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方面才能用的上“特钢”?

   2023-02-05 21:33:38 网络710
核心提示:特钢是机械、汽车、军工、化工、家电、船舶、交通、铁路以及新兴产业等国民经济大部分行业用钢最主要的钢类。中国特钢行业承担着国防军工、高新技术产业以及机械、汽车等关键产业所需的特殊钢材品种。世界主要特钢生产国有日本、德国、瑞典、美国、法国、意大

哪方面才能用的上“特钢”?

特钢是机械、汽车、军工、化工、家电、船舶、交通、铁路以及新兴产业等国民经济大部分行业用钢最主要的钢类。中国特钢行业承担着国防军工、高新技术产业以及机械、汽车等关键产业所需的特殊钢材品种。

世界主要特钢生产国有日本、德国、瑞典、美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韩国等,它们占据全球90%以上特钢出口市场份额。

我国的特钢产业最初是为国防军工、航空航天配套而建的,近十几年来随着汽车工业的壮大产量快速发展。2010年全年特钢产量3400万吨,占世界比例大约为15-20%。

目前国内主要的特钢企业有32家(特钢协会会员单位),承担我国60%以上的特钢生产任务,其余部分由普特结合的大钢企和为数众多的小民企完成,分布在华东、东北、华中等经济活跃或工业基础雄厚的地区。龙头企业:的包括东北特钢、中信特钢、石钢、宝钢特钢和淮钢等5家专业化企业:太钢(不锈钢)、武钢(合金钢板)、天管(钢管)。国内特钢企业产品中,29%为非特钢产品(普碳钢),特钢产品比重仅为30%,其余41%产品为优钢, 《钢铁行业“十二五”规划(草案)》指明的特种钢铁重点方向是: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海洋工程和海上石油开采、大型和特殊性能船舶和舰艇、节能环保汽车、特高压电网等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将重点发展高速铁路用钢、高强度轿车用钢、高档电力用钢和工模具钢、特殊大锻材等关键钢材品种,研发百万千瓦火电和核电用特厚钢板以及高压锅炉管、25万千伏安以上变压器用高磁感低铁损取向硅钢等。

钢材构成是汽车最重要的材料,占车身重量的70%以上,其中特钢占比超过60%。安全性和轻量化是汽车发展永恒的两大主题,这对钢材的强度、韧性、纯净度、稳定性、耐疲劳性等均提出了很高要求,而高品质特钢正好满足这些需求,因此得到广泛应用。我国生产的汽车用特钢仍不能完全满足汽车工业发展的需求,未来进口替代的空间很大。目前,国内企业可以提供发动机、变速箱、转向器等轿车总成件使用的一般用材,但是部分钢种性能不稳定,如轴承钢纯净度、碳化物等均匀性差发动机曲轴钢和齿轮钢、轿车和卡车的一部分棒线、汽车发动机的气阀钢、一些高强度标准件用的冷镦钢和易切削钢等目前仍需要进口。

我国目前很多大型成套装备制造的整机制造水平已达到世界一流,但关键配套零部件(轴承、齿轮、模具、弹簧、链条、液压件、气动元件、密封件、紧固件等)进口依赖严重,国产化程度很低,而零部件问题实质上就是材料问题。要实现零部件自主化将是机械行业“十二五”改造升级的关键,相关材料的开发也定会加强,特钢行业将大大受益。下面针对各种特钢种类在应用上面的用途。

弹簧钢:疲劳性能要求高

弹簧钢主要用于悬架弹簧、气门弹簧、稳定杆支撑弹簧和变速箱等。

板簧。板簧主要用于重型车辆的悬架。由于对轻便性、舒适性和可靠性的要求,对板簧的淬透性、工作应力和疲劳寿命都提出了新的挑战。一汽的主要钢材原料有60Si2MnA,55CrMnA和50CrVA。此外,我们还独立开发了一些材料,比如50CrMnSiVNb和50CrMnMoVNb。随着重型汽车的发展,板簧的负载要求逐步增加。一个弹簧片的厚度从13毫米增大到24mm甚至到50mm,因此良好的淬透性是必需的。对此,一汽又开发了一些新的材料,包括50CrMnVA和FAS3550,为轻量化板簧作出了巨大贡献。

