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食品安全标准的有关规定是什么?

   2022-06-08 12:03:20 网络550
核心提示:1.内容的系统性。绿色食品标准体系贯穿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涉及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包装标签、贮藏运输等诸多环节。2.制订的科学性。从1990年起,农业部正式提出开发绿色食品时,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先后组织国内各方面的专家

我国食品安全标准的有关规定是什么?

1.内容的系统性。绿色食品标准体系贯穿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涉及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包装标签、贮藏运输等诸多环节。

2.制订的科学性。从1990年起,农业部正式提出开发绿色食品时,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先后组织国内各方面的专家,经过上千次试验、检测和参照或采纳国际标准以及国外先进标准而制定的,对严于现在执行标准的项目及其指标值都有文献性的科学依据或理论指导。

3.指标的严格性。绿色食品的标准无论从产品的感观性状、理化性状、生物性状都严于或等同于现行的国家标准。例如大气环境质量采用国家一级标准,农残限量仅为有关国家和国际标准的1/2。

4.控制项目的多样性。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中土壤标准比国家标准增加了土壤肥力指标;产品标准增加了营养质量指标等项目。产地环境质量评价中,对水质、土壤、空气等要素分别区分了污染严控指标和一般控制指标若干项。增加控制项目的目的在于防止有害物质对产品的污染,保证绿色食品的质量安全。食品安全标准包括的内容:

《食品安全法》第二十条规定,食品安全标准包括8个方面的内容,即:食品、食品相关产品中的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限量规定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用量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的营养成分要求对与食品安全、营养有关的标签、标识、说明书的要求食品生产经营过程的卫生要求与食品安全有关的质量要求食品检验方法与规程其他需要制定为食品安全标准的内容.

其中,人体摄入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物质会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必须测定一个保障人体健康允许的最大值,规定食品中各种危害物质的限量.

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天然物质.食品添加剂是食品生产加工中不可缺少的基础原料,但是,滥用食品添加剂会危害人体健康,必须制定标准严格限定其品种、使用范围和限量.

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主辅食的营养成分不仅关系到食品的营养,而且关系到他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对主辅食的营养成分有特殊要求,需要制定标准.

食品的标签、标识和说明书具有指导、引导消费者购买、食用食品的作用,许多内容都直接或间接关系到消费者食用时的安全,这些内容的标示应该真实准确、通俗易懂、科学合法,需要制定标准统一的要求.

食品的生产经营过程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其中的每一个流程都有一定的卫生要求,对保护消费者身体健康、预防疾病,具有重要意义,都需要制定标准统一要求.

与食品安全有关的质量要求,主要包括营养要求食品的物理或化学要求,如酸、碱等指标食品的感觉要求,如味道、颜色等,这些也属于食品安全标准的内容.

检验方法是指对食品进行检测的具体方式或方法,检验规程是指对食品进行检测的具体操作流程或程序,采用不同的检验方法或规程会得到不同的检验结果,所以要对检测或试验的原理、抽样、操作、精度要求、步骤、数据计算、结果分析等检验方法或规程作出统一规定.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复合调味料》(GB 31644-

铛(duang)!铛(duang)!铛(duang)!

因为新冠肺炎疫情

“小标说标准”栏目闭关已久

今天又重出江湖啦!

上课时间到

这次小标为大家介绍的标准是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复合调味料》(GB 31644-2018)

大家准备好小本本记笔记了吗?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复合调味料》(GB 31644-2018)

发布日期:2018年06月21日

实施日期:2019年12月21日

该标准填补了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系列中调味品的部分空白,主要内容如下:

1. 适用范围

GB 31644-2018标准适用于复合调味料,包括调味料酒、酸性调味液等,但不适用于水产调味品。水产调味品应执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水产调味品》(GB 10133-2014)。

虽然在《调味品分类》(GB/T 20903-2007)中,配制酱油、配制食醋及火锅调料不在“复合调味料”的分类项下,但其产品实质为复合调味料,属于GB 31644-2018标准适用范围。按现行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配制酱油、配制食醋这类产品不再纳入酱油、食醋标准的适用范围, 故在产品名称上不能体现“酱油”、“食醋”的字样。

2. 术语定义

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调味料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辅料,经相应工艺加工制成的可呈液态、半固态或固态的产品。

这里划个重点,必须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调味料才行哦!另外只有甜味料加工而成的产品也不算在复合调味料的范畴里。

