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做好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苏北综合试验站2025年试验示范有关工作,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更好地服务于全省蚕桑生产,不断加强老区建设,积极助推乡村振兴,5月14日下午,江苏省蚕种所推广研究员、国家蚕桑体系苏北试验站站长许刚,省蚕种种所综合科副科长、农艺师姚银邦及相关人员在海安市蚕桑站站长王军、副站长吉华及相关同志陪同下来到海安市大公镇调研指导春蚕生产。海安市乡村振兴老区开发促进会大公镇分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鑫缘集团蚕桑生产技术顾问罗进接待并参加活动。
蚕桑是革命老区海安农业的传统产业、支柱产业、富民产业、生态产业。海安也是闻名的“中国茧丝绸之乡”“中国优质茧丝生产基地”“中国湖桑之乡”。大公镇是“江苏省茧丝产业提升发展示范镇”“江苏蚕桑产业强镇”“江苏蚕桑特色产业小镇”,大公镇同时也是海安蚕桑生产第一大镇,大公蚕桑规模占全市总量30%以上,目前春蚕已相继进入三龄饲养阶段,生长发育情况总体良好,为养好大蚕夯实了基础。
许刚一行在沿路察看今年春季桑树生长情况后,先后来到了马舍村“海安海波蚕业家庭农场”和古贲村“蚕桑科技示范户”李存富蚕室开展调研。他们向“一场一户”和罗进详细了解了今年春蚕生产相关情况,同时针对春蚕饲养现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指导意见。调研组对“海安海波蚕业家庭农场”饲养的鑫缘集团工厂化饲育的人工饲料“适龄转桑”蚕表示非常满意。“适龄转桑”蚕饲育质量好,入户技术处理到位,进室生长发育正常,实现了工厂化饲料育向社会化桑叶育的平稳过渡。
在调研活动中,王军也对如何养好今年春蚕提出相关要求。罗进表示:作为乡村振兴老区开发促进会基层分会,作为一名鑫缘集团蚕桑生产技术服务人员,将以强化服务来展示“新时代老区情”,以为民增收来践行“新征程老区行”,积极落实省蚕种所和市蚕桑站对做好今年春蚕饲养所提出的各项技术指导意见,严格坚持技术规范,想方设法、主动应对特殊环境下蚕桑生产出现的新形势,努力夺取春蚕生产好收成,为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推进茧丝绸经济高质量发展争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