲……人不多,意见容易统一,也容易照顾得周全,容易归拢出一个大伙儿都接受认可的结论。
中国的花魁不好评。
全民评花
为什么评选国花一定要全国人大来定夺?
评选国花这种事,不会发生在战乱动荡的年代,也不会发生在饥饿荒寒的岁月,评选国花,是盛世之举,说明中国社会已经走向国泰民安了。
但像国花的评选一定要上报给全国人大吗?照此类推,今后凡是“国”字号的评选,比如国酒、国宴、国竹、国果、国草……都要报全国人大来定夺,全国人大岂不成了行业评选委员会了?而且,国花显然是不能跟国旗、国徽、国歌相提并论的,因为后者是一个主权国家的象征,而国花等不具备这种象征性。
全国人大这个最高权力机关是代表全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它的职权是立法、监督、任命和罢免等等,像国花的评选显然不在它的职权范围之内。
既然是“国”字号评选,就应该切实体现尽可能多数的国民意趣,具体哪些动植物品种可以荣获“国”字号的光环,不应该由有关机构或专家先定标准,只能由国民通过合适的方式决定,因为这类评选并不具有什么科研的效用。这种评选也不应该服从于经济或其他什么目的,如旅游业发展等———这还不同于前些时候评选“中华十大名山”,十大名山的评选确实还负有“提升中国山地资源整体形象”之责,那时适当为旅游业考虑一些还情有可原。国树国鸟国花和十大名山具备的附加值并不相同。
中国社科院的陶庆梅博士认为,国花具有国家名片的象征意义,评定标准的制定是一件牵动方方面面关系和利益、直接影响评选程序和结果公正的大事,不能不由分说就剥夺公众在制定评选标准上的话语权、投票权,随随便便就授予中国林学会。
评选国花问题上,最要紧的是要有一套公开、公正的程序和标准,同时,必须要有全国公众的广泛参与。试想,如果还像1986年那样,根本没有引起公众的参与热情,十多亿公民只投来可怜的15万选票,却要将这样缺乏广泛参与性的评选结果作为全国公认的“国×”介绍给全世界,这样的评选活动到底是在凝聚还是在瓦解公众的爱国热情?
陈俊愉教授也曾表示:“各国宪法都只对国旗、国徽作了规定,没有哪一个国家将国花列入宪法,可见,国花应当是群众性的,国花的评选也应当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
因此,评选国花固然庄重,但无论政治或是经济的意义都有限得很,也不宜搞成政治活动,应以平常心待之,标准的确定及最后的定局还是应该尊重百姓的意见。
中国有“国花”吗
可以告诉你:我国没有国花.
牡丹,虽然曾经有人提议过,民间甚至国家机构都评选通过了“牡丹为国花”的建议。但是我国从来没有将任何一种观赏类植物设定为法定国花,也就是说,中国目前没有国花。
以下是新浪爱问关于国花问题的回答,注意结果不是国家肯定的,只是群众性的。
中国花卉资源十分丰富,有二三千年的栽培历史,是世界多
种名贵花卉的起源中心,具有“世界园林之母”的誉称。中国传
统名花,如梅花、牡丹、菊花、兰花、杜鹃花、山茶花等,早巳
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在国内更影响深远,与我国悠久而丰富灿烂
的文化艺术有着密切的联系,使历代诗词和绘画出现了异彩纷呈、
群芳斗艳、姹紫嫣红的灿烂局面,中国花卉文坛一派繁荣景象。
在众多的名花中,究竞哪—种或几种花卉最能代表中华民族
的精神特色,作为国家安定、民族兴旺的象征,从而推动两个文
明建设,振奋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进取心和自豪感!有待广大人
民群众认真思考、选择。
回顾近代史中有所记载的,不论是大清帝国末年宣布以牡丹
为国花;抑或是1929年前后,国民政府内政部与教育部联合通令
全国,宣告以梅花为国花的历史,都是由上而下的命令行动。
新中国成立之后,由于种种原因,未能确定国花。党的十一
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经济的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群众对于文化的需求不断提高,议论评选国花的呼声悄然四
起。
回顾l981年秋冬之际,—些著名的植物学家大力支持,倡议
全国开展国花问题的讨论。为此,l982年《植物杂志》受中国植
物学会的委托开展了评选我国国花的讨论。新华社、中央电视台、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相继作了宣传介绍,从而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引
起了强烈的反响。从儿童到老人为评选国花赋诗作画,洋溢着深
厚的爱国主义热忱和对追求美好未来的心情。1983年10月在中
国植物学会成立五十周年代表大会上,全体代表400余位植物学
工作者,以热爱祖国的激情,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
出建议,望能及早正式确定我国国花;并根据广大群众的要求,建
议当选国花,可由梅花、牡丹、菊花、荷花四种花卉中考虑。他
们还建议,在确定我国国花的同时,推动各省、市、自治区确定