盘簧。盘簧被广泛用于轿车和越野车,要求具有良好的抗疲劳性能和抗弹性衰减性能。盘簧材料主要是硅铬系列钢,通常需要热定形。一汽的盘簧有多种材料,如60Si2MnA,50CrVA,50CrMnVA,50CrMnSiVNb和50CrMnMoVNb等。作为稳定杆和变速箱的支撑弹簧,材质有油淬回火弹簧钢丝、低碳钢丝、55CrSi等。其中大部分是由日本和韩国的公司生产,而中国的材料不能满足性能需求。

扭杆弹簧。扭杆弹簧用于一些轻型车辆的悬挂系统,主要要求良好的抗疲劳性能。有两种热处理温度不同的材料用于扭杆弹簧,一种材料是感应淬火的碳钢45钢、40Cr钢另一种弹簧钢需要淬火和回火,如60Si2MnA、50CrMnVA、50CrMnMoVNb和45CrNiMoVA等。

稳定杆。稳定杆是汽车转弯时使车身保持稳定的装置,形状通常比较复杂。稳定杆分空心和实心两种。中空的稳定杆可以减少30%~40%的重量,已被用于重型车辆,空心稳定杆的典型材料有30CrMoA、35CrMoA和35Mn2等。而60Si2MnA、40CrMnVA、55CrMnA和55CrSiA等常见材料用于实心稳定杆。

轴承钢:常被称作为“钢中之王”

当前世界各国所使用的轴承钢主要有5大类,即高碳铬轴承钢、渗碳轴承钢、不锈轴承钢、高温轴承钢、中碳轴承钢。由于轴承钢的综合质量要求很高,常被称作为“钢中之王”。除做滚珠、轴承套圈等外,有时也用来制造工具,如冲模、量具、丝锥等。

江阴兴澄特钢、东北特钢、大冶特钢、宝特是生产轴承钢的主要产地。主要出口为东南亚地区和欧洲。

硅钢:机械性能是关键

硅钢作为磁导材料,在驱动马达上发挥了显著的作用。它的重量占驱动电机总重量的一半以上,成本是总成本的40%。整个电力驱动马达是由硅钢电磁的性能决定的,驱动马达的稳定性深受硅钢机械性能的影响。

应用于汽车的驱动电动机与其他的驱动电机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首先汽车的驱动电机需要的频率高。在其他行业中,驱动电机的频率通常为60~120Hz,而在汽车行业中驱动电机到1000Hz的频率。第二,因为频率高,汽车驱动马达要在200℃左右的高温下工作,这会影响材料的性能。最后,高工作频率和高转速(约12000RPM)决定了汽车电机必须要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疲劳性能。

世界上2/3的硅钢是在中国生产的,而最先进的产品则是由日本新日铁生产的。近年来,中国成为最大的硅钢供应商。但是,现在没有标准的材料和测试技术,成为一汽和整个行业研究和开发的障碍。

我们认为,电机的属性应该受到关注,比如硅钢的磁性、厚度和永久磁特性。其次,我们必须解决在电机制造中的问题,包括成形性、可焊性和硅钢热处理。最后,电机在应用程序中,硅钢的机械性能(特别是抗疲劳性能)、物理参数和绝缘层需要更深入的讨论。到目前为止,一汽已建立了硅钢的一些标准和测试技术,并不断从事着硅钢开发、应用和测试技术的研究。

同时,要共同努力解决以下几个问题。首先,钢铁企业生产用于汽车的电机硅钢应该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率和可靠性并且环境友好。其次,我们应该制定高温和高频下硅钢的性能测试方法和标准。再其次,希望钢铁公司可以共享设计的汽车电机的数据,或者合作研究。

非调质钢:高强度和延展性

2000年以后,一汽与东北特殊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开发出断裂分离连接杆FAS2271和FAS2237、前轴钢FAS2225、曲轴FAS2239和低成本的非调质钢FAS2241。一汽为前轴还制定了FAS2340计划。

非调质钢的发展趋势是提高强度和延展性。因此,在研究和推广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非调质钢的应用对汽车产业和钢铁企业都有利,双方应该联手不断发展和传播这种产品。其次,我们认为应着重开发具有高强度和高延展性的非调质钢。再其次,非调质钢的标准要不断改进。最后,应持续研究低成本的非调质钢。

