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的质量标准

   2023-02-07 23:12:47 网络910
核心提示:煤炭质量的基本指标,总共有12个。煤的水分分为两种,一是内在水分(Minh ) ,是由植物变成煤时所含的水分;二是外水(Mf ) ,是在开采、运输等过程中附在煤表面和裂隙中的水分.全水分是煤的外在水分和内在水分总和。一般来讲,煤的变质程度越

煤的质量标准

煤炭质量的基本指标,总共有12个。煤的水分分为两种,一是内在水分(Minh ) ,是由植物变成煤时所含的水分;

二是外水(Mf ) ,是在开采、运输等过程中附在煤表面和裂隙中的水分.全水分是煤的外在水分和内在水分总和。一般来讲,煤的变质程度越大,内在水分越低。褐煤、长焰煤内在水分普遍较高,贫煤、无烟煤内在水分较低。

扩展资料:

指标介绍

一、水分(M )

水分的存在对煤的利用极其不利,它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运输资源,而且当煤作为燃料时,煤中水分会成为蒸汽,在蒸发时消耗热量;另外,精煤的水分对炼焦也产生一定的影响。一般水分每增加2 % ,发热量降低100kcal/kg(大卡/千克);冶炼精煤中水分每增加1 % ,结焦时间延长5 一10min .

二、灰分(A )

煤在彻底燃烧后所剩下的残渣称为灰分,灰分分外在灰分和内在灰分。外在灰分是来自顶板和夹研中的岩石碎块,它与采煤方法的合理与否有很大关系。

外在灰分通过分选大部分能去掉。内在灰分是成煤的原始植物本身所含的无机物,内在灰分越高,煤的可选性越差。

灰是有害物质.动力煤中灰分增加,发热量降低、排渣量增加,煤容易结渣;一般灰分每增加2% ,发热量降低100kcal / kg 左右。

冶炼精煤中灰分增加,高炉利用系数降低,焦炭强度下降,石灰石用量增加;灰分每增加1 % ,焦炭强度下降2 % ,高炉生产能就下降3 % ,石灰石用量增加4 % .

三、挥发分(V )

煤在高温和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时,所排出的气体和液体状态的产物称为挥发分。挥发分的主要成分为甲烷、氢及其他碳氢化合物等。它是鉴别煤炭类别和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来讲,随着煤炭变质程度的增加,煤炭挥发分降低。褐煤、气煤挥发分较高,瘦煤、无烟煤挥发分较低。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煤炭质量的基本指标

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表

发电厂的用煤种类是由它的炉型决定的。目前电厂从经济效益出发,一般选用中灰分、中热量的煤炭。现在电厂的燃煤干燥基灰分多控制在20-30之间,收到基低位发热量多控制在5000kcal左右。一般大型电厂都有自己的堆场,可以混煤。所以哪种煤炭,只要价格合适,电厂都可以接受。

电力用煤期望的挥发分不要过高,也不要过低,故而挥发中等的烟煤如贫煤、瘦煤、贫瘦煤、不粘煤、弱粘煤、肥煤均易作为电力用煤。

城市电厂燃煤中的含硫量应控制在1%以下。

为减少能耗,煤炭的哈氏可磨系数应选择较大的煤源,因此HGI指数大雨80最好!

为避免炉渣,要选用灰熔点较高的煤炭,ST要高于1350℃。

煤中磷分分级

回收应该是回收率, 特征表示煤的粘结性和煤化程度, 计数表示固定碳含量。 简单地,

一)从成分上说:

1.碳:主要可燃成分,占50-95%,含碳越高,燃点越高,越容易着火。

2.氢:占2-4%,H的发热量很高。会占煤的一部分发热量,越大越好。

3.氧:起到助燃的作用。

4.硫:是煤中的有害成分,要避免。

5.氮:燃烧时,随着烟气一同排出,损失热量。

6.灰分:含的越少越好,是垃圾。

7.水分:对煤的燃烧有影响。含适量的水分,可以放出H,但含水太多了,着火难,烟气含水大。

8.磷:是占很少的,有的煤种基本不含,磷也可以燃烧放出热量。 二)要从工业分析:

挥发分:占15-20%,越高越好,越高发热量越高。

固定碳:燃烧C和CO都可提供热量。 3.灰分及溶渣:占2-5%,灰分高的煤,易熔渣和结焦。

水分:像上面说的。 新制定的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首先根据煤的煤化程度,将所有煤分为褐煤、烟煤和无烟煤。对于褐煤和无烟煤,再分别按其煤化程度和工业利用的特点分为2个和3个小类。烟煤部分按挥发分大于10~20%、大于20~28%、大于28~37%和大于37%的4个阶段分为低、中、中高及高挥发分烟煤。关于烟煤粘结性,则按粘结指数G区分:0~5为不粘结和微粘结煤。大于50~65为中等偏强粘结煤,大于65则为强粘结煤。对于强粘结煤,又把其中胶质层最大厚度y值大于25mm或奥亚膨胀度b大于150%(对于Vdaf大于28%的烟煤,b大于220%)的煤定为特强粘结煤。这样,在烟煤部分,可分为24个单元,并用相应的数码表示。编号的十位数中,1~4代表煤的煤化程度,编号的个位数中,1~6表示煤的粘结性。在这24个单元中,再按同类煤性质基本相似,不同煤性质有较大差异的分类原则将部分单元合并为12个类别。再煤类的命名上,考虑到新旧分类的延续性和习惯叫法,仍保留气煤、肥美、焦煤、瘦煤、贫煤、弱粘煤、不粘煤和长焰煤8个煤类。

工业用煤的国家标准是什么

Classification for phosphorus in coal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行业标准

MT/T 562—1996

煤炭工业部1996-04-18批准;1996-10-01实施。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煤中干燥基磷分分级的级别名称、代号和磷分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煤炭勘探、生产和加工利用中对褐煤、烟煤和无烟煤的磷分分级。

2 引用标准

GB 216 煤中磷的测定方法

3 煤中磷分按下表进行分级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资源储量报告编制文件及规范解读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全国煤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煤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煤质分会归口。

本标准由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煤化学研究所起草和负责解释。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文敏。

工业用煤主要是烟煤,烟煤的种类也较多,主要有以下的各种类型。

长焰煤:长焰煤是最年轻的烟煤。

呈弱粘结性的长焰煤在低温干馏时能析出较多的焦油。

—般用作动力、民用燃料,气化原料,也可供低温干馏生产半焦或炼油原料。

主要产地有甘肃的靖运、河南的义马、陕西的彬县、辽宁的阜新、抚顺,山西的大同及平朔等。

瘦煤:瘦煤属中高等变质烟煤,加热时能产生少量的胶质体,软化温度高,可以单独炼焦,结成的焦炭块度大,裂纹少,熔解较差,耐磨强度低。

主要产地有陕西的铜川、韩城、蒲白和澄合等煤矿,河南的平顶山,河北的峰峰煤矿等。

不粘煤:不粘煤在焦化中不结焦,煤的水分有时高达10%以上,一般用作动力及民用燃烧,也可作气化用煤。

主要产地有辽宁的阜新、陕西的神府等。

气煤:气煤属低等变质烟煤,加热时有较多的挥发物和焦油析出,胶质体的热稳定性差。

气煤能单独炼焦,但焦炭细长而易碎,配煤炼焦可以增加煤气生产率和提高副产品回收率。

主要产地有山西的大同、黑龙江的鹤岗、江西的乐平,陕西的黄陵等地。

焦煤:焦煤属中等变质烟煤,加热时能产生稳定性很好的胶质体。

焦煤是优质的炼焦原料,用焦煤单独炼焦时,所得焦炭块度大、裂纹少;机械强度和耐磨强度都很高,但由于膨胀压力大,用大型炼焦炉生产时,易造成推焦困难。

主要产地有河北的开滦、峰峰,江苏的大屯,安徽的两淮、山西的轩岗和黑龙江的双鸭山等煤矿。

肥煤:肥煤属中等变质的烟煤,加热时能产生大量的胶质体。

在炼焦过程中,煤的软化、固化温度的间隔较大,用肥煤单独炼焦时能产生熔解性良好的焦炭。

但裂纹较多,焦炭易成小块,机械强度及耐磨强度均差,多用作配煤炼焦的主要成分。

主要产地有山东的究州,河南的平顶山和山西的霍县等。

除了烟煤以外,我国其它的煤炭品种尚有:

烛煤:有一种炭,用纸就可点燃,并发出明亮的光焰,像蜡烛一样,因此人们称它为烛煤。

烛煤通常呈灰黑色或褐色,光泽也较暗淡,有时略带油脂光泽,断口呈贝壳状,含植物小袍子较多,可含少量藻类,也可能不含。

烛煤挥发物含量和焦油产出军较高。

主要产地:山西的浑源、大同,山东的新滇、兖州和枣庄。

藻煤:有—种光泽暗淡、结构均一、呈块状构造、韧性较大、易燃、有沥青味的煤;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它主要是由密集的藻类组成的,也含有少量粘土矿物,这就是藻煤。

