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吸入油漆气体有什么危害

   2023-05-13 10:52:49 网络850
核心提示:油漆生产的主要职业危害是吸入有机溶剂蒸气,这使得患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结核、胸膜炎等严重疾病的比例相当高。超过10年工龄的油漆工大多数都有咳嗽、易疲劳、头疼、胸闷、四肢无力的症状。重金属指密度大于4.5克/立方厘米的金属,如铅、镉、铬、

长期吸入油漆气体有什么危害

油漆生产的主要职业危害是吸入有机溶剂蒸气,这使得患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结核、胸膜炎等严重疾病的比例相当高。超过10年工龄的油漆工大多数都有咳嗽、易疲劳、头疼、胸闷、四肢无力的症状。

重金属指密度大于4.5克/立方厘米的金属,如铅、镉、铬、汞等。油漆中一部分树脂、颜料或催干剂中会有可溶性重金属的存在,如果长期接触含有铅等重金属,可引发轻度神经衰弱综合症和消化不良症状,较重者则出现贫血及铅麻痹。

扩展资料:

分类

中国的国家标准GB2705-92,采用以涂料中的成膜物质为基础的分类方法。涂料通常由基料(树脂、粘接剂)、颜料、填料、溶剂和少量功能性添加剂等组成,按基料种类可分为17大类。

按性能特点可分为有机涂料、无机涂料、溶剂型涂料、无溶剂型涂料、水性涂料、粉末涂料、高固体份涂料和厚浆型涂料等;按其功能特点又可分为磁漆、色漆、清漆、调和漆、底漆、面漆和中间漆等;成品有模板漆,内外墙乳胶漆,防火乳胶漆等。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油漆

有哪些溶剂可用在清洁剂中?最好是低毒、高效、环保的

什么叫二类字

一类字就是常用字,二类字一般是很少用的生僻字,就是“只识不写”的字。

“只识不写”的字只要求认识,不作书写要求。所谓“认识”,是指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能初步结合词语理解字义,只是不要求书写而已。

什么叫一类生字二类生字

一类就是基础的生字 要求会读会写,二类是相对难一些的,会认会读就行了。

什么叫二类词语

二类词语就是只需要认识,理解词语的意思,不用必须要求写。而一类词语则要求会认,会写,理解意思,会运用。

什么叫二类轴承

NJ代表内圈单挡边外圈双挡边的二类轴承;

NU代表内圈无挡边外圈双挡边的二类轴承;

N代表内圈双挡边外圈无挡边的二类轴承;

NUP代表内圈单挡边再加一个平挡圈、外圈双挡边的二类轴承;

NF代表内圈双挡边外圈单挡边的二类轴承。

以上结构的轴承各拿一个放在一起一比较,区别就很明显了

什么叫二类溶剂

二类溶剂:有动物致癌性的溶剂,按每日允许接触量计算的规定限度如下: 

乙腈(410ppm) 

氯苯(360ppm) 

氯仿(60ppm)

 环己烷(3880ppm) 

1,2-二氯乙烯(1870ppm) 

二氯甲烷(600ppm) 

1,2-二甲氧乙烷(100ppm)

 N,N-二甲基乙酰胺(1090ppm) 

DMF(880ppm) 

二氧六环(380ppm) 

2-乙氧基乙醇(160ppm) 

乙二醇(620ppm) 

甲酰胺(220ppm) 

正己烷(290ppm) 

甲醇(3000ppm) 

乙二醇甲醚(50ppm) 

甲丁酮(50ppm) 

甲基环己烷(1180ppm) 

N-甲基吡咯烷酮(4840ppm)

 硝基甲烷(50ppm) 

吡啶(200ppm) 

环丁砜(160ppm) 

1,2,3,4-四氢化萘(100ppm) 

甲苯(890ppm) 

1,1,2-三氯乙烯(80ppm) 

二甲苯(2170ppm)

什么叫二类家电

家电界在传统上分为三大类,记人家常说的,黑色家电,白色家电和小家电,

黑色家电包括:电视机,录像机,音响,VCD,DVD等。

白色家电包括:空调,电冰箱,洗衣机等。

小家电:电磁炉,热水器,风扇,吸尘器,饮水机,电熨斗,豆浆机,消毒柜,净水器,电饭锅,电火锅等。

什么叫一类初中,什么叫二类初中

所谓一类校、二类校、三类校的区别有许多标准:主要包括教师水平、硬件条件、教学质量、生源水平、教学水平、升学水平等诸多的因素。家长在为孩子选择学校青睐一类校,根本原因是在于一类校的诸多优势条件。事实上也是这样:孩子在好学校就读,不仅可以享受到优质的硬件资源,同时还可以接受优秀教师的言传身教,同时,还可以和许多同样优秀的同学成为朋友,人脉本身就是事业的基础。

什么叫做二类车

收费公路车辆通行费车型分类仍将按交通部行业标准执行,统一按五类车划分。

即:7座(含7座)以下轿车、小型客车、2吨(含2吨)以下小货车为一类车,收费价格折算系数为1;

8座至19座客车、2吨以上至5吨(含5吨)货车为二类车,收费价格折算系数为2;

20座至39座客车、5吨以上至10吨(含10吨)货车、20英尺集装箱车为三类车,收费价格折算系数为3;

40座(含40座)以上客车、10吨以上至15吨(含15吨)货车、40英尺集装箱车为四类车,收费价格折算系数为4;

15吨以上货车为五类车,收费价格折算系数为5。

什么叫第二类危险源?

重大危险源定义

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危险物质:一种物质或若干种物质的混合物,由于它的化学、物理或毒性特性,使其具有易导致火灾、爆炸或中毒的危险。

单元: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临界量:指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物质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物质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

重大危险源辨识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企业应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对重大危险源应监测监控并并到当地安监部门备案。

重大危险源申报的类别如下:

1) 贮罐区(贮罐);

2) 库区(库);

3) 生产场所;

4) 压力管道;

5) 锅炉;

6) 压力容器;

7) 煤矿(井工开采);

8)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

9) 尾矿库。

沸点在-10℃~30℃左右的气体和液体有?(无毒)

常用有机溶剂分类

第一类溶剂

是指已知可以致癌并被强烈怀疑对人和环境有害的溶剂。在可能的情况下,应避免使用这类溶剂。如果在生产治疗价值较大的药品时不可避免地使用了这类溶剂,除非能证明其合理性,残留量必须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如:

苯(2ppm)、四氯化碳(4ppm)、1,2-二氯乙烷(5ppm)、1,1-二氯乙烷(8ppm)、1,1,1-三氯乙烷(1500ppm)。

第二类溶剂

是指无基因毒性但有动物致癌性的溶剂。按每日用药10克计算的每日允许接触量如下:

2-甲氧基乙醇(50ppm)、氯仿(60ppm)、1,1,2-三氯乙烯(80ppm)、1,2-二甲氧基乙烷(100ppm)、1,2,3,4-四氢化萘(100ppm)、2-乙氧基乙醇(160ppm)、环丁砜(160ppm)、嘧啶(200ppm)、甲酰胺(220ppm)、正己烷(290ppm)、氯苯(360ppm)、二氧杂环己烷(380ppm)、乙腈(410ppm)、二氯甲烷(600ppm)、乙烯基乙二醇(620ppm)、N,N-二甲基甲酰胺(880ppm)、甲苯(890ppm)、N,N-二甲基乙酰胺(1090ppm)、甲基环己烷(1180ppm)、1,2-二氯乙烯(1870ppm)、二甲苯(2170ppm)、甲醇(3000ppm)、环己烷(3880ppm)、N-甲基吡咯烷酮(4840ppm)、。

第三类溶剂

是指对人体低毒的溶剂。急性或短期研究显示,这些溶剂毒性较低,基因毒性研究结果呈阴性,但尚无这些溶剂的长期毒性或致癌性的数据。在无需论证的情况下,残留溶剂的量不高于0.5%是可接受的,但高于此值则须证明其合理性。这类溶剂包括:

戊烷、甲酸、乙酸、乙醚、丙酮、苯甲醚、1-丙醇、2-丙醇、1-丁醇、2-丁醇、戊醇、乙酸丁酯、三丁甲基乙醚、乙酸异丙酯、甲乙酮、二甲亚砜、异丙基苯、乙酸乙酯、甲酸乙酯、乙酸异丁酯、乙酸甲酯、3-甲基-1-丁醇、甲基异丁酮、2-甲基-1-丙醇、乙酸丙酯。

除上述这三类溶剂外,在药物、辅料和药品生产过程中还常用其他溶剂,如1,1-二乙氧基丙烷、1,1-二甲氧基甲烷、2,2-二甲氧基丙烷、异辛烷、异丙醚、甲基异丙酮、甲基四氢呋喃、石油醚、三氯乙酸、三氟乙酸。这些溶剂尚无基于每日允许剂量的毒理学资料,如需在生产中使用这些溶剂,必须证明其合理性。

