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背景的三方理财公司有哪些?

   2022-06-17 08:29:53 网络1020
核心提示:诺亚财富管理中心诺亚控股起源于2003年,定位于中国新一代的综合金融服务提供商,诺亚控股于2010年11月10日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交易代码NOAH.NYSE),是国内首家在纽交所上市的独立财富管理机构。嘉信理财嘉信理财(Char

上市公司背景的三方理财公司有哪些?

诺亚财富管理中心

诺亚控股起源于2003年,定位于中国新一代的综合金融服务提供商,诺亚控股于2010年11月10日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交易代码NOAH.NYSE),是国内首家在纽交所上市的独立财富管理机构。

嘉信理财

嘉信理财(CharlesSchwab)是一家总部设在旧金山的金融服务公司,成立于30年前,如今已成为美国个人金融服务市场的领导者。20世纪90年代中期,嘉信理财实现重大突破,推出基于万维网的在线理财服务。

翘华控股

专注于金融、资源和投资行业的发展,目前主要从事基金发行与基金管理、基金销售与基金顾问业务,近期计划开展的业务包括证券交易、投资银行、企业上市等业务。

百盛财富

郑州百盛财富管理中心为河南第一家第三方独立理财顾问公司(IFA)。以家庭理财规划服务为核心,辐射证券投资、保险、房产、黄金、遗产等各类专项理财业务。

好买财富管理中心

自2007年初成立以来,产品线覆盖了固定收益类信托、公募基金、阳光私募基金、私募股权基金以及FOF/TOT等上千种理财产品。

金可贝德投资咨询

银创财富

为国内高净值人群提供信托、保险、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地产基金、艺术品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等理财需求。公司目前拥有包括北京、成都、深圳和苏州在内的四家财富管理中心和近300名理财顾问,管理及参与的资产规模数十亿元,并与国内70余家的信托公司形成了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恒天财富

北京恒天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前身为中融信托第一财富管理中心注册资本5000万元,主要股东有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恒天集团旗下上市公司,A股代码:000666)、北京祥泰源控股有限公司和管理层股东。国际投资银行的参股方案正在商洽中。

公司总部位于北京CBD,拥有遍布全国主要城市的50余家分公司、600余人的专业理财团队,固定收益类信托计划月发行能力达10亿元。为超过8600余名高端客户提供信托理财服务。

展恒理财

北京展恒理财顾问有限公司是国内最早从事家庭理财服务的独立理财顾问机构之一,也是目前国内第三方理财市场的引领者。为客户提供阳光私募、公募基金、固定收益类信托产品、股权投资产品等投资组合方案。

海银财富

、中原理财

成立于2003年。

启元财富

深圳市启元财富投资顾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启元财富)成立于2009年,是由海内外一批证券业、基金业、信托业资深人士组建的专业投资顾问公司,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000万元。

、瑞盈财富

瑞盈财富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简称“瑞盈财富”)是目前中国国内财富管理行业的领先企业之一,公司提倡贷款解决人们在培训、就业、消费、创业和企业经营中所需的资金问题,将国内外最优秀的固定收益类、公益理财类、股权类等理财模式,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全面保证及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

优利理财

优利理财网(又名优利网)成立于2006年,涉及保险、证券、银行、期货、信托、财务规划等领域。注册在金融中心上海的独立的第三方理财机构。

格上理财

北京格上理财顾问有限公司(简称格上理财)成立于2007年11月26日,注册资本金2000万元。提供阳光私募基金、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私募股权基金、固定收益产品等高端理财产品的投资顾问服务。

、德瑞投资

上海德瑞投资公司主要从事证券投资分析、创富理财指导等业务。服务对象主要是中小企业(私营个体为主)和中小投资者。

展恒理财

闫振杰先生于2004年创办北京展恒理财顾问有限公司,现担任董事长。公司以会员制服务方式为主,目前服务的客户数量达到数万人。

中天嘉华企业

成立于2000年,由深耕中国金融服务市场多年的专业团队及国际顶级风险投资公司KPCB联合成立。集团旗下企业分别在金融行业业务流程外包、通信运营服务、金融产品营销等主要服务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普益财富

普益财富(上海普益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创始于2006年6月,大股东为2010年“福布斯中国潜力企业榜”第14位的泛华保险服务集团,核心研究力量来自于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

利得财富

由实力雄厚的全国性综合投资集团发起,联合互联网领域、信托界、银行界、房地产界等业内精英翘楚共同组建。总部位于上海星展银行大厦,分公司已经遍及上海、北京、杭州、南京、苏州、宁波、济南等地。

安盈财富

由国际、国内一批投资业、银行业、信托业及保险业专业人士组建而成。目前形成了汇集信托、基金、有限合伙、私募股权、保险等产品的产品平台。

海银财富

高晟财富

标准利华金融

是国内首选互联网金融推介信息服务商之一。拥有白标经纪人、企业合作伙伴、特许理财师、国内外金融做市商合作企业,为金融领域的不同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提供“最便捷金融投资理财体验”。

极元财富

极元财富为客户提供包括固定收益信托,阳光私募基金,以及私募股权投资在内的综合的财富管理服务。

如何应对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教你三招规避持股风险

上市公司买理财有多种方式,主要的方式有银行理财、股票、基金,有些上市公司还会购买私募基金。下面我就来详细介绍一下。

上市公司理财有哪些特点

与个人理财相比,像上市公司这种大佬级理财在投资范围、金额、目的等等都与前者不一样。

1、资金量。这是最直观的指标,上市公司用来买理财的金额少则千万,多的都是以亿为单位,而个人几千几万的理财金额与之相比完全不是一个量级。有小伙伴会问,A股中很多上市公司利润少得可怜,几百家小上市公司利润还不够京沪深一套房,哪来几亿的钱来理财呢?

