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位本身没有多大区别。但是空管局是管理机构,相对来说事情不多,但是机场的管制员就辛苦了,每天要做很多协调工作。
普通公众会认为,管制员坐在塔台的玻璃窗前,指挥着载着数百人的大飞机在哪条跑道起飞、降落,在什么高度上飞行,还有权决定某个航班先飞,以及停靠在哪个机位,“说一不二”,他们掌控着某个时点上民航空域里的秩序。管制员的工作强度大、相对枯燥,但薪水却并不高。别说与飞行员比,实际上与航空公司做签派等岗位工作的同学相比,收入也要低30%左右。
扩展资料管制员的工作目标最根本的一条用三个字就可以概括:防相撞。这包括防止航空器之间以及航空器与其他障碍物相撞。天空虽然广阔,但可以用来飞行的空间却很有限的。客机一般都是沿着由无线电导航设备架设的航路飞行,这样确保飞机可以安全顺利地到达目的地,一旦偏离了航路,就可能迷失方向或者遇到危险。
天上同样也会存在类似于地上的十字路口甚至更复杂的航路结构。每天有成千上万架飞机在航路上穿梭往返,上升下降,为了保证飞机不发生相撞,管制员需要在它们之间配备一定的间隔,只有在大于规定的间隔时,两架飞机才被认为是安全的。在保证安全的同时又要最大程度的利用有限的空域资源,这就是管制员工作的难度所在。非常的损耗精力。
每天,管制员们坐在雷达屏幕前,密切监控着每一架飞机的飞行动态,通过无线电通信设备向飞行员发布各种指令,包括飞行高度、速度和航向等等。最繁忙的时候,管制员需要同时指挥十几架甚至更多的飞机,而且必须注意到每一个细节,任何的遗漏都可能成为安全隐患。要做到这一点,除了自身需要具备良好的素质以外,没有专业院校多年的学习和实际工作岗位上长期的磨练也是无法胜任的。
2016年10月发生在上海虹桥机场的两架飞机险撞事件让事故的主要责任方——空管员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记者的调查显示,和民航飞行员担负着几乎同样重大责任的空管员,不仅长期处在超负荷工作状态,而且薪酬水平仅为飞行员的1/5。
参考资料:
其中机场内的什么管制员主要负责
机场管制员不是事业编。
机场管制员是主要负责塔台的机场管制席、地面管制席、放行许可发布席、通报协调席、主任席、军方协调席。机场管制员是管制员的其中一种。
塔台是一个360度的空间,席位是圆形分布,针对跑道布局,指挥跑道的席位必须要对着跑道。机场管制员主要是目视观察,看外面跑道上的活动,看自己发的指令,飞机是不是按照这个指令来执行。
机场管制席,负责为机场管制地带内活动的航空器提供空中交通管制服务。地面管制席,负责对除跑道外的机场机动区内活动的航空器、车辆、人员实施管制。
放行许可发布席,负责向离场航空器发布放行许可。通报协调席,负责向有关单位通报飞行动态信息和计划,并进行必要的协调。
民航地区管理局负责监督本辖区管制员执照的管理,民航地区管理局空中交通管理局(以下简称地区空管局)负责具体承办本辖区管制员执照的管理工作。”
“管制员执照类别签注包括机场管制、进近管制、区域管制、进近雷达管制、精密进近雷达管制、区域雷达管制、飞行服务和运行监控。”
“空中交通管制员实行执照管理制度。未持按本规则颁发的有效管制员执照的人员,不得独立从事相应的空中交通管制工作。”
进近管制员和塔台管制员有什么区别
其中机场内的塔台管制员主要负责指挥飞机起飞和降落。
管制员是空中交通管制员的简称,随着我国航空业的不断发展,管制员这个职业将越来越普遍和重要。一架飞机能够顺利地从出发地到达目的地,需要负责不同空域的空中管制员及多个管制室进行“接力”,其中机场内的塔台管制员主要负责指挥飞机起飞和降落。
空中交通管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包含塔台管制、进近管制、区域管制和空中交通报告服务四大部分。此外,空中管制站中还设有技术保障部、设备监控室和气象台预报室等多个部门,为飞机和管制指挥提供技术和气象保障服务。
管制员分类
管制员按照其执照类别可以分为机场管制员、进近管制员、区域管制员、进近雷达管制员、精密进近雷达管制员、区域雷达管制员、飞行服务管制员和运行监控管制员等八类。机场管制席负责为机场管制地带内活动的航空器提供空中交通管制服务,放行许可发布席负责向离场航空器发布放行许可。
地面管制席负责对除跑道外的机场机动区内活动的航空器、车辆、人员实施管制。报协调席负责向有关单位通报飞行动态信息和计划,并进行必要的协调。进近管制席负责对进、离场的航空器及其空域范围内飞越航空器提供空中交通管制服务。
一、工作内容不同:
1、进近管制员管理着机场和航路区飞机的进进出出。管制员依靠无线电话和雷达管理这些在进近管制区飞行的飞机。进近管制员管辖的范围,上接航路区,下接机场管制区。
2、塔台管制室负责对本塔台管辖范围内航空器的开车、滑行、起飞、着陆和与其有关的机动飞行的管制工作。在没有机场自动情报服务的塔台管制室,还应当提供航空器起飞、着陆条件等情报。
二、管辖范围不同:
1、在进近阶段,飞机进近是有着严格的标准和操作规程的。飞机在机场上空至6000米(含)之间的空域内,是爬升或下降的阶段,它要在这里完成航路空域和机场空域之间的飞行转换,这是一个过渡区域,需要进近管制服务。
2、通常在高度为机场上空至6000米(含)之间的空域内,是爬升或下降的阶段,客机要在这里完成航路空域和机场空域之间的飞行转换。进近管制区是,是机场管制区域除塔台管制区外的空间。
三、技术要求不同:
进近管制员看不到飞机,在塔台的下层工作,依靠无线电话和雷达管理这些在进近管制区飞行的飞机。小型机场只有一位进近管制员在现场工作,大型机场在繁忙时可能有好几位进近管制员同时工作。进近管制员管辖的范围,上接航路区,下接机场管制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空中交通管制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进近管制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进近管制服务
以上就是关于在机场和在空管局当管制员有什么区别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