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绿电的一点思考

   2023-01-07 09:32:17 网络910
核心提示:据测算,为了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量要达到12亿千瓦以上,2060年更是要达到50亿千瓦。而截至2021年,我国风电、太阳能总装机量是635GW,以此作为基数测算,到2030年,我国风电、太阳能总装机量还

对绿电的一点思考

据测算,为了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量要达到12亿千瓦以上,2060年更是要达到50亿千瓦。而截至2021年,我国风电、太阳能总装机量是635GW,以此作为基数测算,到2030年,我国风电、太阳能总装机量还需增长89%,复合增长率7.3%,到2060年,我国风电、太阳能总装机量还需增长687%,复合增长率5.4%。同时,随着绿电的绿色溢价的不断降低甚至降为负数,绿电运营利润垫也会不断增厚。因此绿电行业在未来是一个规模稳定增长,利润逐渐变厚的行业。

绿电运营商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竞标能力和融资能力。绿电运营商想要发展,就得不断参加各省的新能源项目招投标,招投标的要求无非就是运营经验丰富、股东实力强劲、资金实力充,还有与当地政府的关系等等。等到项目中标之后,就要开始建设,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站项目的建设有一个特点,建设周期短,回报周期长,因此对于资金要求是非常高的。这就引出第二点竞争配置——融资能力,目前民营企业普遍遇到了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虽然国家也出台了不少政策去缓解这个问题,但是处于风险的考虑,银行给到民营企业的贷款额度有限,且一般民营企业的项目融资成本高达5%-6%,相比之下,央企和地方国企在银行的融资就简单得多,有的融资成本甚至低到2%。对比下来,相比民营企业,央企国企通过竞标,能拿到更多更好的项目资源,并能拿到更多低成本的贷款投入项目建设,规模增速和利润无疑有着更大的保障。

目前绿电运营商主要有两类:

一类是纯绿电公司,只做绿电项目。另一类是火电公司,目前在绿电转型方面也很激进,但是由于传统煤电板块份额较大,短期业绩受煤炭价格影响较大。

长期而言,绿电必然是未来的优质赛道,随着规模的提升和技术的进步,绿电成本会走上长期的下行通道,未来利润也会不断增厚!

三大运营商设靓号保底消费门槛,如此霸道的条款为何能存在

三大运营商iPhone6合约机计划对比,联通合约价略高,移动更划算。

中国移动:推出 “预存优惠购机”和“购机赠话费”两种方案,提供12、24个月的合约期,并有58-588元的套餐供用户选择。其中,288以下套餐补贴率在40%左右,而288及以上补贴率更是近乎套餐半价(50%左右)。

中国联通:合约机分为存费送机和购机送费两种方式。两种合约套餐月资费均为76元起步,并包括106元、136元、166元、196元、296元、396元,以及596元,共计八档,预存资费将分月返还。

中国电信:合约机分为24和36个月两种期限,档位从59元起,直至999元/月,入网门槛相对较低。

从合约机计划来看,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合约机价格与裸机价格持平,联通合约机价格略高。另外,移动的一年期合约较灵活,而且套餐档位最低58元,在三个运营商中入网门槛最低,加上有高额的话费补贴,对用户还是具有相当吸引力的。

三大运营商设靓号保底消费门槛,如此霸道的条款为何能存在?

靓号,要不要卖钱,卖多少,这与大众没有多大的关系。

是不是违法,也与大众没有多大的关系

我们关心的是,手机消费的霸王“套餐”!

从现在的手机卡消费套餐看,并不是只能靓号存在“消费套餐”限制,其实,我们的手机卡消费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强制消费”:

只要我们选择了手机号,消费的额度,就不是我们可以选择的了。

消费的不透明性。

流量的清零。

和约式消费。

这里有两种情况,而大部分的用户不了解。一般违规就被当违规处理。

一是使用卡,就相当于“合约”了套餐,一般的合约期是一到两年。

二是“合约到期”,如果自己不了解,则被强迫式的自动“消费”另一种套餐。

更多的“充话费送的”消费陷阱。

网络段子,充话费送的,讽刺的就是所谓的消费陷阱。表面上看是更加优惠的政策,事实却是“被强制消费”高额度的套餐。

消费问题,无处投诉。

打10086,其实就是和线下的消费存在同样的“不可解决”性问题。

第三方的管理环节根本不起作用。

所以,这些,相信大部分的人,都经历过。

话费消费,应该是我们享受过的最早的线上消费。但是更多线上消费给我们带来亲的服务理念、更好的服务质量的时候,话费消费却亦然“我行我素”,服务质量根本没有改观。

在这一届政府施政开始,对于国计民生,采取的第一项政策就是“提速”、“降费”,但是到现在,这些目标根本没有兑现。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大胆”、“霸王”的服务呢?!