省花、区花、市花,把爱国和爱家乡结合起来,使我们的国家成
为鲜花绚丽的乐园。
十多年来,已知有140多个城市有了自己的市花、市树,这
些城市把市花、市树与城市经济建设、环境保护和美化城市紧密
结合,促进了环境改造和经济建设。各地以花为媒举办市花展览、
国际性花节或学术会议,直接推动了绿化建设和花卉生产,从而
带来了经济的繁荣。
全国有3个直辖市,24个省,5个自治区,地级市有192个,
县级市382个,地区(蒙)118个,自治州30个,县1596个,自
治县120,旗51个,自治旗3个,特区3个,台湾省7个地级市
16个县。至今大多数市、县还没有确定代表当地特色的市花、市
树。如果在今后几年内所有市、县、镇都能有各自的特色市花、市
树,对美化祖国、绿化祖国,将具有何等重大意义。
近年来,群众普遍希望中国植物学会、中国林学会、中国园
艺学会、中国花卉协会及有关报刊发起能进一步深入宣传国花的
重要性,歌颂祖国的一草一木。万众齐心选出自己心目中的花作
为伟大祖国的国花。
1994年9月2日中国花协在人民大会堂召开新闻发布会,宣
布在全国开展评选国花活动,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陈慕华作的题为
“让国花尽早涎生”的讲话中指出了通过评选国花的意义:
(1)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热情。通过歌
颂祖国的花草树木,选出心目中最喜爱的花卉,来表达自己对祖
国、对家乡的热爱。
(2)鼓舞人们投身于建设祖国、建设美好家园的事业中。花
卉不仅具有经济效益,而且具有独特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藉
这次评选国花活动,推动各个城市逐步把自己的市花、市树确定
下来,对绿化祖国、美化家园的作用就会更大,我们的祖国就会
成为—个绚丽多彩的百花园。
(3)进一步提高对发展花卉业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花卉
在我国农业中是一项古老而新兴的产业,我国花卉栽培历史长达
3000年之久。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花卉事业蓬勃发展,逐步成为
一项新兴产业;花卉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越来越密切;人们生
活工作环境改善了,精神面貌也就大不一样。但目前很多人对这
方面认识不足,需要进行大力宣传,使各级领导、部门重视和支
持花卉业的发展。
(4)普及花卉知识,培养爱花、养花兴趣,提倡爱花、养花
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标志。我国素有爱花、养花的优良传统。经
过园艺家多年辛勤培育,梅花、牡丹、菊花、兰花、月季、杜鹃、
茶花、荷花、桂花、水仙等十大名花闻名世界,成为园艺领域的
瑰宝。通过开展评选国花,要让人们对花卉有更多了解,培养爱
花、养花兴趣,推动花卉进入干家万户。
根据1994年全国人大八届二次会议第0440号“关于尽快评
定我国国花的建议”议案,批转农业部办理,责成中国花卉协会负责具体组织。中国花协即在全国有领导有组织地开展了广泛深
入的评选国花活动。成立了国花评选领导小组,经专家小组讨论
确定了我国国花评选条件为:
(1)栽培历史悠久,适应性强,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影响,在
国际上居领先地位。
(2)花姿、花色等特性能反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性格特征。
(3)用途广泛,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具有较高的社会、
环境和经济效益。
自中国花协有组织有领导地在全国各地开展了国花大讨论以
来,《中国花卉报》陆续刊登了许多著名人士及广大群众对推选国
花展开了热烈讨论的消息。据《中国花卉报》刊载,已提名作为
中国国花候选花的种类有:梅花、牡丹、菊花、兰花、月季、杜
鹃花、山茶花、荷花、桂花、中国水仙花、石榴、腊梅、迎春、桃
花、映山红、君子兰、萱草、金花茶、金边瑞香、紫薇、桅子花、珙桐(鸽子树)、一串红与英蓉花等数十种之多。经过近十个月讨
论,已经圆满完成任务。
根据31个省区市(包括深圳特区)上报结果,赞成一国—花
(牡丹)的有l8个省,占58.06%。赞成一国四花(牡丹、梅花、
菊花、荷花)的有11个省,占35.48%。有2个省提出新的四花
方案,即以兰花换荷花,占6.45%。全国国花评选领导小组经过
认真研究,一致同意“牡丹”为我国的国花。其他呼声较高的兰
花(春)、荷花(夏)、菊花(秋)、梅花(冬)为中国四季名花。
如此,兰(春)、荷(夏)、菊(秋)、梅(冬)四季分作韶华主,
总领群芳是牡丹。国花与四季名花形成众星捧月的态势,岂不更
能反映我中华民族繁荣昌盛、清廉坚贞、高尚的精神。
上述评选结果及详细情况,按程序由农业部上报。群众性的
国花评选活动暂告一段落。
为什么中国没有国花的?
