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福步贸易网!
关注我们
service@fobmy.com
全部产品分类
创新纤维打开无限可能 | 2025纺织高训班走进南通
   https://www.fobmy.com 2025-05-15 09:23:44 来源: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
核心提示:  5月10~11日,2025全国纺织复合人才培养工程高级培训班(以下简称纺织高训班)第二次课程在南通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先进纤维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朱美芳,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教授级高工王玉萍,北京服装

  5月10~11日,2025全国纺织复合人才培养工程高级培训班(以下简称纺织高训班)第二次课程在南通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先进纤维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朱美芳,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教授级高工王玉萍,北京服装学院材料设计与工程学院院长张秀芹,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陈龙,江苏集萃先进纤维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副所长侯恺等专家带来精彩课程。同时,纺织高训班还走进恒力(南通)纺织新材料产业园、江苏集萃先进纤维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先进纤维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南通基地,现场感受纤维之魅。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副会长靳高岭全程参与活动。

  从生产到应用之路

  北京服装学院材料设计与工程学院院长张秀芹带来《纤维纺丝成型》主题课程,梳理了成纤聚合物的基本概念、分类、基本特征;熔体纺丝的定义、适用范围、工艺流程及原理,熔体直纺和切片纺各自的优越性;纤维后加工中拉伸和热定型的目的、实施方式、影响因素及其纤维结构与性能的变化;静电纺丝的成形原理、影响因素、设备类型及应用进展等内容,夯实了学员们的基础理论知识。

  此外,她还介绍了北服材料设计与工程学院的科研成果。“材料的推广最终要让消费者看得见,这就需要以时尚为载体,借助设计师的手将其呈现出来。”基于此,在学科和专业建设上,北服进行了诸多创新,如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兼顾与纺织品设计、色彩、人文、社会、绿色环保等相关领域的知识交叉融合;艺术与科技专业创建“艺工融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洞察科技前沿、引领时尚趋势、产业链系统设计思维的复合型设计人才等。在科研方向上,北服聚焦阻燃纤维、绿色再生纤维、功能纤维、聚乳酸纤维等,并面向国家需求,开发多功能绿色环保等面料。

  “我们希望与企业共同探讨联合培养的可能性,培养能够走进企业、走向岗位的学生。同时,我们也希望与企业在一些项目上找到契合的研发方向,共同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张秀芹说。

  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教授级高工王玉萍带来《纤维创新与趋势——从生产到应用》主题课程。从生产到应用技术创新方面,她提到行业自主创新能力、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品开发能力整体提升,如功能性纤维制备技术实现飞越,开发单层石墨烯制备及改性、复合多功能高效制备、多组分共聚改性技术等;生物基化学纤维摆脱石油的原料束缚,资源的高值化利用,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跨越方面,她提到攻克碳纤维国产化全链条技术,打破国外高端碳纤维垄断;攻克负碳纤维产业链技术,使用CO2代替化石资源制备聚酯纤维;攻克聚酯纤维筒子纱超临界CO2无水染色技术,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从生产到应用纤维品牌创新方面,她认为,中国化纤作为中国制造业在国际上重要的优势产业,要将品牌建设作为新发展格局下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支点,纤维品牌建设将助力中国纤维在全球价值链中进一步提升影响力。基于此,她详细介绍了华峰化学、盛虹集团、新乡白鹭、泰和新材等企业的品牌建设经验。

  “未来,纤维新材料的发展将呈现六大核心趋势,一是超高性能化,迈向极限性能;二是绿色循环,践行可持续发展;三是智能制造,开启智能生产新纪元;四是跨界融合,拓展多元应用版图;五是低成本化,提升市场竞争力;六是标准引领,掌握国际话语权。此外,自给率提升与应用拓展也将为纤维新材料的发展带来更多机遇与挑战。”王玉萍说。

  新型材料创启未来

  中国科学院院士、先进纤维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朱美芳从育才、造材、智材三个方面讲述了如何变革学科教育模式、如何进行纤维科技创新以及人工智能如何改变纤维创新路径等内容,为学员们带来深刻启发。

