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隐患自检自查表

   2023-02-19 14:26:44 网络310
核心提示:安全生产隐患自检自查表安全生产隐患自检自查表,生产过程中,安全是非常重要的,这关系了产品的质量同时也关系着大家的健康,自查安全隐患需要填写自检自查表,以下为大家分享安全生产隐患自检自查表范文。 安全生产隐患自检自查表1 为了保障我公司办

安全生产隐患自检自查表

安全生产隐患自检自查表

安全生产隐患自检自查表,生产过程中,安全是非常重要的,这关系了产品的质量同时也关系着大家的健康,自查安全隐患需要填写自检自查表,以下为大家分享安全生产隐患自检自查表范文。

安全生产隐患自检自查表1

为了保障我公司办公环境的防火、防盗安全,根据公司领导的安排布置,综合办公室负责人带领办公室有关人员组成安全检查小组,于12月12日下午对公司办公楼和楼下露天停车场的消防安全和防盗工作进行了严格的检查,现将检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安全检查总体情况

检查小组首先对办公楼内部各楼层的门窗、用电电路及开关、楼道消防安全通道、消防设施、环境卫生等情况进行了检查。然后对大楼外的露天停车场、绿化带及照明设施进行了检查。检查小组通过全面地排查,检查结果总体情况良好,无重大安全隐患。

二、存在的问题

1、五楼楼顶两边通向露台的门未加锁、四楼会议室大门及会议室内一扇铝合窗的锁无法反锁、阅览室推拉门右侧门锁损坏,外来人员可随意进出,存在安全隐患。

2、阅览室内堆有杂物,堆放杂乱,存在消防安全隐患。

3、整栋大楼仅配有2个干粉灭火器,且灭火器中的干粉保质期不详;各楼层的消防栓均被上锁,但钥匙不知去向,未能检查消防栓是否能正常使用。存在消防安全隐患。

4、二楼部分办公室存在下班后不锁门的现象,存在防盗安全隐患。

三、整改措施及建议

1、请专业锁匠为五楼楼顶两边通向露台的门安装新锁、为四楼会议室门窗、阅览室大门及各楼层消防栓更换新锁。

2、按照“6S”管理规范对阅览室进行归类整理,消除消防安全隐患。

3、按需更换、购置干粉灭火器,在各楼层消防栓更换新锁后对消防栓的安全状况进行复查。

4、再一次强调各楼层办公室下班后必须反锁门窗的规定。针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检查小组将联系相关人员及时进行整改,确保消防安全不留死角,防盗安全不留漏洞,为公司员工营造一个安定、安全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安全生产隐患自检自查表2

一、基本情况:

我乡现有煤矿企业3家,都是煤矿企业,分别是嘉陵煤炭有限公司、兰草箐煤矿有限公司、昆明宏发煤矿有限公司。

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为了确保矿山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年初乡人民政府分别与各部门、村委会、驻乡各矿山企业等签订了《永宁坪乡2014年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同时,各安全生产责任目标单位按照乡政府要求,认真研究分解安全生产工作目标,逐级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书,签订率达100%,基本形成安全生产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生产管理格局。并成立了以乡长为组长,分管安全的党委委员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制定了《永宁坪乡2014年安全生产工作安排意见》并召开了安排工作会议,明确了今年的矿山安全生产工作内容、整治情况和相关部门责任,确定了全年的矿山安全生产整体工作。

领导小组召开多次会议,传达上级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明确我乡辖区内矿山的关闭和整顿工作,乡安委会成员单位也结合各自职责,制定了专项的矿山安全生产工作方案,并按照乡政府的统一部署,积极开展宣传动员和摸底排查工作,为整体工作的顺利进行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期间,县国土局还多次到我乡进行矿山安全生产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督查。

三、排查隐患,动态监管

我乡鉴于煤矿山企业管理素质比较差的特点,一是严格要求矿山企业按照法律法规及标准的规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的制度规程,在安全设施配备、从业人员培训、日常安全管理等方面加强动态监管。二是坚持隐患排查,将取得经营许可证的煤矿和开设的临时矿山企业列入监管范围,六月以来,由于雨水较多,我乡专门对各处矿山企业进行了以重点检查企业防坍塌、防汛排洪等安全设施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共发现各类事故隐患16处,并及时督促了整改。三是严格行政执法,国土、派出所等部门联合开展打击非法开采矿活动,依法查处违法行为。四是组织督查活动,3月以来,我乡成对各矿山企业专项整治情况进行了专项督查,对非法生产行为及时制止。

