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发展“十三五”规划

   2017-05-17 08:19:25 3130
核心提示:文章摘要:水电发展“十三五”规划

水电发展“十三五”规划

  一、规划基础

  (一)发展现状

  “十二五”时期,我国着力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现代能源产业体系,把在做好生态保护和移民安置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水电,作为重要的能源发展方针,高度重视开发建设与生态保护、移民安置、经济社会等的统筹协调工作,新增投产1亿千瓦,约占水电总装机容量的三分之一,为实现我国2015年非化石能源发展目标发挥了有力支撑作用,为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能源保障。

  ——装机规模不断跃升。“十二五”期间,新增水电投产装机容量10348万千瓦,年均增长8.1%,其中大中型水电8076万千瓦,小水电1660万千瓦,抽水蓄能612万千瓦。到2015年底,全国水电总装机容量达到31954万千瓦,其中大中型水电22151万千瓦,小水电7500万千瓦,抽水蓄能2303万千瓦,水电装机占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的20.9%。2015年全国水电发电量约1.1万亿千瓦时,占全国发电量的19.4%,在非化石能源中的比重达73.7%。

  “十二五”时期,开工建设了金沙江乌东德、梨园、苏洼龙,大渡河双江口、猴子岩,雅砻江两河口、杨房沟等一批大型和特大型常规水电站,总开工规模达到5000万千瓦。同时,开工建设了黑龙江荒沟、河北丰宁、山东文登、安徽绩溪、海南琼中、广东深圳等抽水蓄能电站,总开工规模2090万千瓦,创历史新高。

 

 

 

  ——技术能力实现跨越。“十二五”期间,坚持技术创新与工程建设相结合,加强重大装备自主化,着力提高信息化水平,工程建设技术和装备制造水平显著提高。攻克了世界领先的复杂地质条件下300米级特高拱坝、超高心墙堆石坝采用掺砾石土料和软岩堆石料筑坝、35米跨度地下厂房洞室群、深埋长引水隧洞群、砂石料长距离皮带输送系统等技术难题。自主制造了单机容量80万千瓦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500米级水头、单机容量35万千瓦抽水蓄能机组成套设备,世界上最大的单体升船机、最大跨度重型缆机等。建成了世界最高混凝土双曲拱坝锦屏一级水电站,深埋式长隧洞锦屏二级水电站,装机规模世界第三的溪洛渡水电站,复杂地质条件的大岗山水电站。

  ——行业管理逐步强化。“十二五”期间,坚持开发与管理、建设与运行并重,逐步完善水电开发政策法规与技术标准,强化水电行业管理,制定了抽水蓄能产业政策,出台了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水电站的指导意见,以及流域管理、质量监督、工程验收和抽水蓄能选点规划、运行管理相关规定。水电移民政策不断完善,明确了“先移民后建设”要求,加强了移民档案和统计管理,建立了流域水电移民工作协调机制。生态保护工作不断加强,全面落实水电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完善了水电建设与验收的环保技术标准,完成了金沙江上游、黄河上游等河流水电规划及规划环评,协调了水电开发与环境保护关系,分层取水、过鱼设施、栖息地保护、生态调度等环境友好型措施逐步推广应用。

  (二)面临形势

  ——生态环保压力不断加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特别是生态文明建设,对水电开发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水电开发的不断推进和开发规模的扩大,剩余水电开发条件相对较差,敏感因素相对较多,面临的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加大。

  ——移民安置难度持续提高。我国待开发水电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大江大河上游,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移民安置难度加大。同时,有关方面希望水电开发能够扶贫帮困,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由此将脱贫致富的期望越来越多地寄托在水电开发上,进一步加大了移民安置的难度。

  ——水电开发经济性逐渐下降。大江大河上游河段水电工程地处偏远地区,制约因素多,交通条件差,输电距离远,工程建设和输电成本高,加之移民安置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不断加大,水电开发的经济性变差,市场竞争力显著下降。此外,对水电综合利用的要求越来越高,投资补助和分摊机制尚未建立,加重了水电建设的经济负担和建设成本。

  ——抽水蓄能规模亟待增加。总量偏小,目前仅占全国电力总装机的1.5%,而能源结构的转型升级要求抽水蓄能占比快速大幅提高;支持抽水蓄能发展的政策不到位,投资主体单一,电站运行管理体制机制尚未理顺,部分已建抽水蓄能电站的作用和效益未能充分有效发挥,需要统筹发挥抽水蓄能电站作用。

  二、规划原则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遵循习近平总书记能源发展战略思想,把发展水电作为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确保能源安全、促进贫困地区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举措,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在保护好生态环境、妥善安置移民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发展水电,科学有序开发大型水电,严格控制中小水电,加快建设抽水蓄能电站。

  (二)基本原则

  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坚持生态优先,科学开发水能资源,建设环境友好型工程,重视生态修复,保障水电可持续发展。

  坚持协调发展,确保健康有序。统筹流域水电开发,积极推进水电基地建设,加快调节性能好的控制性水库建设;优化电源建设结构,加快抽水蓄能发展;统筹水电开发、电网建设和电力市场,增强发展协调性。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