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市景点

   2022-08-12 17:18:58 网络820
核心提示:高平市景点有高平炎帝陵、丹朱岭工业旅游区、大粮山景区、长平古战场遗址、高平定林寺等。1、高平炎帝陵:炎帝陵位于高平市城东北17公里处的庄里村,这里山川秀丽,风景优美,陵区周围东、西、南三面沟壑纵横,北面丘陵起伏,青山映翠。庄里村炎帝陵,俗称

高平市景点

高平市景点有高平炎帝陵、丹朱岭工业旅游区、大粮山景区、长平古战场遗址、高平定林寺等。

1、高平炎帝陵:炎帝陵位于高平市城东北17公里处的庄里村,这里山川秀丽,风景优美,陵区周围东、西、南三面沟壑纵横,北面丘陵起伏,青山映翠。庄里村炎帝陵,俗称“皇坟”。陵后有庙,谓之五谷庙。五谷庙创建年代不详,最迟在宋代时早已有之。

2、丹朱岭工业旅游区:为公司对邻近矿区的釜山水库进行改造,新修了湖弯、财弯、清弯等,十八弯美景;利用废弃的矿井,建成井下游览区和集安全培训、灾难模拟为一体的煤矿安全教育培训基地。

3、大粮山景区:位于高平市米山镇,北倚七佛山,东接定林寺,南临曲坪线,西望高速路,距市区1公里。长平之战时,这里曾是赵军的指挥中心、瞭望台、粮仓等所在地。

4、长平古战场遗址:高平春秋时称泫氏,战国时改为长平。这里是中华民族原始文明的发祥地。

5、高平定林寺:据寺内现存金大定二年(1162年)碑载,该寺至迟在后唐长兴年间(930——933年)就已存在,又据寺内雷音殿脊刹题记“泰和四年十一月造”,金元两代曾兴工重建,以后明清屡有修葺。现存建筑除雷音殿为元代遗构外,其余大多为明、清建筑。寺坐北朝南,依山而建。

高平 羊头山 七佛山 简介

1、定林寺位于高平市城东南5公里的七佛山南麓,这里山峦叠翠,松柏环绕,风光秀丽。向东可达开化寺,西与游仙寺毗邻,北与七佛顶相连,南眺三峻庙、祁贡坟。寺居山之阳,寺侧有定林泉,常年不涸,寺名即由此而得。定林寺建筑规模宏大,坐北面南,四进院落,寺东有上下两个偏院,创建年代不详,至迟在唐代已有此寺。在其中轴线上分列为山门、雷音殿、七佛殿。宋、金、元、明、清各代,屡有增修。现存建筑有山门、雷音殿、三佛殿、七佛殿、东西配殿、善法和罗汉二堂、止涓和问津二洞、禅堂偏院等。雷音殿、东西配殿为元代建筑,其余皆为明清遗物。雷音殿古朴雄伟,精巧秀丽。寺区周围有锣鼓洞、迎客松、跑马坪、瘟神洞、磨磨石等自然景观。定林寺西南的小大狼山,相传长平之战时,廉颇曾在此屯兵抗御秦军,现廉颇屯遗址尚存。从此处登山,经跑马坪、蝴蝶庙、贯甲顶、小松林,到七佛山顶,一路可领略大自然的山水风光。许多游人墨客到此游览,都被那优美的风光陶醉,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暑伏天“洒酒观蝴蝶”,更是定林寺一大奇观。每到暑伏天,游人蜂拥而至,携带美酒,遍洒山头,蝴蝶漫天飞舞,有幸者可看到碗口大小的珍稀蝴蝶

