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报警。诈骗数额较大的,可以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具体量刑看情节。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已于2011年2月21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12次会议、2010年11月24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一届检察委员会第49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4月8日起施行。
二○一一年三月一日
为依法惩治诈骗犯罪活动,保护公私财产所有权,根据刑法、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结合司法实践的需要,现就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
第一条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最近微信上好多理财群,是骗局吗?
经过长达两个月之久的时间,河南洛阳警方,打掉一个涉案140万起的“投资理财”的杀猪盘的诈骗团伙,此次案件横跨多个省份,在多的努力之下,于3月九日将所有的犯罪嫌疑人抓捕归案,押送至洛阳警方。在这起案件中,最值得我们关注的是“投资理财”的陷阱,和杀猪盘的危害性,以及诈骗的覆盖范围,最重要的是要这起案件中的警察的付出和努力,还有小心谨慎。
一、“投资理财”并不是天上掉馅饼这个诈骗团伙所利用的就是,人们渴望金钱的心理,有的人也知道天上不会掉馅饼,那么诈骗团伙就采用了迂回战术,先是利用人们知道的证券“华泰证券 ”,这个应该玩投资的人,基本都知道,先削弱了受害人的防备心理,毕竟一个广为人知的大型投资证券,是不可能骗人的。然后诈骗团伙在和受害人交流的过程之中,说自己从什么渠道获得了内部消息,或者直接说自己是内部人员,随便的给你发几个别人获利的图片,还有他的身份证明这些,毕竟一般人也不会真的去验证这些真假,开始她会让你在这个证券软件上面投钱,不多,你自己看着投,会操作一下,让你赚一点钱,当你越来越肥,他们就会引导你投上很多的钱,然后人就消失了。这就是所谓的杀猪盘。他们就是一步步的获取你的信任,在你失去防备心理的时候给予你致命的一击。
二、投资需谨慎在投资这个行业,我们都知道没有什么是一本万利的,一切都得小心谨慎才可以,不然可能那次你就栽倒在了这里面,起不来。同时很多的诈骗团伙,都是利用投资、股票这些来骗取钱财的,近几年以来,发生在这上面的案例已经多不胜数了,可是不管怎样的防范,总是会有人掉进去,所以劝大家,投资的时候一定在小心再小心。
理财的骗局有很多,为什么现在还有这么多人在理财?
虚假投资理财诈骗
诈骗分子利用市民的理财需求,通过互联网仿冒或搭建虚假投资平台,分享期货、黄金、股票投资知识,并推荐受害人添加微信群、QQ群,邀请加入他的战队一起赚钱。当受害人添加这些群,深信跟着“导师”有钱赚时,他们早已盘算好通过操纵虚假平台数据,以“高收益”“有漏洞”等幌子吸引受害人转账实施诈骗!
【诈骗案例】
2021年1月18日,A市的资深股民老石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表示可以退还以前购买炒股软件的服务费,于是老石便加了对方微信。随后,对方把老石拉入“龙家乐”炒股微信群,每天有资深导师在群里发布炒股信息,对方还告诉老石,要退还的服务费都在一个名叫“ICP”的App里。老石半信半疑地下载后,服务费顺利提现,他心花怒放!这时,导师告诉老石现在股市行情不太好,他把所有的钱都放在了“ICP”App里,还让老石跟着他一起投资。谨慎的老石抱着试试的心态投了9万元,挣了不少也能够提现,这才彻底放下心来,将68万余元悉数投了进去。过了两天,正美滋滋地等待收益的老石突然发现自己被踢出了群聊,导师也把自己拉黑,就连“ICP”App也打不开了,他这才恍然大悟受骗了。
【反诈提示】
投资有风险,理财需谨慎!“老师”“学员”都是托儿,理财软件都是假,只有你是“真韭菜”。请勿相信非官方网站、微信群、QQ群所提供的投资理财讯息!对各种理财产品,投资者要掌握基础的理财知识,务必通过正规途径、合法渠道进行投资!
4、冒充公检法及政府机关诈骗
骗子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冒充公检法办案人员主动拨打受害人电话,准确说出受害人姓名、身份证号等信息获取信任,谎称受害人涉嫌贩毒、洗钱等案件,并伪造警官证、通缉令,要求受害人将钱转至“安全账户”,实施诈骗。
【诈骗案例】
2021年1月,T市的小天接到一个自称是“通信管理局”的电话,对方称小天的手机号涉嫌诈骗,之后转接到了“武汉市公安局”,“吴警官”对小天说:“诈骗团伙已落网,你名下的1个手机号和银行卡涉嫌诈骗,需要你配合调查,否则就要把你名下的资金全部冻结并逮捕你。”小天听到这里已经吓坏了,赶忙按照对方指令下载了一款名为“quick-support”的木马软件,并将自己名下的贷款额度全部提现。当自己银行卡内的37.3万元被转走后,小天还对对方的身份深信不疑,一直等“国家安全账户”返还自己的资金,直到给家人讲述之后,才恍然大悟上当受骗了。
【反诈提示】
公检法不会通过电话做笔录办案,也绝不会在互联网上发送各种法律文书,更不会让群众向所谓的“安全账户”转账。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您,望采纳!
众所周知,理财是有风险的,尤其是现在市面上的理财公司和理财产品良莠不齐,一个不小心就容易遇到骗子。因为理财被骗到倾家荡产的人有很多,因为理财被骗得背上巨额债务的也有很多。网上每天都有关于理财被骗的新闻,但是依然有很多人趋之若鹜的去买理财产品,了解理财项目。因为有人有理财的需求,所以才有那么多的理财公司和理财产品,可以说两者是相互作用的一个结果。那么,理财的骗局有很多,为什么现在还有这么多人在理财?之所以理财骗局多还有人要去理财,主要有下面几个原因。
一、理财的人都觉得自己不会被骗有那么多因为理财被骗的新闻,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每天都可以看到很多关于理财诈骗的科普,但是依然挡不住很多人要买理财的想法。之所以现在还有那么多的人在理财,是因为这些理财的人都觉得自己不会被骗,觉得自己就是那个例外。
二、理财的人都想靠理财一夜暴富之所以有那么多的理财骗局能够骗成功,是因为这些诈骗犯看准了人们都想一夜暴富的心理。凡是热衷于理财的人,都有同样的一个心理,就是希望通过理财能够实现人生大跨越,能够一夜暴富。
三、大家都抱有“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的心态那么多的人每天为了理财汲汲营营,就是因为大家都抱着“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的心态。对于他们来说,觉得只有理财自己的人生才有出路,只有理财才能帮助自己实现迅速致富的目标。所以这类人趋之若鹜的买理财。
如果大家对理财这个话题感兴趣,欢迎积极评论参与我们的话题互动讨论。
以上就是关于吉林延边外逃诈骗犯金星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