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全局性产能过剩利大于弊

   2012-11-13 20:02:49 1050
核心提示:  近日,发改委有关人士指出,依据最近发布的三季度经济数据来看,国民经济正向着宏观调控的预期目的开展,水泥行业9月份的数

水泥:全局性产能过剩利大于弊

  近日,发改委有关人士指出,依据最近发布的三季度经济数据来看,国民经济正向着宏观调控的预期目的开展,水泥行业9月份的数据也呈现上升转好迹象。但并不能盲目乐观,总体来看,我国水泥已进进全局性产能过剩、低速开展格式,因而更要严控新增产能,加快吞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完成产业转型升级。
面对“水泥产能过剩”这个须生常谈的话题,对于未来水泥行业的发展众多水泥企业与媒体甚是堪忧,如今又有权威人士表示水泥行业进进全局过剩状态,这如同一颗定时炸弹,让众多与水泥相关的企业感到了强烈的不安全感,然而笔者以为水泥产业进进全局过剩,我们不能仅仅对这一现象表示出恐慌与不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代表着进步与发展。
首先,它代表着传统的生产工艺正在被愈加环保的新型工艺所取代。水泥行业被点名“产能过剩”已不是一次两次,每一次点名都发人深思,而正是由于“产能过剩”所带来的紧迫感,才促进了水泥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加快了吞并重组的步伐,促进了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发展。截止到今年6月,全国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比重已达到90%,且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的研究和创新正在加快步伐,同时还加快了水泥行业在产业技术、自动化水平、节能减排等各个方面的研究。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对产能过剩这种现象赐与简单的否定,对这样的因技术进步引致的产能过剩,当然还是应当给予肯定。
其次,全局过剩代表着水泥产业的技术进步快。纵观中国不同的产业,钢铁、多晶硅、卫浴等等不同的行业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产能过剩情况,固然不同行业屡屡出现产能过剩,但是经济发展的反而更快了,其关键就在于技术进步降低了本钱,进步了质量,拓展了市场的广度与深度。水泥行业也一样,水泥产业中技术进步越快,其产能过剩的情况往往也越“严重”, 利弊相较总还是得大于失的。
最后,产能过剩是水泥行业自然发展所要经历的一个必然阶段,它的到来将加快水泥行业的洗牌速度,促进行业资源整合,终极使得水泥行业有序、平稳发展。固然水泥行业的产能过剩会导致一些水泥企业被淘汰,倒闭或职员下岗失业等情况,但是既然是必须要经历的一个阶段和过程,而且是将水泥行业引进规范与健康之路所必须付出的本钱和代价,相信对众多水泥企业来讲也是可以接受的了。
另外,产能过剩可以进步水泥市场的竞争力,终极在市场中寻得立足之地。俗话说一个萝卜一个坑,假如没有产能过剩,假如水泥企业所生产的水泥产品都可以卖出往,那么企业之间便会失往竞争,水泥企业追求技术进步和改进治理的动力将不复存在。
由此看来,在考察水泥行业的产能过剩现象时,不能仅仅从过剩的“量”上来定义这种现象是“好”或“坏”,假如单从“产能过剩”的词性来讲,可将其作为一个不带价值判定意义的中性词汇,在我们作出“好”或“坏”一类的价值判定时,我们更应着重看重水泥过剩的性质和内在意义,并且应继续鼓励水泥产业在过剩之路上继续走下往,从而更好的引导水泥产业的规范、健康发展。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