2、羊头山炎帝陵位于高平市城东北17公里处的庄里村,这里山川秀丽,风景优美,陵区周围东、西、南三面沟壑纵横,北面丘陵起伏,青山映翠。西望羊头山,巍然挺拔,南眺丹河谷地,云蒸霞蔚。晋长二级公路,由南而北,像一条美丽的玉带,系在陵区之内。小东仓河涓涓地在脚下流淌,我们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就长眠于此。 庄里村炎帝陵,俗称“皇坟”。陵后有庙,谓之五谷庙。炎帝的陵墓,在轩辕氏黄帝时就已经有了,封参卢于潞,守其先茔,以奉神农之祀。五谷庙创建年代不详,最迟在宋代时早已有之。该庙坐北面南,建筑规模宏大,周有城墙,分为上下两院,在其中轴线上,分列为舞台、献台、山门、南道、正殿。原来庙院内碑石林立,约有四五十通碑。现仅存正殿五间,东西厢房十几间。在东厢房的后墙上,有“炎帝陵”石碑一通,是明万历三十九年(1161)申道统所立。“炎帝陵”石碑的后面有一个甬道(现已封住),可通墓穴,墓内有盏万年灯,常年不熄。羊头山是炎帝神农氏尝五谷之地,现羊头山上神农城、神农泉、五谷畦、神农庙等遗址遗迹尚存。有关炎帝神农氏的民间传说更是丰富多彩。除庄里炎帝陵是专门祭礼炎帝外,本地还有许多祭祀炎帝的庙宇,如故关的炎帝行宫,下台的炎帝中庙,市城东关的炎帝下庙,邢村的炎帝庙,永录的炎帝庙等,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有三十余处。炎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是中华第一大帝,是农业之神,医药之神,史称农皇。庄里村炎帝陵是我们炎黄子孙寻根问祖,谒陵扫墓的神圣之地,是中华第一陵。

3、金峰寺位于高平市西北山东麓,寺坐西面东,依山势而建。寺院创建年代不详。现存有元、明、清建筑,四进院落,中轴线上山门、前殿、中殿、后殿,中殿为元代建筑,三间见方,歇山式屋顶,寺内西阁之上,有座弥勒佛金装塑像,每当皓月东升,正好对准佛爷鼓肚,实为奇观。寺外清潭,月影照人,清澈可观,旧时被称为高平八景之一的“金峰夜月”即指此而言。为高平县三大寺庙之一。寺内院落层叠,楼阁相连,古木参天。大雄宝殿金碧辉煌,佛雕塑像栩栩如生。殿前牌匾、碑碣、书撰皆出自名流之手,艺术价值很高。为山西省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九九七年,为开发高平旅游业,市政府确定,以金峰寺为主体,建设西山公园并列为市政府八项建设工程之一。投资几百万元,经过两年的建设,对金峰寺进行了全面维修,并增建了许多景点。目前,金峰寺面貌焕然一新,室内增设了许多塑像,院内整洁秀丽。现住有僧人20余名,来往游人络绎不绝。

4、大粮山景区位于高平市米山镇,北倚七佛山,东接定林寺,南临曲坪线,西望高速路,距市区1公里。长平之战时,这里曾是赵军的指挥中心、了望台、粮仓等所在地。赵将廉颇在此驻扎两年之久,演绎了以沙代粮、蒙骗秦军的历史故事。为了纪念廉颇老将,当地群众于明朝嘉靖年间修建了廉颇庙,后庙宇毁于历代战火。“大粮积雪”为高平八大景之一,闻名遐迩。

5、游仙寺位于高平市城南10公里的游仙山麓,山势优美,林木葱郁,寺居山峪,清静幽雅。规模宏大,周设群芳套院,山门壮丽,崇楼杰阁,三进院,设前殿、中殿和七佛殿,两厢有配殿、厢房和廊庑。创建于北宋淳化年间(990-994),金元明清屡有增修,现存前殿,仍是北宋原物。三间见方,单檐歇山,前后檐皆装木灵花扇一堂。斗拱爽朗,用材硕大,梁架彻上露明造。中殿金代建,五开间悬山式,六架椽屋,梁架规整,结构牢固,稳健庄重,此寺为宋金木构建筑中的佳作,寺外东山坡有八角七级砖落一座,是元至元七年(1290年)所筑。