不是牡丹虽然曾经有人提议过民间甚至国家机构都评选通过了“牡丹为国花”的建议但是我国从来没有将任何一种观赏类植物设定为法定国花也就是说中国目前没有国花 以下是新浪爱问关于国花问题的回答注意结果不是国家肯定的只是群众性的。 中国花卉资源十分丰富有二三千年的栽培历,是世界多 种名贵花卉的起源中心具有“世界园林之母的誉称中国传 统名花,如梅花牡丹菊花兰花杜鹃花、山茶花等,早巳 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在国内更影响深远,与我国悠久而丰富灿烂 的文化艺术有着密切的联,使历代诗词和绘画出现了异彩纷呈、 群芳斗艳、姹紫嫣红的灿烂局中国花卉文坛一派繁荣景象 在众多的名花中究竞哪—种或几种花卉最能代表中华民族 的精神特色,作为国家安定民族兴旺的象征,从而推动两个文 明建设振奋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进取心和自豪感!有待广大人 民群众认真思考选择 回顾近代史中有所记载的不论是大清帝国末年宣布以牡丹 为国花;抑或是1929年前,国民政府内政部与教育部联合通令 全国,宣告以梅花为国花的历都是由上而下的命令行动。 新中国成立之后由于种种原因未能确定国花。党的十一 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经济的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群众对于文化的需求不断提高,议论评选国花的呼声悄然四 起。 回顾l981年秋冬之际—些著名的植物学家大力支持,倡议 全国开展国花问题的讨论为此l982年《植物杂志》受中国植 物学会的委托开展了评选我国国花的讨论。新华社、中央电视台、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相继作了宣传介绍,从而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引 起了强烈的反响。从儿童到老人为评选国花赋诗作画,洋溢着深 厚的爱国主义热忱和对追求美好未来的心情。1983年10月在中 国植物学会成立五十周年代表大会上,全体代表400余位植物学 工作者,以热爱祖国的激情,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 出建议,望能及早正式确定我国国花;并根据广大群众的要求,建 议当选国花可由梅花牡丹菊花荷花四种花卉中考虑。他 们还建议在确定我国国花的同时,推动各省市自治区确定 省花 区、市花把爱国和爱家乡结合起来使我们的国家成 为鲜花绚丽的乐园 十多年来,已知有140多个城市有了自己的市花、市树,这 些城市把市花、市树与城市经济建设、环境保护和美化城市紧密 结合,促进了环境改造和经济建设。各地以花为媒举办市花展览、 国际性花节或学术会议,直接推动了绿化建设和花卉生产,从而 带来了经济的繁荣。 全国有3个直辖市,24个省,5个自治区,地级市有192个, 县级市382个,地区(蒙)118个自治州30个县1596个自 治县120,旗51个,自治旗3个特区3个台湾省7个地级市 16个县。至今大多数市、县还没有确定代表当地特色的市花市 树。如果在今后几年内所有市、县、镇都能有各自的特色市花市 树,对美化祖国、绿化祖国,将具有何等重大意义。 近年来,群众普遍希望中国植物学会、中国林学会、中国园 艺学会、中国花卉协会及有关报刊发起能进一步深入宣传国花的 重要性,歌颂祖国的一草一木万众齐心选出自己心目中的花作 为伟大祖国的国花。 1994年9月2日中国花协在人民大会堂召开新闻发布,宣 布在全国开展评选国花活动,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陈慕华作的题为 “让国花尽早涎生”的讲话中指出了通过评选国花的意义: (1)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热情。通过歌 颂祖国的花草树木选出心目中最喜爱的花卉来表达自己对祖 国、对家乡的热爱 (2)鼓舞人们投身于建设祖国、建设美好家园的事业中。花 卉不仅具有经济效益,而且具有独特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藉 这次评选国花活动,推动各个城市逐步把自己的市花、市树确定 下来,对绿化祖国、美化家园的作用就会更大,我们的祖国就会 成为—个绚丽多彩的百花园。 (3)进一步提高对发展花卉业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花卉 在我国农业中是一项古老而新兴的产业,我国花卉栽培历史长达 3000年之久。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花卉事业蓬勃发展,逐步成为 一项新兴产业;花卉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越来越密切;人们生 活工作环境改善了,精神面貌也就大不一样。但目前很多人对这 方面认识不足,需要进行大力宣传,使各级领导、部门重视和支 持花卉业的发展。 (4)普及花卉知识,培养爱花养花兴趣提倡爱花养花 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标志我国素有爱花、养花的优良传。经 过园艺家多年辛勤培育梅花、牡丹、菊花兰花月季杜鹃、 茶花、荷花、桂花、水仙等十大名花闻名世界,成为园艺领域的 瑰宝。