螺栓:汽车行业用量大

如今,汽车行业是螺栓最大的消费市场,其需求是螺栓全部销量的23.2%。中国螺栓的生产量是全球的25%左右,其中40%用于出口。中国已经成为螺栓最大的生产国和出口国。据统计,一辆汽车或轻型车辆上大约有4000个螺栓,净重50千克,而一个中型或重型车辆上大约有7500个螺栓,重90千克,其中4/5是高强度的螺栓。螺栓的成本占一个车辆的2.5%~3%,是零件总数的40%。

一汽大部分的螺栓是由吉林某紧固件公司提供的,他们使用的材料有一定的标准。比如,ML42CrMo(SCM440)钢用于12.9级螺栓,ML35CrMoZ(SCM435)钢用于10.9级螺栓,ML40Cr钢用于8.8级螺栓。高强度材料用于螺栓的例子,就是中国标准中的ML35CrMo(GB/T6478-2001),在国际标准中被称为34CrMo(ISO863.1)。此外,德国KAMAX公司和日本AoyomaSeisakusho公司也同时生产这种材料。作为发动机部件的高强度螺栓材料通常是进口的,从德国进口的型号通常是27MnB4、23MnB4、32CrB4和32CrMo4(DINEN10263-4)从日本进口的型号通常是SCM435、SCM440(JISG4053),材料主要用于10.9级螺栓硼钢。

2000年后,汽车和机械行业对于高耐压和轻量化的需求促使螺栓强度改善。12.9级螺栓的应用问题在世界各地的许多国家被广泛研究并得以解决。一汽通过实际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钢材供应商提出一些建议。首先,螺栓钢的质量和可靠性有待提高。减少硫、磷元素含量以提高钢铁纯度,能够提高钢的延展性,继而提高螺栓的可靠性和工作寿命。其次,钢铁企业应加强对产品品质的完善,研发耐高温的螺栓。

齿轮钢:测试标准不断建立

在一汽,齿轮钢主要用于发动机、变速箱和车桥。一汽之前使用的是由苏联开发的铬锰钛系列齿轮钢。20世纪90年代引进技术后,先后自主开发了一些新钢种,包括锰铬系列钢、铬钼钢系列钢和铬镍钼系列钢。随着齿轮钢和齿轮加工设备的不断提高,一汽的齿轮钢已经达到了ISO标准中ME强度等级。现在,一汽有22种齿轮钢标准,其中7个通常使用于卡车,它们分别为20CrMnTiH、20CrMoH、22CrMoH、20CrNiMoH、SAE8620H、FAS3220H和FAS3420H。

在开发齿轮钢的过程中,须进行大量实验材料的性能测试,其中6项测试包括绘制CCT曲线和TTT曲线、旋转弯曲疲劳试验、弯曲疲劳试验、热处理后的接触疲劳试验、变形实验和基本特性实验。齿轮钢的质量应由钢材供应商严格控制,包括硬化能力和条带状结构。一汽希望与钢铁企业合作,制定齿轮钢的带状结构标准。

碳结钢: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和加工性能

质碳素结构钢简称碳结钢.。具体的讲就是其含碳量小于0.08%。与普碳钢相比,其质量较优,有严格的化学成分并且要求保证力学性能指标,磷、硫等有豁杂质含量较低的优质碳素结构钢。

碳结钢的种类,按含锰量不同可分为正常含锰量(0.25%-0.80%)和较高含锰量(0.70%-1.20%)两组,后者有较好的机械性能和加工性能。 碳结钢的种类,按含碳量不同分为三类:低碳钢、中碳钢和高碳钢。

碳结钢的用途, 用于各种机械结构件、金属制品及各类工具,建造厂房、桥梁、锅炉、船舶等。碳结钢牌号以数字来表示,数字低含碳量低。低碳钢包括碳结钢牌号为:08F,10F等,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常经表面热处理制造要求表面硬而耐磨、而心部有良好真心性的零件。低碳结钢的用途在于轧制薄板,深冲制品。中碳钢包括碳结钢牌号为:15#碳结钢、20#碳结钢、35#碳结钢、45#碳结钢等,性能适中,经调质热处理有较高的综合力学性能,中碳结钢的用途在于制造尺寸较小的调质零件,包括拉杆,轴套,齿轮,活塞销,紧固件等。高碳钢包括碳结钢牌号为:50#碳结钢、55#碳结钢、60#碳结钢、75#碳结钢等,则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高碳结钢的用途在于制造弹簧和要求耐磨的零件。 碳结钢淬透性较差,不适用于制造对性能要求较高、截面尺寸较大或形状较复杂的零件。

碳结钢是钢材综合分类中的普通钢碳素结构钢(包括(a) Q195(b) Q215(A、B)(c) Q235(A、B、C)(d) Q255(A、B)(e) Q275),也是按用途分类中的建筑及工程用钢中的普通碳素结构钢。

为什么中国的钢材产量世界第一,特种钢材仍依赖进口?