其实,在国内,类似的服务还有“火车”、“消费”、“电费”、“取暖费”等等独家经营的服务。

这些服务都是“独门生意”,没有单键机制,第三方的监管对他们根本就不起作用。

解决这类问题,不是民众的投诉和意识的问题,是政府部门的服务意识的问题。

绿电和绿证真的合一了吗?还差关键一步

三大运营商设靓号保底消费门槛,这就是现在所谓的靓号一直涨价的一个原因,其实靓号对于手机的使用没有什么太大的帮助,无非是一个噱头而已,三大运营商在实际的经营中垄断性很强,所以可以在任何的一个产品中进行无限度炒作。

现在来看三大运营商设靓号保底消费门槛,其实就是为了多赚钱,控制靓号市场的价格走势,保证自己的利益可以最大化。靓号本身没有实际价值,但是因为社会上封建迷信的说法因此越来越神乎其神,所以靓号价值在不断虚涨。

正是因为靓号有这样的噱头,里面的利润很大,甚至可以说三大运营商在做无本买卖,面对这样的情况,三大运营商利用法律法规的空子,收取靓号保底消费就变成一个利润的来源。因为是钻法律的空子,所以这样的霸王条款才能一直存在下来。

政府部门对于三大运营商的管理比较松懈,监督方面更是形同虚设,对于三大运营商很多的违反市场制度的行为,相关政府部门一直没有太多的行动,就连一直存在的漫游费都是拖拖拉拉才解决。由于相关部门的不作为,靓号保底消费才能持续下来。

由于三大运营商的市场控制能力很强,大家没有多余的选择,只要三大运营商口径一致,那么消费者几乎没有什么权利去维护自己的利益,正因为三大运营商不在乎消费者的权利,同时消费者也没有办法去选择,所以才会使靓号保底消费门槛堂而皇之的实行。

霸王条款在三大运营商的经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而且相互似乎很有默契,这样整个市场就失去竞争性,变成一种三大运营商的市场游戏,规则掌控之下,三大运营商自然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这样也是霸王条款存在的原因。

中国碳中和的进程又向前迈了一大步。

9月7日,国家发改委披露: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正式复函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 推动开展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工作 。如果说,此前的几个位于广东、浙江、云南等地的绿电交易中心试点是“地方小集市”,此次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就是“全国大卖场”。在这里,入口统一,规则透明。只要满足交易门槛,买卖自由。

随即启动的首次绿色电力交易上,共17个省份259家市场主体参与,达成交易电量79.35亿千瓦时。

#“绿电”和“绿证”是怎么来的?

回望过往,这79.35亿千瓦时绿色电力的成交,从来不是一蹴而就。

改革开放之初,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等新能源技术还躺在实验室里,“绿电”这个名词都无从考察。等到我们已具备基础技术条件,想大力发展太阳能等新能源产业时,时间已来到2000年左右,和国际 社会 相比,我们的相关技术水平落后了15年。 为了快速赶上,主管部门想了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发放补贴!

补贴一发就是快二十年,硬生生地把一批企业托举到了生存线上。渐渐地,日积月累的“直接输血”模式带来了财政问题。国家发改委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副主任任东明曾在2017年透露:“如果中国现行的可再生能源固定电价政策不变,那么到2020年,中国清洁能源补贴缺口将从2016年的500亿元增至2000亿元。” 于是乎,近几年各地陆续出台了新能源补贴退坡政策,似乎宣告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这下,轮到新能源企业焦虑了:“没有补贴,成本很难收回来,无法继续开发绿色电力。”因此,主管部门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把清洁能源发电企业的发电额度抽象成绿电证明,清洁能源企业可以像分蛋糕一样,将其分割后对外售卖。这相当于把补贴的成本压力转移、分摊给“需要绿电”的用电企业。 那些可以售卖绿证的新能源企业,就不能继续拿财政补贴了。

#分离还是统一?“证”与“电”的选择题

对于上文所诉的“绿电交易”,大家仿佛几年前就听说过,但似乎那个市场一直不温不火。为啥?一言以蔽之,与实际脱钩!事实上, 用电企业所需的电,还是得和电网购买,一分钱也少不了,与此同时,又要花很多额外的钱去购买当时的绿证,而且实际用电与绿证上的用电量又很难匹配。 再说,不经过市场的交易门槛非常高,只有拥有强大实力和影响力的企业才能参与,没有门路的小公司又何苦来呢?