通过开展评选国花,要让人们对花卉有更多了解,培养爱 花、养花兴趣,推动花卉进入干家万户 根据1994年全国人大八届二次会议第0440号关于尽快评 定我国国花的建议”议案,批转农业部办理,责成中国花卉协会负责具体组织中国花协即在全国有领导有组织地开展了广泛深 入的评选国花活动。成立了国花评选领导小组,经专家小组讨论 确定了我国国花评选条件为: (1)栽培历史悠久,适应性强,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影响,在 国际上居领先地位。 (2)花姿、花色等特性能反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性格特征。 (3)用途广泛,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具有较高的社会、 环境和经济效益。 自中国花协有组织有领导地在全国各地开展了国花大讨论以 来,《中国花卉报》陆续刊登了许多著名人士及广大群众对推选国 花展开了热烈讨论的消息。据《中国花卉报》刊载,已提名作为 中国国花候选花的种类有:梅花牡丹菊花兰花月杜 鹃花、山茶花荷花桂花中国水仙花、石榴、腊梅迎春桃 花、映山红君子兰萱草金花茶金边瑞香紫薇桅子花珙桐(鸽子树)一串红与英蓉花等数十种之多。经过近十个月讨 论,已经圆满完成任务。 根据31个省区市(包括深圳特区)上报结果,赞成一国—花 (牡丹)的有l8个省,占58.06%。赞成一国四花(牡丹、梅花、 菊花、荷花)的有11个省,占35.48%。有2个省提出新的四花 方案,即以兰花换荷花,占6.45%。全国国花评选领导小组经过 认真研究,一致同意“牡丹”为我国的国花。其他呼声较高的兰 花(春)荷花(夏)菊花(秋)梅花(冬)为中国四季名花。 如此,兰(春)荷(夏)、菊(秋)梅(冬)四季分作韶华主, 总领群芳是牡丹。国花与四季名花形成众星捧月的态势,岂不更 能反映我中华民族繁荣昌盛、清廉坚贞、高尚的精神。 上述评选结果及详细情况,按程序由农业部上报。群众性的 国花评选活动暂告一段落。 国花 中国国花牡丹 智利国花百合花 英国国花玫瑰(月季) 意大利国雏菊 新西兰国花桫椤、银蕨 新加坡国花卓锦·万代兰 西班牙国花石榴 坦桑尼亚国花丁香花 泰国国花睡莲 孟加拉国花睡莲 埃及国花睡莲 日本国花樱花 墨西哥国花--仙人掌 美国国花山植花玫瑰 肯尼亚国花肯山兰 荷兰国花郁金香 土耳其国花郁金香 韩国国花木植花 法国国花莺尾 俄罗斯国花向日葵 德国国花矢车菊 澳大利亚国花金合欢 巴西国花--热带兰毛蟹爪兰 其他更多…… 阿富汗:郁金香 阿尔及利亚:鸢尾澳洲夹竹桃 阿拉伯联合酉长国:孔雀草百日草 阿根象牙红 奥地利火绒草 阿扎尼亚卜若地 比利时杜鹃花月季虞美人 不丹绿绒蒿 玻利维亚坎涂花 保加利亚突厥蔷薇 缅甸龙船花 哥伦比亚三向卡特兰 哥斯达黎加卡特兰 古巴姜花 丹麦木春菊 厄瓜多尔丽卡斯特兰 埃塞俄比亚马蹄莲 斐济扶桑 芬兰铃兰 希腊香堇 洪都拉斯香石竹 列支敦士登橙花珠芽百合 匈牙利郁金香 印度荷花 印度尼西亚毛茉莉 伊拉克月季 伊朗突厥蔷薇 钟花郁金香 爱尔兰白车轴草 以色列: 银莲花 柬埔寨睡莲 拉托维亚牛眼菊 立陶宛芸香 圭亚那睡莲 利比亚石榴 老挝鸡蛋花 卢森堡月季 朝鲜:迎红杜鹃 马达加斯加旅人蕉 马来西亚扶桑 马耳他矢车菊 摩洛哥月季、香石竹 尼加拉瓜姜花 尼泊尔树杜鹃 摩纳哥香石竹 巴基斯坦素磬 秘鲁:向日葵坎涂花 菲律宾 毛茉莉 波兰 三色堇 葡萄牙 熏衣草 罗马尼亚狗蔷薇 瑞士火绒草 南非匍匐卜若地 瑞典 铃兰 危地马拉 丽卡斯特兰 津巴布韦 嘉兰 市花 北京菊花 三明杜鹃 洛阳牡丹 济南荷花 南京-梅花 绍兴兰花 漳州水仙 泉州刺桐 杭州桂花 香港-紫荆 栆庄石榴 上海玉兰 天津月季 武汉梅花 徐州紫薇 福州茉莉 广州-木棉 台北杜鹃 昆明山茶 沈阳玫瑰 成都-木芙蓉 长春君子兰 厦门三角花 湛江洋紫荆 凤凰木 东川白玉兰 镇江腊梅花 岳阳栀子花 哈尔滨紫丁香 张家口大丽花
求采纳
中国的国花
中国花卉资源十分丰富,有二三千年的栽培历史,是世界多种名贵花卉的起源中心,具有“世界园林之母”的誉称。中国传统名花,如梅花、牡丹、菊花、兰花、杜鹃花、山茶花等,早巳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在国内更影响深远,与我国悠久而丰富灿烂的文化艺术有着密切的联系,使历代诗词和绘画出现了异彩纷呈、群芳斗艳、姹紫嫣红的灿烂局面,中国花卉文坛一派繁荣景象。
在众多的名花中,究竞哪—种或几种花卉最能代表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色,作为国家安定、民族兴旺的象征,从而推动两个文明建设,振奋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进取心和自豪感!有待广大人民群众认真思考、选择。回顾近代史中有所记载的,不论是大清帝国末年宣布以牡丹为国花;抑或是1929年前后,国民政府内政部与教育部联合通令全国,宣告以梅花为国花的历史,都是由上而下的命令行动。
新中国成立之后,由于种种原因,未能确定国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经济的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群众对于文化的需求不断提高,议论评选国花的呼声悄然四起。
