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奇石名字大全

   2022-05-23 17:42:09 网络850
核心提示:黄山奇石名字有:飞来石、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1、飞来石位于光明顶西北方,相距近1公里。“飞来石”并非天外飞来,它与下部的基座平台原系一体,都是由黄山岩体补充期侵入的中细粒斑状花岗岩所构成;花岗岩构造节理发育,由

黄山奇石名字大全

黄山奇石名字有:飞来石、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

1、飞来石位于光明顶西北方,相距近1公里。“飞来石”并非天外飞来,它与下部的基座平台原系一体,都是由黄山岩体补充期侵入的中细粒斑状花岗岩所构成;花岗岩构造节理发育,由于北东和北西向的两组近直立节理和北西走向的近水平节理的切割裂解,形成了长方柱体的“飞来石”皱形。

2、仙桃石,位于东南的步道旁,高约10余米,周约30余米,上锐中丰下削,色泽殷赤。夕阳下,顶尖微现红光,犹似熟透的山桃。

3、黄山猴子观海是指在狮子峰北一座平顶的山峰上,有一巧石,如猴蹲坐,静观云海起伏,人称“猴子观海 “。有诗曰:“灵猴观海不知年,万顷红云镶碧天。坐看人间兴废事,几经沧海变桑田。”当云雾消散后,石猴又如在远眺太平县境(即今黄山市所属黄山区)的绿野平畴,故亦名“猴子望太平”。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的黄山市。山脉南北长约4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总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其中,黄山风景区面积160.6平方公里,横跨东经118° 01 '-118° 17 ',北纬30° 01 '-30° 18 '。东起黄石,西至小岭脚,北起二龙桥,南至汤口镇,分为温泉、云谷、玉屏、北海、松谷、钓鱼岛。

缓冲区面积490.9平方公里,以与景区相邻的五镇一村(黄山区汤口镇、谭家桥镇、三口镇、程庚镇、焦村镇、阳湖林场)的行政边界为界。

黄山有什么奇石

关于黄山奇石都有:猴子望太平、松鼠跳天都、鳌鱼驮金龟、乌龟爬山、仙人下棋、天女绣花、夫妻谈心、童子拜观音、梦笔生花、笔架峰、仙人晒靴、飞来钟、苏武牧羊、太白醉旧、武松打虎、达摩面壁等名字。

黄山奇石是黄山四绝之一,其他三绝分别为 奇松、云海、温泉;已被命名的怪石有120多处。其形态可谓千奇百怪,令人叫绝。似人似物,似鸟似兽,情态各异,形象逼真。黄山怪石从不同的位置,在不同的天气观看情趣迥异。

扩展资料:

黄山奇石的特点:

1、形态千奇百怪,令人叫绝。似人似物,似鸟似兽,情态各异,形象逼真。黄山怪石从不同的位置,在不同的天气观看情趣迥异。

2、其分布可谓遍及峰壑巅坡,或兀立峰顶或戏逗坡缘,或与松结伴,构成一幅幅天然山石画卷。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黄山奇石

介绍黄山奇石

共有120多个有命名的奇石。

《黄山巧石谱》:

吼狮石 从温泉去白龙桥路下,蹬道右侧有一巨石,上部丛生龙须草,很象一头怒吼的雄狮,刻有“石作狮吼”四字。

龙虎斗 白龙潭右侧,有一巨石如猛虎;前有古枫和紫藤相互缠绕,好似蛟龙,合称“龙虎斗”。

龙头石 在白龙桥上方左岸,有一巨石,隔溪相望,石形似龙头,石上刻有“龙头”二字,为董必武手书。

醉 石 温泉至汤岭道中,近呜弦泉,有一斜立巨石,上刻“醉石”两字。旧传李白曾在这里饮酒听泉,乐而忘返,醉卧石旁,所以名为“醉石”。一说李白醉后,曾绕石三呼,故名。醉石,是一块不生根的花岗岩“转石”,兀立溪旁,与附近山峰不相连。在高约5米的横断面上,可见互相平行的垂直裂隙,与附近山峰倾斜的似层状裂隙迥然不同,因此断定为“外来之客”。