把“证”与“电”统一,即把绿电和绿证统一交付给用电企业,是更符合当下实际情况的一条路。 它的具体执行方案是:首先,买卖双方在电力交易市场上磋商交易,然后,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根据交易需要核发绿证,划转至电力交易中心,最后,交易中心根据绿电交易结果将绿证分配至电力用户。

读到这儿,大家不妨想想:绿电证明上明确写着,新能源发电企业发了那么多电,用户也用了那么多电,但是, “电”上了电网以后,可不像快递那样有唯一标识,电的潮流怎么走谁也不清楚。 当前模式下,宝马、巴斯夫、腾讯等参与了首批交易的公司“一买就给绿证”,不考虑实际调度执行情况,真的能算作“证电合一”吗?。

是的,“证电合一”后,“把电变绿”还差关键一步——

#把电真正“变绿”,压力位在电网

压力位在电网。

现在,绿点交易的市场体制已经建立起来,但是技术体制还未完善。 举个例子,一家广东的企业想买西北的绿色电力,在电力运输能力还不具备的时候,再怎么说也是纸上谈兵呀。被问到“开展绿色电力交易的条件是否已经成熟,在技术上是否做好准备工作?”时,发改委是这么回答的:

如果把同样的问题抛给电网,它一定如同被架在火上烤。因为,目前的绿电交易,国家都是鼓励在中长协,希望在3-5年,甚至更长时间,要给予电网在现有的刚性电力架构下,用时间来换取弹性。

当新能源并网比例上升,电网弹性不足,这些合同只能成为昙花一现,无法有效增长。

为了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证电合一”,电网必须做到功率级别的消纳和调度,这无异于使其运营成本翻倍。 有人可能会问,欧洲的电网不是有很多经验可以学习吗?技术上不存在瓶颈吧。别忘了,欧洲电网规模小,其电网架构中储能多、新能源多、天然气多,电网弹性比我们现在的强。

如果电网化身为一个人,它一定在振臂高呼“急需一个庞大的生态支持我们超大规模、超高弹性、超远距离新能源消纳,急急急!”

#从北交所建立,看建立碳中和生态的金融解决思路

北交所的凭空出世,让好多人大吃一惊。

官方称, 北交所是对深沪交易所的一个补充 :“深化新三板(全称为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改革,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是资本市场更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内在需要,是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是新形势下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举措。”

当金融体制改革驶入深水区,创业的方法论应该发生一些变化。 过去,我们习惯先做实业再做金融,好似只有业务强大到无法忽视了才能安排企业上市,而“上市公司”也成为了“大公司”的代名词。在3060的目标下,势必有很多服务碳中和目标的中小企业冒出来,现在,我们必须加快步伐,让这些中小企业也能用“实业+金融”双腿走路,早日实现1到+ 。

北交所的建立,正好可以狠狠地扶一把为碳中和目标奋斗的中小企业,让那些初出茅庐但已有声有色的中小企业更容易成为上市公司。 以电网消纳新能源不可或缺的“储能”行业为例,它是一个典型的,拥有科创属性,符合全球发展方向,又具备重资产的行业,当储能产业里的中小企业插上金融的翅膀,不再对业务拓展望而却步,一定会撸起袖子加油干!

#总结

实现碳中和目标需要多少资金?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曾表示,“对于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资金需求,各方面有不少测算,规模级别都是百万亿元人民币。”热钱从哪里来?别忘了主管部门正从房地产、教育、 游戏 中挤出水分,毫不手软。

嗯,百万亿元,100,0000,0000,0000,真是一个有想象力的数字。

相信有了资金池,配齐更容易使用的金融工具,能帮助电网真正解决“证电合一”问题的企业生态,一定会慢慢成长起来,“把电变绿”一定只是时间问题。

以上就是关于对绿电的一点思考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