回顾l981年秋冬之际,—些著名的植物学家大力支持,倡议全国开展国花问题的讨论。为此,l982年《植物杂志》受中国植物学会的委托开展了评选我国国花的讨论。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相继作了宣传介绍,从而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从儿童到老人为评选国花赋诗作画,洋溢着深厚的爱国主义热忱和对追求美好未来的心情。1983年10月在中国植物学会成立五十周年代表大会上,全体代表400余位植物学工作者,以热爱祖国的激情,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建议,望能及早正式确定我国国花;并根据广大群众的要求,建议当选国花,可由梅花、牡丹、菊花、荷花四种花卉中考虑。他们还建议,在确定我国国花的同时,推动各省、市、自治区确定省花、区花、市花,把爱国和爱家乡结合起来,使我们的国家成为鲜花绚丽的乐园。
十多年来,已知有140多个城市有了自己的市花、市树,这些城市把市花、市树与城市经济建设、环境保护和美化城市紧密结合,促进了环境改造和经济建设。各地以花为媒举办市花展览、国际性花节或学术会议,直接推动了绿化建设和花卉生产,从而带来了经济的繁荣。
全国有3个直辖市,24个省,5个自治区,地级市有192个,县级市382个,地区(蒙)118个,自治州30个,县1596个,自治县120,旗51个,自治旗3个,特区3个,台湾省7个地级市16个县。至今大多数市、县还没有确定代表当地特色的市花、市树。如果在今后几年内所有市、县、镇都能有各自的特色市花、市树,对美化祖国、绿化祖国,将具有何等重大意义。
近年来,群众普遍希望中国植物学会、中国林学会、中国园艺学会、中国花卉协会及有关报刊发起能进一步深入宣传国花的重要性,歌颂祖国的一草一木。万众齐心选出自己心目中的花作为伟大祖国的国花。
1994年9月2日中国花协在人民大会堂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在全国开展评选国花活动,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陈慕华作的题为“让国花尽早涎生”的讲话中指出了通过评选国花的意义:
(1)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热情。通过歌颂祖国的花草树木,选出心目中最喜爱的花卉,来表达自己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
(2)鼓舞人们投身于建设祖国、建设美好家园的事业中。花卉不仅具有经济效益,而且具有独特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藉这次评选国花活动,推动各个城市逐步把自己的市花、市树确定下来,对绿化祖国、美化家园的作用就会更大,我们的祖国就会成为—个绚丽多彩的百花园。
(3)进一步提高对发展花卉业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花卉在我国农业中是一项古老而新兴的产业,我国花卉栽培历史长达3000年之久。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花卉事业蓬勃发展,逐步成为一项新兴产业;花卉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越来越密切;人们生活工作环境改善了,精神面貌也就大不一样。但目前很多人对这方面认识不足,需要进行大力宣传,使各级领导、部门重视和支持花卉业的发展。
(4)普及花卉知识,培养爱花、养花兴趣,提倡爱花、养花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标志。我国素有爱花、养花的优良传统。经过园艺家多年辛勤培育,梅花、牡丹、菊花、兰花、月季、杜鹃、茶花、荷花、桂花、水仙等十大名花闻名世界,成为园艺领域的瑰宝。通过开展评选国花,要让人们对花卉有更多了解,培养爱花、养花兴趣,推动花卉进入干家万户。
根据1994年全国人大八届二次会议第0440号“关于尽快评定我国国花的建议”议案,批转农业部办理,责成中国花卉协会负责具体组织。中国花协即在全国有领导有组织地开展了广泛深入的评选国花活动。成立了国花评选领导小组,经专家小组讨论确定了我国国花评选条件为:
(1)栽培历史悠久,适应性强,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影响,在国际上居领先地位。
(2)花姿、花色等特性能反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性格特征。
(3)用途广泛,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具有较高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
自中国花协有组织有领导地在全国各地开展了国花大讨论以来,《中国花卉报》陆续刊登了许多著名人士及广大群众对推选国花展开了热烈讨论的消息。据《中国花卉报》刊载,已提名作为中国国花候选花的种类有:梅花、牡丹、菊花、兰花、月季、杜鹃花、山茶花、荷花、桂花、中国水仙花、石榴、腊梅、迎春、桃花、映山红、君子兰、萱草、金花茶、金边瑞香、紫薇、桅子花、珙桐(鸽子树)、一串红与英蓉花等数十种之多。经过近十个月讨论,已经圆满完成任务。