老鹰石 从白龙桥上朝西北方向仰望,可见桃花峰顶有一石如鹰,展翅欲飞,称为“老鹰石”。

张公背张婆 站在白龙桥上,仰望西北方向,可见桃花峰畔有两石相并,好象人背着人迈步登山,俗称“张公背张婆”。

刘海戏金蟾 过三叠泉,可见岩上坐着一个石人,下面有一巨形石蛙,两石构成一景,名为“刘海戏金蟾”。

试剑石 过鸣弦泉、落星泉后,可见一巨石分裂为二,犹被利剑劈开,岩壁刻有“试剑石”三字。

钓 矶 在汤泉左侧溪畔,有巨石一方。传为元代高士郑玉垂钓处,人称“郑公钓矶”。有石板引桥可登石顶,石上刻有“黄山仙镜”四宇。

呼龙石 在白龙溪侧,石上刻有“呼龙石”三字。

麟 石 在虎头岩溪中,距丹井仅数步,有一纤小巧石,称“麟石”。

笠人石 在汤岭上,有石如人,戴笠而立。

停雪石 在醉石旁。泉水从石壁淙淙流过,阳光照射其上,洁白如雪,故名“停雪石”。

回澜石 在白龙桥上方。桃花溪水奔腾而下,有巨石力挽狂澜,致使溪水徐行缓流。石上刻有“回澜石”三字。

朱砂石 在朱砂峰下,石呈赫色,故名。

龙吟石 在白龙桥上方,桃花溪与白龙溪汇合处,有一巨石,被溪水冲击,声似“龙吟”。巨石上刻有“且听龙吟”四字。

壁虎攀壁 在青鸾桥东侧的悬崖峭壁上,有一石似壁虎,作沿壁攀登状,故名。

蜡烛石 过金沙岭,道右山谷中,有两根石柱,并列耸立,酷似一对蜡烛,顶上烛泪斑斑,好象刚刚点过。清人曹来复有诗咏景:“露滴蜡泪流,云起篆烟浮。寂寂空山里,仙人好夜游。”

碰头石 在金沙岭下,路旁有巨石伸向路面,人行至此,如不当心,容易碰头,俗名“碰头石”。

松鼠跳天都 在玉屏楼前向东眺望,可见耕云峰上一巧石,酷似活泼逗人的小松鼠,拖着尾巴,想越过万丈巨壑,跃上高耸云霄的天都峰,故名“松鼠跳天都”。

鲫鱼背 在天都峰上。从天都峰脚,手扶铁索栏杆,沿“天梯”攀登1564级台阶,至海拔1770米处的石矼,石矼长10余米,宽仅1米,有如鲫鱼之背,两侧万丈渊谷,深邃莫测。清人许全治有诗记其险:“无意吞舟归北海,何心借水跃昆明。游人尽是批鳞客,竹杖芒鞋脊上行。”

二僧朝天都 在天都新道。站在万仞壁,可见左下方有两块巨石似人,面向天都,如作揖状,名为“二僧朝天都”。

仙桃石 在天都峰上。过鲫鱼背,穿过第一个石洞,回首可见洞顶有三个圆石相垒,形如一盘蟠桃。游人联想《西游记》里的神话故事,疑为孙悟空自空中扔下的仙桃,落地为石。

仙人把洞门 在天都峰上第二个石洞外,有巧石如醉仙斜卧,人称“仙人把洞门”。

天 桥 在天都峰上。自天都峰脚,沿“天梯”向上攀登三里,有一道石屏风,上刻“天上玉屏”四字。前有一巨石,横架于两山之间,成为天然石桥,白云翻滚桥下,谓之“天桥”。

孔雀戏莲花 在莲蕊峰腰。一块巧石似一只美丽的孔雀,昂首向着好似新莲初绽的莲花峰,雀身及长尾附着在莲蕊峰壁上,形象逼真。

采莲船 莲蕊峰顶一石如船,远看有帆有舵,漂荡在含苞待放的莲蕊之上,称为“采莲船”。云海起时,更象—叶扁舟泛游黄海,又名“渡云船”。清人许全治有诗:“不载张骞入斗牛,溯洄银汉泊峰头。桡停独侯探花客,好采芙蓉过十洲。”