四、深化整治,稳步推进整顿关闭工作

根据市、县政府相关要求,今年来我乡经过深入排查和认真研情况和相关部门责任,确定了全年的矿山安全生产整体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多次会议,传达上级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明确我乡辖区内矿山的关闭和整顿工作,乡安委会成员单位也结合各自职责,制定了专项的矿山安全生产工作方案,并按照乡政府的统一部署,积极开展宣传动员和摸底排查工作,为整体工作的顺利进行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期间,县国土局还多次到我乡进行矿山安全生产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督查。

五、持续改进,长效管理

通过近几年我乡对煤矿山专项整治,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有所提高。但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有:一是企业安全生产基础薄弱,相当一部分企业安全投入不足,使用陈旧设备,安全防范能力偏差。二是从业人员安全素质低,从业人员绝大部分是农民工,文化素质低、安全知识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下一步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一是进一步加大矿山企业专项整治力度,推进矿山企业安全生产形势逐步好转。二是继续加强安全培训教育,严格执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做好农民工的安全保护。三是继续加强规范化管理,促进企业落实安全责任,强化安全措施,实施安全作业。

安全生产隐患自检自查表3

为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威政发(20xx)63号)和工业新区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认真抓好今冬明春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及镇20xx年第一季度安全生产会议精神,确保安全生产各项工作任务,我院安全生产委员会认真组织学习会议精神,逐条领会,严格按要求认真排查,解决存在的问题,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20xx年1月20日-30日我院安全生产委员会组织相关人员对医院重点安全要求范围进行自查:

1、供电供水供暖设施,高压消毒锅等设施设备

2、放射科设施设备检验科室毒麻药品管理

3、内科、外科门诊、计划免疫等人员聚集科室进行检查,特别是电工房供电系统保养,确保正常运转

4、要求所有科室进行全面自查,查找安全隐患,写出自查报告。

二、医院安全委员会组织健全,人员和责任明确,急救车辆状况良好,门诊、急诊等人员聚集场所安全,防火设施完好,疏散通道畅通,安排专人定期检查我院消防通道,特别是夜间消防通道的安全畅通情况。组织全院职工学习消防知识,提高职工的消防意识,增强了火灾急救处理的能力,为杜绝消防安全隐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向到我院就医的病人及陪护者介绍医院情况和入院须知,门诊、病房等病人聚集场所成立禁烟区,科室主任、病房护士长负责组织本科室人员对在有氧气的病房和走廊内吸烟的病人及陪护者进行监督和劝诫工作。

(一)、具体工作:

1、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制度,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院部与各科室分别签订了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出问题追究谁的原则,确保安全生产。

2、结合医院工作实际,制定了重点科室安全生产制度,及时上墙和装订成册,并下发到科室,保证从业人员日常工作秩序。

3、更换了消防设施,现在全院共购进灭火器10个,配备了灭火器箱,保证灭火器在位有效。设了紧急疏散标志,标志明显。

4、配电室、锅炉房、洗衣房更换刀闸开关为空气开关,锅炉房有锅炉安全使用许可证,工作人员有上岗证。

5、对重点科室配备红外报警装置,对医院前后院安装了24小时监控设施,实行行政听班制度,做到技防、物防、人防有机结合。

6、开展了全院职工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增强了全员职工预防突发事件的意识,培养了全院职工应急救援的能力。

7、针对通往家属房线路破损严重的情况,我院自筹资金并请来供电所专家对线路进行了全部更换,确保用电安全。

8、针对职工宿舍漏雨和屋顶可能坍塌现象,我院立即要求职工搬出宿舍,给职工提供新的住宿条件,确保职工安全。

(二)存在隐患情况

1、因医院综合楼系老楼改建而成,多处不适合医院的需要。如仅有一处楼梯,无消防通道。

2、草庙子医院办公用楼,装修于1997年,当时装修材料多为木质易燃材料,电路包在材料里面。20xx年消防检查时,提出这一隐患问题,由于计划20xx年底医院搬迁,只对隐患大的科室进行线路改造,通过本次自查,线路和装修材料仍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3、屋顶漏水情况:20xx年大雪后医院对顶楼漏水情况进行了一次彻底防水处理,但20xx年发现手术室和妇科仍有漏雨情况,我院又对楼顶进行了防水处理,通过此次自查墙体和楼顶年久失修情况严重,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女职工宿舍存在漏雨和屋顶可能坍塌现象。