资料来源http://www.lovetcm.com/data/2006/0831/article_770.htm

常用溶剂的沸点、溶解性和毒性

常用溶剂的沸点、溶解性和毒性

溶剂名称 沸点(101.3kPa) 溶解性 毒性

液氨 -33.35℃ 特殊溶解性:能溶解碱金属和碱土金属 剧毒性、腐蚀性

液态二氧化硫 -10.08 溶解胺、醚、醇苯酚、有机酸、芳香烃、溴、二硫化碳,多数饱和烃不溶 剧毒

甲胺 -6.3 是多数有机物和无机物的优良溶剂,液态甲胺与水、醚、苯、丙酮、低级醇混溶,其盐酸盐易溶于水,不溶于醇、醚、酮、氯仿、乙酸乙酯 中等毒性,易燃

二甲胺 7.4 是有机物和无机物的优良溶剂,溶于水、低级醇、醚、低极性溶剂 强烈刺激性

石油醚 不溶于水,与丙酮、乙醚、乙酸乙酯、苯、氯仿及甲醇以上高级醇混溶 与低级烷相似

乙醚 34.6 微溶于水,易溶与盐酸.与醇、醚、石油醚、苯、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混溶 麻醉性

戊烷 36.1 与乙醇、乙醚等多数有机溶剂混溶 低毒性

二氯甲烷 39.75 与醇、醚、氯仿、苯、二硫化碳等有机溶剂混溶 低毒,麻醉性强

二硫化碳 46.23 微溶与水,与多种有机溶剂混溶 麻醉性,强刺激性

溶剂石油脑 与乙醇、丙酮、戊醇混溶 较其他石油系溶剂大

丙酮 56.12 与水、醇、醚、烃混溶 低毒,类乙醇,但较大

1,1-二氯乙烷 57.28 与醇、醚等大多数有机溶剂混溶 低毒、局部刺激性

氯仿 61.15 与乙醇、乙醚、石油醚、卤代烃、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等混溶 中等毒性,强麻醉性

甲醇 64.5 与水、乙醚、醇、酯、卤代烃、苯、酮混溶 中等毒性,麻醉性,

四氢呋喃 66 优良溶剂,与水混溶,很好的溶解乙醇、乙醚、脂肪烃、芳香烃、氯化烃 吸入微毒,经口低毒

己烷 68.7 甲醇部分溶解,比乙醇高的醇、醚丙酮、氯仿混溶 低毒。麻醉性,刺激性

三氟代乙酸 71.78 与水,乙醇,乙醚,丙酮,苯,四氯化碳,己烷混溶,溶解多种脂肪族,芳香族化合物

1,1,1-三氯乙烷 74.0 与丙酮、、甲醇、乙醚、苯、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混溶 低毒类溶剂

四氯化碳 76.75 与醇、醚、石油醚、石油脑、冰醋酸、二硫化碳、氯代烃混溶 氯代甲烷中,毒性最强

乙酸乙酯 77.112 与醇、醚、氯仿、丙酮、苯等大多数有机溶剂溶解,能溶解某些金属盐 低毒,麻醉性

乙醇 78.3 与水、乙醚、氯仿、酯、烃类衍生物等有机溶剂混溶 微毒类,麻醉性

丁酮 79.64 与丙酮相似,与醇、醚、苯等大多数有机溶剂混溶 低毒,毒性强于丙酮

苯 80.10 难溶于水,与甘油、乙二醇、乙醇、氯仿、乙醚、、四氯化碳、二硫化碳、丙酮、甲苯、二甲苯、冰醋酸、脂肪烃等大多有机物混溶 强烈毒性

环己烷 80.72 与乙醇、高级醇、醚、丙酮、烃、氯代烃、高级脂肪酸、胺类混溶 低毒,中枢抑制作用

乙睛 81.60 与水、甲醇、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丙酮、醚、氯仿、四氯化碳、氯乙烯及各种不饱和烃混溶,但是不与饱和烃混溶 中等毒性,大量吸入蒸气,引起急性中毒

异丙醇 82.40 与乙醇、乙醚、氯仿、水混溶 微毒,类似乙醇

1,2-二氯乙烷 83.48 与乙醇、乙醚、氯仿、四氯化碳等多种有机溶剂混溶 高毒性、致癌

乙二醇二甲醚 85.2 溶于水,与醇、醚、酮、酯、烃、氯代烃等多种有机溶剂混溶。能溶解各种树脂,还是二氧化硫、氯代甲烷、乙烯等气体的优良溶剂 吸入和经口低毒

三氯乙烯 87.19 不溶于水,与乙醇.乙醚、丙酮、苯、乙酸乙酯、脂肪族氯代烃、汽油混溶 有机有毒品

三乙胺 89.6 水:18.7以下混溶,以上微溶。易溶于氯仿、丙酮,溶于乙醇、乙醚 易爆,皮肤黏膜刺激性强

丙睛 97.35 溶解醇、醚、DMF、乙二胺等有机物,与多种金属盐形成加成有机物 高毒性,与氢氰酸相似

庚烷 98.4 与己烷类似 低毒,刺激性、麻醉性

水 100 略 略

硝基甲烷 101.2 与醇、醚、四氯化碳、DMF、等混溶 麻醉性,刺激性

1,4-二氧六环 101.32 能与水及多数有机溶剂混溶,仍溶解能力很强 微毒,强于乙醚2~3倍

甲苯 110.63 不溶于水,与甲醇、乙醇、氯仿、丙酮、乙醚、冰醋酸、苯等有机溶剂混溶 低毒类,麻醉作用

硝基乙烷 114.0 与醇、醚、氯仿混溶,溶解多种树脂和纤维素衍生物 局部刺激性较强

吡啶 115.3 与水、醇、醚、石油醚、苯、油类混溶。能溶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 低毒,皮肤黏膜刺激性

4-甲基-2-戊酮 115.9 能与乙醇、乙醚、苯等大多数有机溶剂和动植物油相混溶 毒性和局部刺激性较强

乙二胺 117.26 溶于水、乙醇、苯和乙醚,微溶于庚烷 刺激皮肤、眼睛

丁醇 117.7 与醇、醚、苯混溶 低毒,大于乙醇3倍

乙酸 118.1 与水、乙醇、乙醚、四氯化碳混溶,不溶于二硫化碳及C12以上高级脂肪烃 低毒,浓溶液毒性强

乙二醇一甲醚 124.6 与水、醛、醚、苯、乙二醇、丙酮、四氯化碳、DMF等混溶 低毒类

辛烷 125.67 几乎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与醚、丙酮、石油醚、苯、氯仿、汽油混溶 低毒性,麻醉性

乙酸丁酯 126.11 优良有机溶剂,广泛应用于医药行业,还可以用做萃取剂 一般条件毒性不大

吗啉 128.94 溶解能力强,超过二氧六环、苯、和吡啶,与水混溶,溶解丙酮、苯、乙醚、甲醇、乙醇、乙二醇、2-己酮、蓖麻油、松节油、松脂等 腐蚀皮肤,刺激眼和结膜,蒸汽引起肝肾病变

氯苯 131.69 能与醇、醚、脂肪烃、芳香烃、和有机氯化物等多种有机溶剂混溶 低于苯,损害中枢系统,

乙二醇一乙醚 135.6 与乙二醇一甲醚相似,但是极性小,与水、醇、醚、四氯化碳、丙酮混溶 低毒类,二级易燃液体

对二甲苯 138.35 不溶于水,与醇、醚和其他有机溶剂混溶 一级易燃液体

二甲苯 138.5~141.5 不溶于水,与乙醇、乙醚、苯、烃等有机溶剂混溶,乙二醇、甲醇、2-氯乙醇等极性溶剂部分溶解 一级易燃液体,低毒类

间二甲苯 139.10 不溶于水,与醇、醚、氯仿混溶,室温下溶解乙睛、DMF等 一级易燃液体

醋酸酐 140.0

邻二甲苯 144.41 不溶于水,与乙醇、乙醚、氯仿等混溶 一级易燃液体

N,N-二甲基甲酰胺 153.0 与水、醇、醚、酮、不饱和烃、芳香烃烃等混溶,溶解能力强 低毒

环己酮 155.65 与甲醇、乙醇、苯、丙酮、己烷、乙醚、硝基苯、石油脑、二甲苯、乙二醇、乙酸异戊酯、二乙胺及其他多种有机溶剂混溶 低毒类,有麻醉性,中毒几率比较小

环己醇 161 与醇、醚、二硫化碳、丙酮、氯仿、苯、脂肪烃、芳香烃、卤代烃混溶 低毒,无血液毒性,刺激性

N,N-二甲基乙酰胺 166.1 溶解不饱和脂肪烃,与水、醚、酯、酮、芳香族化合物混溶 微毒类

糠醛 161.8 与醇、醚、氯仿、丙酮、苯等混溶,部分溶解低沸点脂肪烃,无机物一般不溶 有毒品,刺激眼睛,催泪

N-甲基甲酰胺 180~185 与苯混溶,溶于水和醇,不溶于醚 一级易燃液体

苯酚(石炭酸) 181.2 溶于乙醇、乙醚、乙酸、甘油、氯仿、二硫化碳和苯等,难溶于烃类溶剂,65.3℃以上与水混溶,65.3℃以下分层 高毒类,对皮肤、黏膜有强烈腐蚀性,可经皮吸收中毒