截止2019年12月11日,304不锈钢8500元/吨,316不锈钢22000元/吨。

证监会2019年9月30日宣布,近日批准上海期货交易所开展不锈钢期货交易,其合约正式挂牌交易时间为9月25日;批准大连商品交易所开展苯乙烯期货交易,其合约正式挂牌交易时间为9月26日。

不锈钢是重要钢铁品种之一,我国是全球最大的不锈钢生产国和消费国。开展不锈钢期货交易,能够丰富钢铁行业期货品种序列,为产业链企业提供公开、连续、透明的价格信号和高效的风险管理工具,有利于促进相关主体稳定经营,推动不锈钢行业平稳健康发展。

扩展资料:

不锈钢作为我国特钢行业中最主要的钢铁品种,由于其良好的性能,在建筑装饰、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能源发电、食品加工、环保以及医疗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2018年我国不锈钢产量达到2671万吨,是全球第一大不锈钢生产国和消费国,在世界不锈钢市场具有重要地位。

不锈钢行业的市场化程度高、市场主体多样、价格波动频繁,企业避险需求强烈。推出全球首个不锈钢期货,有助于规范流通秩序,促进形成公开、公平的定价机制,进一步增强我国在国际不锈钢市场的定价影响力,并为相关产业链企业提供价格风险管理工具。

2014年以来,上期所深入细致、审慎稳妥推进不锈钢上市工作,积极开展市场调研,广泛听取相关部委、机构、行业协会、会员单位、产业链相关重点企业等市场各方的意见和建议,科学设计不锈钢期货合约规则,已完成上市不锈钢期货的基础工作。不锈钢期货的上市,将充分借鉴螺纹钢、热轧卷板期货的成熟经验,也将进一步完善钢材期货序列品种。

参考资料来源:中央人民政府-证监会批准开展不锈钢和苯乙烯期货交易

参考资料来源:央广网-上期所获准开展不锈钢期货交易

钢坯铬高是什么问题

中国是钢铁大国,但不是钢铁强国。中国钢铁年产量全球第一但是绝大多数都是中、低级钢材;合金钢、特种钢技术不过关;只能大量依赖进口。

例如日本的钢材,有很多是国内没有能力生产的,比如高精度模具钢,只要你想制造高精度模具,就只有买他们的钢材。我们已经是钢产量第一大国,每年也依然要从日本进口大约200万吨各类钢材——而我们进口的基本上全是我们自己无法生产的特种钢材。

全是那些吨钢利润达到粗钢的几百甚至几千倍的品种。近些年国内上了很多特种钢生产线,新闻上大肆宣传终于实现国产化云云,但是很少有新闻里详细说,这些生产线基本上都是合资的。

比如车用钢板,基本上都是用的新日铁的技术。中国出原料、资金、人力还要承受污染,却只拿了一个小头。

扩展资料: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特钢行业的话语权主要体现在对国际主要特钢产品的定价权上。进口单价与出口单价的巨大“落差”充分证明,若要摆脱原材料受制于人的尴尬境地,我国特钢产业必须延伸产业链,不断向高端市场发起冲击。

就中高端量大面广的特钢品种来看,轴承钢和结构钢与市场高度融合,是最具市场前景的两大特钢长材。特钢深加工产品具有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是高端特钢产品的发展趋势之一。例如,特钢板带、特钢棒线材、特钢管材以及工模具钢、高速钢等都具备深加工的潜力。

有可能买到了“地条钢”

地条钢耍“聪明”钢材加铬出口套取退税

2017-04-10

目前数以千万吨计的钢材在掺加少量铬后,摇身一变以合金钢名义出口,每吨成本增加数十元,与此对应的回报却是数百元的出口退税,重利之下,钢材加铬出口渐成业内皆知的潜规则。