这就需要涉及到一些财务知识了。上市公司买理财的钱都是来自闲置募集资金和自有资金。募集资金是上市公司向股票市场借来的钱(只是不需要还),相当于你向银行贷款买理财自有资金是他们自己的家底,相当于你的个人存款。

你可以赚得不多,但家底丰厚也是可以的,好比你月薪3000,但向银行贷款了10000,自己存款又有10000,那么你可用于理财的资金就有20000了。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上市公司利润很少,但理财的钱一大把的原因。

2、投资范围。上市公司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个体,业务众多,因此投资需求也很多,可能它买了股票还不够,还需要一些固收产品均衡一下配置,或者搞点ABS、期货啥的拉高收益等。而个人理财往往比较单一,往往就是定投、货基或者混合型基金等,这主要也因为个人用于投研的精力有限,投资范围太广不利于小资金量的投资者。

3、投资目的。越穷的人赌性越强,资金量小的投资者往往不满足年化个位数的理财,抱着搏一搏的心态,希望手头的几千变几万。可上市公司不会这么想,几亿的资金可能关系到公司未来几年的营运,不值得冒高风险博取高收益。稳,是上市公司理财的首要目的,在稳的前提下实现保值增值,比如像上市银行买理财,年化5%就满足了,并要求私募严控回撤,不要过度care收益,在不收认购费的私募排排网上就有不少类似的私募基金产品。

当然,大资金理财与个人理财在申赎、手续费等很多方面也有不同之处,但这不是主要方面,因此也不赘述。

为何上市公司要买理财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理财无非就是为了赚钱,上市公司理财的原因也很简单。

首先一个就是收益率高。

另一个原因,是“提高资金利用率,利用闲置资金提高收益”。其中闲置资金主要指的是上文刚刚说的闲置募集资金和自有资金。

一般情况下,主营业务强、毛利高的上市公司是完全看不上理财那点收益的,如果你每月的薪水是1w,那你还会花心思整天倒腾只能盈利几百的理财吗?当然不会。但如果遇到公司账上有短期的闲置资金的话,出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会进行短期理财投资。当然,更多的上市公司会将大资金投资私募,而这种投资更多的是出于公司战略考量。

上市公司联姻私募,真的只是理财吗?

上市公司买私募产品也很积极,这是有道理的。尤其是私募股权基金,它可以投资很多独角兽和新经济项目,上市公司通过购买私募产品的方式可以在发展主营业务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新兴产业,以较低成本参与某些优质项目,发展成熟后最终可能被其他上市公司收购,实现产业整合,增强公司实力,为未来的转型铺路,最为重要的一点,还可以获得可观的投资收益。而对于私募机构而言,与上市公司合作可以获得更多的资金,同时可以大幅提高品牌影响力。

综上,上市公司与私募“联姻”是一件水到渠成、皆大欢喜的事,而这种模式也将在未来成为推动私募行业发展的又一重要力量。

     对于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投资者应该如何应对来规避这其中的持股风险呢?

      虽然我们不能否认有一部分上市公司的确是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出发,在监管规定之内,用自有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不过,多数上市公司是用资本市场募集的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

      上市公司本来应当将募集资金投入到实体经济项目中去,而现在大多投资了“金融产品”,明显的让资金“脱实向虚”,不是监管层想看到的,也利于上市公司的发展。

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行为透露出几点风险:

      1、首先,上市公司向社会公开募集资金流向了“理财市场”,这违背了我们投资者的初衷。

      2、其次,所有的投资均有风险,上市公司用投资者的钱买了“理财产品”,无非是将理财产品的风险转嫁给了“买股票的人”。

      3、某种程度上说,那些上市公司里的“理财专业户”,是一种“懒惰”的投资行为,反映出公司高管缺乏进取精神。

      通过美的集团骗局,投资者该如何应对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笔者在此提醒投资者,对于持有或有意购买上市公司股票时,

根据以下三点来应对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持股风险:

      1、查看上市公式今年来发布的公告,看是否有发布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公告信息,同时要留意购买的金额大小;

      2、查看上市公司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以此来判断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比重,同时关注是否有信披违规嫌疑;

      3、通过上市公司公告、季报、中报、年报中的数据,结合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情况来判断是利好还是利空,如果是大量购买就要提高谨慎了,毕竟凡事都有个限度,过度了就不好了。

以上就是关于上市公司背景的三方理财公司有哪些?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