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凝结技术创新、文化创意,承载价值理念、企业信誉,是国家形象、产业实力的重要体现。在充满变革与机遇的时代,一面是持续分化与深度重构的消费需求,一面是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格局,中国纺织品牌如何提升内在价值,塑造高端形象?
5月6日,纺织服装行业领袖、专家学者与品牌先锋汇聚绍兴市柯桥区,围绕“向内而生·向外而行——新形势下品牌发展的融合共生”主题展开了深度交流,在2025中国纺织品牌创新发展培训会暨品牌对接会中探讨了品牌的创新趋势与转型路径,在现代化“国际纺都”勾勒品牌向上、向新、向好的发展图景。
内外融通打造品牌力
绍兴市柯桥区委常委,临空示范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袁笑文在推介轻纺城中指出,近年来,柯桥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做深做实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文章,加快推动现代纺织领域“五大中心”建设,制定“柯桥优选”品牌综合指标体系,将品牌融入纺织服装供应链,“柯桥纺织”成为全国首个价值超千亿的纺织区域品牌。面对全球纺织产业承压现状,希望通过此次会议助力柯桥纺织产业品牌发展培育新力量,为赋能国际纺都构建“世界级产业基地、世界级大市场、世界级科创平台”注入新活力,推动全球纺织合作再上新台阶。
“纺织品牌的创新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集体叙事。从趋势设计引领、纤维面料创新到渠道平台赋能,只有全产业链同频共振,才能将我们的规模优势、体系优势真正转化为产业品牌的价值高度、创新势能。”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在致辞中表示,品牌之道,内外兼修,才能实至名归。要向内而生,扎根产业的本质特征;要向外而行,融入环境的趋势变化;在要素集成、产业耦合、市场循环中打造中国纺织品牌。对此他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在全链协同中锻造品质;二是在产业联动中丰富场景;三是在内外融通中构筑生态。
全球布局建设渠道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原秘书长、研究员郑砚农在《新环境下企业品牌的国际化传播》主旨报告中指出,中国企业已经从上世纪80年代的单纯出口贸易、跨世纪的资本输出,到现在的数字化时代品牌国际化发展。面对当下复杂的贸易环境,他强调,企业品牌出海前,一定要了解国际政经环境与国际关系、目标国家的政治体制、相关法律、市场媒介环境、各国文化差异等,预先做好品牌出海的传播策略。他建议,企业要强化品牌定位、制造产品差异化,且通过数智化手段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中国品牌。
“对Z世代消费者来说,自信意味着自我表达,希望品牌让他们感到受重视,并提升他们的自我形象。”亚马逊大客户招商总监Linda He在《亚马逊时尚品类跨境电商新发展及新趋势》的主题演讲中表示,亚马逊通过实时虚拟试穿、推荐合适的个性化产品、允许会员多渠道购买等方式持续创新便捷、愉快的购物体验,帮助消费者做出可持续的选择。同时,亚马逊在创意策划、广告营销、店铺运营、社媒传播等方面拥有丰富的营销资源,能够助力全球客户实现品牌创新与传播。
多维创新提升产品力
恒田企业高级副总裁姜延慧在《面料品牌的成功塑造路径》中回顾了恒田企业的创新之路。他指出,恒田聚焦差异化产品打造,以家居、户外等不同应用场景的产品为例,探究面料结构、负荷强度、功能特性如何满足3公里生活圈、5公里城市圈、20公里城郊户外圈的需求。通过数字化智能系统的建设,恒田完成了特色产品线的梳理和分化,与品牌商对接时,能够快捷地展示面料颜色、花型以及应用实景,提升开发效率、降低沟通成本。
“尽管品牌创立初期面临消费者环保认知不足、供应链高成本及流量压力,有棵树仍通过迭代产品线聚焦天然材质与绿色科技,将产品细分为天然植物、再生植物、植物科技、生物蛋白四大系列。”有棵树品牌首席营销官王洋在《可持续品牌的创新DNA》的分享中指出,有棵树以ESG为抓手,通过发起“零碳行动”、“旧衣回收计划”等有影响力的营销事件,强化了“有棵树=植物的=健康的”的理念,在消费者心中形成了有棵树独特的品牌心智。