“加些铬也就50来块钱,以合金钢出口,按你的报价退税13%,光这块(退税)就好几百,而且还省去了15%的税,一进一出就是三成(28%)的利润,你说值不值?”一位钢贸行业人士表示,钢材加铬出口几乎是业内皆知的“公开的秘密”。

与真正的合金钢每吨近千美元的高价不同,这类“合金钢”实际卖出去的价格多在300美元左右,因而在东南亚等地颇有市场。后者往往在香港“转口走货”,以合金钢的名义获取国内的出口退税,然后以钢坯、方钢的身份出现在东南亚各国。

中国目前有数以千万吨计的钢材(其中不乏钢坯、地条钢)在掺加0.3%的铬之后,摇身一变成为“合金钢”,并以上述方式出口至国外。

显然,这并非退税政策所鼓励的合金钢出口,这些“合金钢”在国外也更多地被用作坯料来生产其他钢材。获取退税后,相关企业可以把出口价格压得非常低,把污染留在国内的同时,也加剧了钢铁领域的贸易摩擦。

地条钢借道合金钢出口

“干这行的太‘聪明’了,取消了硼钢的退税,现在就加铬;如果取消了铬,就可能加钒,有政策就有对策,这需要不停地去堵各种漏洞。”中国特钢企业协会秘书长王怀世颇为无奈,采访时,其所在单位正在制定特钢的团体标准,以阻遏体量巨大的伪合金钢出海。

在他看来,这不仅涉及国家利益,更关乎特钢行业退税政策的存废,“特钢本来的效益就不太好,我们要保住特钢这来之不易的13%的退税。”

现实情况是,出口中有相当大的比例并非国家鼓励的真正意义上的合金钢,这些钢材(甚至钢坯)在添加少量铬之后摇身变为“合金钢”,然而实际上这并未改善产品的性能,生产加铬钢的主要动力源于出口退税。

根据中国的退税政策,螺纹钢、普通线材等低附加值的钢材出口被课以15%的关税,而含铬量达到一定标准的钢材产品,可按合金钢获得最高13%的出口退税,里外相差28%,因而出现大量投机行为,不少钢坯,甚至地条钢也借道合金钢出口海外。

目前数以千万吨计的钢材在掺加少量铬后,摇身一变以合金钢名义出口,每吨成本增加数十元,与此对应的回报却是数百元的出口退税,重利之下,钢材加铬出口渐成业内皆知的潜规则。

分析师表示,加铬的伪合金钢出口量目前占钢材出口总量的30%-40%左右,“去年钢材出口量大概是1.1亿吨,以这种合金钢形式出口的大概有三四千万吨的体量,最近几年增长得非常的快。”

王怀世提供了更为具体的数字:去年“其他合金钢条、杆”税号下的出口量有2918万吨,实际上特钢协会能统计到的数据只有190多万吨,即使部分正规特钢未在统计范围内,但正规的出口总共也不过300万吨,剩下的2600万吨可能就是这类出口,而这还只是棒材方面的数据,其他板材也存在类似的情形。

中信泰富特钢集团线材销售公司总经理张剑锋表示,真正的铬合金钢铬含量多为1.0%,或是0.8%,其出口价格大概在5000元。

他表示,0.3%是国家退税合金钢的下限,不少公司会在普通钢材中简单添加0.33%左右的铬,从而在表面上达到退税政策中“其他合金钢”的最基本要求,如此每吨会增加50-60元的成本,然而以合金钢名义出口每吨可以轻松获得数百元的退税。

一位钢贸商印证了张剑锋的说法,“一般出口(真)特钢的价格在800美金(每吨)以上,但含铬钢的实际成交价一般都在300美金(每吨)左右。”

他表示,伪合金钢因为享受了出口退税、降低了成本,在出口时向外方报的价格可以更低一些,“13%的退税,即使让利7个点,还有6个点的利润,但价格上让个100块、200块,出口就很有竞争力了,这有利于‘占领市场’。”

一位钢铁行业人士表示,两三年前钢铁行业形势很差,一开始民营企业都这么做,后来国有企业也开始这样做,如今伪合金钢获取退税已成一些地方“公开的秘密”,在此背后是错综复杂的多方利益博弈。