望夫石 在玉屏峰西侧。从玉屏楼西行,站在“大士岩”前看,岩壁边有一巧石,如少妇立石台上,面对深壑,似在盼望远行的丈夫归来,故名“望夫石”。

象鼻石 在玉屏楼右侧。—巨石如大象蹲伏,头部有石柱翘起,酷似象鼻。

青狮石 在玉屏楼左侧。迎客松旁有一巨石如雄狮,与象石合称“青狮、白象”。

仙人飘海 在石笋矼。从玉屏楼远眺,右前方石笋矼上一石如人,身上衣带被风吹起,飘逸潇洒。四周云海翻腾时,好似传说中的仙人飘海游蓬莱。

羊子过江 在石笋矼,“仙人飘海”附近。从天都峰观看,一只石羊微露云表,形象逼真,逗人喜爱,风起云动,羊亦活跃,似欲渡江远行。

一线天 在文珠洞下方。登玉屏,过小心坡、渡仙桥,有一狭长石巷,宽处2米,窄处仅半米,中间盘道有80多级,只能容一人通过。人行其中,窥天一线。清人李雯有诗:“云里石头开锦缝,从来不许嵌斜阳。何人仰见通霄路,一尺青天万丈长。”

蓬莱三岛 过“一线天”,回首可见三座参差不齐的小石峰,峰上奇松挺拔。每当云雾缭绕,峰尖微露,似海中岛屿,人们喻为神话中的蓬莱仙境。“三岛”两旁,有“飞鱼”、“鹦哥”等奇石。

蒲团石 近小心坡,有一圆形巨石,直径4米,很象古人用来跪坐的蒲团。立于蒲团石之上,可观天都峰上游人攀“天梯”的情景。

童子拜观音 在耕云峰侧。立于天都峰脚,可见“天梯”旁亭亭玉立一个石人,酷似古装仕女,对面小石,似一跪地下拜的童子,两块巧石构成一幅神话图景——“童子拜观音”。此外,松谷庵上方,有两石对峙,大者若合掌跌坐,小者若鞠躬下拜,亦称“童子拜观音”。

犀牛望月 在蒲团松下,眺望玉屏峰盘道左边,陡峭的牛鼻峰上,有两头石牛,昂首仰望长空。特别是较小的石牛,神态更为活泼,人称“犀牛望月”。

金鸡叫天门 在半山寺前仰观天都峰腰老人峰上,一石如雄鸡,头朝天门坎,振翅欲啼。清人洪惟有诗:“一声高唱天门开,迎来东方红日来。职在司晨无计较,宁以峭壁不高飞。”岩壁有石刻“空中闻天鸡”五字。

老鹰抓鸡 在“金鸡”背后,有大石如苍鹰,两石搭配,构成“老鹰抓鸡”一景。

五老上天都 从龙蟠坡上回头看老人峰,“金鸡”已不见,却见五石如五位老翁,携手持杖,向天都峰攀登,形象生动。

镜子石 半山寺至天门坎道中,路旁一石,平面如镜,称为“镜子石”,又称“美女照镜”。

姐妹放羊 从龙蟠坡远眺,在莲花峰右侧的山岗上,有两石并列,形如姐妹。面前一片矮脚古松,宛如羊群。松石搭配,构成“姐妹放羊”之奇景。

龟鱼石 在天门坎下,路旁有石如龟鱼,称为“龟鱼石”。

飞鱼石 “蓬莱三岛”右侧山峰上,有一巧石,状如飞鱼,天然生动。

鹦哥石 在“飞鱼石”对面山峰上,有一石形似“鹦哥”。

兔儿望月 上天门坎,可见坎下一峰,上有巧石如兔,仰头朝天,俗称“兔儿望月”。

姜太公钓鱼 从玉屏楼向左前方俯视,可见天都峰下侧有一奇石,状如老翁端坐,持杆垂钓,称之为“姜太公钓鱼”,又有俗名“仙人下轿”。

指路石 在蒲团松后面,峰腰有一奇石如掌,食指朝上,好似为游人指路。

凤凰石 在玉屏峰前,山峰上有一石如凤凰,旧传早在轩辕黄帝时,有凤凰飞来,在此落地为石。

鹦鹉石 蒲团松东侧,有一巧石,酷似一只小鹦鹉。

石榴石 在玉屏峰右侧立雪台东边,有巧石如石榴,石上生长一棵奇松,似石榴叶。

猴子观海 自清凉顶北望狮子峰前,一石如猴,蹲于峰顶,静观云海起伏,人称“猴子观海”;云雾消散后,又如在远眺太平县境(今届黄山区)内的田野风光,亦名“猴子望太平”。

