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州区市场监管局紧扣茧丝收购关键环节,通过全域计量监管、精准企业服务、立体科普宣传,为我区桑蚕产业筑牢计量防线,让蚕农的“卖茧秤”成为“放心秤”。
拉网式检定杜绝“缺斤少两”。春茧收购季,该局组织3支计量检定工作队深入刘三姐镇、德胜镇、北牙乡等主产区,对314余家茧站、缫丝企业的电子台秤、地磅开展全覆盖检定。执法人员严格执行“三查”标准:查检定证书有效期、查设备铅封完整性、查称重数据精准度,累计检定计量器具326台(件),现场校准超差设备21台,实现收购点检定覆盖率100%,从源头遏制计量失准乱象。
定制化服务破解企业难题。“计量技术专家上门指导我们建立计量器具管理台账,精准解决了公司自动缫丝机张力传感器精度偏差问题,有效提升了公司的生丝等级合格率。”广西嘉联丝绸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说。针对小微企业计量管理薄弱问题,该局持续开展“计量精准服务中小企业”行动,同步开通“收购季绿色通道”,提供24小时上门检定服务,预计为辖区30余家茧丝绸企业减免检定费用12万元,切实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助力我区缫丝加工企业纾困解难、赋能添力。
立体化科普增强维权意识。执法人员通过“线上+线下”开展计量科普,在我区多个村屯举办“计量赶大集”活动,现场演示防作弊技巧,发放《计量维权手册》1000多份;线上发布《桑蚕收购计量小贴士》,指导蚕农通过查看检定标志、核对证书编号等方式维护自身权益,逐步构建起“企业自律、农户参与、部门监管”的计量共治格局。
“计量精准是产业发展的生命线。”区市场监管局负责人黄雷春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推进重点企业接入计量智慧监管平台,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计量器具监控。从茧站交易到缫丝加工,我们将以‘精准量值’守护桑蚕产业链的源头公平,为打造百亿级桑蚕产业集群、助力乡村振兴注入强劲计量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