三、结合检查活动,积极开展全院医疗安全教育,提高医疗安全意识,并进行自查,组织召开全院科室主任、各中心卫生室负责人会议,对自查情况进行汇总,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能整改的要立即进行整改,对门诊综合楼通道、线路、漏雨的等情况争取主管部门意见限期整改或另有计划安排,力争为人民群众提供和谐、安全的就医环境。通过自查,提高了安全生产的意识,明确责任,确保“五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医疗救援到位、急救药品到位、应急物资到位),加强节假日、急诊、病房的值班力量,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值班和领导干部带班制度。

谁知道医院卫生标准?////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按照**区卫计局《卫生系统消防安全大检查实施方案》和《卫生系统安全生产百日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和部署,现对我中心消防安全进行了自查,现将我中心的消防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建立健全组织,明确工作职责

我中心接到文件后,院领导立即召开会议,学习文件精神,提高认识,落实责任,认真布置工作,确保医院消防安全工作顺利开展。

消防安全是我中心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关系人民群众财产安全的头等大事。对此,我中心成立以中心主任为组长,书记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消防安全领导小组,由总务科全面负责日常的消防安全工作。建立健全包括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检查,安全疏散设施管理,用火、用电安全管理,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管理。

二、加强了员工的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中心制订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定期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使医护人员及全体员工了解本科室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会报警,会使用灭火器材,掌握扑灭初起火灾和疏散病人的办法。

三、制定灭火和火灾应急预案

根据中心的实际情况,制定灭火和火灾应急预案,明确

灭火和疏散病人要领及注意事项。

四、对医院整体消防情况进行自查

1、医院设有安全出口,楼内走廊及出口无任何杂物,

确保消防通道畅通。楼梯出口处设有“安全出口”的指示。

2、消防器材配备情况:我中心现有灭火器11个(其中

5个超过使用期限),其他均处于正常可使用状态消防栓5处,在可正常工作状态。

3、医院用氧安全,能严格按照氧气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氧气瓶竖立固定,氧气瓶的开关、仪表均不漏气,医务人员能经常检查,保持氧气瓶的洁净和安全输氧。

4、中心没有大功率电器使用,现电线线路状态较好。

5、消防安全应急演练工作尚不到位。

五、整改措施

1、把消防安全工作做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中心主任要亲自布署,亲手抓。重点部位责任到人。门诊由全科诊室医生负责病房由病房医生负责办公室和职工食堂由后勤部门负责各楼层由各相关科室负责人负责。

2、中心建立火灾巡查、处置制度,发现火灾隐患第一

人必须及时处理、上报。

3、对中心现有能够使用的11个灭火器做定期检查,对

超过期限的灭火器进行及时更换。

4、不定期在全院进行消防安全检查活动,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处理,捕灭安全隐患苗头。

5、在中心开展以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安全常识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活动,尽快组织中心全体职工进行消防安全应急演练。

中心将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将近期进行整改,并把消防工作放在重要位置,认真处理好消防与效益的关系,让全中心职工都树立起“防消”意识,并且掌握消防安全知识。确保中心无安全事故发生。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xx年xx月xx日

检查表格式一般应包括哪些内容

医院卫生标准

一、 (医院卫生标准》(GB 15982—1995)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年2月15日批准,1996年7月1日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医 院 消卫 生 标 准GB 15982、1995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各类从事医疗活动的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医疗用品。 消毒剂、污水、污物处理卫生标准。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保健、卫生防疫机构。

2 引用标准GB 4789.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沙门氏菌检验GB 4789.11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溶血性链球菌检验GB 4789.28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染色法、培养基和试剂GB 7918.2 化妆品微生物标准检验方法、细菌总数测定GB 7918.4 化妆品微生物标准检验方法 绿脓杆菌GB 7918. 5 化妆品微生物标准检验方法和试剂 金黄色葡萄球菌GB J 48医院污水排放标准(试行)3 术语3.1 消毒卫生标准不同对象经消毒与灭菌处理后,允许残留微生物的最高数量。

3.2 层流洁净手术室及层流洁净病房采用层流空气净化方式的手术室及病房。即空气通过高效过滤器,呈流线状流入室内, 以等速流过房间后流出。室内产生的尘粒或微生物不会向四周扩散,随气流方向被排出房 间。 3.3 重症监护病房 采用现代化仪器、设备,对各种危重病人进行持续监护与治疗的病房。 3.4 保护性隔离房间为避免医院内高度易感病人受到来自其他病人、医护人员、探视者以及病区环境中 各种致病性微生物和条件致病微生物的感染而进行隔离的房间。 3.5 供应室清洁区灭菌前,供应室人员对清洁物品进行检查、包装及存放等处理的区域。 3.6 供应室无菌区 灭菌后,供应室内无菌物品存放的区域。 3.7 消毒剂能杀灭细菌繁殖体、部分真菌和病毒;不能杀灭细菌芽抱的药物。