仙人下棋 从曙光亭东眺,在上升、始信两峰间,有一排巧石,形似几个身穿道袍、头挽发髻的道士。其中两人对坐,如棋手对弈,之间一棵古松,树冠平整恰似棋抨,取名“仙人下棋”。

丞相观棋 在“仙人下棋”右边,有石高矗如人,身穿古服,头戴纱帽,两手拢在背后,似袖手旁观两位棋手对弈,名为“丞相观棋”。

仙人背包 在“仙人下棋”左侧,有—巧石如人,背负一袋宝物,称为“仙人背包”。因在“丞相”对面,又如身背葫芦的“侍童”。

十八罗汉朝南海 在始信峰与仙人峰之间,有一排石人,有的矗立峰头,有的静坐松下,有的手持雨伞,有的携杖缓行,形态各异,都面向南方,人称“十八罗汉朝南海”。

梦笔生花 北海散花坞左侧,有一孤立石峰如笔,顶颠巧生奇松如花,故名“梦笔生花”。清人项黻有诗:“石骨棱棱气象殊,虬松织翠锦云铺。天然一管生花笔,写遍奇峰入画图。”

老翁钓鱼 在散花坞笔架右侧,有奇石似老翁垂钓。

猪八戒吃西瓜 在后海。从清凉台北眺,靠右有一石柱,上一巧石直立,状似身穿僧衣的猪八戒,其对面另一岩柱顶上,有一块经风化残留下来的圆石,犹如西瓜,两石构成“猪八戒吃西瓜”。

骆驼石 在散花坞。从观景台向左前方眺望,在笔架峰的左侧,有一石形如骆驼,故名。

飞来钟 在散花坞。“骆驼石”的左侧,一石如古钟落座峰顶,似从天外飞来。

仙人晒靴 西海排云亭前左侧近处,峰顶有一石如古代靴子,倒置在石台上,名为“仙人晒靴”。

仙人晒鞋 排云亭前右侧近处,有二石如一双鞋,整齐地放在小峰台上,似在晾晒。

仙女绣花 在排云亭前,向左眺望,远处高峰上有一巧石似少女,面前有一奇松如绣花台绷,美其名为“仙女绣花”。

仙人踩高跷 在排云亭前,远眺正前方有一石如人,独立于石柱上,云蒸雾绕时,极似仙人在眺民间歌舞“踩高跷”。

武松打虎 西海排云亭右峰峰腰,有石似勇士,威武雄壮,右手握拳,振臂欲击;下边有一石如卧虎,昂首而吼,两石组合成景,取名“武松打虎”。

仙人打琴 在西海排云亭前左高峰上,有巧石如人状,面前紧挨着有石如琴,两石构成一景,名为“仙女弹琴”,或称“仙女打琴”。

猫头鹰 在排云亭左前方,可见一石,状似描头鹰。

天 狗 西海排云亭前,朝左数峰眺望,在“仙女绣花”左侧,有一巧石独立峰巅,形状似狗,昂头朝天,人称“天狗”。

牌坊石 在排云亭左前方,可见一巨大碑状石,耸立于深壑峰海之中,状似古代的牌坊。

达摩面壁 在狮子峰顶上向西眺望,有巧石屹立在丹霞峰前,状如僧人,身披袈裟,喻为佛教禅宗祖师达摩面壁。

飞来石 在飞来峰上,有一巨石耸立,高12米,长7.5米,宽1.5至2.5米,重约360吨;其下为岩石平台,长12至15米,宽8至10米,巨石与平台之间的接触面很小,巨石好象从天外飞来,故名“飞来石”。从光明顶西望,巨石又似仙桃,亦名“仙桃峰”。康熙十八年《黄山志定本》记载,黄山飞来石有三处,另外两处,一在翠微峰侧,;一在古颖林庵前小峰上。

鸽子石 从光明顶去西海,前行不远,路旁有一小峰,峰巅有巧石似鸽,形象逼真,故名。

龟蛇守云梯 在莲花峰脚,“百步云梯”两旁各有一块巧石,一如龟,一似蛇,共守“云梯”。

老僧入定 在“百步云梯”对面,容成峰下有一怪石,高约丈余,宛如身披袈裟、头戴僧冠的和尚跌坐静修,名“老僧入定”;