1,2-丙二醇 187.3 与水、乙醇、乙醚、氯仿、丙酮等多种有机溶剂混溶 低毒,吸湿,不宜静注

二甲亚砜 189.0 与水、甲醇、乙醇、乙二醇、甘油、乙醛、丙酮乙酸乙酯吡啶、芳烃混溶 微毒,对眼有刺激性

邻甲酚 190.95 微溶于水,能与乙醇、乙醚、苯、氯仿、乙二醇、甘油等混溶 参照甲酚

N,N-二甲基苯胺 193 微溶于水,能随水蒸气挥发,与醇、醚、氯仿、苯等混溶,能溶解多种有机物 抑制中枢和循环系统,经皮肤吸收中毒

乙二醇 197.85 与水、乙醇、丙酮、乙酸、甘油、吡啶混溶,与氯仿、乙醚、苯、二硫化碳等男溶,对烃类、卤代烃不溶,溶解食盐、氯化锌等无机物 低毒类,可经皮肤吸收中毒

对甲酚 201.88 参照甲酚 参照甲酚

N-甲基吡咯烷酮 202 与水混溶,除低级脂肪烃可以溶解大多无机,有机物,极性气体,高分子化合物 毒性低,不可内服

间甲酚 202.7 参照甲酚 与甲酚相似,参照甲酚

苄醇 205.45 与乙醇、乙醚、氯仿混溶,20℃在水中溶解3.8%(wt) 低毒,黏膜刺激性

甲酚 210 微溶于水,能于乙醇、乙醚、苯、氯仿、乙二醇、甘油等混溶 低毒类,腐蚀性,与苯酚相似

甲酰胺 210.5 与水、醇、乙二醇、丙酮、乙酸、二氧六环、甘油、苯酚混溶,几乎不溶于脂肪烃、芳香烃、醚、卤代烃、氯苯、硝基苯等 皮肤、黏膜刺激性、惊皮肤吸收

硝基苯 210.9 几乎不溶于水,与醇、醚、苯等有机物混溶,对有机物溶解能力强 剧毒,可经皮肤吸收

乙酰胺 221.15 溶于水、醇、吡啶、氯仿、甘油、热苯、丁酮、丁醇、苄醇,微溶于乙醚 毒性较低

六甲基磷酸三酰胺 233(HMTA) 与水混溶,与氯仿络合,溶于醇、醚、酯、苯、酮、烃、卤代烃等 较大毒性

喹啉 237.10 溶于热水、稀酸、乙醇、乙醚、丙酮、苯、氯仿、二硫化碳等 中等毒性,刺激皮肤和眼

乙二醇碳酸酯 238 与热水,醇,苯,醚,乙酸乙酯,乙酸混溶,干燥醚,四氯化碳,石油醚,CCl4中不溶 毒性低

二甘醇 244.8 与水、乙醇、乙二醇、丙酮、氯仿、糠醛混溶,与乙醚、四氯化碳等不混溶 微毒,经皮吸收,刺激性小

丁二睛 267 溶于水,易溶于乙醇和乙醚,微溶于二硫化碳、己烷 中等毒性

环丁砜 287.3 几乎能与所有有机溶剂混溶,除脂肪烃外能溶解大多数有机物

甘油 290.0 与水、乙醇混溶,不溶于乙醚、氯仿、二硫化碳、苯、四氯化碳、石油醚 食用对人体无毒

资料来源http://drugfocus.net/redirect.php?tid=2927&goto=lastpost

石油化工行业专题报告:PX结构性下跌将拉开大炼化盈利飞跃序幕!

朋友你好!氟利昂-11,即一氟三氯甲烷,分子式为CFCl3,沸点为23.7℃;无毒,不燃.同种物质沸点在不同的大气压下会有所不同,即使不同种物质在可能的气压情况下也会相同。

本题所问的问题可能性太多了。下面举些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大约40-60摄氏度的物质

二氯甲烷 39.75 与醇、醚、氯仿、苯、二硫化碳等有机溶剂混溶 低毒,麻醉性强

二硫化碳 46.23 微溶与水,与多种有机溶剂混溶 麻醉性,强刺激性

溶剂石油脑 与乙醇、丙酮、戊醇混溶 较其他石油系溶剂大

丙酮 56.12 与水、醇、醚、烃混溶 低毒,类乙醇,但较大

1,1-二氯乙烷 57.28 与醇、醚等大多数有机溶剂混溶 低毒、局部刺激性

氯仿 61.15 与乙醇、乙醚、石油醚、卤代烃、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等混溶 中等毒性,强麻醉性

甲醇 64.5 与水、乙醚、醇、酯、卤代烃、苯、酮混溶 中等毒性,麻醉性,

四氢呋喃 66 优良溶剂,与水混溶,很好的溶解乙醇、乙醚、脂肪烃、芳香烃、氯化烃 吸入微毒,经口低毒

另外其他可以参考沸点表(国际标准)

液氨 -33.35℃ 特殊溶解性:能溶解碱金属和碱土金属 剧毒性、腐蚀性

液态二氧化硫 -10.08 溶解胺、醚、醇苯酚、有机酸、芳香烃、溴、二硫化碳,多数饱和烃不溶 剧毒

甲胺 -6.3 是多数有机物和无机物的优良溶剂,液态甲胺与水、醚、苯、丙酮、低级醇混溶,其盐酸盐易溶于水,不溶于醇、醚、酮、氯仿、乙酸乙酯 中等毒性,易燃

二甲胺 7.4 是有机物和无机物的优良溶剂,溶于水、低级醇、醚、低极性溶剂 强烈刺激性

石油醚 不溶于水,与丙酮、乙醚、乙酸乙酯、苯、氯仿及甲醇以上高级醇混溶 与低级烷相似

乙醚 34.6 微溶于水,易溶与盐酸.与醇、醚、石油醚、苯、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混溶 麻醉性

戊烷 36.1 与乙醇、乙醚等多数有机溶剂混溶 低毒性

二氯甲烷 39.75 与醇、醚、氯仿、苯、二硫化碳等有机溶剂混溶 低毒,麻醉性强

二硫化碳 46.23 微溶与水,与多种有机溶剂混溶 麻醉性,强刺激性

溶剂石油脑 与乙醇、丙酮、戊醇混溶 较其他石油系溶剂大

丙酮 56.12 与水、醇、醚、烃混溶 低毒,类乙醇,但较大

1,1-二氯乙烷 57.28 与醇、醚等大多数有机溶剂混溶 低毒、局部刺激性

氯仿 61.15 与乙醇、乙醚、石油醚、卤代烃、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等混溶 中等毒性,强麻醉性

甲醇 64.5 与水、乙醚、醇、酯、卤代烃、苯、酮混溶 中等毒性,麻醉性,

四氢呋喃 66 优良溶剂,与水混溶,很好的溶解乙醇、乙醚、脂肪烃、芳香烃、氯化烃 吸入微毒,经口低毒

己烷 68.7 甲醇部分溶解,比乙醇高的醇、醚丙酮、氯仿混溶 低毒。麻醉性,刺激性

三氟代乙酸 71.78 与水,乙醇,乙醚,丙酮,苯,四氯化碳,己烷混溶,溶解多种脂肪族,芳香族化合物

1,1,1-三氯乙烷 74.0 与丙酮、、甲醇、乙醚、苯、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混溶 低毒类溶剂

四氯化碳 76.75 与醇、醚、石油醚、石油脑、冰醋酸、二硫化碳、氯代烃混溶 氯代甲烷中,毒性最强

乙酸乙酯 77.112 与醇、醚、氯仿、丙酮、苯等大多数有机溶剂溶解,能溶解某些金属盐 低毒,麻醉性

乙醇 78.3 与水、乙醚、氯仿、酯、烃类衍生物等有机溶剂混溶 微毒类,麻醉性

丁酮 79.64 与丙酮相似,与醇、醚、苯等大多数有机溶剂混溶 低毒,毒性强于丙酮

苯 80.10 难溶于水,与甘油、乙二醇、乙醇、氯仿、乙醚、、四氯化碳、二硫化碳、丙酮、甲苯、二甲苯、冰醋酸、脂肪烃等大多有机物混溶 强烈毒性

环己烷 80.72 与乙醇、高级醇、醚、丙酮、烃、氯代烃、高级脂肪酸、胺类混溶 低毒,中枢抑制作用

乙睛 81.60 与水、甲醇、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丙酮、醚、氯仿、四氯化碳、氯乙烯及各种不饱和烃混溶,但是不与饱和烃混溶 中等毒性,大量吸入蒸气,引起急性中毒