根据31个省区市(包括深圳特区)上报结果,赞成一国—花(牡丹)的有l8个省,占58.06%。赞成一国四花(牡丹、梅花、菊花、荷花)的有11个省,占35.48%。有2个省提出新的四花方案,即以兰花换荷花,占6.45%。全国国花评选领导小组经过认真研究,一致同意“牡丹”为我国的国花。其他呼声较高的兰花(春)、荷花(夏)、菊花(秋)、梅花(冬)为中国四季名花。如此,兰(春)、荷(夏)、菊(秋)、梅(冬)四季分作韶华主,总领群芳是牡丹。国花与四季名花形成众星捧月的态势,岂不更能反映我中华民族繁荣昌盛、清廉坚贞、高尚的精神。
全国国花评选领导小组经过
认真研究,一致同意“牡丹”为我国的国花。其他呼声较高的兰 花(春)、荷花(夏)、菊花(秋)、梅花(冬)为中国四季名花。
如此,兰(春)、荷(夏)、菊(秋)、梅(冬)四季分作韶华主,
中国目前没有国花。
中国花卉资源十分丰富,有二三千年的栽培历史,是世界多
种名贵花卉的起源中心,具有“世界园林之母”的誉称。中国传
统名花,如梅花、牡丹、菊花、兰花、杜鹃花、山茶花等,早巳
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在国内更影响深远,与我国悠久而丰富灿烂
的文化艺术有着密切的联系,使历代诗词和绘画出现了异彩纷呈、
群芳斗艳、姹紫嫣红的灿烂局面,中国花卉文坛一派繁荣景象。
在众多的名花中,究竞哪—种或几种花卉最能代表中华民族
的精神特色,作为国家安定、民族兴旺的象征,从而推动两个文
明建设,振奋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进取心和自豪感!有待广大人
民群众认真思考、选择。
回顾近代史中有所记载的,不论是大清帝国末年宣布以牡丹
为国花;抑或是1929年前后,国民政府内政部与教育部联合通令
全国,宣告以梅花为国花的历史,都是由上而下的命令行动。
新中国成立之后,由于种种原因,未能确定国花。党的十一
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经济的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群众对于文化的需求不断提高,议论评选国花的呼声悄然四
起。
回顾l981年秋冬之际,—些著名的植物学家大力支持,倡议
全国开展国花问题的讨论。为此,l982年《植物杂志》受中国植
物学会的委托开展了评选我国国花的讨论。新华社、中央电视台、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相继作了宣传介绍,从而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引
起了强烈的反响。从儿童到老人为评选国花赋诗作画,洋溢着深
厚的爱国主义热忱和对追求美好未来的心情。1983年10月在中
国植物学会成立五十周年代表大会上,全体代表400余位植物学
工作者,以热爱祖国的激情,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
出建议,望能及早正式确定我国国花;并根据广大群众的要求,建
议当选国花,可由梅花、牡丹、菊花、荷花四种花卉中考虑。他
们还建议,在确定我国国花的同时,推动各省、市、自治区确定
省花、区花、市花,把爱国和爱家乡结合起来,使我们的国家成
为鲜花绚丽的乐园。
十多年来,已知有140多个城市有了自己的市花、市树,这
些城市把市花、市树与城市经济建设、环境保护和美化城市紧密
结合,促进了环境改造和经济建设。各地以花为媒举办市花展览、
国际性花节或学术会议,直接推动了绿化建设和花卉生产,从而
带来了经济的繁荣。
全国有3个直辖市,24个省,5个自治区,地级市有192个,
县级市382个,地区(蒙)118个,自治州30个,县1596个,自
治县120,旗51个,自治旗3个,特区3个,台湾省7个地级市
16个县。至今大多数市、县还没有确定代表当地特色的市花、市
树。如果在今后几年内所有市、县、镇都能有各自的特色市花、市
树,对美化祖国、绿化祖国,将具有何等重大意义。
近年来,群众普遍希望中国植物学会、中国林学会、中国园
艺学会、中国花卉协会及有关报刊发起能进一步深入宣传国花的
重要性,歌颂祖国的一草一木。万众齐心选出自己心目中的花作
为伟大祖国的国花。
1994年9月2日中国花协在人民大会堂召开新闻发布会,宣
布在全国开展评选国花活动,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陈慕华作的题为
“让国花尽早涎生”的讲话中指出了通过评选国花的意义:
(1)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热情。通过歌
颂祖国的花草树木,选出心目中最喜爱的花卉,来表达自己对祖
国、对家乡的热爱。
(2)鼓舞人们投身于建设祖国、建设美好家园的事业中。花
卉不仅具有经济效益,而且具有独特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藉
这次评选国花活动,推动各个城市逐步把自己的市花、市树确定
下来,对绿化祖国、美化家园的作用就会更大,我们的祖国就会
成为—个绚丽多彩的百花园。
(3)进一步提高对发展花卉业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花卉
在我国农业中是一项古老而新兴的产业,我国花卉栽培历史长达
3000年之久。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花卉事业蓬勃发展,逐步成为