如云海形成烟雾缭绕时,又为“老僧观海”。

鳌鱼吃螺蛳 下“百步云梯”眺望鏊鱼峰,可见“ 鳌鱼”张大嘴巴,似要吞食前面状如螺蛳的几个圆石,人称“鳌鱼吃螺蛳”。

鳌鱼驮金龟 在光明顶,隔天海观鳌鱼峰,可见峰脊有巧石似龟,昂首向前。峰石结合构成“鳌鱼驮金龟”一景。有云海时,此景更是妙趣横生。

容成朝轩辕 站在鳌鱼洞口,可见对面山峰上耸立两块巨石,状似两个巨人,旧称“容成朝轩辕”。

金龟跳海 在莲花沟顶,左侧有一巧石,长1.5米,宽1米,状如龟,头伸向云海荡漾的山壑,名为“金龟跳海”。

猫 石 在莲花洞前,奇峰嶙峋,一峰顶端有巧石如猫,两耳直竖,猫相十足。

慈航石 在炼丹台左侧,有一巧石,形状如船,因靠近古大悲院,佛家起名“慈航石”。法袋石 在炼丹台右,有一石形似寺院中弥勒佛的法袋,故名。

杵臼石 在炼丹峰下,洗药溪中。旧传轩辕黄帝曾在此捣药炼丹,故名。此外,普贤洞下亦有一个杵臼石。

双龟石 在石门峰上。两崖夹谷,有巨石横架如桥,两边各有一块巨石,形状如龟,石桥长约10米,人可通行。

猿猴石 在“双龟石”左侧,有一石,形如猿猴。

琴台石 在始信峰顶。巨石前有古松,名“聚音松”(1992年此松死亡,2002年7月就地移植松树一棵)。清代名士江丽田曾在此独坐抚琴,人称江丽田琴台。近旁有“寒江子独坐”的碑记。另外,在云谷寺“狮子滚球”的东北面,也有一块琴台石,近有石刻“清音”二字。

立佛石 在石笋矼右侧,有一石如佛像,满面慈容,似在低眉顾望众生。

小鸟石 在曙光亭观“二仙下棋”时,左侧仙人头上有一小石如鸟,似在展翅欲飞。

动 石 始信峰顶有—巨石,用手推扶,似有摇动感,故名。

仙人榜 过九龙瀑,经开门石,路旁有一块巨石,高约30米,石上隐隐约约似有字迹,俗称“仙人榜”。清人曹来复题咏:“擘窠宇飞动,扪读不分明。仙人在天上,岂亦重科名?”

狮子滚球 在丞相源后溪中,有巨石如雄狮,有石级可登狮背,其西有一大圆石,合称“狮子滚球”。

喜鹊登梅 过入胜亭上行不远,有石桥横跨溪上。在桥上仰望前面两峰间,有一怪石屹立在峰巅,状如喜鹊。其旁有一棵青松似古梅,松石揉合成景,称为“喜鹊登梅”。沿去皮篷的小路行百米,回头再看“喜鹊登梅”的喜鹊,已变成身穿道抱的仙人,仙人抬着右臂,手指登山盘道,名“仙人指路”。曹来复曾有诗记:“世事多乖错,投足皆模糊。请君出山去,到处指迷途。”

