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福步贸易网!
关注我们
service@fobmy.com
全部产品分类
王小琴:让绣娘手中的“金丝银线”变成“真金白银”
   https://www.fobmy.com 2025-05-07 21:14:31 来源:各界新闻网
核心提示:  秦巴山脉腹地,汉水源流之畔,这里是汉中市宁强县,也是全国劳动模范、宁强县羌州绣娘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小琴的家乡。从深山绣娘到非遗传承人,她用29年时光,在针尖上织就了一段传统非遗技艺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秦巴山脉腹地,汉水源流之畔,这里是汉中市宁强县,也是全国劳动模范、宁强县羌州绣娘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小琴的家乡。从深山绣娘到非遗传承人,她用29年时光,在针尖上织就了一段传统非遗技艺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锦绣传奇。

  王小琴出生在宁强县一个偏远山村,那里是古氐羌民族聚集地,当地女子从小就开始接受羌绣技艺训练,常针挑线绣,创作独具特色的羌绣作品。

  母亲指尖翻飞的绣绷,是王小琴童年最鲜活的记忆。1996年,从小跟母亲学习刺绣的她成为羌南服装厂的一名学徒,掌握了服装设计制作工艺,并成立了自己的服装公司。

  故事的转折在2008年,在一次返乡途中,王小琴发现许多绣娘年事已高没有传人,传统针法濒临失传,家乡妇女们依然过着穷困的生活。现实如重锤击心,让她久久不能平复。于是,她暗暗发誓:“一定把羌绣传承下去,要让山里的姐妹们学到技术,靠自己的手艺挣钱。”

  王小琴用四年多时间走村串寨,拜访了上百名羌绣艺人讨教刺绣技巧,先后到陕西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木兰商学院等专业院校系统深造刺绣艺术。

  “保护传统技艺不能只靠情怀,得让绣娘手中的‘金丝银线’变成‘真金白银’。”多年的创业经历让王小琴明白,要让羌绣长久传承下去,必须走产业化道路。

  2015年,王小琴注册了“羌州绣娘”商标,将自己的制衣厂转型,成立了宁强县羌州绣娘文化有限公司。在同年的中国宁强羌文化挖掘保护发展高峰论坛上,公司的羌绣展品惊艳亮相,得到了专家学者和客商的广泛好评,订单也如同雪片般飞来。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王小琴从未忘记自己立下的誓言:带着山里更多的贫困妇女走上致富路。2016年,在宁强县政府的鼓励下,成立了宁强县羌绣职业技能培训学校,设立了6个羌绣专业合作社、10个传习所和6个加工车间,开办羌绣技能培训班100余期,培训绣娘6000余人,创新了“公司+学校+合作社”模式,带动1800余名绣娘灵活就业,人均年增收最高达3万元。

  多年的奋斗终于结出硕果,王小琴的公司先后被授予全国巾帼脱贫示范基地、省级就业扶贫基地、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单位等荣誉。她也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农民工、陕西省脱贫攻坚先进致富带头人、陕西省劳动模范、汉中市“天汉工匠”等荣誉称号。4月28日,王小琴更是作为全国劳动模范在北京接受全国总工会的表彰。

  传统非遗需要以创新姿态融入时代语境,让古老技艺在现代生活中焕发新生。王小琴说,下一步公司将计划启动“云上绣坊”项目,运用VR技术重现古羌寨围炉传艺的场景;推出“绣品认养”模式,联动生态农业,让消费者见证绣品从原料到成品的全过程;深化与高校合作,打造“云朵上的绣房”,让年轻一代在直播与创意中赋予羌绣新的生命力。

  从最初的抢救性保护,到如今的创造性转化,王小琴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针尖起落间,是一个非遗传承人的坚守,更是一个民族对文化根脉的深情守望。正如她在诗句中写道:“汉水源长映初心,羌绣千针绘锦程”。这一针一线里,绣的是千年文脉,织的是乡村振兴,更是一个古老民族在新时代的文化自信。

 

免责声明:
1.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福步贸易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福步贸易网
3.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service@fobmy.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谢谢。

 
福步贸易网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 |  m.fobm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