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茎红色花瓣像喇叭叶子大而且有绒毛红色花朵,这是什么花啊,叫什么名字啊?

   2022-08-30 14:41:19 网络1150
核心提示:苦苣苔,生长于海拔600-1000m的山谷溪边上,山坡林中石壁的阴湿处。在苦苣苔的生长期间要给其充足的光照,不过在夏季不能长时间接受光照,可以用播种或者扦插的方式进行。一、土壤条件苦苣苔适合生长在排水透气性强的土壤中生长,栽培的时候可以用营

花茎红色花瓣像喇叭叶子大而且有绒毛红色花朵,这是什么花啊,叫什么名字啊?

苦苣苔,生长于海拔600-1000m的山谷溪边上,山坡林中石壁的阴湿处。

在苦苣苔的生长期间要给其充足的光照,不过在夏季不能长时间接受光照,可以用播种或者扦插的方式进行。

一、土壤条件

苦苣苔适合生长在排水透气性强的土壤中生长,栽培的时候可以用营养土作为栽培的基质,为了使苦苣苔根系更好的舒展,可将营养土、珍珠岩、蛭石按6:2:2的比例混合制作成栽培的基质,使植株生长的更为繁茂。

二、光照条件

苦苣苔在生长期间对光照需求较大,日常将其放置到光线明亮的位置下养护,每天给予4-6小时的光照,在夏季光照过强的时候,需要做好遮阴措施,避免强光灼伤叶片,冬季光线较为柔和,可给予全天光照,以加快植株的生长速度。

三、水肥管理

苦苣苔适宜生长在湿润的环境中,日常养护的时候可以每隔2-3天浇水一次,保证土壤处于微微湿润的生长状态,此外,在苦苣苔的生长过程中,每个月需要施加一次稀释后的水溶肥就可以了,为植株补充生长所需要的养分。

注意事项:

苦苣苔在生长期间容易受到红蜘蛛的侵袭,发现后需要及时将植株摆在放在通风环境中的养护,并且每周1周喷洒一次哒螨灵乳油进行治疗,连续喷洒两年以后,再用清水清洗叶片,为了避免土壤出现板结的状况, 还需要每隔1-2年换一次盆,保证盆土的疏松透气。

这是什么花?

可以。艳斑苦苣苔,别名花猫也称“花脸”,苦苣苔科花脸苣苔属。当发现苦苣苔已经开花并且根群已爬满盆、枝条下方的叶子都已萎凋时,就可以帮植株换大一号盆子。由于苦苣苔开花季长,对于肥料的需求也较高,可以好康多一号当作基肥,三个月施用一次。

大岩桐是什么,大岩桐花大且颜色艳丽 花期又长 拥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这是大岩桐。

大岩桐

大岩桐

苦苣苔科大岩桐属植物

大岩桐(拉丁学名:Sinningia speciosa Benth,别名:六雪尼),苦苣苔科岩桐属的多年生球根花卉。其生长喜温暖、潮湿,忌阳光直射,有一定的抗炎热能力。

大岩桐:苦苣苔科大岩桐属植物02:04

其块茎扁球形,株高15-25cm,全株密被白色绒毛;叶对生[1],肥厚而大,卵圆形或长椭圆形,叶脉间隆起;花顶生或腋生,花冠钟状,先端浑圆,有粉红、红、紫蓝、白、复色等色;蒴果,种子褐色,细小。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大岩桐

唇形目Lamiales[4]

拉丁学名

Sinningia speciosa Benth

亚目

tongmo

别称

六雪尼、落雪泥

Gesneriaceae(苦苣苔科)

植物界

Angiospermae(被子植物门)

大岩桐属

Dicotyledoneae(双子叶植物

株高

15-25cm

颜色

粉红、红、紫蓝、白、复色等色

花语

欲望

生长习性

喜温暖、潮湿、忌阳光直射

真核域[1]

亚纲

菊亚纲

亚科

大岩桐亚科

花期

3-6月

摘要

精选视频

形态特征

生长习性

种类介绍

分布范围

繁殖栽培

主要价值

植物文化

精选视频

5589观看04:41

大岩桐常用的繁殖方法,简单易懂,一学就会

3701观看06:02

喜欢养大岩桐可以试着杂交播种,重瓣单瓣你喜欢哪一种?