关于高平的旅游景点写一篇作文100

羊头山石窟位于高平市城东北17公里的羊头山南麓。羊头山亦称首羊山,所谓“岭限二郡,麓跨三邑,山高千余丈,磅礴数十里”是也。地处潞、泽两郡,长子、长治、高平三县、市的交界处,相传为神农得嘉禾之地。羊头山的寺院、石窟等建筑成组成群地散存于山上。山脚下为中清化寺,亦名莲花池、六名寺。山腰为上清化寺,现不存,遗址可见唐代基址及石佛像三尊,其建筑规模宏大。其年代为南北朝至唐。 羊头山石窟开凿于北魏至唐。它的奇特之处在于其石窟是就着山腰至山顶散布的巨大石块雕凿而成,共计有40余洞窟。砂岩大小不等,洞窟大小不一,形状多为长方,一般为一石一窟,个别有一石二窟或三窟不等。其中第六窟最大。石窟内龛面整齐,四面满雕佛像,或一佛二弟子,或一佛二菩萨。洞外有许多小龛,有佛、菩萨、天王、力士、供养人等,形制各异,雕工精细。此外,山腰至山顶还有千佛造像碑、石塔等。位于山顶的四面造像塔形制独特,为北魏所造,塔座为伏羊。 我们来到羊头山之时,烈日当空,万里无云,但地处太行山麓,也不觉得酷热。山路两侧林木茂盛,特别是漫山遍野的一种结满红豆的灌木丛,看了让人舒心。一路爬上去,散漫分布的石窟由茂密的灌木林后不断凸现出来,给人以极大的惊喜,我忘记了劳累和酷暑,兴奋地一路爬到山顶。按照山西文物地图的介绍,山顶还有战国时期的军事城垣,可惜找了半天也没看出来。李老师说,二千三百年前,这一带是古战场,这里距长平关很近,都是兵家必争之地,于是我对着长平关方向遥祭那被白起坑杀了的四十万赵卒的亡灵,但愿没有打扰到他们,阿门。 “羊头夕照”不愧为高平八大风景区之一,推荐大家有机会去看看。 高平市七佛山生态公园成为省级森林公园,这是我省新增的七个省级森林公园之一。   七佛山生态森林公园核心景区两万亩,是高平市确立的“身边增绿”重点工程之一。自二00二年以来,该公园先后投资一亿元,完成荒山造林一万亩,退耕还林两千亩,新栽各种树木60多万珠。公园还提升煤矿废水,建设了三个蓄水池解决植树用水问题,同时本着“引人上山,引绿进城”的思路,投资2000多万元,完成了市区到山顶的道路工程和道路两侧高标准绿化。在七佛山生态公园建设中,高平市组织实施了“市委政府治山头,人大政协绿两沟,四大班子一台戏,社会上下齐参与”全民共绿七佛山的活动。目前七佛山生态公园已经初步形成针阔混交、乔灌结合、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生态景观。

高平 羊头山

在高平、长子、长治三县交界处,山巅有两座石雕方形塔,塔侧石雕伏羊佛龛造像,头尾清晰,由此山状为羊头,故名。

羊头山梵刹,名曰清化寺,据记载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四七七——四九九年),原名定国寺,北齐时改名宏福寺,隋末寺废,唐武则天天授二年(六九一年)重建,并改额清化。

今清化寺建筑已不存,尚留石佛三尊、明碑一通和殿堂遗址,但寺周北魏至隋唐时期窟龛造像和石塔仍依然如故。

羊头山石窟位于山西省高平、长子、长治三县交界处,山巅有两座石雕方形塔,塔侧石雕伏羊佛龛造像,头尾清晰,由此山状为羊头,故名 羊头山梵刹,名曰清化寺,据记载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四七七——四九九年),原名定国寺,北齐时改名宏福寺,隋末寺废,唐武则天天授二年(六九一年)重建,并改额清化.

今清化寺建筑已不存,尚留石佛三尊、明碑一通和殿堂遗址,但寺周北魏至隋唐时期窟龛造像和石塔仍依然如故。

羊头山正面高峰凸起,左右山脉前伸,形如箕掌,石刻造像即分布于其间。

羊头山石刻造像和石塔,是羊头山历史遗物中的精华所在。

它的分布,有的在山巅,有的在山腰,有的为窟,有的为龛,原有规模及顺序已不可考,现状可分为九区。较大窟龛二十二个,小型佛龛八十多个,窟洞平面多为方形。

还有千佛碑一通,皆魏至唐物。山巅山腰雕石塔六座,唐制,高度4─6米不等,平面方圆两种,高者七层,密檐式,低者两层,楼阁式,形制古朴,手法简洁,为他处所少见。

主峰极顶列为首区,有石塔两座,佛龛一区,龛为三块巨石叠成,下为卧羊,中为佛龛,上为瓦陇式屋顶,龛内内置一佛二菩萨,佛像结跏而坐,面型衣饰皆属北魏风格。

以上就是关于高平市景点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