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虫花又叫吃虫花。
食虫花别名吃虫花,属菊科草本植物,各花头的外围苞片有粘液,若有小蚊虫落在上面易被粘住,虫尸体被慢慢消化,作为其生长的营养。
食虫花看起来很美丽,还散发出淡淡的香味,正是这种香味,引得那些小昆虫自投罗网,钻入它的花蕊。等到它们慢慢地腐蚀掉,再去迎接下一个贵宾。
养护:
1、温度:冬季不低于7℃。
2、湿度:湿度适中,偶尔喷水雾有利于植物生长,也可将花盆放在盛有水的托盘上。
3、摆放位置:光线充足,忌阳光直射。
4、浇水施肥:定期浇水,捕虫堇属植物喜欢湿润环境,根部干燥非常不利于植物生长。可将盆底的托盘注满水,始终保持盆栽土湿润。
有什么花可以吃虫子
1、当属茅膏菜科,捕蝇草属的捕蝇草,它是最早被植物学家们研究观察的食虫植物种类,并且在国外栽培普及较早。捕蝇草属小型植物,株高不过十厘米左右,叶片呈莲座状分布,每个叶片的顶端具有一个像夹子一样的捕虫器官,当蚊虫经过此处触碰到小夹子里绒毛时,小夹子就会合拢,并且蚊虫越想挣脱,小夹子就会合得越紧,最终,这些蚊虫就会成为捕蝇草的食物被消化吸收。捕蝇草分布于美国的部分地区,喜冷谅气侯,属沼泽性植物,喜阳,平日盆栽常用水苔或泥炭类盆栽介质,并最好将盆放置于盛水的小盘内以供水份及模拟自然高温环境。栽植温度以15到30度最为适宜。繁殖一般用分株或播种也可叶插,商业应用多用组织培养法。
2、就是家庭栽培相对普及的猪笼草科猪笼草属的猪笼草,其分布于南亚热带地区及澳洲等地。喜高湿环境,喜半阴环境,平日栽培应经常喷水。我国也有分布。此种植物在各大花卉市场有见,已逐渐被公众所熟悉。此植物属多年生半藤本植物,株高一般不超过1米,叶片革质,有光泽,在部分叶片顶端着生着它的一个袋状的捕虫器官-“猪笼”。小袋子可以分泌蜜腺汁以吸引昆虫,当昆虫们吃进这些蜜汁时,多会产生麻痹反应进而容易掉入袋内,袋内壁平滑,昆虫不易爬出,只得静等死亡成为猪笼草的食物。猪笼草的观赏价值在食虫类植物中可称得上是最高的,一是其株形美观,大小合适,二来它的食虫袋子较大,并且着色多变,有些品种的袋子尤如一个个盛开的花朵般。猪笼草由于其小袋子呈吊生状态,故多用吊盆栽植,观赏效果较佳。
3、是瓶子草科瓶子草属的瓶子草,约有数种原生品种,现园艺品种较多。原生于北美地区,习性类似于捕蝇草。其叶片尤如一个个带小盖子的瓶子般,故名瓶子草。这一个个小瓶子具有神奇的捕虫功能,当一个个昆虫被吸引滑落进瓶底后,就很难逃脱了。瓶子草株型较大,有些品种高约有半米,属中型盆栽。越冬温度最好高于10度,否则它会冬眠。当然,冬眠并不会轻易让它死亡,第二年温度升高时,它的根状茎就会重新长出新的叶片。
食虫植物在平日的栽培管理中,无需过多关照,只要不让其过度干燥,多喷水即可。因为它们并不喜过多肥份,尤其是瓶子草类,故施肥以少量为佳,并且用叶片喷施法最好。在栽培用土上,不能用传统的田园土,而应使用类似兰花一样的栽培基质。上述三种食虫植物,一般都可以种子繁殖,若有兴趣可以尝试一下。
综合比较,捕蝇草较易养殖。
猪笼草。
猪笼草叶的构造复杂,分叶柄、叶身和卷须。卷须尾部扩大并反卷形成瓶状,可捕食昆虫。猪笼草具有总状花序,开绿色或紫色小花,叶顶的瓶状体是捕食昆虫的工具。
瓶状体的瓶盖复面能分泌香味,引诱昆虫。瓶口光滑,昆虫会被滑落瓶内,被瓶底分泌的液体淹死,并分解虫体营养物质,逐渐消化吸收。
猪笼草属植物共有野生种约170种,中国广东地区仅产一种,另外有园艺种超过1000种。猪笼草虽然在广东的三岭山、雷州等地有野生分布,但很少应用。直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引进中国猪笼草的优良品种才主要用于花卉展览。
扩展资料;
猪笼草的养殖方法
1、土壤:土壤以疏松、肥沃和透气的腐叶土或泥炭土为好。盆栽上常用泥炭土、水苔、木炭和冷杉树皮屑的混合基质。
2、浇水:猪笼草对水分的反应比较敏感。猪笼草在高湿条件下才能正常生长发育,生长期需经常喷水,每天需4~5次。如果温度变化大,过于干燥,都会影响叶笼的形成。
3、阳光:猪笼草为附生性植物,常生长在大树林下或岩石的北边,自然条件属半阴。夏季强光直射下,必须遮荫,否则叶片易灼伤,直接影响叶笼的发育。但长期在阴暗的条件下,叶笼形成慢而小,笼面彩色暗淡。
4、温度:猪笼草的生长适温为25~30℃,3~9月为21~30℃,9月至翌年3月为18~24℃。冬季温度不低于16℃,15℃以下植株停止生长,10℃以下温度,叶片边缘遭受冻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猪笼草
以上就是关于食虫花又叫什么名字?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