一项新兴产业;花卉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越来越密切;人们生
活工作环境改善了,精神面貌也就大不一样。但目前很多人对这
方面认识不足,需要进行大力宣传,使各级领导、部门重视和支
持花卉业的发展。
(4)普及花卉知识,培养爱花、养花兴趣,提倡爱花、养花
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标志。我国素有爱花、养花的优良传统。经
过园艺家多年辛勤培育,梅花、牡丹、菊花、兰花、月季、杜鹃、
茶花、荷花、桂花、水仙等十大名花闻名世界,成为园艺领域的
瑰宝。通过开展评选国花,要让人们对花卉有更多了解,培养爱
花、养花兴趣,推动花卉进入干家万户。
根据1994年全国人大八届二次会议第0440号“关于尽快评
定我国国花的建议”议案,批转农业部办理,责成中国花卉协会负责具体组织。中国花协即在全国有领导有组织地开展了广泛深
入的评选国花活动。成立了国花评选领导小组,经专家小组讨论
确定了我国国花评选条件为:
(1)栽培历史悠久,适应性强,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影响,在
国际上居领先地位。
(2)花姿、花色等特性能反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性格特征。
(3)用途广泛,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具有较高的社会、
环境和经济效益。
自中国花协有组织有领导地在全国各地开展了国花大讨论以
来,《中国花卉报》陆续刊登了许多著名人士及广大群众对推选国
花展开了热烈讨论的消息。据《中国花卉报》刊载,已提名作为
中国国花候选花的种类有:梅花、牡丹、菊花、兰花、月季、杜
鹃花、山茶花、荷花、桂花、中国水仙花、石榴、腊梅、迎春、桃
花、映山红、君子兰、萱草、金花茶、金边瑞香、紫薇、桅子花、珙桐(鸽子树)、一串红与英蓉花等数十种之多。经过近十个月讨
论,已经圆满完成任务。
根据31个省区市(包括深圳特区)上报结果,赞成一国—花
(牡丹)的有l8个省,占58.06%。赞成一国四花(牡丹、梅花、
菊花、荷花)的有11个省,占35.48%。有2个省提出新的四花
方案,即以兰花换荷花,占6.45%。全国国花评选领导小组经过
认真研究,一致同意“牡丹”为我国的国花。其他呼声较高的兰
花(春)、荷花(夏)、菊花(秋)、梅花(冬)为中国四季名花。
如此,兰(春)、荷(夏)、菊(秋)、梅(冬)四季分作韶华主,
总领群芳是牡丹。国花与四季名花形成众星捧月的态势,岂不更
能反映我中华民族繁荣昌盛、清廉坚贞、高尚的精神。
上述评选结果及详细情况,按程序由农业部上报。群众性的
国花
中国国花--牡丹
智利国花--百合花
英国国花--玫瑰(月季)
意大利国花--雏菊
新西兰国花--桫椤、银蕨
新加坡国花--卓锦·万代兰
西班牙国花--石榴
坦桑尼亚国花--丁香花
泰国国花--睡莲
孟加拉国花--睡莲
埃及国花--睡莲
日本国花--樱花 墨西哥国花--仙人掌
美国国花--山植花玫瑰
肯尼亚国花--肯山兰
荷兰国花--郁金香
土耳其国花--郁金香
韩国国花--木植花
法国国花--莺尾
俄罗斯国花--向日葵
德国国花--矢车菊
澳大利亚国花--金合欢
巴西国花--热带兰、毛蟹爪兰
其他更多……
阿富汗:郁金香
阿尔及利亚:鸢尾、澳洲夹竹桃
阿拉伯联合酉长国:孔雀草、百日草
阿根廷:象牙红
奥地利:火绒草
阿扎尼亚:卜若地
比利时:杜鹃花、月季、虞美人
不丹:绿绒蒿
玻利维亚:坎涂花
保加利亚:突厥蔷薇
缅甸:龙船花
哥伦比亚:三向卡特兰
哥斯达黎加:卡特兰
古巴:姜花
丹麦:木春菊
厄瓜多尔:丽卡斯特兰
埃塞俄比亚:马蹄莲
斐济:扶桑
芬兰:铃兰
希腊:香堇
洪都拉斯:香石竹
列支敦士登:橙花珠芽百合
匈牙利:郁金香
印度:荷花
印度尼西亚:毛茉莉
伊拉克:月季
伊朗:突厥蔷薇、钟花郁金香
爱尔兰:白车轴草 以色列:银莲花
柬埔寨:睡莲
拉托维亚:牛眼菊
立陶宛:芸香
圭亚那:睡莲
利比亚:石榴
老挝:鸡蛋花
卢森堡:月季
朝鲜:迎红杜鹃
马达加斯加:旅人蕉
马来西亚:扶桑
马耳他:矢车菊
摩洛哥:月季、香石竹
尼加拉瓜:姜花
尼泊尔:树杜鹃
摩纳哥:香石竹
巴基斯坦:素磬
秘鲁:向日葵、坎涂花
菲律宾: 毛茉莉
波兰: 三色堇
葡萄牙: 熏衣草
罗马尼亚: 狗蔷薇
瑞士: 火绒草
南非: 匍匐卜若地
瑞典: 铃兰
危地马拉: 丽卡斯特兰
津巴布韦: 嘉兰
市花
北京-------------菊花 三明-------------杜鹃
洛阳-------------牡丹 济南-------------荷花
南京-------------梅花 绍兴-------------兰花
漳州-------------水仙 泉州-------------刺桐
杭州-------------桂花 香港-------------紫荆
栆庄-------------石榴 上海-------------玉兰
天津-------------月季 武汉-------------梅花
徐州-------------紫薇 福州-------------茉莉
广州-------------木棉 台北-------------杜鹃
昆明-------------山茶 沈阳-------------玫瑰
成都-------------木芙蓉 长春-------------君子兰
厦门-------------三角花 湛江-------------洋紫荆
汕头-------------凤凰木 东川-------------白玉兰
