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的:
学习初步的浮雕构成知识,培养学生抽象构成的能力,在纹样的组合排列和色调处理中加深对图案形式美(统一、变化)的感性认识。
重点:认识设计植物浮雕。
难点:1、对植物浮雕知识的理解。
2、运用泥团、泥条、泥块形成点、线、面,简练夸张地表现植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欣赏引入新课:
出示课前准备的构成的植物造型及教师的范品,指导学生仔细欣赏。认识这些植物有不同的花、果、叶、茎,它们的形状、颜色各有特色。
板书课题:浮雕(设计)。
二、讲新课:
1.指导学生观看右上图的照片,指出树叶的形状本来很简单,色彩也很单纯,由于它重重叠叠,便产生了丰富奇妙的装饰效果。人们从这现象中找出了一种规律,就是现代设计的构成方法——雕塑。教师演示用两片树叶的外形,并将它们部分叠合,从它们形状、色彩的变化,说明用这种构成形式可以设计出很漂亮的植物浮雕。
2.指导学生欣赏课本中的.浮雕设计作品,讲解设计步骤,边讲边演示:
①选一个不太复杂的任意形作基本形(只画外形)。
②在纸上画一个14cmX14cm的方格,把基本形逐个画在格内,使每个基本形之间都有一部分叠合在一起,注意叠合时高低、左右位置或方向的变化,叠合部分的面积也应有大小、多少的变化。
③选择同一种植物的三四个不同构图,标在画纸上,然后按稿着色,进行雕塑。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先让学生朗读理解课文及作业要点,后按要求以泥塑方法设计一幅植物浮雕。
四、讲评:选出优秀作业,从构成的方法与效果作讲评,以加深学生对设计知识的体会。
第二节
一、课业准备:印有一件线描植物的作业纸,每人一张。
二、教学要求:继续练习浮雕设计,运用上一节课所学的构成知识,为各式植物设计花纹。
三、教学过程:
1,教师宣布学习要求。
2.出示三种未经装饰的植物的线描图,让学生选择其中一种,用雕塑的构成方法,在上面画上自己设计的花纹,方法与上一节课相同。
3.学生作业:为衣服设计好看的图案。
4,讲评:从实用、美观、新颖的角度表扬优秀作业,使学生对设计的原则有明确的感受。
什么是泥浮雕
泥塑浮雕制作过程及步骤:
工具原料泥土,铁丝,木槌,拍板方法/步骤
1/5备泥加工把泥去除杂质,用木槌捣炼,使泥土达到软硬适度不黏手的最佳状态,放入盛具内,用湿布或塑料布密封包裹住盖好备用。
2/5搭建骨架用铁丝搭建好泥塑需要的大体骨架形状。需要注意的是,骨架搭建要简单牢固,使其达到既不掉泥,又不露架的状态。
3/5上泥堆形上泥时要将泥块一块一块的堆贴在骨架上不断拍打,然后层层加泥,用拍板砸实贴牢。4/5加深塑造上泥堆形是一定要有大局观,局部和细部的深入调整处理就需要加深塑造了,做局部需要不断的与整体比较,使局部服从整体。
5/5调整统一在深入阶段,难免会出现某些局部的细节表现得过分突出,形体的大转折被削弱,形体间缺乏连贯或处理僵硬等,在调整统一阶段就要把它调整到整体的大的关系上来。
泥板浮雕审美特点
浮雕是雕刻的一种,雕刻者在一块平板上将他要塑造的形象雕刻出来,使它脱离原来材料的平面。浮雕是雕塑与绘画结合的产物,用压缩的办法来处理对象,靠透视等因素来表现三维空间,并只供一面或两面观看。浮雕一般是附属在另一平面上的,因此在建筑上使用更多,用具器物上也经常可以看到。由于其压缩的特性,所占空间较小,所以适用于多种环境的装饰。近年来,它在城市美化环境中占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浮雕在内容、形式和材质上与圆雕一样丰富多彩。浮雕的材料有石头、木头、象牙和金属等。
浮雕为图像造型浮突于石料表面(与沉雕正好相反),是半立体型雕刻品。根据图像造型脱石深浅程度的不同,又可分为浅浮雕和高浮雕。浅浮雕是单层次雕像,内容比较单一;高浮雕则是多层次造像,内容较为繁复。浮雕的雕刻技艺和表现体裁与圆雕基本相同。古今很多大型纪念性建筑物和高档府第、民宅都附有此类装饰,其主要作品是壁堵、花窗和龙柱(早期)及柱础等。
特点是自然生动,质朴淳厚。
泥板浮雕是雕塑与绘画结合的产物,用压缩的办法来处理对象等因素来表现三维空间,并只供一面或两面观看。泥板浮雕自然生动,质朴淳厚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浮雕是雕刻的一种,艺术家在一块平板上将他要塑造的形象雕刻出来,使它脱离原来材料的平面。
以上就是关于岭南版四年级美术上册《泥板植物浮雕》教学教案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