藻煤的挥发物氢含量高、焦油产出宰高,但有时灰分也高。

主要产地:山西的浑源、蒲县,山东的肥城和兖州。

弱钻煤:弱粘煤是隔绝空气加压时产生的。

胶质体很少,有时也可单独炼焦,但焦炭多呈小块,易粉碎。

炼焦时可小量配用。

它的主要用途是作气化原料和机车、发电厂燃料。

主要产地有陕西的彬(县)长(武)矿区、铜川的焦坪等。

煤精:煤精是煤的一个特殊品种,煤精又称煤玉、炭精、灰根、乌玉、墨石、煤根石、墨精石等。

它同普通煤一样可以燃烧,其主要特点是质地致密,具有一定的韧性,不透明,黝黑闪亮,抛光后呈玻璃光泽,硬度2.4—4,相对密度1.3—1.35,可用作工艺雕刻制品原料;实物资料证实,有些煤精制品及其坯料被埋在地下数百年乃至数千年,仍保存完好,没有风化、龟裂现象。

沈阳新东遗址发掘出来的煤精雕刻制品,是我国从六七千年前石器时代就已开始利用煤炭的直接证据。

无烟煤:无烟煤是变质最深的矿产煤,含碳量通常高达90%一98%,而可燃基氢含量很低,一般<4%,它的化学反应性较低,光泽强、硬度高,常常供作民用燃料。

但有些化学反应性较强,热稳定性较高的无烟煤,可用作化学作合成的原料。

而低灰、低硫的老年无烟煤则是生产碳素制品的重要原料。

无烟煤主要产地有宁夏的汝箕沟,山西的晋城、阳泉,河南的焦作、郑州,贵州的毕节地区等。

褐煤:褐煤是未经变质的煤,其化学反应性强,放在空气中极易风化而破碎成小块,热稳定差,块煤加热后破碎严重,多作民用燃料或煤化工产品,如褐煤腊、硝基腐植酸铵等。

主要产地有内蒙古伊敏河、霍林河、大雁、元宝山、准噶尔,云南小龙潭、昭通等。

(://6chem/04.asp?classfirst=%C3%BA%BB%AF%B9%A4&classtwo=%CA%D0%B3%A1%B5%F7%D1%D0&id=188)

煤炭质量分析-相关国家标准目录

DL/T 465-1992 煤的冲刷磨损指数试验方法 查看

DL/T 498-1992 粉煤灰游离氧化钙测定方法 查看

DL/T 660-1998 煤灰高温黏度特性试验方法 查看

DZ 48-1987 岩石中有机碳分析方法 查看

GB 14181-1997 测定烟煤粘结指数专用无烟煤技术条件 查看

GB 189-1963 煤炭粒度分级 查看

GB 2566-1995 低煤阶煤透光率测定方法 查看

GB 4632-1997 煤的最高内在水分测定方法 查看

GB 474-1996 煤样的制备方法 查看

GB 475-1996 商品煤样采取方法 查看

GB 5751-1986 中国煤炭分类 查看

GB/T 11957-2001 煤中腐植酸产率测定方法 查看

GB/T 1341-2001 煤的格金低温干馏试验方法 查看

GB/T 14181-1993 测定烟煤粘结指数专用无烟煤技术条件 查看

GB/T 15334-1994 煤的水分测定方法 微波干燥法 查看

GB/T 15458-1995 煤的磨损指数测定方法 查看

GB/T 15459-1995 煤的抗碎强度测定方法 查看

GB/T 15460-1995 煤中碳和氢的测定方法 电量-重量法 查看

GB/T 1572-2001 煤的结渣性测定方法 查看

GB/T 1573-2001 煤的热稳定性测定方法 查看

GB/T 1574-1995 煤灰成分分析方法 查看

GB/T 1575-2001 褐煤的苯萃取物产率测定方法 查看

GB/T 16415-1996 煤中硒的测定方法 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法 查看