镇江-------------腊梅花 岳阳-------------栀子花
哈尔滨-----------紫丁香 张家口-----------大丽花
牡丹 为多年生落叶小灌木生长缓慢,株型小,株高多在0.5~2米之间;根肉质,粗而长,中心木质化,长度一般在0.5~0.8米,极少数根长度可达2米;根皮和根肉的色泽因品种而异;枝干直立而脆,圆形,为从根茎处丛生数枝而成灌木状,当年生枝光滑、草木,黄褐色,常开裂而剥落;叶互生,叶片通常为三回三出复叶,枝上部常为单叶,小叶片有披针、卵圆、椭圆等形状,顶生小叶常为2~3裂,叶上面深绿色或黄绿色,下为灰绿色,光滑或有毛;总叶柄长8~20厘米,表面有凹槽;花单生于当年枝顶,两性,花大色艳,形美多姿,花程式为:♂*K5C∞G2~5:1:2~5,花径10~30厘米;花的颜色有白、黄、粉、红、紫红、紫、墨紫(黑)、雪青(粉蓝)、绿、复色十大色;雄雌蕊常有瓣化现象,花瓣自然增多和雄、雌蕊瓣化的程度与品种、栽培环境条件、生长年限等有关;正常花的雄蕊多数,结籽力强,种籽成熟度也高,雌蕊瓣化严重的花,结籽少而不实或不结籽,完全花雄蕊离生,心皮一般5枚,少有8枚,各有瓶状子房一室,边缘胎座,多数胚珠,骨果五角,每一果角结籽7~13粒,种籽类圆形,成熟时为共黄色,老时变成黑褐色,成熟种子直径0.6~0.9厘米,千粒重约400克。
牡丹由野生变家种后,因环境条件变化及人工不断地选育和栽培,除花色、花型、花期早晚有变异外,而且在株的形态、根的长短、粗细、叶的色泽、形状等方面也发生了变异。
http://weisanli.com/news.php?id=85
中国的国花并没有确定下来。有两个备选的:牡丹与梅花
参考资料如下:
中国尚未决定现代意义的国花,是将分布在黄河流域的牡丹作为国花,抑或将分布在长江流域的梅花作为国花,中国有关方面为此犹豫不决。牡丹象征着雍容华贵,与目前国家经济现状和政府所宣传的“节俭”不甚相符;梅花象征着坚忍内敛,与开放性的国家政策稍有出入。国花无法确定的背后似乎是上述理念冲突在起作用
武则天是中国惟一的女皇帝。传说一次她在赏雪时,对随从说想看到雪天里百花齐放的景象。俗话说权贵身边必有阿谀奉承之辈,一个侍从就对她说:“陛下只要让掌管百花开放的百花仙子下令就可以。”武则天于是召集百花仙子,诏令百花齐放。百花仙子紧急召开会议,对人间帝王干涉仙界进行了声讨。但在权势面前,百花都屈服了,在冬日里竞相开放,惟有牡丹仙子坚持反对。武则天一怒之下命人将长安城中的牡丹一把火烧光。
百花齐放的故事说明当时长安已经有温室栽培技术,花卉在冬天里也能开放,这已得到了考证;同时可以解释为武则天对唐朝的象征花卉———牡丹的逆反心理。
白居易在《牡丹芳》中赞道:“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这表明当时世人对牡丹之爱已达到了一种如痴如狂的程度。有的牡丹被称为“杨妃深醉”、“太真冠”等,把牡丹与杨贵妃相提并论,不仅是为了美化杨贵妃,还是李唐后人对被武则天破坏的王朝主体性和传统进行弘扬的手段。由此可知,从没有国花概念的古代开始,牡丹事实上担当着中国国花的角色。对中国人来说,牡丹的意义已超出了花本身,成为中国人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位于北京极乐寺的国花堂,明朝时期就是观赏牡丹的好去处。尽管不是国花,但可能因为上至天子、下至平民百姓都对牡丹花情有独钟,因而极乐寺内的牡丹园被命名为国花堂。
根据1994年全国人大八届二次会议第0440号“关于尽快评 定我国国花的建议”议案,批转农业部办理,责成中国花卉协会负责具体组织。中国花协即在全国有领导有组织地开展了广泛深 入的评选国花活动。成立了国花评选领导小组,经专家小组讨论 确定了我国国花评选条件为:
(1)栽培历史悠久,适应性强,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影响,在国际上居领先地位。
(2)花姿、花色等特性能反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性格特征。
(3)用途广泛,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具有较高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
自中国花协有组织有领导地在全国各地开展了国花大讨论以 来,《中国花卉报》陆续刊登了许多著名人士及广大群众对推选国 花展开了热烈讨论的消息。据《中国花卉报》刊载,已提名作为 中国国花候选花的种类有:梅花、牡丹、菊花、兰花、月季、杜 鹃花、山茶花、荷花、桂花、中国水仙花、石榴、腊梅、迎春、桃 花、映山红、君子兰、萱草、金花茶、金边瑞香、紫薇、桅子花、珙桐(鸽子树)、一串与英蓉花等数十种之多。经过近十个月讨 论,已经圆满完成任务。
根据31个省区市(包括深圳特区)上报结果,赞成一国—花
(牡丹)的有l8个省,占58.06%。赞成一国四花(牡丹、梅花、 菊花、荷花)的有11个省,占35.48%。有2个省提出新的四花方案,即以兰花换荷花,占6.45%。全国国花评选领导小组经过 认真研究,一致同意“牡丹”为我国的国花。其他呼声较高的兰花(春)、荷花(夏)、菊花(秋)、梅花(冬)为中国四季名花。 如此,兰(春)、荷(夏)、菊(秋)、梅(冬)四季分作韶华主,总领群芳是牡丹。国花与四季名花形成众星捧月的态势,岂不更能反映我中华民族繁荣昌盛、清廉坚贞、高尚的精神。
以上就是关于中国国花评定了吗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