异丙醇 82.40 与乙醇、乙醚、氯仿、水混溶 微毒,类似乙醇

1,2-二氯乙烷 83.48 与乙醇、乙醚、氯仿、四氯化碳等多种有机溶剂混溶 高毒性、致癌

乙二醇二甲醚 85.2 溶于水,与醇、醚、酮、酯、烃、氯代烃等多种有机溶剂混溶。能溶解各种树脂,还是二氧化硫、氯代甲烷、乙烯等气体的优良溶剂 吸入和经口低毒

三氯乙烯 87.19 不溶于水,与乙醇.乙醚、丙酮、苯、乙酸乙酯、脂肪族氯代烃、汽油混溶 有机有毒品

三乙胺 89.6 水:18.7以下混溶,以上微溶。易溶于氯仿、丙酮,溶于乙醇、乙醚 易爆,皮肤黏膜刺激性强

丙睛 97.35 溶解醇、醚、DMF、乙二胺等有机物,与多种金属盐形成加成有机物 高毒性,与氢氰酸相似

庚烷 98.4 与己烷类似 低毒,刺激性、麻醉性

水 100 略 略

硝基甲烷 101.2 与醇、醚、四氯化碳、DMF、等混溶 麻醉性,刺激性

1,4-二氧六环 101.32 能与水及多数有机溶剂混溶,仍溶解能力很强 微毒,强于乙醚2~3倍

甲苯 110.63 不溶于水,与甲醇、乙醇、氯仿、丙酮、乙醚、冰醋酸、苯等有机溶剂混溶 低毒类,麻醉作用

硝基乙烷 114.0 与醇、醚、氯仿混溶,溶解多种树脂和纤维素衍生物 局部刺激性较强

吡啶 115.3 与水、醇、醚、石油醚、苯、油类混溶。能溶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 低毒,皮肤黏膜刺激性

4-甲基-2-戊酮 115.9 能与乙醇、乙醚、苯等大多数有机溶剂和动植物油相混溶 毒性和局部刺激性较强

乙二胺 117.26 溶于水、乙醇、苯和乙醚,微溶于庚烷 刺激皮肤、眼睛

丁醇 117.7 与醇、醚、苯混溶 低毒,大于乙醇3倍

乙酸 118.1 与水、乙醇、乙醚、四氯化碳混溶,不溶于二硫化碳及C12以上高级脂肪烃 低毒,浓溶液毒性强

乙二醇一甲醚 124.6 与水、醛、醚、苯、乙二醇、丙酮、四氯化碳、DMF等混溶 低毒类

辛烷 125.67 几乎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与醚、丙酮、石油醚、苯、氯仿、汽油混溶 低毒性,麻醉性

乙酸丁酯 126.11 优良有机溶剂,广泛应用于医药行业,还可以用做萃取剂 一般条件毒性不大

吗啉 128.94 溶解能力强,超过二氧六环、苯、和吡啶,与水混溶,溶解丙酮、苯、乙醚、甲醇、乙醇、乙二醇、2-己酮、蓖麻油、松节油、松脂等 腐蚀皮肤,刺激眼和结膜,蒸汽引起肝肾病变

氯苯 131.69 能与醇、醚、脂肪烃、芳香烃、和有机氯化物等多种有机溶剂混溶 低于苯,损害中枢系统,

乙二醇一乙醚 135.6 与乙二醇一甲醚相似,但是极性小,与水、醇、醚、四氯化碳、丙酮混溶 低毒类,二级易燃液体

对二甲苯 138.35 不溶于水,与醇、醚和其他有机溶剂混溶 一级易燃液体

二甲苯 138.5~141.5 不溶于水,与乙醇、乙醚、苯、烃等有机溶剂混溶,乙二醇、甲醇、2-氯乙醇等极性溶剂部分溶解 一级易燃液体,低毒类

间二甲苯 139.10 不溶于水,与醇、醚、氯仿混溶,室温下溶解乙睛、DMF等 一级易燃液体

醋酸酐 140.0

邻二甲苯 144.41 不溶于水,与乙醇、乙醚、氯仿等混溶 一级易燃液体

N,N-二甲基甲酰胺 153.0 与水、醇、醚、酮、不饱和烃、芳香烃烃等混溶,溶解能力强 低毒

环己酮 155.65 与甲醇、乙醇、苯、丙酮、己烷、乙醚、硝基苯、石油脑、二甲苯、乙二醇、乙酸异戊酯、二乙胺及其他多种有机溶剂混溶 低毒类,有麻醉性,中毒几率比较小

环己醇 161 与醇、醚、二硫化碳、丙酮、氯仿、苯、脂肪烃、芳香烃、卤代烃混溶 低毒,无血液毒性,刺激性

N,N-二甲基乙酰胺 166.1 溶解不饱和脂肪烃,与水、醚、酯、酮、芳香族化合物混溶 微毒类

糠醛 161.8 与醇、醚、氯仿、丙酮、苯等混溶,部分溶解低沸点脂肪烃,无机物一般不溶 有毒品,刺激眼睛,催泪

N-甲基甲酰胺 180~185 与苯混溶,溶于水和醇,不溶于醚 一级易燃液体

苯酚(石炭酸) 181.2 溶于乙醇、乙醚、乙酸、甘油、氯仿、二硫化碳和苯等,难溶于烃类溶剂,65.3℃以上与水混溶,65.3℃以下分层 高毒类,对皮肤、黏膜有强烈腐蚀性,可经皮吸收中毒

1,2-丙二醇 187.3 与水、乙醇、乙醚、氯仿、丙酮等多种有机溶剂混溶 低毒,吸湿,不宜静注

二甲亚砜 189.0 与水、甲醇、乙醇、乙二醇、甘油、乙醛、丙酮乙酸乙酯吡啶、芳烃混溶 微毒,对眼有刺激性

邻甲酚 190.95 微溶于水,能与乙醇、乙醚、苯、氯仿、乙二醇、甘油等混溶 参照甲酚

N,N-二甲基苯胺 193 微溶于水,能随水蒸气挥发,与醇、醚、氯仿、苯等混溶,能溶解多种有机物 抑制中枢和循环系统,经皮肤吸收中毒

乙二醇 197.85 与水、乙醇、丙酮、乙酸、甘油、吡啶混溶,与氯仿、乙醚、苯、二硫化碳等男溶,对烃类、卤代烃不溶,溶解食盐、氯化锌等无机物 低毒类,可经皮肤吸收中毒

对甲酚 201.88 参照甲酚 参照甲酚

N-甲基吡咯烷酮 202 与水混溶,除低级脂肪烃可以溶解大多无机,有机物,极性气体,高分子化合物 毒性低,不可内服

间甲酚 202.7 参照甲酚 与甲酚相似,参照甲酚

苄醇 205.45 与乙醇、乙醚、氯仿混溶,20℃在水中溶解3.8%(wt) 低毒,黏膜刺激性

甲酚 210 微溶于水,能于乙醇、乙醚、苯、氯仿、乙二醇、甘油等混溶 低毒类,腐蚀性,与苯酚相似

甲酰胺 210.5 与水、醇、乙二醇、丙酮、乙酸、二氧六环、甘油、苯酚混溶,几乎不溶于脂肪烃、芳香烃、醚、卤代烃、氯苯、硝基苯等 皮肤、黏膜刺激性、惊皮肤吸收

硝基苯 210.9 几乎不溶于水,与醇、醚、苯等有机物混溶,对有机物溶解能力强 剧毒,可经皮肤吸收

乙酰胺 221.15 溶于水、醇、吡啶、氯仿、甘油、热苯、丁酮、丁醇、苄醇,微溶于乙醚 毒性较低

六甲基磷酸三酰胺 233(HMTA) 与水混溶,与氯仿络合,溶于醇、醚、酯、苯、酮、烃、卤代烃等 较大毒性

喹啉 237.10 溶于热水、稀酸、乙醇、乙醚、丙酮、苯、氯仿、二硫化碳等 中等毒性,刺激皮肤和眼

乙二醇碳酸酯 238 与热水,醇,苯,醚,乙酸乙酯,乙酸混溶,干燥醚,四氯化碳,石油醚,CCl4中不溶 毒性低

二甘醇 244.8 与水、乙醇、乙二醇、丙酮、氯仿、糠醛混溶,与乙醚、四氯化碳等不混溶 微毒,经皮吸收,刺激性小

丁二睛 267 溶于水,易溶于乙醇和乙醚,微溶于二硫化碳、己烷 中等毒性

环丁砜 287.3 几乎能与所有有机溶剂混溶,除脂肪烃外能溶解大多数有机物

甘油 290.0 与水、乙醇混溶,不溶于乙醚、氯仿、二硫化碳、苯、四氯化碳、石油醚 食用对人体无毒

回答者:Golem_AI - 经理 四级 10-8 12:39

液氨 -33.35℃ 特殊溶解性:能溶解碱金属和碱土金属 剧毒性、腐蚀性

液态二氧化硫 -10.08 溶解胺、醚、醇苯酚、有机酸、芳香烃、溴、二硫化碳,多数饱和烃不溶 剧毒

甲胺 -6.3 是多数有机物和无机物的优良溶剂,液态甲胺与水、醚、苯、丙酮、低级醇混溶,其盐酸盐易溶于水,不溶于醇、醚、酮、氯仿、乙酸乙酯 中等毒性,易燃

二甲胺 7.4 是有机物和无机物的优良溶剂,溶于水、低级醇、醚、低极性溶剂 强烈刺激性

石油醚 不溶于水,与丙酮、乙醚、乙酸乙酯、苯、氯仿及甲醇以上高级醇混溶 与低级烷相似

乙醚 34.6 微溶于水,易溶与盐酸.与醇、醚、石油醚、苯、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混溶 麻醉性