双猫捕鼠 过“喜鹊登梅”前行,仰望打鼓峰上,有一石似鼠,神情慌张;两边怪石如猫,在窥视老鼠动向,组成双猫捕鼠的奇景。

老僧采药 在“双描捕鼠”下面,有一直立的怪石,状如身披袈裟的僧人,面前一片奇松,状似百药,景名“老僧采药”。

苏武牧羊 打鼓峰腰,—石似人,石边一棵孤松,好象牧杆,前面一片矮林,在云雾中犹如羊群。松石搭配,合成一幅牧羊图,取名“苏武牧羊”。

七巧石 在白鹅岭,下盘道右侧,有大小七块岩石,形状不一,天然巧叠在一起,协调和谐,名为“七巧石”。

五老荡船 从白鹅岭俯视,贡阳山畔有五块巧石,形如五位老翁相聚一起,在云雾弥漫时,似在摇橹操舵,荡船于海上。

石 鼓 从白鹅岭向右眺,有一峰顶有石如鼓,与峰不连,似从天际飞来。

仙人翻桌 在石鼓峰下,有一柱峰,峰顶有石如桌,四脚朝上,好象被人翻到,人称“仙人翻桌”。

天鹅孵蛋 鸡公峰前一块巧石,形状似鹅,身下有许多圆形卵石,如鹅在精心孵蛋。

小梦笔生花 在“天鹅孵蛋”附近,有伞状石松,覆盖一石柱,人称“小梦笔生花”。

天狗望月 过白鹅岭,下“四百踏”,前眺对面石峰上,有巧石如狗,昂头仰望长空。

介于背母 在“天狗望月”附近,峰腰有两石相并,好似人背着人。联想“介之推背母隐居绵山”的故事,故称此景为“介子背母”。

猴子捧桃 在去皮篷的三岔路口,右眺山峦间有巨石,独立如猴状,手里捧着石桃,故名。因石桃也象一只猴子,俗有“猴子抱猴子”之名。

净瓶石 在皮篷前,石形如瓶。

海航石 在石鼓峰后,山壑幽深,云雾弥漫,状如大海。一石如船,飘流于海上,故名。

鹰展翅 在皮篷景区内,由东向西,山顶有奇石,似老鹰展翅。

侧面人 在皮篷景区内,有石峰似侧面人像。

钓月台 在眉毛峰东侧,离云谷寺一公里的竹林中,古有“月岩读书处”,其旁为钓月台。另一巨石横倚台上,下面形成洞穴,洞上刻“梅屋”二字。

仙人观榜 在后山二道事前,仰视宝塔峰下,有石兀立,宛如道人,头戴古冠,身穿道袍。隔涧有块长方形的石匾,远望似有字迹,高悬于飞龙峰头,叫“天榜”。石人凝目仰观天榜,若有所思,人称“仙人观榜”。

仙人铺路 过二道亭,前行里许,跨过小溪,绕宝塔峰曲折而上,蹬道陡峭,云雾缭绕。旧传这里原是悬崖峭壁,瞪道无法铺设,后来宝塔峰风化,倒塌半边山岩,使宝塔峰更象宝塔;塌下的岩石,恰好埴在绝壁危岩处,故名“仙人铺路”。

三尊大佛 在后山三道亭俯瞰宝塔峰,峰上有三块大石,如三尊大佛,一字斜排在松间,异常壮观。

卧虎石 在松谷庵乌龙潭上方,有巨石如卧地老虎。石壁刻“卧虎”二字。

关公挡曹 在上升峰腰,直立二石如人,一上一下,相互对峙。在上者,气宇轩昂,威武雄壮,顶生奇松一棵,恰如武将的盔缨;在下者,头戴平顶小帽,身着古服,神色慌张不定。两石成景“关公挡曹”,栩栩如生。

老虎驮羊 从后山三道亭回观鸡公峰,可见峰畔有石如虎,其背上有巧石似羊,两石组成“老虎驮羊”。

马蹄石 在芙蓉峰下,石上凹痕如马蹄迹,共有二、三十处,深者约30厘米,浅者约5厘米。旧传为轩辕黄帝进山采药骑马留下的痕迹。

茸 石 在松谷庵附近,路旁一石如莺,松涛寂静时,如闻莺啼。

马头石 在青牛溪上,有一石,似烈马昂首嘶鸣。

萝 石 在夫子山下,明人汪道昆题“石依林薄”四字,刻在石上。

太白醉酒 在十八道弯下边,从“仙人铺路”到二道亭,仰视右侧山峰上,一石如人,醉态可掬。

海豹爬壁 在松谷庵二道亭下,东侧崖壁上,有石似海豹向崖壁上爬行,故名。

黄山“四绝”之一的怪石,以奇取胜,以多著称。已被命名的怪石有120多处。其形态可谓千奇百怪,令人叫绝。似人似物,似鸟似兽,情态各异,形象逼真。黄山怪石从不同的位置,在不同的天气观看情趣迥异,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其分布可谓遍及峰壑巅坡,或兀立峰顶或戏逗坡缘,或与松结伴,构成一幅幅天然山石画卷。

以上就是关于黄山奇石名字大全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