4 卫生标准 4.1各类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卫生标准 4.1.1细菌菌落总数 允许检出值见表l.(附件) 4.1.2 致病性微生物 不得检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他致病性微生物。在可疑污染情况 下进行相应指标的检测。 母婴同室、早产儿室、婴儿室、新生儿及儿科病房的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上,不得 检出沙门氏菌。 4.2 医疗用品卫生标准 4.2.1 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接触破损皮肤、粘膜的医疗用品必须无菌。 4.2.2 接触粘膜的医疗用品 细菌菌落总数应≤20cfu/g或100cm2;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 4、2.3 接触皮肤的医疗用品 细菌菌落总数应≤200cfu/g或100cm2;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 4.3 使用中消毒剂与无曲器械保存液卫生标准 4.3.1 使用中消毒剂 细菌菌落总数应≤100cfu/ML;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 4.3.2 无菌器械保存液 必须无菌。 4.4 污物处理卫牛标准 污染物品无论是回收再使用的物品,或是废弃的物品;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得检出 致病性微生物。在可疑污染情况下,进行相应指标的检测。 4.5 污水排放标准 按GHJ48(试行)执行。

5 检查方法 5.1 采样及检查方法 按附录A执行。

6 有关规定 6.l 各级、各类医疗、保健、卫生防疫机构必须执行本标准。并应指定专门科室(部 门)负责民体贯彻实 6.2 各级卫生监督、卫生防疫部门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和 《消毒管理办法》有关规定负责监督、监测工作。

附录A 采样及检查方法 (补充件) A1 采样及检查原则 采样后必须尽快对别样品进行相应指标的检测;送检时间不得超过6h,若样品保存于0- 4Co条件时。送抢时间不得超过24h。 A2 空气采样及检查方法 A2.1 采样高度时间 选择消毒处理后与进行医疗活动之前期间采样。 A2. 2 采祥高度 与地面垂直高度80-150cm。 A2.3 布点方法室内面积≤30M2,设一条对角线上取3点,即中心一点、两端各距墙1m处各取一点室 内面积>30m2,设东、西、南、北、中 5点,其中东、西、南、北点均距墙1m。 A2. 4 采样方法 用9cm直径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在采样点暴露5min后送检培养。 A2.5 细菌菌落总数检查 A2.5.l 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 按GB4789.28中3.7条配制。 A2 5.2 检查方法 参照 GB7918. 2规定执行。 A2.5.3结果计算 5000N 空气细菌菌落总数(cfu/m3)=AT ...............(A1) 式中: A—一平板面积。 cm2;T—一平板暴露时间,min;N—一平均菌落数,cfu/平皿。 A3 物体表面采样及检查方法 A3.1 采样时间 选择消毒处理后4h内进行采样。 A3.2 采样面积 被采表面<100cm2,取全部表而;被采表面≥100cm2,取100cm2。 A3.3采样方法用5×5cm2的标准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平样液的棉拭 子1支,在规格权内横竖往返各涂抹5次;并随之转动棉拭于。连续采样1-4个规格板面积; 剪去手接触部分,将棉拭于放入装10ml采样液的试管中送检。门把手等小型物体则采用棉 拭子直接涂抹物体的方法采样。 A3、4 细菌菌落总数检查 按A2.5规定执行。 A3. 4.1 结果计算 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cfu/cm2)=平皿上菌落的平均数×采样液稀释倍数......(A2) 采样面积(cm2) A4 医护人员手采样及检查方法 A4.1 采样时间 在接触病人、从事医疗活动前进行采样。 A4. 2 采样面积及方法 被检人五指并拢,将浸有无菌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试子一支在双手指曲面从指根到指 端来回涂擦各两次(一只手涂擦面积30cm2〕,并随之转动采样棉试子,剪去手接触部位; 将棉试子放入装有10ml采样液的试管内这位。采样面积按平方厘米(cm2)计算。 A4. 3 细菌菌落总数检查 按A2. 5规定执行。 A4.3.1 结果计算 手细菌菌落总数(cfu/cm2)=平皿上菌落的平均数×采样液稀释倍数......(A3)30X2 A5 医疗用品采样及检查方法 A5、1 采样时间 在消毒或灭菌处理后,存放有效期内采样。 A5.2 采样量及采样方法 可用破坏性方法取样的医疗用品,如输液(血)器、注射器和注射计等均参照《中华 人民共和国药典》1990年版一部附录中《无菌检查法》规定执行。对不能用破坏性方法取 样的特殊医疗用品,可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试子在被检物体表面涂抹采样,被 采表面<100cm2,取全部表面;被采表面≥100cm2,取100cm2。。 A5.3 无菌检查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0年版一部附录中《无菌检查法》规定执行。 A5.4 细菌菌落总数检查 按A2.5规定执行。 A6 使用中消毒剂与无菌器械保存液 A6.1 采样时间 采取更换前使用中的消毒剂与无菌器械保存液。 A6. 2 采样量及方法 在无菌条件下,用无菌吸管吸取1ml被检样液,加入9ml稀释液中混均,对于醇类与 酚类消毒剂,稀释液用普通营养肉汤即可;对于含氯消毒剂、含碘消毒剂、过氧化物消毒 剂,需在肉汤中加入0.1%硫代硫酸钠;对于洗必泰、季铵盐类消毒剂,需在肉汤中加入 3%(W/V)吐温80和0.3%卵磷脂;对于醛类消毒剂,需在肉汤中加入0.3%甘氨酸;对于含 有表面活性剂的各种复方消毒剂,需在肉汤中加入3%( W/V)吐温80,以中和被检药液的 残效作用。 A6.3 细菌菌落总数检查 按 A2. 5规定执行。 A6、3.1 结果分析 平板上有菌生长,证明被检样液有残存活菌,若每个平板的落数在10个以下,仍可用 于消毒处理(但个能用于灭菌),若每个平板菌落数超过10个,说明每毫升被检样液含菌量 己超过100个,即不宜再用。 A7 溶血性链球菌检查 参照GB4789. 11执行。 A8 沙门氏菌检查 参照 GB4789. 4执行。 A9 绿脓杆菌检查 参照GB7918.4执行 A10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查 参照GB7918 .5执计。 A11 污物采样及检查方法 A11.1 采样时问 在消毒或灭菌处理后进行采样。 A11.2 采样量及采样方法 按A5.2执行。 A11.3 检查方法 可参照A7-A10章进行相应指标的检测。 A12 污水、污泥采样及检查方法 按GBJ48(试行)规定执行。 A13 结果判断 检查结果符合相应的本标准值者,判定为该项检查合格;反之,不符合相应本标准接值 者,则判定为检查个不合格。