对企业而言,这一政策漏洞意味着直接的利益;对地方政府而言,出口意味着税收和当地的经济成长,而出口退税由中央财政来承担;中央财政面临着信息不对称、税则号粗放的问题,缺少核查的能力;海关同样缺少行之有效的标准;而且在外贸下滑压力巨大的背景下,钢铁出口的增长是稳外贸的重要对冲力量。

最新的变量来自工信部对地条钢的严查。今年初,刚刚履新工信部副部长的徐乐江在唐山发现,不少地条钢正以伪合金钢的方式运往海外,并骗取退税;这引起工信部的高度重视,2月底,工信部与相关海关部门、中钢协、财政部等部门专门就此召开了会议。

徐乐江在多个场合表示,将坚决打击“地条钢”以合金钢名义出口退税,关于工信部接下来会从哪些方面打击伪合金钢出口,徐乐江未做出回应。

急需鉴定伪合金钢标准

多位受访人士表示,伪合金钢冒充合金钢出口在方钢领域最为严重。

方坯作为一种半成品,可以用来轧制型钢、线材等,由于不属于成品钢材,钢坯的出口被课以20%的重税。方钢是一种断面为方形的实心棒材,作为成品钢材,其出口关税为15%,而合金方钢则可以享受13%的出口退税。

据钢铁行业一位业内人士介绍,不少钢厂生产方坯时,为了满足报关要求在钢坯中填加一定量的铬,使普通方坯变成合金方坯,然后装船发货获得发货单据,自营钢厂或由贸易商开具以“其它合金钢条、杆”为品名的增值税发票,并以此名义报关取得报关单和收汇核销单,并凭上述单据获得合金方钢对应的退税。

监管部门也意识到这一问题,据上述人士介绍,国家税务总局去年6月份曾对出口方钢退税进行了专项稽查,重点区域为天津及唐山,涉及到工厂的生产记录,海关现场也加大了检查力度。

不过他表示,由于方坯与方钢在材质、形状及尺寸上非常相近,当前并没有便于操作的方法来对此加以界定。

按照海关商品归类原则和注释来看,合金方坯的税则号应当是:72060000(钢坯),与此对应的是征收高额关税;但其以合金方钢报关时的税则号却是72286000(其他合金钢条、杆),与此对应的则是13%的出口退税。

王怀世表示,解决伪合金钢出口问题亟需在基础税则号上做出变革。他表示,我国税号较为粗放,很多企业会沿着税号去寻找漏洞。比如中国“其他合金钢条、杆”同一个税号下既有方钢,也有螺纹钢,由于方钢没有单独的税号,就容易出现滥竽充数的现象。

而澳大利亚、美国、印度等其他国家的合金螺纹钢、合金方钢都有各自的税号,这有助于对钢材出口进行更精确的统计,并能更准确对钢材进行征税或退税。

王怀世表示,早在2015年10月份,天津海关就遇到了方坯加铬并做简单加工之后当合金方钢出口的现象,“当时这些方坯被堵在海关了,但海关苦于没有标准来加以界定。”

税号区分可能意味着取消合金方钢的退税,这涉及到数千万吨的钢材出口,并影响许多钢铁企业的利益,因而受到的阻力非常大。

现在的思路则是,设立一个标准,让海关有办法能堵住大量伪合金方钢的出口。

张剑锋是这一标准的直接操刀者。他表示,从表面上看很难界定方坯与合金方钢,一般需要用低倍才可以检测出来的,但海关需要的是简单易行的界定方法。

为此,张剑锋制定了一项以压缩比界定方钢的团体标准。压缩比是铸坯横断面积与轧材横断面积之比,而这直接决定了钢材的组织结构及机械性能,“假方钢只是在表面简单地轧上一道或两道,其质量并不符合合金钢的要求,因为其压缩比很小,铸态组织(熔炼过程中浇铸后形成的微观组织)还没有完全破碎。”

张剑锋认为,压缩比大于3.24是鉴定钢坯与合金钢材的界限,制造企业应向海关提供生产合金钢的连铸坯断面尺寸及压缩比数据,以便备案与调查。据悉,这一标准已向工信部汇报,并将报至海关。

避免伪合金钢加剧贸易摩擦

工信部日前发布的2016年钢铁行业运行情况和2017年展望表示,国内一些企业在普通钢品种上加入微量合金,冒充合金钢低价出口,扰乱了国际国内市场秩序,加剧了国际贸易摩擦。