GB/T 16416-1996 褐煤中溶于稀盐酸的钠和钾测定用的萃取方法 查看

GB/T 16658-1996 煤中铬、镉、铅的测定方法 查看

GB/T 16659-1996 煤中汞的测定方法 查看

GB/T 18510-2001 煤和焦炭试验可替代方法确认准则 查看

GB/T 18511-2001 煤的着火温度测定方法 查看

GB/T 18666-2002 商品煤质量抽查和验收方法 查看

GB/T 18855-2002 水煤浆技术条件 查看

GB/T 18856.1-2002 水煤浆质量试验方法 第1部分:水煤浆采样方法 查看

GB/T 18856.10-2002 水煤浆质量试验方法 第10部分:水煤浆灰熔融性测定方法 查看

GB/T 18856.11-2002 水煤浆质量试验方法 第11部分:水煤浆碳氢测定方法 查看

GB/T 18856.12-2002 水煤浆质量试验方法 第12部分:水煤浆氮测定方法 查看

GB/T 18856.13-2002 水煤浆质量试验方法 第13部分:水煤浆灰成分测定方法 查看

GB/T 18856.14-2002 水煤浆质量试验方法 第14部分:水煤浆PH值测定方法 查看

GB/T 18856.2-2002 水煤浆质量试验方法 第2部分:水煤浆浓度测定方法 查看

GB/T 18856.3-2002 水煤浆质量试验方法 第3部分:水煤浆筛分试验方法 查看

GB/T 18856.4-2002 水煤浆质量试验方法 第42部分:水煤浆表观粘度测定方法 查看

GB/T 18856.5-2002 水煤浆质量试验方法 第5部分:水煤浆稳定性测定方法 查看

GB/T 18856.6-2002 水煤浆质量试验方法 第6部分:水煤浆发热量测定方法 查看

GB/T 18856.7-2002 水煤浆质量试验方法 第7部分:水煤浆工业分析方法 查看

GB/T 18856.8-2002 水煤浆质量试验方法 第8部分:水煤浆全硫测定方法 查看

GB/T 18856.9-2002 水煤浆质量试验方法 第9部分:水煤浆密度测定方法 查看

GB/T 211-1996 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 查看

GB/T 212-1991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查看

GB/T 212-2001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查看

GB/T 213-1996 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 查看

GB/T 214-1996 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 查看

GB/T 215-1996 煤中各种形态硫的测定方法

GB/T 216-1996 煤中磷的测定方法 查看

GB/T 217-1996 煤的真相对密度测定方法 查看

GB/T 218-1996 煤中碳酸盐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方法 查看

GB/T 219-1996 煤灰熔融性的测定方法 查看

GB/T 220-2001 煤对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性的测定方法 查看

GB/T 2565-1998 煤的可磨性指数测定方法(哈德格罗夫法) 查看

GB/T 2566-1995 低煤阶煤的透光率测定方法 查看

GB/T 3058-1996 煤中砷的测定方法 查看

GB/T 3558-1996 煤中氯的测定方法 查看

GB/T 4633-1997 煤中氟的测定方法 查看

GB/T 4634-1996 煤灰中钾、钠、铁、钙、镁、锰的测定方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查看

