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春茧隆重上市,敲开了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刘厂镇松梅村产业振兴的大门。一颗颗圆润雪白的蚕茧宛如大自然馈赠的珍宝,承载着蚕农们对增收致富的殷切期望。
在松梅村旧大路旁的蚕茧收购点,来自浙江、广西等地的收购商络绎不绝,工人们快速而有序地进行验茧、装茧、称重、运茧等工作。随着一沓沓现金被递到蚕农们手中,现场响起了爽朗的笑声,一幅热闹的收购场面映入眼帘。
来自松梅村3组的蚕农余万明清点着红彤彤的百元大钞,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我们家养蚕已经有30多年了,今年春季养了7张蚕,采茧350多公斤,毛收入能在2万元以上。”余万明说。
松梅村是全国“一村一品”(蚕桑)示范村,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起就开始栽桑养蚕,自2001年来通过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和科学规划布局,使栽桑养蚕逐步走向规模化、标准化和科技化。到目前为止,全村共有桑园4958亩,栽桑养蚕户364户1456人。
“今年春季,我们村累计养蚕3500张左右,平均每张可收获蚕茧48公斤,以平均每公斤62元计算,总产值预计在1000万元以上。”松梅村党总支书记、主任自怀宇表示。
近年来,为促进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祥云县坚持“党支部+蚕桑专家+合作社+蚕农”的政企社合作新模式,加大“站联村”“村联企”“企联社”“村联社”“社联党员+农户”的“五联共建”力度;积极推广桑园地膜覆盖栽培、小蚕共育、大蚕省力化蚕台育、塑料大棚养蚕等蚕桑生产技术,并为蚕农提供技术指导;及时调查并协助乡镇、村组、农户处理蚕中毒事件,确保养蚕安全;深入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做好桑园病虫害综合防治工作。
据悉,2025年祥云县蚕桑基地分布在全县10个乡(镇),共有97个村种桑养蚕,累计桑园面积达90877亩,其中桑园面积1000亩以上的村有2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