戊烷 36.1 与乙醇、乙醚等多数有机溶剂混溶 低毒性

二氯甲烷 39.75 与醇、醚、氯仿、苯、二硫化碳等有机溶剂混溶 低毒,麻醉性强

二硫化碳 46.23 微溶与水,与多种有机溶剂混溶 麻醉性,强刺激性

溶剂石油脑 与乙醇、丙酮、戊醇混溶 较其他石油系溶剂大

丙酮 56.12 与水、醇、醚、烃混溶 低毒,类乙醇,但较大

1,1-二氯乙烷 57.28 与醇、醚等大多数有机溶剂混溶 低毒、局部刺激性

氯仿 61.15 与乙醇、乙醚、石油醚、卤代烃、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等混溶 中等毒性,强麻醉性

甲醇 64.5 与水、乙醚、醇、酯、卤代烃、苯、酮混溶 中等毒性,麻醉性,

四氢呋喃 66 优良溶剂,与水混溶,很好的溶解乙醇、乙醚、脂肪烃、芳香烃、氯化烃 吸入微毒,经口低毒

己烷 68.7 甲醇部分溶解,比乙醇高的醇、醚丙酮、氯仿混溶 低毒。麻醉性,刺激性

三氟代乙酸 71.78 与水,乙醇,乙醚,丙酮,苯,四氯化碳,己烷混溶,溶解多种脂肪族,芳香族化合物

1,1,1-三氯乙烷 74.0 与丙酮、、甲醇、乙醚、苯、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混溶 低毒类溶剂

四氯化碳 76.75 与醇、醚、石油醚、石油脑、冰醋酸、二硫化碳、氯代烃混溶 氯代甲烷中,毒性最强

乙酸乙酯 77.112 与醇、醚、氯仿、丙酮、苯等大多数有机溶剂溶解,能溶解某些金属盐 低毒,麻醉性

乙醇 78.3 与水、乙醚、氯仿、酯、烃类衍生物等有机溶剂混溶 微毒类,麻醉性

丁酮 79.64 与丙酮相似,与醇、醚、苯等大多数有机溶剂混溶 低毒,毒性强于丙酮

苯 80.10 难溶于水,与甘油、乙二醇、乙醇、氯仿、乙醚、、四氯化碳、二硫化碳、丙酮、甲苯、二甲苯、冰醋酸、脂肪烃等大多有机物混溶 强烈毒性

环己烷 80.72 与乙醇、高级醇、醚、丙酮、烃、氯代烃、高级脂肪酸、胺类混溶 低毒,中枢抑制作用

乙睛 81.60 与水、甲醇、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丙酮、醚、氯仿、四氯化碳、氯乙烯及各种不饱和烃混溶,但是不与饱和烃混溶 中等毒性,大量吸入蒸气,引起急性中毒

异丙醇 82.40 与乙醇、乙醚、氯仿、水混溶 微毒,类似乙醇

1,2-二氯乙烷 83.48 与乙醇、乙醚、氯仿、四氯化碳等多种有机溶剂混溶 高毒性、致癌

乙二醇二甲醚 85.2 溶于水,与醇、醚、酮、酯、烃、氯代烃等多种有机溶剂混溶。能溶解各种树脂,还是二氧化硫、氯代甲烷、乙烯等气体的优良溶剂 吸入和经口低毒

三氯乙烯 87.19 不溶于水,与乙醇.乙醚、丙酮、苯、乙酸乙酯、脂肪族氯代烃、汽油混溶 有机有毒品

三乙胺 89.6 水:18.7以下混溶,以上微溶。易溶于氯仿、丙酮,溶于乙醇、乙醚 易爆,皮肤黏膜刺激性强

丙睛 97.35 溶解醇、醚、DMF、乙二胺等有机物,与多种金属盐形成加成有机物 高毒性,与氢氰酸相似

庚烷 98.4 与己烷类似 低毒,刺激性、麻醉性

水 100 略 略

硝基甲烷 101.2 与醇、醚、四氯化碳、DMF、等混溶 麻醉性,刺激性

1,4-二氧六环 101.32 能与水及多数有机溶剂混溶,仍溶解能力很强 微毒,强于乙醚2~3倍

甲苯 110.63 不溶于水,与甲醇、乙醇、氯仿、丙酮、乙醚、冰醋酸、苯等有机溶剂混溶 低毒类,麻醉作用

硝基乙烷 114.0 与醇、醚、氯仿混溶,溶解多种树脂和纤维素衍生物 局部刺激性较强

吡啶 115.3 与水、醇、醚、石油醚、苯、油类混溶。能溶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 低毒,皮肤黏膜刺激性

4-甲基-2-戊酮 115.9 能与乙醇、乙醚、苯等大多数有机溶剂和动植物油相混溶 毒性和局部刺激性较强

乙二胺 117.26 溶于水、乙醇、苯和乙醚,微溶于庚烷 刺激皮肤、眼睛

丁醇 117.7 与醇、醚、苯混溶 低毒,大于乙醇3倍

乙酸 118.1 与水、乙醇、乙醚、四氯化碳混溶,不溶于二硫化碳及C12以上高级脂肪烃 低毒,浓溶液毒性强

乙二醇一甲醚 124.6 与水、醛、醚、苯、乙二醇、丙酮、四氯化碳、DMF等混溶 低毒类

辛烷 125.67 几乎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与醚、丙酮、石油醚、苯、氯仿、汽油混溶 低毒性,麻醉性

乙酸丁酯 126.11 优良有机溶剂,广泛应用于医药行业,还可以用做萃取剂 一般条件毒性不大

吗啉 128.94 溶解能力强,超过二氧六环、苯、和吡啶,与水混溶,溶解丙酮、苯、乙醚、甲醇、乙醇、乙二醇、2-己酮、蓖麻油、松节油、松脂等 腐蚀皮肤,刺激眼和结膜,蒸汽引起肝肾病变

氯苯 131.69 能与醇、醚、脂肪烃、芳香烃、和有机氯化物等多种有机溶剂混溶 低于苯,损害中枢系统,

乙二醇一乙醚 135.6 与乙二醇一甲醚相似,但是极性小,与水、醇、醚、四氯化碳、丙酮混溶 低毒类,二级易燃液体

对二甲苯 138.35 不溶于水,与醇、醚和其他有机溶剂混溶 一级易家禾?

二甲苯 138.5~141.5 不溶于水,与乙醇、乙醚、苯、烃等有机溶剂混溶,乙二醇、甲醇、2-氯乙醇等极性溶剂部分溶解 一级易燃液体,低毒类

间二甲苯 139.10 不溶于水,与醇、醚、氯仿混溶,室温下溶解乙睛、DMF等 一级易燃液体

醋酸酐 140.0

邻二甲苯 144.41 不溶于水,与乙醇、乙醚、氯仿等混溶 一级易燃液体

N,N-二甲基甲酰胺 153.0 与水、醇、醚、酮、不饱和烃、芳香烃烃等混溶,溶解能力强 低毒

环己酮 155.65 与甲醇、乙醇、苯、丙酮、己烷、乙醚、硝基苯、石油脑、二甲苯、乙二醇、乙酸异戊酯、二乙胺及其他多种有机溶剂混溶 低毒类,有麻醉性,中毒几率比较小

环己醇 161 与醇、醚、二硫化碳、丙酮、氯仿、苯、脂肪烃、芳香烃、卤代烃混溶 低毒,无血液毒性,刺激性

N,N-二甲基乙酰胺 166.1 溶解不饱和脂肪烃,与水、醚、酯、酮、芳香族化合物混溶 微毒类

糠醛 161.8 与醇、醚、氯仿、丙酮、苯等混溶,部分溶解低沸点脂肪烃,无机物一般不溶 有毒品,刺激眼睛,催泪

N-甲基甲酰胺 180~185 与苯混溶,溶于水和醇,不溶于醚 一级易燃液体

苯酚(石炭酸) 181.2 溶于乙醇、乙醚、乙酸、甘油、氯仿、二硫化碳和苯等,难溶于烃类溶剂,65.3℃以上与水混溶,65.3℃以下分层 高毒类,对皮肤、黏膜有强烈腐蚀性,可经皮吸收中毒

1,2-丙二醇 187.3 与水、乙醇、乙醚、氯仿、丙酮等多种有机溶剂混溶 低毒,吸湿,不宜静注

二甲亚砜 189.0 与水、甲醇、乙醇、乙二醇、甘油、乙醛、丙酮乙酸乙酯吡啶、芳烃混溶 微毒,对眼有刺激性

邻甲酚 190.95 微溶于水,能与乙醇、乙醚、苯、氯仿、乙二醇、甘油等混溶 参照甲酚

N,N-二甲基苯胺 193 微溶于水,能随水蒸气挥发,与醇、醚、氯仿、苯等混溶,能溶解多种有机物 抑制中枢和循环系统,经皮肤吸收中毒

乙二醇 197.85 与水、乙醇、丙酮、乙酸、甘油、吡啶混溶,与氯仿、乙醚、苯、二硫化碳等男溶,对烃类、卤代烃不溶,溶解食盐、氯化锌等无机物 低毒类,可经皮肤吸收中毒