普通钢材以合金钢材名义出口,由加征关税转为享受出口退税,一征一退之间利润空间可观,这样的政策漏洞也导致以合金钢形式出口的数量剧增。

由于缺乏合金钢出口数据的统计,这集中反映在特钢出口量的飙升上。统计数据显示,特钢出口在2014年出现明显加速,这一年特钢出口由2013年的2854万吨跳涨至4992万吨;2015年特钢出口进一步上涨至6547万吨的历史高位,两年间增长了1倍多。

“合金钢是特钢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我们的经验判断,真正的特钢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增加如此迅猛,数据大幅上升主要是伪合金钢出口的大幅增加。”分析师表示。

他提供的进一步数据显示,2013年前,钢材出口与特钢出口都很稳定,其出口增速基本一致,是年两者同比增速都在12%左右;但随后几年特钢出口出现了大幅波动,并影响了钢材出口数据的波动:2014年特钢出口狂涨74.9%,而这一年钢材出口也随之增长了50.4%;2015年特钢出口再次上涨31.1%,而钢材出口也同比增长了19.7%。

“合金钢”出口大幅攀升,在享受出口退税的同时,也进一步加剧了钢铁领域的国际贸易摩擦。

商务部数据显示,2014年针对中国钢铁的贸易摩擦为27起,涉案金额为23.2亿美元;而到2016年,21个国家或地区针对我国钢铁产品发起立案调查49起,涉案金额更是高达78.95亿美元。

中国钢铁已连续9年位列贸易摩擦行业的首位,在全球钢材消费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中国钢材出口的增长几乎遭到了其他国家的集体抵触。截至目前,欧盟、美国、印度、巴西等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对中国钢材出口采取了贸易限制措施,从反倾销调查到提高关税,再到知识产权领域,中国钢铁遇到了各种类型的贸易摩擦。

“去年我们遭遇到的反倾销诉讼较多,主要是因为我们的出口量太大了。但实际上对特钢行业来说,国外很多国家甚至发达国家是需要的,一些不是特钢的出口,使得特钢也遭遇到了贸易摩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特钢行业人士表示。

“现在中国钢材出口除了在东南亚市场(伪合金)方钢能畅通无阻外,其他成材都或多或少遭遇到了贸易限制措施。”这位人士说。

值得注意的是,伪合金钢出口的主要目的地就是东南亚,而东南亚市场也正在成为中国钢材出口的主要增长极。据统计,2015年中国对东南亚11国出口的出口量达3460万吨,是2006年的5.2倍,占出口总量的43%,较2006年提高了16个百分点。

其原因是,欧盟和美国对中国钢铁的贸易限制手段非常激烈,而东南亚地区尽管也设置了贸易限制措施,但是东盟各国的相关手段相对温和很多。

近些年来,出于保护当地钢铁企业的需要,东南亚各国对于成材的进口均采取了不同程度的限制,但这些地区对半成品钢材的进口非常宽松,来自中国的钢坯、方钢等半成品在此地颇受欢迎。

举例来讲,菲律宾对于进口的长材征收7%的关税,而对方坯却只征收0-3%的关税。据统计,东南亚地区每年仅方坯的进口量就在100万吨以上,对于中国钢铁企业而言,这是一个出口的机会。

上述钢贸商表示,伪合金钢出口时一般都是“转口走货”,即先以合金钢的名义出口到香港,拿到退税,再以钢坯的身份出口到国外,如此可以规避部分国家针对中国大陆地区的贸易限制措施。

他表示,中国的伪合金钢之所以大量出口到东南亚,是因为东南亚螺纹钢的需求量很大,但当地的炼钢技术有限,他们更愿意低价进口来自中国的方钢,以此为原料生产螺纹钢等产品。此外也有成本上的考虑,东南亚距离较近,而这些低附加值的钢材如果出口到欧美地区的收益“连运费都覆盖不住”。

分析师表示,中国的钢铁行业是一个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大量出口钢材本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而以合金钢的名义出口方坯,出口者与国外进口者获得了利益,却把污染留在国内;而从外部看,中国出口钢材已占全球钢材贸易量的20%多,伪合金钢的大量出口使得中国钢铁进一步成为贸易摩擦的众矢之的,更是得不偿失。

以上就是关于哪方面才能用的上“特钢”?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