  在育才方面,她提出沉浸式“三全”教育:全过程、全方位、全链条。在萌芽阶段,以青春之我探索世界,如东华大学与松江二中共建学生创新素养培育基地,常态化开展跨学科教学,启发学生科技报国情怀。在体验阶段,创新教育教学与考核模式,充分激发高校学子的科研热情。在效果阶段,从书架到货架,如江苏集萃先进纤维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纤维及其应用产品全流程开发模式,将人才培育融入科技创新过程中。在造材方面,她从材料的起源及演变历史讲到前沿材料的研发现状及意义。例如,组装凝胶光纤植入器件,探索其在深脑光遗传中的应用可行性;研发实时监测、防护和收集空间碎片纤维织物,对宇宙探测有重要的意义等。在智材方面,她认为人工智能的融入,将为纤维材料创新按下“加速键”,大幅提升其创新进程。同时,智能材料的研发也在不断拓展材料应用的广度,如量子隐身材料通过量子效应调控光线传播,让隐形成为现实等。

  听完朱美芳院士的课程,学员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值得反复思考。“热爱、坚持、忘我”生动诠释了朱美芳院士对纤维材料事业的深厚感情。这份情感也将成为一束光,在未来的道路上引领学员们干好纺织事业、塑造纺织精神。

  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陈龙带来《功能纤维的现状及趋势》主题课程。他指出,化学纤维功能化有多种方法,如成纤聚合物的功能化、纤维骨架的功能化、共混实现功能化、成形条件实现功能化、多方法联动实现功能化等。进而,他详细介绍了纤维材料在舒适性、安全性、环保性、智能性方向的研究现状。例如,通过发展新型具有弹性的聚合物、创新复丝或纱线结构设计等,实现“弹”的功能;添加能够吸收热量的物质、高热导率物质以及设计快速导热结构等,获得“凉感”功能;结合共聚改性、共混阻燃剂、纤维结构设计等多种手段,实现长链烷烃含量多的聚合物的“阻燃”功能;采用生物质原料、原液着色技术、绿色高效溶剂、循环再生等多途径,助力“环保”目标;开发能够响应外界环境变化的智能纤维及能够集成信号采集、存储、响应、显示的智能穿戴服装等,开启智慧生活。

  基于此,他还介绍了其课题组在这些方向上的研发成果。舒适性方向包含负离子中空聚丙烯纤维、笔用聚酯和聚酰胺纤维、表面结构化聚酯共混纤维、亲水高比表面积聚丙烯纤维等;安全性方向包括抗菌/抗紫外聚丙烯纤维、防透视聚酯纤维、阻燃聚丙烯纤维等;环保性方向包括餐盒回收料制备细旦聚丙烯纤维及织物、废旧涤纶解聚和分离原理等;智能性方向包括调温聚丙烯纤维等。

  课堂上,学员们积极提问,并就聚酰胺纤维的功能化方向及随机分布型复合纤维的应用场景等,与陈龙研究员进行了深入交流。

  江苏集萃先进纤维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副所长侯恺带来《纺织科技发展趋势》主题课程。他首先分析了我国纺织材料创新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是关键原材料及纤维品种自主保障能力弱,而国外头部企业均依托于自身分子设计、催化化学、合成化学等雄厚的基础研究实力,以基础化工原材料为源头,提升纤维工业整体水平;二是高端纤维成形与分析装备设施缺乏,而国外装备核心企业重视仿真、控制等技术研究,能够准确获取纤维纺程状态,确保高温高速条件下纺丝一致性,并重视化纤关键装备、部件的制造技术与重要理论,装备精细化程度高;三是纤维行业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不足,而美国等极为重视纤维材料创新链的构建以及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协同,打造国家机构、高水平大学、大型企业间的协同机制。

  进而,他结合集萃纤维研究所在协同研发上的经验提出构建合理研发体系的方法。他认为,从企业提出需求到研发成果落地,中间需要进行复杂的问题分析,如分清基础问题和工程问题、分清阶段和量级等,而解决的难点往往在于各环节的衔接。举个例子来说,企业提供的聚乳酸切片在纺丝过程中出现断丝问题,但切片的粘度、热稳定性、结晶度等都满足纺丝要求,这就需要我们找到原理性问题。通过向上溯源,在聚合物加工环节,找到了问题所在,即聚乳酸切片中存在小分子杂质。解决了杂质问题,后续纺丝问题便迎刃而解。