GB/T 476-1991 煤的元素分析方法 查看

GB/T 476-2001 煤的元素分析方法 查看

GB/T 478-2001 煤炭浮沉试验方法 查看

GB/T 479-2000 烟煤胶质层指数测定方法 查看

GB/T 480-2000 煤的铝甑低温干馏试验方法 查看

GB/T 483-1998 煤炭分析试验方法一般规定 查看

GB/T 5447-1997 烟煤粘结指数测定方法 查看

GB/T 5448-1997 烟煤坩埚膨胀序数的测定 电加热法 查看

GB/T 5449-1997 烟煤罗加指数测定方法 查看

GB/T 5450-1997 烟煤奥阿膨胀计试验 查看

GB/T 6949-1998 煤的视相对密度测定方法 查看

GB/T 7560-2001 煤中矿物质的测定方法 查看

JB/T 7610-1994 锅炉煤粉燃烧特性试验规范 查看

JB/T 7611-1994 锅炉煤粉气流着火指数测定试验规范

JB/T 7612-1994 锅炉煤粉粒度分布测试规范 查看

MT 190-1988 选煤厂煤泥水沉降试验方法 查看

MT 263-1991 烟煤宏观类型的划分与描述 查看

MT 265-1991 商品煤随机反射率分布图的判别方法 查看

MT 422-1996 煤矿粉尘粒度分布测定方法(质量法) 查看

MT 56-1981 中国煤炭可选性测定标准 查看

MT 80-1984 煤中灰分快速测定方法 查看

MT/T 1-1996 商品煤含矸率和限下率的测定方法 查看

MT/T 109-1996 煤和矸石泥化试验方法 查看

MT/T 340.1-1994 冶金焦用北淮矿务局煤技术条件 查看

MT/T 340.2-1994 发电煤粉锅炉用淮北矿务局煤技术条件 查看

MT/T 340.3-1994 水泥回转窑用淮北矿务局煤技术条件 查看

MT/T 341.1-1994 冶金焦用大屯煤电公司煤技术条件 查看

MT/T 341.2-1994 发电煤粉锅炉用大屯煤电公司煤技术条件 查看

MT/T 341.3-1994 蒸汽机车用大屯煤电公司煤技术条件 查看

MT/T 342.1-1994 冶金焦用七台河矿务局煤技术条件 查看

MT/T 342.2-1994 常压固定床煤气发生炉用七台河矿务局煤技术条件 查看

MT/T 342.3-1994 蒸汽机车用七台河矿务局煤技术条件 查看

MT/T 342.4-1994 水泥回转窑用七台河矿务局煤技术条件 查看

MT/T 342.5-1994 发电煤粉锅炉用七台河矿务局煤技术条件 查看

MT/T 343.1-1994 冶金焦用西山矿务局煤技术条件 查看

MT/T 343.2-1994 发电煤粉锅炉用西山矿务局煤技术条件 查看

MT/T 344.1-1994 发电煤粉锅炉用龙口矿务局煤技术条件 查看

MT/T 344.2-1994 常压固定床煤气发生炉用龙口矿务局煤技术条件 查看

MT/T 345.1-1994 发电煤粉锅炉用霍州矿务局煤技术条件

MT/T 345.2-1994 冶金焦用霍州矿务局煤技术条件 查看

MT/T 346.1-1994 发电煤粉锅炉用大雁矿务局煤技术条件 查看

MT/T 347.1-1994 发电煤粉锅炉用扎赉诺尔矿务局煤技术条件 查看

MT/T 348.1-1994 冶金焦用萍乡矿务局煤技术条件 查看

MT/T 348.2-1994 发电煤粉锅炉用萍乡矿务局煤技术条件 查看

MT/T 348.3-1994 合成氨用萍乡矿务局煤技术条件 查看

MT/T 348.4-1994 水泥回转窑用萍乡矿务局煤技术条件 查看

MT/T 349.1-1994 冶金焦用潞安矿务局煤技术条件 查看

MT/T 349.2-1994 发电煤粉锅炉用潞安矿务局煤技术条件 查看

MT/T 349.3-1994 蒸汽机车用潞安矿务局煤技术条件 查看

MT/T 357-1994 煤的三氯甲烷萃取物测定方法 查看

MT/T 358-1994 煤的三氯甲烷萃取物族组分测定方法 查看

MT/T 384-1994 煤中铀的测定方法 查看

MT/T 385-1994 煤中钒的测定方法 查看

MT/T 560-1996 煤的热稳定性分级 查看

MT/T 561-1996 煤的固定碳分级 查看

MT/T 562-1996 煤中磷分分级 查看

MT/T 574-1996 煤矸石生物肥料技术条件 查看

MT/T 594-1996 煤显微组分荧光光谱测定方法 查看

MT/T 595-1996 煤显微组分荧光强度测定方法 查看

MT/T 596-1996 烟煤粘结指数分级 查看

MT/T 597-1996 煤中氯含量分级 查看

MT/T 736-1997 无烟煤电阻率测定方法 查看

MT/T 737-1997 量热仪氧弹安全性能检验规范 查看

MT/T 739-1997 煤炭堆密度小容器测定方法

MT/T 740-1997 煤炭堆密度大容器测定方法 查看

MT/T 741-1997 煤系高岭岩 三氧化二铝浸出率测定方法 查看

MT/T 748-1997 工业型煤冷压强度测定方法 查看

MT/T 749-1997 工业型煤浸水强度和浸水复干强度的测定方法 查看

MT/T 750-1997 工业型煤中的全硫测定方法 查看

MT/T 751-1997 工业型煤发热量测定方法 查看

MT/T 791-1998 水煤浆采样方法 查看

MT/T 792-1998 水煤浆浓度测定方法 查看

MT/T 799-1999 煤系高岭岩(土)及其煅烧土沉降体积测定方法 查看

MT/T 800-1999 煤系高岭岩(土)煅烧土白度测定方法 查看

MT/T 801-1999 煤系高岭岩(土)及其煅烧土悬浮性能测定方法 查看

MT/T 802.1-1999 煤系硫铁矿及硫精矿中有效硫的测定方法 查看

MT/T 802.2-1999 煤系硫铁矿及硫精矿中全硫、硫酸盐硫、硫化铁硫的测定方法 查看

MT/T 802.3-1999 煤系硫铁矿及硫精矿中总碳量的测定方法 查看

MT/T 802.4-1999 煤系硫铁矿及硫精矿中砷含量的测定方法 查看

MT/T 846-1999 煤体导水性分类 查看

SD 210-1987 火电厂动力煤标准煤样(第一批) 查看

(://instrument/bbs/s/20040801/68915/)

以上就是关于煤的质量标准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