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明确海绵城市建设时间表 海绵城市是什么

   2017-05-17 09:30:18 5170
核心提示:文章摘要:国务院明确海绵城市建设时间表 海绵城市是什么: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内涝,一直困扰城市发展,暴雨天气,微信、微博上就满是“看海”照片。假如城市能像一块巨大的海绵,下雨后迅速吸收

国务院明确海绵城市建设时间表 海绵城市是什么

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内涝,一直困扰城市发展,暴雨天气,微信、微博上就满是“看海”照片。假如城市能像一块巨大的海绵,下雨后迅速吸收,想用时又能马上“挤”出来,那该有多好。为此,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住建部副部长陆克华昨天宣布,全国已有130多个城市制定了海绵城市建设方案。     国务院明确海绵城市建设目标和时间表     一项针对351个城市的调查显示,2008到2010年期间,超过6成被调查城市发生过内涝。而同时全国600多个城市中,缺水城市有400多个。为此,国务院部署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有明确的目标和时间表。     陆克华介绍,核心目标是将城市中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围绕这个目标,制定了详细的时间表: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面积要达标;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面积要达标。     陆克华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说,按照国务院要求,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选择了16个城市今年开展试点。江苏、安徽、辽宁等省印发了指导意见,要求在全省范围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通过人工和自然的结合、生态措施和工程措施的结合、地上和地下的结合,海绵城市建设将推动解决城市内涝问题,解决水体黑臭问题,调节微气候、改善水生态等。海绵城市建设不是一个单纯的目标,而是一个综合目标,即城市发展理念和建设方式转型。     海绵城市是什么?     所谓海绵城市,就是充分发挥原始地形地貌对降雨的积存作用,充分发挥自然下垫面和生态本底对雨水的渗透作用,充分发挥植被、土壤、湿地等对水质的自然净化作用,使城市像“海绵”一样,对雨水具有吸收和释放功能,能够弹性地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在城市开发建设中,加强规划建设管控,通过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采取屋顶绿化、透水铺装、下凹式绿地、雨水收集利用设施等措施,使建筑与小区、道路与广场、公园和绿地、水系等具备对雨水的吸纳、蓄滞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     更多资讯敬请关注企汇资讯网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