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管技术要求

   2022-10-31 20:34:12 网络930
核心提示:弯管技术规范1) 根据管道材质和管径的不同,弯管制作有冷弯和热弯之分。2) 弯管宜采用壁厚为正公差的管道制作。3) 有缝钢管制作弯管时,焊缝应避开受拉(压)区。4) 弯制钢管,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热弯:应不小于管道外径的3.5倍;冷弯:

弯管技术要求

弯管技术规范

1) 根据管道材质和管径的不同,弯管制作有冷弯和热弯之分。

2) 弯管宜采用壁厚为正公差的管道制作。

3) 有缝钢管制作弯管时,焊缝应避开受拉(压)区。

4) 弯制钢管,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

热弯:应不小于管道外径的3.5倍;

冷弯:应不小于管道外径的4倍;

焊接弯头:应不小于管道外径的1.5倍;

冲压弯头:应不小于管道外径。

5) 钢管应在其材料特性允许范围内冷弯或热弯。

6) 加热制作弯管时,铜管加热温度范围为500~600℃;铜合金管加热温度范围为600~700℃。

7) 弯管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a 不得有裂纹(目测或依据设计文件规定);

b 不得存在过烧、分层等缺陷;

c 不宜有皱纹;

d 测量弯管任一截面上的最大外径与最小外径差,应符合表4.2.3.2-3规定;

e 各类金属管道的弯管,管端中心偏差值△不得超过3mm/m,当直管长度L大于3m时,其偏差不得超过10mm。

8) П形弯管的平面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2.3.2-4规定。

9) 钢塑复合管管径不大于50mm时可用弯管机冷弯,但其弯曲半径不得小于8倍管

表4.2.3.2-3 弯管最大外径与最小外径之差

管子类别最大外径与最小外径之差

钢管为制作弯管前管道外径的8%

铜管为制作弯管前管道外径的9%

铜合金管为制作弯管前管道外径的8% 表4.2.3.2-4 П形弯管的平面度允许偏差△(mm)长度L <500 500—1000 >1000—1500 >1500 平面度△≤3 ≤4≤6 ≤10

如何修改奥美森弯管机参数]

弯管机操作流程:

1、管型规整化

设计和排管时要避免过大的圆弧、任意曲线、复合弯以及大于180°的圆弧。过大的圆弧不但使工装笨重,而且受弯管机机床尺寸的限制;任意曲线、复合弯设计造型很不合理,极大地妨碍了机械化、自动化生产,使操作者难以摆脱笨重的体力劳动;大于180°的圆弧使弯管机无法卸模。

2、弯曲半径标准化

弯曲半径要尽量实现“一管一模”和“多管一模”。对于一根管子来说,无论有几个弯,弯曲角度如何,其弯曲半径只能有一个,因为弯管机在弯曲过程中不更换模块,这就是“一管一模”。而“多管一模”,就是同一直径规格的管子应尽量采用同一种弯曲半径,也就是使用同一套模块弯制不同形状的管形,这样才有利于减少模块数量。

3、弯曲半径

导管弯曲半径的大小,决定了导管在弯曲成形时所受阻力的大小。一般来说,管径大弯曲半径小,弯曲时容易出现内皱和打滑现象,弯曲质量很难保证,所以一般选用弯管模的R值为管子直径的2-3倍为好。

4、弯曲成形速度

弯曲成形速度对成形质量的主要影响为:速度太快,容易造成导管弯曲部分的扁平,圆度达不到要求,造成导管的拉裂、拉断;速度太慢,容易造成导管的起皱和压紧块打滑,大管径的管子易形成导管弯曲部分的下陷。针对这两台数控弯管机上大量的试验,将导管的弯曲速度确定为机器最大弯曲速度的20%-40%为宜。

5、芯棒及其位置

芯棒在弯曲过程中主要起着支撑导管弯曲半径的内壁防止其变形的作用。国产管材在机床上弯曲成形若不使用芯棒,其质量难以保证。芯棒的形式有很多种,如柱式芯棒,万向单、双、三、四球头芯棒,定向单、多球头芯棒等。另外,芯棒的位置对导管弯曲成形也有一定的影响:理论上,它的切线应与弯管模的切线平齐,但经过大量的试验证明,提前1~2mm较好,此时弯管质量比较理想。当然,提前量太大,会造成弯曲部分的外壁出现所谓“鹅头”的现象。

