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深化三地交流合作,5月21日,2025纺织服装“优供给促升级”活动启动仪式暨京津冀纺织服装产业协同发展供需对接活动在高阳县举行。
活动以“共享智造·新质未来”为主题,旨在探讨京津冀“共享智造”新趋势,推动构建更加紧密、高效、共赢的京津冀生态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纺织处处长杨柳、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杨兆华、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级王滨、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二级巡视员李学杰、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马越、高阳县委书记蒋东方、高阳县人民政府县长齐志国,以及京津冀三地服装及家纺行业协会、纺织服装院校、重点产业集群、园区、商超、电商平台和重点企业的领导嘉宾、媒体记者、高阳县有关领导、部门及相关企业负责人也出席活动。
活动现场,高阳县人民政府县长齐志国致欢迎辞,他说,近年来,高阳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强链、补链、延链工程,推动纺织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品牌化转型,高阳毛巾入选中国消费名品区域品牌,“高阳优品”品牌价值持续攀升,纺织产业获评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2024年产值突破740亿元,综合实力在河北省重点特色产业集群中跃升至第6位。高阳承办本次活动,是推动纺织产业提质升级的重大战略机遇,我们将以此为契机,搭建交流合作平台,促进资源信息流动,助力京津冀纺织服装产业激发新动能、焕发新活力。高阳愿与诸位同仁携手并进,建立全链条联动机制,共同探索技术革新、模式转型、业态融合的发展新路径,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共同打造京津冀纺织服装产业共同体。
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以及京津冀三地工信部门的领导分别致辞,聚焦创新设计、数字化转型、可持续发展的深化协同,强调未来将通过政策协同、资源共享、平台共建,推动三地形成“研发—转化—应用”一体化发展格局,促进产业链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打造全国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主旨演讲环节,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杨兆华深入剖析行业运行现状以及主要成效,指出未来纺织行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建议通过产业链重构、价值链攀升、创新链融合,协同构筑产业发展新优势。天津工业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纺织工程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张淑洁教授聚焦纺织前沿技术,强调智能材料与工艺创新对家纺领域提质增效的推动作用,为行业升级提供技术路径参考。
对谈分享环节,来自北京、天津、河北的企业及院校代表分别从“智造赋能品牌升级”实践经验、绿色生产体系构建路径、地域文化融入产品设计、产学研深度融合助推京津冀纺织产业协同创新等角度进行分享交流,并一致呼吁需进一步打破区域壁垒,共建技术共享平台与人才流动机制。
高阳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孙海舰就高阳县纺织产业进行专项推介。
随后,与会领导和嘉宾共同启动2025全国纺织服装“优供给、促升级”活动,共筑“共享智造”新生态,共绘“新质未来”新蓝图。
据悉,京津冀纺织服装产业协同发展供需对接活动期间,还举办了重点园区、企业调研交流以及碳足迹认证启动仪式等活动,深度体验高阳“织造底蕴”与“智造活力”。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又一里程碑,本次活动不仅为三地企业搭建了资源共享平台,更通过技术、市场、政策的全方位联动,为纺织服装产业迈向“新质未来”按下加速键。京津冀纺织服装行业将持续以创新为内核,以智造为引擎,共同编织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锦绣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