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建成的第16个年头。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从1.0向3.0版迭代升级,我国与东盟经贸往来保持良好增长势头。2025年一季度,山东省对东盟进出口总值1570.4亿元,占山东省整体外贸比重达19.1%。自2019年以来,东盟已连续6年稳居山东省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
在中国—东盟自贸协定关税减让的政策红利下,众多企业逐步扩大外贸“朋友圈”,提升国际市场出口份额,共享中国与东盟这块自由贸易“蛋糕”。以山东佳农集团为例,该企业今年一季度向青岛海关隶属菏泽海关申办中国—东盟自贸协定优惠原产地证书508份,出口至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的大蒜、苹果、洋葱等农产品享受到协定项下关税减让,出口享惠货值达到3.8亿元。
据了解,受益于中国—东盟自贸协定项下关税减让,该公司于去年成功开拓越南市场。“越南客户要求的发货频次比较高,我们以前需要频繁往返于巨野县和菏泽市区打印原产地证书。”该公司原产地证书申报员徐强龙说,去年9月起,中国—东盟自贸协定项下新增越南原产地证书实现自助打印后,不出公司门就可线上全流程办理,非常方便快捷。
为进一步便利企业享受自贸协定优惠政策,青岛海关依托原产地证书审签中心,打破辖区界限,构建“按协定分类审单”模式,整合优化关区人力资源配置,并取消原产地企业备案,积极推广原产地证书“智能审核+自助打印”,实现原产地签证的集约化、专业化和智能化,做到“即报、即审、即领”。
据统计,今年一季度,青岛海关共签发3.4万份中国-东盟自贸协定原产地证书,货值151.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7%、28.5%。
菏泽海关副关长孙文平介绍,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协议将进一步为双方贸易往来带来利好影响,下一步海关将为关区重点企业提供享惠方案设计、关税税率比对查询等“一站式”服务,持续扩大中国—东盟自贸协定优惠政策受惠面,强化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政策叠加效应,持续释放红利,为我省外贸企业与东盟国家拓展合作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