弯管机操作规程:

一、操作前

1、机床必须良好的接地,导线不得小于4mm2铜质软线。不允许接入超过规定范围的电源电压,不能带电插拔插件,不能用兆欧表测试控制回路,否则可能损坏器件。

2、在插拔接插件时,不能拉拔导线或电缆,以防焊接拉脱。

3、接近开关,编码器等不能用硬物撞击。

4、不能用尖锐物碰撞显示单元。

5、电气箱必须放在通风处,禁止在尘埃和腐蚀性气体中工作。

6、不得私自加装、改接PC输入输出端。

7、调换机床电源时必须重新确认电机转向。

8、机床应保持清洁,特别应注意夹紧块、滑块等滑动槽内不应有异物。

9、定期在链条及其它滑动部位加润滑油。

10、在清洗和检修时必须断开电源。

11、开车前准备:检查油箱油位是否到油位线,各润滑点加油,开机确认电机转向,检查油泵有无异常声音,开机后检查液压系统有无漏油现象(角度编码器处于不允许加油);

12、压力调整:用电磁溢流阀调整压力,保证系统压力达到需要的工作压力,一般不高于12.5Mpa。

13、模具调整:模具安装,要求模具与夹紧块对中心,夹紧块可用螺栓调节;助推块与模具对中心,助推块可调;芯头与模具对中心,松开芯头架螺栓,调正好中心后紧固螺栓。

二、操作中

1、机床开动时注意人体不得进入转臂旋转扫过的范围。

2、机床工作时,所有人员禁止进入转臂及管件扫过的空间范围!

3、机床液压系统采用YA-N32普通液压油(原牌号20号),正常情况下每年更换一次,滤油器必须同时清洗。

4、调整机床(模具)时,应由调整者自已按动按钮进行调整。绝不可一人在机床上调整,另一人在控制柜上操作。

5、调整机床或开空车时应卸下芯杆。

6、液压系统压力不可大于14Mpa。

7、手动调整侧推油缸速度时转臂应旋转至≥900时进行调整,调整速度为转臂转动弯管模具边缘的线速度同步,禁止在手动状态下侧推推进速度大于旋转模具边缘的线速度。

8、一般机器使用一段时间后应检查链条的涨紧程度,保持上下链条松紧一致。

9、自动操作时在有芯弯曲模式中,弯臂返回前,操作人员必须保证芯头在管子里面,或确保芯轴在弯臂返回时没有阻挡现象,否则,芯头或芯杆有可能被折弯或折断。

三、工作结束后,切断电源,做好清洁润滑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 2671.1-1998

代替 JB/Z 184—82

弯管机 参数

1 范围

参数。

2 弯管机参数

2. 1 弯管机的主参数为弯管最大外径。

2. 2 弯管机的主参数和基 1规定。

表 1 弯管机参数

弯管最大外径

10 16 25 40 60 89 114 159 219 273

mm

最大弯曲壁厚

2 2.5 3 4 5 6 8 12 16 20

mm

最小弯曲半径

8 12 20 30 50 70 110 160 320 400

mm

最大弯曲半径

60 100 150 250 300 450 600 800 1000 1250

mm

最大弯曲角度

195

( )

最大弯曲速度

≥12 ≥10 ≥6 ≥4 ≥3 ≥2 ≥1 ≥0.5 ≥0.4 ≥0.3

r/min

1 管件材料 s≤245 MPa。

2 最小弯曲半径指结构上保证最小弯管外径时应能达到的弯曲半径。

2. 3 弯管机的弯管外径范围:当弯管最大外径小于 114 mm时为 0.4~1倍的弯管最大外径;当弯管最大

外径大于或等于 114 mm 时,为 0.5~1倍的弯管最大外径。

2. 4 在弯曲半径大于或等于 3倍管材外径时,弯管机应能弯曲壁厚与外径之比不小于 0.03 倍的管件。

以上就是关于弯管技术要求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