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经济结构性改革的关键词

   2017-05-17 09:03:49 4300
核心提示:文章摘要:2016年经济结构性改革的关键词

2016年经济结构性改革的关键词

2016年经济结构性改革的关键词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明年经济工作重点:推进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会议提出,明年及今后一个时期,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相互配合的五大政策支柱,即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     会议提到,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结构性改革任务十分繁重,战略上要坚持稳中求进、把握好节奏和力度,战术上要抓住关键点,主要是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     会议强调,推进结构性改革,必须依靠全面深化改革。要加大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力度,推出一批具有重大牵引作用的改革举措。要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加快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会议还指出,要继续抓好优化对外开放区域布局、推进外贸优进优出、积极利用外资、加强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加快自贸区及投资协定谈判、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等工作。     关键词:结构性改革     五大政策配合结构性改革     明年及今后一个时期,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相互配合的五大政策支柱。要用新思路新举措深挖内需潜力,持续扩大消费需求,发挥好有效投资对稳增长调结构的关键作用,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     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在“出口”、“投资”贡献乏力之际,“消费”正异军突起成为经济转型中的最大贡献力量。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将“扩大总需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至更加显要的战略高度。     “改革正在慢慢见效,经济结构的调整正在逐步的推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北京星石投资董事长江晖表示,以投资为主导的传统行业正在慢慢萎缩,但以消费为主导的新兴产业,正在慢慢崛起,同时呈现出不可抗拒的上涨力量。     无独有偶,上海朱雀投资董事长李华轮也认为,2016年与过去几年最大不同是中国经济可能找到一个新的平衡点——相对于“需求侧”改革的措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中国各方面的要素生产力。     来自宏观层面的数据,也印证了经济结构转型的轨迹——2015年,GDP虽然出现了缓慢下行,但前三季度我国消费增长贡献率却已经高达58.4%,预计到2016年,这个数字将提高到65%左右。     波士顿消费者洞察智库与阿里研究院联合开展的研究发现:人口、社会和科技发展等因素将为中国消费市场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例如,对服务和高端产品的需求将急剧增长,网络购物的增长将为更多产品开辟更大的市场。     “尽管中国经济有所放缓,但中国消费市场的增长速度仍有望保持世界领先水平。”波士顿咨询公司合伙人魏杰鸿预测,到2020年私人消费将达到6.5万亿美元的规模,而上层中产及富裕阶层的消费者、新世代消费者以及网络购物这三股新力量将推动中国消费经济的转型。     在江晖为代表的投资界人士看来,供给侧改革和需求侧改革并进,这意味着大力推进供给侧改革的同时,但这并不是要摒弃需求侧改革。在新经济的力量还不足以托起经济总量的过渡时期,政府并不会贸然放弃旧经济,实施休克疗法。     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蒋震对记者表示,扩大赤字率和供给侧管理要结合,要把更多的财政资金用于优化供给、创新驱动,这是实现经济实现转型升级的一个根本性措施。     中国从2008年开始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数据显示,2008年至2014年,财政赤字率分别为0.6%、2.8%、2.5%、1.8%、1.5%、2.2%和2.1%,其中2009年时达到最高,但一直保持在3%以内。     2015年的实际赤字率有多高?按照全国两会通过的201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2015年中国财政赤字率约2.3%,比2014年提高0.2个百分点,赤字规模为1.62万亿元,比2014年增加2700亿元,中央和地方财政赤字规模都有所增加。     长江学者教授林木西说,现在积极财政政策遇到一些困难,中央一般预算收入和过去相比是减少了。过去都是10%以上,今年上半年仅增加了4.7%,支出增加了10.6%。再一个地方政府财政收支也面临着比较大的缺口。另外,货币政策等也出了很多措施,也遇到一些瓶颈,此时需要财政政策出手来相互配合。     今年11月,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曾提出,要反思3%的赤字率红线和60%的负债率红线是否是绝对科学的标准。这被解读为赤字率红线调整的信号,政府可能大量增加投资。     在经济学家邵宇看来,我国使用欧盟标准并不一定合理。阶段性扩大财政赤字率意味着财政政策可能会有更多的空间。一方面包含更多有效投资项目的开展,另一方面减税也有一定的空间。积极财政政策能够增加额外需求,不管是通过减税还是增加投资的方式,使得经济增长保持一定的动能还是必须的。     赤字率的合理额度是多少?“企业一般的债务上限是80%,企业面临的市场风险比政府面对的风险要大,政府面临的是经济风险。一个经济里面有很多的行业,相对来说比较稳定。财政债务从美国的经验看,过去20年一直和GDP总量大小差不多,运行还比较好。我们国家按照这个标准一查的话就是还能开发多少空间。”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曹和平对上证报记者说。     关键词:去产能     绝对性过剩产能加快出清     积极稳妥化解产能过剩。要按照企业主体、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依法处置的办法,研究制定全面配套的政策体系,因地制宜、分类有序处置,妥善处理保持社会稳定和推进结构性改革的关系。资本市场要配合企业兼并重组。要尽可能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做好职工安置工作。要严格控制增量,防止新的产能过剩。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将积极稳妥化解过剩产能。业内人士就此指出,化解产能过剩需要一揽子政策联动。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冯飞近日表示,当前,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问题进一步凸显。特别是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也包括船舶,这几个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供大于求的形势比较严峻。     以钢铁行业为例,数据显示,2003年产能近3亿吨,2012年产能已经突破10亿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钢铁产能已经接近12亿吨。而另一方面,全球需求低迷,中国冶金工业规划院最新研究表明,预测2015年我国钢材实际消费量为6.68亿吨,同比下降4%,预测2016年我国钢材实际消费量为6.48亿吨,同比减少2000万吨,同比下降3%。     这说明过去集中审批、管控竞争的方式已难以抑制产能过剩。业内人士表示,必须看到,因为产能过剩的行业往往是地方政府财政支柱企业,涉及当地财政收入、就业、经济稳定等问题。另一方面,现在过剩的产能不仅仅是落后产能,还包括结构性无序发展产生的大量先进产能,这些都是目前产能过剩政策调控无法根本解决的关键问题。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