对甲酚 201.88 参照甲酚 参照甲酚

N-甲基吡咯烷酮 202 与水混溶,除低级脂肪烃可以溶解大多无机,有机物,极性气体,高分子化合物 毒性低,不可内服

间甲酚 202.7 参照甲酚 与甲酚相似,参照甲酚

苄醇 205.45 与乙醇、乙醚、氯仿混溶,20℃在水中溶解3.8%(wt) 低毒,黏膜刺激性

甲酚 210 微溶于水,能于乙醇、乙醚、苯、氯仿、乙二醇、甘油等混溶 低毒类,腐蚀性,与苯酚相似

甲酰胺 210.5 与水、醇、乙二醇、丙酮、乙酸、二氧六环、甘油、苯酚混溶,几乎不溶于脂肪烃、芳香烃、醚、卤代烃、氯苯、硝基苯等 皮肤、黏膜刺激性、惊皮肤吸收

硝基苯 210.9 几乎不溶于水,与醇、醚、苯等有机物混溶,对有机物溶解能力强 剧毒,可经皮肤吸收

乙酰胺 221.15 溶于水、醇、吡啶、氯仿、甘油、热苯、丁酮、丁醇、苄醇,微溶于乙醚 毒性较低

六甲基磷酸三酰胺 233(HMTA) 与水混溶,与氯仿络合,溶于醇、醚、酯、苯、酮、烃、卤代烃等 较大毒性

喹啉 237.10 溶于热水、稀酸、乙醇、乙醚、丙酮、苯、氯仿、二硫化碳等 中等毒性,刺激皮肤和眼

乙二醇碳酸酯 238 与热水,醇,苯,醚,乙酸乙酯,乙酸混溶,干燥醚,四氯化碳,石油醚,CCl4中不溶 毒性低

二甘醇 244.8 与水、乙醇、乙二醇、丙酮、氯仿、糠醛混溶,与乙醚、四氯化碳等不混溶 微毒,经皮吸收,刺激性小

丁二睛 267 溶于水,易溶于乙醇和乙醚,微溶于二硫化碳、己烷 中等毒性

环丁砜 287.3 几乎能与所有有机溶剂混溶,除脂肪烃外能溶解大多数有机物

甘油 290.0 与水、乙醇混溶,不溶于乙醚、氯仿、二硫化碳、苯、四氯化碳、石油醚 食用对人体无毒

温馨提示 :如需原文档,可在PC端登陆未来智库官网(www.vzkoo.com)搜索下载本文档。

完全不同于当前市场对大炼化项目本身以及终端需求的悲观预期,我们认为国内民营大炼化板块的 历史 性结构性利润飞跃即将到来,预期差巨大!

对于核心增量利润来源的预期差巨大:我们认为,大炼化的利润将会主要通过当前相关龙头企业主营业务的PX-PTA-聚酯环节体现,并且将以主营业务的“PTA-PX”环节的利润结构性拉大为2019-2020年的主要体现形式,这将根本有别于传统大型炼化项目的通过成品油以及其他化工品体现主要利润增量的形式。

对于需求的预期差巨大:我们对需求的判断同市场存在极大预期差,我们基于客观数据的实证推导显示:在GDP增速6-6.5%的大环境下,2019年涤纶长丝的下游需求增速将不低于过去5年最低的6.7%的水平,而从2002年有数据以来的情况来看,下游需求的增速更不可能出现市场预期的负增长。

对于PX的定价权溢价(供求定价之外)的利润转移完全缺乏预期:中国民营大炼化PX装置的大规模投产将使得PX从当前的日韩高度垄断式定价回归大宗原料商品的强竞争属性,其价格不可避免地将出现结构性下降,PX环节长期存在的定价权溢价将不再存在,我们判断2019-2020年PX的降价幅度约为200-400美金/吨(含定价权溢价丧失和供求过剩导致的降价);于此同时,PX下游的PTA和聚酯则由于近年来龙头企业在过去的强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实现议价权的增强,这将使得大炼化产品端的PTA和聚酯环节的合计利润出现结构性飞跃,特别是PTA龙头企业将有更加充分的自主权依据利润最大化原则进行PTA的投产安排。

1.1民营大炼化板块盈利大概率将超市场预期且确定性强

1.1.1民营大炼化的核心盈利来源与三桶油截然不同

民营大炼化板块的盈利核心来源于其原油-PX-PTA-聚酯产业链,其利润主要体现在石脑油-PX,PX-PTA,PTA-PET三个环节上。

民营大炼化将以主营业务的PTA-PX环节的利润结构性扩大为2019下半年开始持续到2020年的主要形式,最终将导致PTA-PX-聚酯环节由传统的 “强周期弱利润”向“弱周期强利润”进行结构性转变,且这一转变结果大概率不可逆 ,此盈利模式与三桶油大炼化截然不同。市场习惯性的用三桶油的大型炼化项目去类比民营大炼化项目用来评估类似炼油规模下的未来盈利能力,存在根本的逻辑缺陷,形成巨大预期差!

对于民营大炼化的盈利能力存在 巨大预期差 ,主要表现在以下 三个方面

1.对于PX装置大规模国产化带来的 大宗商品定价权革命严重缺乏预期。

2.没有考虑PX的 议价能力变动 带来的巨额利润转入,定价权溢价丧失叠加产能过剩带来的利润转移和传统产能过剩导致的利润转移有巨大差别。此外,民营聚酯大炼化的一体化装置对于PX装置的平均成本公式多数使用日韩进口PX作为成本。而民营大炼化PX投产后,中间环节费用(关税,运费,ACP溢价等)大部分将转入利润。

3.目前两套民营大炼化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炼化装置。大炼化的PX装置存在明显 规模效应 ,其规模远超日韩当前装置规模,按照以往装置成本与费用比例会产生明显高估,而对于其向下游出让利润的幅度有低估。

4.市场对PTA产能增长过于担忧,市场盲目地将全部拟建设产能全部统计为刚性投产产能,而实际的刚性投产产能将小于市场预期。

5.市场对需求过于悲观,普遍预期纺织服装需求将出现负增长,没有意识到终端纺织服装需求同GDP高度正相关,且过去19年的数据显示其相关系数高达0.82,只要GDP能够实现5%以上增长,纺织服装产业链需求将保持5%以上增长的确定性强。

1.1.2大炼化的盈利结构发生根本性转变

目前市场观点是油价下跌,芳烃及其下游的产品价格均下跌,造成盈利能力均受到削弱。与市场观点迥异,我们认为市场混淆了基本概念,原油及其产业链各产品价格随油价涨跌是具备高度相关性不假(此为定性:产品和原料价格在大多数时候同方向变动),但是原油下游各产品在油价变动过程中的涨跌幅的具体幅度则由各产品本身的交易过程中的实际买卖盘决定(此为定量:产品和原料在特定方向上变动的幅度由本身的买卖盘决定)。原料端可以和产品同时下跌,但是原料端价格跌幅大于产品端价格跌幅的时候则导致产品端利润扩大,而不是缩小。我们判断2019-2020年新投产PX项目产能估计可达1250万吨/年(三大民营大炼化项目恒力大连、浙江石化和恒逸石化共计1000万吨,除此以外还有中金石化和中华泉州超过250万吨),新增供应占2018年国内PX需求量超过50%。新建的大炼化带来的PX新增产能将会不可避免冲击现有的PX供给格局,势必会在PX市场上带来一轮结构性的下跌。 石脑油-PX环节的丰厚利润,将会优先分配给下游的PTA装置。

此次PX价格结构性下跌可以部分借鉴PTA装置国产化进程的情况。在2011年-2012年期间,PTA国产新增产能(1260万吨/年)超过当期需求的50%后,PTA装置的毛利大幅度缩窄,我们预计2019年下半年开始到2020年全年,PX环节向下游PTA转移结构性利润的幅度在250美金/吨以上,其中PTA环节大概率将转入其中大部分利润。

深究2019年石脑油-PX环节的利润 为什么优先分配给PTA-PX环节而不是聚酯-PTA环节 ,源于以下两个 核心论点

1.本次产业结构调整2019-2020年投产装置中,PX产能增幅巨大,而PTA产能增幅微弱。大部分是大炼化企业自身的以利润最大化为主要目的的PTA产能有序释放。

2.国内PTA产能集中度高,民营大炼化龙头企业对于PTA的议价能力强于聚酯,PX-石脑油的利润向PTA-PX让渡,民营大炼化龙头企业受益最大。

大炼化板块相关龙头企业对盈利最大化的诉求强烈,尤其是采取逆势大额增持,我们认为大炼化龙头企业采取有序的产能释放以满足国内外新增需求为今后的主基调,而非无序投放。

此外,聚酯环节生产商较PTA更为分散,当前PTA的前10家企业集中度为81.6%,前4家龙头企业集中度达到55%,而当前聚酯的前10大企业集中度约为41%,PTA环节的龙头企业的议价能力明显强于聚酯环节。

1.2.需求详实数据实证推导:聚酯终端纺织服装需求平稳正增长无悬念

我们认为未来涤纶长丝的下游需求增速将不低于过去5年最低的6.7%的水平,而从2002年有数据以来的情况来看,下游需求的增速更不可能出现负增长,剔除主观偏好的基于客观数据本身的实证推导过程如下:

作为“原油-PX-PTA-聚酯-长丝”产业链的下游,纺织服装属于消费行业“衣-食-住-行”中的衣,为居民必需消费品之一。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纺织服装零售额和GDP(现价)的同比增速,我们发现,纺织服装行业的增速与GDP增速高度正相关,从2002年至2018年间,二者的相关系数达到0.82。同时,我们发现,尽管近年来随着我国GDP增速下降进入新常态阶段,但是在GDP增速高于5%的情况下,纺织服装行业的增速一直保持正增长。过去5年(2014-2018年),以零售额计算的纺织服装行业同比增速平均达到8.8%,最低为2016年上半年的6.7%。

而从我们跟踪的涤纶长丝的开工率和长丝的库存来看,2019年春节结束后,涤纶长丝最新周(2019年3月1日)的开工率迅速回升至77.5%。考虑到每年春节期间涤纶长丝厂休假导致春节休假期间涤纶长丝开工率大幅下降,我们计算得到过去5年,春节假期平均为元旦之后的36.4天开始,而2019年春假假期为元旦后的34天开始,因此2019年的开工率与过去5年同期平均水平具有实证角度的高度可比性。2019年涤纶长丝春节后开工率显著高于过去5年平均的67%。

而从POY、DTY和FDY的库存天数来看,2019年截止最新周(2019年3月1日),POY平均库存天数7.4天,过去5年平均为13.4天;2019年FDY平均库存天数为11.2天,过去5年平均为17.1天;2019年DTY平均库存天数为11.7天,过去5年平均为23.5天。2019年以来,三种涤纶长丝的库存都大幅低于过去5年平均水平。

通过开工率和库存天数的对比,我们发现,2019年以来,涤纶长丝的开工率显著高于过去5年的平均水平,而库存水平则大幅低于过去5年均值。因此我们认为,2019年,下游需求即纺织服装行业的增速好于过去5年最差的情况,而且同过去5年平均水平对照,具备实证角度的高度可比性。

根据国家总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的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2019年,我国经济发展的目标为GDP增长6-6.5%。我们认为,由于纺织服装行业增速与GDP增速高度相关,相关系数达到0.82。过去5年纺织服装同比增速均值达到8.8%,最低6.7%,而2019年以来,涤纶长丝的开工率高于过去5年平均水平,POY、FDY和DTY的库存水平却低于过去5年平均水平,客观数据说明相比于过去5年的平均水平,2019年需求端增速显著好于过去5年的最低水平6.7%,大概率持平甚至超过过去5年的平均水平8.8%。在GDP增速稳定的前提下,我们认为未来涤纶长丝的下游需求增速将不低于过去5年最低的6.7%的水平,而从2002年有数据以来的情况来看,下游需求的增速更不可能出现负增长。

2.1PX从高利润的日韩垄断定价逐步转向低利润的完全竞争定价

国内的PX-PTA-聚酯板块的产能存在错配。国内PTA与聚酯产能过剩,然而国内民众对于PX的错误认识以及 社会 舆论的抵制,使得PX产品50%以上仍然需要从临近的日韩台湾等地区进口,形成了日韩主导的PX卖方市场。因为PX国内供应不足,主要来自中石化,使得PX的定价具备日韩高度垄断的特征,目前PX的定价受到日韩PX卖方企业以亚洲合约价(ACP)方式把持,而现货也多集中在少数高度控价的企业手中,目前PX的定价结算模式是50%的ACP定价+50%现货价格。

作为PX的主要消费者,民营大炼化PX产能建成后摆脱了被动接受日韩企业定价的局面。在PX自给自足的情况下,民营大炼化板块与日韩企业签订长期合约时将逐步拿到议价主动权,逐步从50%亚洲合约价(ACP)+50%市场均价+/-(2~4)美元/吨的日韩企业PX合约定价转变为100%市场均价(自给自足),也使得国内的市场从日韩的高度垄断性定价回归大宗商品的强市场属性,这种日韩定价权的丧失所带来的利润转移将大概率远超市场预期。

民营大炼化投产之后,以下部分将会从成本转变为盈利:

1. 定价权溢价以及供求紧张溢价, 我们判断当前日韩垄断定价带来的PX定价权溢价以及供求紧张溢价合计约在300-450美金/吨左右。

2.日韩进口PX原料需要20美元左右的 运费保险费 ,另外还有2%的 关税 ,如果民营大炼化PX自给自足,这部分费用也会转化为企业的盈利。

3.PX装置规模效应带来的成本下降。目前日本的平均单套PX规模为42万吨/年,90%以上装置在2010年之前投产;韩国的平均单套PX规模为60万吨/年,与国内国企PX装置规模相仿,相对日本的PX装置较新。而新建民营大炼化具备400万吨/年PX装置,在费用和原料消耗上存在明显成本下降。

2.2PTA从产能刚性无序投放抢市场转向龙头企业有序投放

2.2.1国内有效PTA产能装置情况

国内现有的领先PTA装置主要由民营大炼化所属企业拥有,国内民营大炼化作为PTA行业的龙头企业,占据了超过50%的市场份额,而平均单体规模210万吨/年,具备明显的规模优势。

国内现有的 落后 PTA产能集中在其他企业手中,平均规模42万吨/年,在市场中已经明显落于下风。

2019年新建投放用于配套自己下游聚酯的PTA产能只有新凤鸣独山石化的220万吨/年PTA装置,预计在2020年上半年达产,按照聚酯下游年消费增长率不低于5%考虑,该套PTA2019年刚性新增产能的投放,能够完全在消费端消化。2020年其他的PTA投产主要集中于大炼化龙头企业手中,大炼化龙头企业具备对市场高度认知和强烈的盈利诉求(相关龙头企业持续大额增持),我们判断大炼化龙头企业的PTA投产安排将充分考虑利润最大化原则。

2.2.2国内PTA由刚性投放产能挤占市场份额向有序释放产能实现利润最大化转变

PTA经历了2000年以来10年黄金扩张期,在2011年表观消费量与产能出现重合,意味着2011年国内产能已经能够自给自足。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在2011年-2014年,PTA装置持续扩产。但是能够看到,名义产能上升虽然很快,但是产量抬升相对较慢。2014年,国内PTA的龙头企业之一的远东石化破产重整,而另外一家龙头企业腾龙芳烃PX装置出现重大事故,PTA装置长时间停车。为PTA装置的产能出清拉开了序幕。之后三年,PTA装置始终在盈亏平衡点附近徘徊,大量僵尸产能产生,有些企业甚至装置刚刚建成,但是考虑到成本因素,始终无法投产。

在2017年以后,PTA逐步由于供需关系的改善,龙头企业能够逐步盈利且龙头企业的规模较为接近,并且远远超过其他非龙头企业,使得国内PTA的竞争局面明朗。龙头企业从无序的产能扩张抢占市场占有率向利润最大化的有序释放产能进行转变。主要体现在PTA自主定价能力增强,特别是抵抗油价下跌的能力增强,但是受制于PX的日韩垄断,使得PTA涨价缺乏实际意义,因为涨价的利润基本上都被日韩企业通过PX涨价吃掉,但是一旦能够摆脱日韩PX垄断,那么PTA环节的自主定价能力才能够充分反映在利润的增长上。

2.3PTA-PX是原料端PX产能超量投放的最大受益环节

盈利结构性变动的基础是 产能结构变动 ,2019-2020年国内增产的1250万吨/年新建PX产能打破了目前的进出口局面。主要受到影响的是国内进口PX主要来源国,韩国与日本。

国内民营大炼化产能相对日韩产能存在明显的规模优势与运输成本优势,因而PX的砸盘力量主要来源于日韩PX产能。除了乐天化学,SK之外,韩华道达尔,现代科斯莫,GSCaltex,S-oil均不具备PTA的下游聚酯产能。而日本的最大的PX出口商JXTG与出光兴产,由于平均规模也远远小于国内产能,也存在着竞争加剧而关闭的风险。

新增PX产能使得东北亚地区的PX供需失衡。PX价格会出现结构性的下挫。使得民营大炼化企业有充裕的自主空间决定PTA的投产安排以实现利润最大化,这种自主定价权是过去中国龙头企业在日韩企业面前从来不曾拥有的。

3.1PX背景介绍

3.1.1PX现有装置

虽然对二甲苯(PX)的产能逐步攀升,然而对二甲苯(PX)的自给率却没有明显提升。近5年来,单月产能从每月65万吨上升到每月85万吨左右,而自给率却仍然保持在43%左右。2018年对二甲苯的国内名义产能在1480万吨/年,但实际产量在1100万吨/年。国内的PX虽然自给率不足一半,然而开工率仍然不高,源于部分装置较短的产业链与较高的成本。

PX的生产路径主要分为以下部分:

1.常减压装置,把原油根据馏分的沸点不同,分离出LPG,石脑油,汽煤柴,常减压蜡油(AGO,VGO),常减压渣油(AR,VR)

2.重整装置,把从常减压装置得到的重石脑油以及来自于乙烯装置的加氢后裂解汽油进行重整,使得部分异构烷烃进行芳构化,提升芳烃收率。重整是炼厂氢气的主要来源。重整路线分为两类: 1.燃料路线 ,通过重整得到高辛烷值的重整汽油 2.芳烃路线 通过重整得到芳烃联合装置的原料