1665观看02:35

正在开花的大岩桐盆栽,摘下两片叶子,插土壤里,4周后长出幼苗

4412观看03:40

养大岩桐用点“小技巧”,不黄叶子,不烂根,夏季开花美如画

6226观看02:33

大岩桐,比多肉好看,花期长,一开就是大半年,而且还容易爆盆

查看更多

1

形态特征

18张

大岩桐

多年生草本,块茎扁球形,地上茎极短,株高15-25cm,全株密被白色绒毛。叶对生,肥厚而大,卵圆形或长椭圆形,有锯齿;叶脉间隆起,自叶间长出花梗。花顶生或腋生,花冠钟状,先端浑圆,5-6浅裂色彩丰富,有粉红、红、紫蓝、白、复色等色,大而美丽。蒴果[4],花后1个月种子成熟;种子褐色,细小而多。

2

生长习性

这是什么花

大岩桐花又叫落雪泥,是节日点缀和装饰室内及窗台的理想盆花,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下关于大岩桐知识。

大岩桐是什么

大岩桐是苦苣苔科岩桐属的多年生球根花卉,花大色艳,所以常用作园艺植物。中国大岩桐的引种主要在20世纪30年代,一般用作温室栽培。是室内盆栽,花坛花卉,节日点缀和装饰室内的理想盆花。

大岩桐的形态特征

1、 枝叶

大岩桐是多年生草本,块茎扁球形,地上茎非常短,整棵植株布满白色的绒毛。叶子对生,肥大且厚,呈卵圆形或长椭圆形,边缘有锯齿;叶脉间隆起,自叶间长出花梗。

2、 花果

花顶生或腋生,花冠呈钟状,先端浑圆,5-6浅裂色彩丰富,有粉红、红、紫蓝、白、复色等色,又大又美丽。一般大岩桐开花后一个月种子就会成熟。种子呈褐色,细小而多。花期在3-8月,夏季是开花的旺季。

生长习性

大岩桐喜欢温暖、湿润、半荫的环境,怕强光直射且不耐寒,喜好疏松、肥沃的腐殖质土壤。所以要使用富含腐殖质、疏松的微酸性土壤栽培。生长期适宜温度在20-25℃之间,温度低于5℃就会进入休眠状态,如果湿度过大或者温度过低容易使大岩桐的块茎腐烂。

地理分布

大岩桐原产于巴西,建国后开始引入我国,现在在我国各地均有分布。

主要价值

大岩桐花大且颜色艳丽,花期又长,且一株大岩桐可开花几十朵,是室内盆栽,花坛花卉,节日点缀和装饰室内的理想盆花。用它摆放会议桌、橱窗、茶室,更添节日欢乐的气氛。

大岩桐花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养殖方法

1、土壤

大岩桐喜好疏松、肥沃的腐殖质土壤。所以要使用富含腐殖质、疏松的微酸性土壤栽培。

2、浇水

花友们浇水一定要注意适量,过多或者积水都会造成块茎腐烂,叶片枯黄。夏季高温,要适当增加浇水次数,经常向植株周围喷洒水雾,保持环境湿度,但注意不要喷湿叶面。

3、施肥

大岩桐从展叶到开花前,最好每周施一次肥,可以使用腐熟的稀薄有机液肥,每10天左右施稀薄的饼肥水一次。花芽形成之后,就要适当增加磷肥,还需要增施一次骨粉或者磷酸钙。

4、光照

大岩桐喜欢温暖且半阴的环境,所以在养殖中要注意适当遮阴,避免阳光直射,最好吸收散射光,根据实际生长情况进行不断调整。

5、温度

大岩桐的生长温度在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要求,一月到十月期间为18—25℃,十月到第二年一月为10—12℃,适宜的温度可以使叶片生长茂盛,花朵鲜艳。

注意事项

1、避免叶片沾水

大岩桐的花、叶上都生长着绒毛,沾了水很容易腐烂,所以花友们在平时浇水和施肥的时候注意不要将植株弄湿,避免造成腐烂,如果不小心弄湿了要及时将水分擦干。

2、花期控温

花期要注意控制大岩桐花的环境温度,保持温度在一定范围内,这样可以增加大岩桐的开花量和延长花期。

虽然大岩桐的观赏价值很高,但是它的养护却比较难,所以不建议新手去养殖,有经验的朋友倒是可以尝试。

我看着像地黄。

地黄,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为栽培,赤野生于海拔50~1100m的山坡及路旁荒地等处。

因其地下块根为黄白色而得名地黄,其根部为传统中药之一,最早出典于《神农本草经》。依照炮制方法在药材上分为:鲜地黄、干地黄与熟地黄,同时其药性和功效也有较大的差异,按照《中华本草》功效分类:鲜地黄为清热凉血药;熟地黄则为补益药。此外,地黄初夏开花,花大数朵,淡红紫色,具有较好的观赏性。

参考资料: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BcVNISLX5n0CJ9wyKvdy2FAKqi4voXzToJL_EMsyfTCPSoRuIwP9z4P0dYRLlgkR

以上就是关于花茎红色花瓣像喇叭叶子大而且有绒毛红色花朵,这是什么花啊,叫什么名字啊?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