3. 技术要求

3.1原料要求

原料应符合相应的食品标准和有关规定。

3.2感官要求

项目 要 求 检验方法

色泽 具有产品应有的色泽 取适量试样置于洁净的烧杯(液态产品)或洁净的白色瓷盘(半固态或固态产品)中,在自然光下观察色泽和状态。闻其气味,用温开水漱口,品其滋味

滋味、气味 具有产品应有的滋味和气味,无异味,无异嗅

状态 具有产品应有的状态,无霉变,无正常视力可见外来异味

日常生活中可用透明玻璃杯代替烧杯,按以上方法进行感官方面的检验。

3.3污染物限量

标准要求污染物限量应符合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GB 2762-2017对复合调味料的要求主要有铅、总砷和3-氯-1,2-丙二醇指标,限值如下表所示:

项 目 指 标

铅(以Pb计),mg/kg ≤ 1.0

总砷(以As计),mg/kg ≤ 0.5

3-氯-1,2-丙二醇,mg/kg 添加酸水解植物蛋白的液态产品 添加酸水解植物蛋白的固态产品 ≤ ≤ 0.4 1.0

3.4微生物限量

标准要求即食复合调味料(如沙拉酱等)的致病菌限量应符合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致病菌限量》(GB 29921-2013)的规定,限值如下表所示:

项 目 采样方案及限量

n c m M

沙门氏菌 5 0 0 —

金黄色葡萄球菌 5 2 100CFU/g(mL) 10000CFU/g(mL)

小标这里要提醒各位: 非即食复合调味料微生物限量可不作要求。

3.5食品添加剂

标准要求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的规定, 其中调味料酒应符合料酒及制品的规定,其他复合调味料应符合复合调味料的规定。

好了,关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复合调味料》(GB 31644-2018)的解读今天就到这儿了, 下期大家想了解哪一个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欢迎留言哦!

来源:省卫生健康委疾控处

编辑:陈晨

(原标题:小标说标准之三十八:《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复合调味料》(GB 31644-2018))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guikequan@hmkx.cn)

我国食品安全标准分类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是强制执行的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三条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采取有效管理措施,保证食品安全。 食品生产经营者对其生产经营的食品安全负责,对社会和公众负责,承担社会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三条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采取有效管理措施,保证食品安全。 食品生产经营者对其生产经营的食品安全负责,对社会和公众负责,承担社会责任。

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包括哪些方面

食品安全标准大都按以下方法分类:一是根据制定标准的主体进行分类,包括国际标准、区域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二是根据标准的约束力进行分类,包括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三是根据标准化对象的基本属性进行分类,包括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四是根据标准信息载体进行分类,包括文字标准和实物标准五是根据标准的要求程度进行分类,包括规范、规程和指南六是根据标准的公开程度进行分类,包括可公开获得的标准和其他标准。上述标准分类中,最常见的是根据制定标准的主体进行分类。

食品安全国际标准主要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此外,FAO(世界粮农组织)和WHO(世界卫生组织)也制定有关食品的国际标准。食品安全国际标准理论上没有强制性,但是各出口国企业必须遵守出口贸易中食品安全国际标准,属于事实采用,实际上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食品安全区域标准是指由区域标准化组织或区域标准组织通过并公开发布的食品安全标准,其种类通常按制定区域划分标准的组织进行划分。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是指由国家机构通过并公开发布的食品安全标准,是强制执行的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十二五”规划》要求加快我国食品标准清理整合,到“十二五”末基本构建起保障人民群众健康需要、符合我国国情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目前,我国已制定公布了乳品安全国家标准、真菌毒素限量、农兽药残留、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使用、预包装食品标签和营养标签通则等303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覆盖了6000余项食品安全指标,为保障食品安全提供了越来越严格规范的法律依据。

食品安全行业标准是指由食品行业组织通过并公开发布的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是指在国家的某个地区通过并公开发布的食品安全标准。对于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而又需要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统一的食品安全、卫生安全要求,可以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食品安全企业标准是由食品生产企业制定并由企业法人代表或其授权人批准、发布的食品安全标准。食品安全企业标准有两种情况,一是当企业生产的食品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企业必须制定相应的企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二是当企业生产的食品已经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的,企业也可以根据需要制定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要求的企业标准,以提高食品的安全水平。

包括《食品安全法》,还有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国家标准2000余项,行业标准2900余项,地方标准1200余项,以及一些企业标准、地方法规等。涵盖了食品生产的各个环节:原料、环境、添加剂、运输、包装、流通、贮存、生产、检验、配方、工艺、残留物、等等。

简而言之可以概括为:

食品安全法、 国家标准、 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卫生法 、食品添加剂、 标准委员会 、产品标准 、基础标准 、标准体系、 运作体系 。

以上就是关于我国食品安全标准的有关规定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