3.PX装置PX装置内含多套装置,包括环丁砜抽提,烷基转移装置,异构化,歧化装置,吸附分离提纯装置等,产出PX,苯,重芳烃(C10+)。

3.1.2PX技术概述及技术短板

石油通过常减压蒸馏-预加氢-重整以及乙烯装置的裂解汽油加氢后得到的混合芳烃,通过芳烃联合装置制取PX。芳烃联合装置主要包含以下技术:

1.芳烃抽提 -原理为相似相溶,通常为环丁砜抽提,也有用N-甲基吗啉(NFM)或者N-甲基吡咯烷酮(NMP),此技术为UOP/AXENS/GTC/美孚/中石化石科院多家专利商掌握。

2.歧化以及烷基转移方法 -UOPTatoray/IFPAxensTransPlus/GTC

3.吸附分离 :吸附分离典型工艺为UOPParex/IFPAxensEluxyl(无国产技术)。

4.乙苯/二甲苯异构化 :UOPIsomar/AxensOparis/美孚/中石化石科院技术等

5.甲苯甲醇烷基化方法 GTC技术(目前使用不多)

对于大型炼化装置而言,如果走芳烃路线,通常采用重整+芳烃联合装置制取芳烃,其专利商包括UOP,AXENS,GTC,美孚(EM)等一系列专利商。

UOP的芳烃联合装置由其CCRplatforming(CCR铂重整),Sulfolane(环丁砜抽提),Tatoray(歧化),Parex(吸附分离),Isomar(异构化)组成;

Axens的芳烃联合装置由其Aromizing(重整),Morphylane(抽提),Transplus(歧化),Oparis(异构化)以及Eluxyl(吸附分离)工艺组成。

国内的连续逆流重整技术 由中石化在2013年10月济南分公司新建重整装置取得突破,并后续用于2013年扩建海南炼化的芳烃装置。此技术作为国产化芳烃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15年取得国家 科技 进步特等奖。此技术打破了海外连续重整的技术垄断,为后续大规模连续重整装置提供了技术选择。固然,UOPCCRplatforming等海外核心技术的地位尚且无法撼动,但是要看到打破垄断是降低海外公司专利授权费和海外技术对国内资料公开的关键步骤。

国内目前的 技术短板 在于 吸附分离 的移动床尚无成功运用案例,国内现有装置多数采用霍尼韦尔UOP的Parex工艺,因其使用独有的旋转阀,检修周期较长,运行较为稳定。少量采用法国石油公司Axens的Eluxyl工艺,此工艺由于采用140个程序控制阀门(开关阀),由于程序控制阀门频繁操作存在一定的故障概率,因而检修周期相对较短。国内虽然能够生产吸附分离的吸附剂,却在设备制造领域存在瓶颈。

3.1.3PX现在的定价方法

PX的价格指标现阶段主要分为三类:

1、国际收盘价(分为CFR中国、FOB韩国、FOB美国海湾)

2、国内中石化(SPCP)结算/挂牌价格和国内PX现货价

3、亚洲ACP(AsiaContractPrice)谈判价格

其中,亚洲地区最常用的价格指标为ACP价格,业内称为“6+7”的定价模式,即由新日本石油(日本JX)、日本出光日产、埃克森美孚、韩国S-oil、韩国SK、印度信赖(2017年4月加入)这6家PX供应商给出倡导价,三井化学、三菱化学、BP、中美联合(CAPCO)、亚东石化(OPC)、逸盛、盛虹这7家PTA生产商给出还盘价,每个月的最后一个工作日为谈判时间的最后截止日期,只要有两家以上的PX供应商(含两家)与两家以上的PTA生产商(含两家)达成一致意见,则以此价格作为下个月PX的ACP价格。

由于之前中国国内PX供不应求,国内没有PX现货市场,贸易量稀少,PX生产企业通常直接以合约货形式供应给下游PTA工厂企业,国内多数PX工厂合约公式一般为50%日均价+50%ACP定价。

3.1.4亚洲PX检修情况

亚洲PX装置在2019年3月-4月迎来较大规模的检修,停产检修产能在400万吨/年左右,考虑到检修周期通常在1个月到2个月,2019年3-4月份的PX市场将大概率保持供应紧张局面。

3.1.5混二甲苯(MX)与汽油存在替代性

国内重整汽油存在辛烷值较高的特点,RON在100~105左右,是一种优质的汽油调油料。当混二甲苯价格低于汽油价格,存在价格支撑,因为混合芳烃(对苯含量有要求)可以无额外成本掺入汽油之中。国内也存在不少重整汽油装置,其目的是增加调油料的质量。从工艺技术上来看,以芳烃与汽油为目标产物的重整反应差异并不大,仅仅是需要调整催化剂以及操作温度情况,就能够获得优质的重整汽油。将来国内汽油标准的趋势是降低汽油中的不饱和烃的含量,主要就是芳烃和烯烃,从而减少汽油中不饱和烃的不完全燃烧对于环境的污染,

通常混二甲苯的RON在100-105。国内的混二甲苯分两类,第一类是溶剂级,第二类是异构级,溶剂级含有大量的乙苯,而异构级里面三甲苯较多,更利于歧化与烷基转移装置。

目前汽油国标强制标准GB19147-2016对于芳烃以及烯烃的要求如下,其中国六A标准与2019年1月1日施行,而国六B标准将于2023年1月1日施行。

3.2PTA背景介绍

3.2.1PTA现有装置情况

国内的PTA装置的产能在2011年左右基本实现了自给自足,之后产能迅速扩充导致产能过剩。2014年-2015年大量产能停产并成为僵尸产能,开工率一路降低到5成左右。然而近三年开工率逐步提升,目前开工率在80%。PTA装置上游受制于PX产能与进口情况,下游受到聚酯装置涤纶装置的开工影响,供求关系较为复杂。国内现有潜在产能不少已经多年停工,复产需要较长时间进行筹划,资金注入,设备维护与员工培训。对于5年以来一直无法开工的产能多数已经成为僵尸产能。根据CCFEI和Wind数据,自2013年至今五年期间,开工率从未超过90%。根据CCFEI统计,2019年起PTA名义产能为5132万吨,有效产能调整为4517万吨,有效产能占名义产能的88%。

3.2.2PTA主流技术概要

国内PTA装置主要采用的工艺路线有两类,中温氧化法和低温氧化法,原有高温氧化法已经逐渐退出并转化为中温氧化法。

中温氧化法的代表工艺是BP-Amoco工艺,英威达(INVISTA)工艺,三井油化工艺。这些年来,通过对反应温度的降低,使得PX与醋酸溶剂的挥发量大幅度降低,产品为精制PTA。

低温氧化法的代表工艺是伊士曼(Eastman)与鲁奇(Lurgi)工艺,由于此种工艺没有精制单元,产品为中纯度PTA(EPTA)。

全球授权最多的技术是BPAmoco的中温氧化法工艺,然后是英威达中温氧化法工艺。

国内目前新建产能多数采用BP或INVISTAP8两种成熟工艺,根据恒力PTA-4/5P8工艺以及桐昆嘉兴石化1期P7工艺的分析,每吨PTA消耗从0.656降低至0.65吨,醋酸消耗从35kg降低至29kg,新工艺从原料以及能量消耗的优势明显

PTA装置检修及库存

PTA装置在3月末迎来检修小高峰,逸盛宁波4#恒力3#桐昆2#以及华南一厂3#均有两周检修。

PTA流通环节库存数量季节性上升,但是库存数量仍在 历史 较低位置。通常春节聚酯企业复工后PTA会出现去库存情况,因而目前PTA库存压力不大。

3.3聚酯的产业情况

PTA主要的下游种类为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对苯二甲酸二辛酯DOTP。我们所说的聚酯,往往指的是PET,占据PTA下游95%以上的份额,因而对PET的研究可以反映聚酯产业对PTA需求的情况。

国内目前PET的主要下游为涤纶长丝,涤纶短纤,与聚酯瓶片。

涤纶长丝主要分为POY,FDY,DTY,根据用途主要有民用长丝与工业长丝。

涤纶短纤的下游主要是纯涤纱,涤棉纱与涤粘纱,瓶片的下游主要是饮料酒精产品的瓶包装。

龙头集中度情况在具体的细分领域也并不一致

1.民用长丝领域桐昆集团,新凤鸣,盛虹集团,恒逸石化占据龙头地位,前四名产量占比约38%。生产能力最大的桐昆集团涤纶长丝产能达到550万吨/年,民用长丝的主要下游是纺服行业。

2.工业长丝领域龙头企业有古纤道,尤夫股份,海利得,恒力集团。前四名的产量约占市场总量的64%。并且随着恒力康辉石化的扩产,2019-2020年的CR4会进一步上升。

3.聚酯瓶片下游是饮料酒精饮品包装行业。华润,万凯,恒逸和三房巷是瓶片领域的产能前四名厂家。其中前四名的产能占据市场产能的50%以上。

4.聚酯薄膜下游主要是电子行业,欧亚薄膜,双星新材,恒力股份占据国内龙头地位,其中欧亚薄膜在2015年破产重整。海外厂商杜邦等在高端领域占据龙头地位,每年进口超过30万吨。

5.PBT领域,长春化工,恒力集团国内产能最大。下游以电子电器类为主,兼有 汽车 机械,电光源行业。

以上就是关于长期吸入油漆气体有什么危害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