  课程结束后,学员们纷纷表示,丰富的协同研发案例及实操经验,大大开拓了他们的思维方式,对企业今后的产品研发具有指导意义。

  实地探访学以致用

  恒力(南通)纺织新材料产业园是世界500强企业——恒力集团在南通打造的现代化产业基地,主营聚酯纤维及切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拥有210万吨/年聚酯纺丝、80万吨/年加弹丝产能,配备11套纺丝装置与564套加弹设备。江苏恒科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柳敦雷、副总经理陆佳颖、企管部主任丛茂鹏参加此次活动。

  柳敦雷表示:“我们始终将研发创新摆在重要位置。聚焦功能性纤维领域,建成全球首套熔体直纺双组分弹性纤维项目及单体最大POY生产线,建有聚合、纺丝、织造、染整配套齐全的小试-中试-产业化生产基地,同时对标国际先进技术,深化与东华大学等高校的合作。公司产品单丝最细可达0.3dpf,总纤度最细可达6dtex,涵盖再生纤维、生物基PTT、无锑聚酯等绿色材料,满足高端市场差异化需求。例如,公司研发的常压沸染聚酯纤维(箐纶)亲水舒适、吸湿排汗,同时低染色温度和低定型温度也使其具备低碳环保属性,成功入选了中国纤维流行趋势2024/2025。”

  智能制造是恒力(南通)纺织新材料产业园的另一个亮眼标签。在POY和DTY车间,学员们充分感受到“设备为基、智造融合”的生产场景。据介绍,企业引进了自动清板系统、自动落筒系统、自动检测系统、自动包装系统、自动转运系统、智能立体库系统等成套智能制造设备,率先应用自动清板机器人,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通过自主研发多个信息系统,构建信息化集成管理平台,实现了信息化全流程集成贯通及共享。

  江苏集萃先进纤维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是由东华大学朱美芳院士核心团队、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南通市创新区政府三方共同出资组建的市场化运营的新型研发机构,建有8000平米中试基地、10000平米基础研发及分析检测基地。江苏集萃先进纤维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副所长展浩波,综合管理部部长、教育培训中心主任葛怡琳参与活动。

  展浩波表示:“研究所自成立以来,始终以‘服务产业、协同创新’为初心,聚焦功能纤维的研发与成果转化。目前,我们在功能纤维检测平台建设、绿色制造技术研发、产学研联合实验室运营等方面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期待以此次相聚为起点,凝聚全产业链智慧,携手攻克产业难题,共同探索创新路径,为推动纺织新材料领域迈向世界前沿,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据了解,集萃纤维研究所在有机高性能纤维国产化技术源头及稳定化规模化生产,战略武器、深空探测与高端装备用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有机无机杂化构筑功能纤维理论体系建立及产业化,纤维材料清洁制造及“纤维to纤维”绿色循环体系构建,智能纤维的物质-信息-能量耦合交互机制及数智应用等方面成果显著。在集萃纤维研究所展厅,仿月壤纤维、导电防辐射银纤维、石墨烯远红外纤维、超防透面料、吸湿速干面料等展品吸引学员们驻足观看、热烈讨论。

  此外,学员们还参观了先进纤维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南通基地,该基地拥有研发设备116台套、检测设备51台套、抗菌设备36台套,具备粒度测试、TG/DSC分析、纳米级微观形貌分析、抗静电检测、纺织品手感风格测试等各类功能性检测能力,可面向外界提供检测服务。

  下次课程,吉林见!

  —本期学员名单—

  2026纺织高训班报名咨询

  纺织高训班由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纺织人才交流培训中心、北京服装学院等共同组织主办,自2015年开班至今,其已经形成从纺织原料到机械设备、从纤维生产到纱线织造、从面料研发到终端品牌的完整的产业链教育体系,成为纺织全产业链交流信息、提升技术、共享资源、展望趋势的大平台,对促进企业发展、推进纺织产业链的融合起到积极作用。

  报名请联系:

  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

  窦娟15210118964(微信同手机号)

  靳高岭15201484736(微信同手机号)

 

免责声明:
1.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福步贸易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福步贸易网
3.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service@fobmy.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谢谢。

 
福步贸易网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 |  m.fobm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