江苏苏美达轻纺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研发管理部副总经理张明礼在《创新超越织就智造服饰,客户至上赋能品牌新篇》的分享中表示,产品核心竞争力就是差异化创新。企业要加强数字化应用,利用大数据分析客户需求、市场趋势以及供应链的信息,为产品开发、生产计划做指导;要坚持绿色发展,打造绿色供应链,不断优化生产流程;要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拓展新海外市场,推动海外生产基地数字化、智能化升级。
产业协同增强运营力
中国纺织服装品牌建设,一方面展现出以自身确定性抵抗外部不确定性的定力,另一方面也展现出向内驱动、向外拓展的活力。在“品牌对话”环节,围绕“中国品牌的创新路径和发展趋势”主题,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品牌工作办公室副主任王晴颖与来自纤维材料、面料、服装等产业链上下游各领域的优秀企业代表展开了前瞻性探讨。
“AI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交媒体的崛起,让我们找到了与终端消费者沟通的新方式。”赛得利集团市场与企业资讯总监陈倢指出,科技能够进一步帮助企业了解直接客户与间接客户,提升企业营销端、故事端的商业成效,通过挖掘自身特色,以纺织人的本色韧性协同产业链实现更多突破。
“专注和长期主义是品牌发展的关键,我们要重点打造‘专精特新’产品。”山东联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陈启升表示,纱线企业需要从五个方面创造品牌价值,包括树立追求卓越的文化理念、建立长期稳定的质量体系、精准响应客户需求、构建迭代创新能力以及营造可持续发展生态。
浙江大树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邵灵彬认为当前行业企业应聚焦两个方向:一是通过全球化布局强化代工能力,二是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面料品牌。面对不确定性,他强调企业需在提质增效、数字化管理、人才建设等领域深挖潜力,同时把握中美贸易战等周期中的结构性机遇,通过精准运营承接国际需求。
深圳歌力思服饰股份有限公司集团总经理助理兼集团供应链管理中心总监赵建峰认为,现在是材料品牌发展的黄金期,学习使用AI,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效率和精准度。从终端品牌的角度来看,打造品牌一定要精准定位品牌文化、客户群体和渠道的锚点,并且与消费者进行情感共建。
报喜鸟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供应商管理总监与品牌顾问庄爱涛表示,未来的企业是数字化和绿色化的结合体。报喜鸟从四个模块对AI布局进行了考量,即数据基建工作是否扎实;数据模块能否提升工作效率;通过数据可否实现重要决策;前端销售板块和后端供应板块数据能否打通形成链条,实现柔性生产。
“中国品牌的突破需要‘道术合一’,既要驯化人工智能、柔性供应链等先进生产工具,也要构建产业链上下游与消费者的共情语言。”王晴颖表示,产品力作为品牌价值的基石,要求企业深耕技术迭代与供应链协同,形成与时俱进的动态创新能力。
会议主办方还组织参会嘉宾走进了2025中国绍兴柯桥国际纺织品面辅料博览会(春季),近距离感受行业新理念、新趋势、新产品、新工艺。通过参观柯桥时尚设计展(春季),嘉宾们观摩了DPI SPACE人工智能创意平台、3D虚拟服装设计设备、智能监测服装等先进科技和产品,深入了解了AI技术与时尚设计、生产工艺、市场营销的融合应用方向,以及柯桥纺织企业在时尚设计、科技功能、绿色环保三个方面的最新开发成果。
创新是品牌的生命。站在全球价值链攀升的关键节点,本次会议给出了清晰的品牌转型坐标——以“科技+时尚”构筑创新竞争优势,以“绿色+健康”驱动价值持续延伸。当纺织企业从供给端做出根本性变革,中国品牌正以破茧之势,输出新时代的“东方纺织叙事”,构建中国纺织品牌的全球化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