医院不合理检查专项治理实施方案

安全检查表的内容决定其应用的针对性和效果。安全检查表必须包括系统的全部主要检查部位,不能忽略主要的、潜在不安全因素,应从检查部位中引伸和发掘与之有关的其它潜在危险因素。每项检查要点,要定义明确,便于操作。安全检查表的格式内容应包括分类、项目、检查要点、检查情况及处理、检查日期及检查者。通常情况下检查项目内容及检查要点要用提问方式列出。检查情况用“是”、“否”或者用“√” “×”表示。

安全检查表项目大致可分以下几类: 主要用于设计人员和安全监察人员及安全评价人员在设计审核时,对企业生产性建设和技改工程项目进行设计审核时使用。也可作为“三同时’的安全预评价审核的依据。其主要内容应包括:

平面布置

装置、设备、设施工艺流程的安全性

机械设备设施的可靠性

主要安全装置与设备、设施布置及操作的安全性

消防设施与消防器材

防尘防毒设施、措施的安全性

危险物质的储存、运输、使用

通风、照明、安全通道等方面。

这些内容,要求系统、全面、明了,符合安全防护措施规范和标准,并按一定格式的要求列成表格。 主要用于全厂性安全检查和安全生产动态的检查,为安全监察部门进行日常安全检查和24小时安全巡回检查时使用。其主要内容包括

各生产设备设施装置装备的安全可靠性,各个系统的重点不安全部位和不安全点(源);

主要安全设备、装置与设施的灵敏性、可靠性。

危险物质的储存与使用

消防和防护设施的完整可靠性

作业职工操作管理及遵章守纪等。

检查要突出重点部位的危险因素源点及影响大的不安全状态和不安全行为,按一定格式要求列成表格。 安全检查表应列举需查明的所有能导致工商或事故的不安全状态或行为。为了使检查表在内容上能结合实际、突出重点、简明易行、符合安全要求,应依据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编制。

(1)有关标准、规程、规范及规定。

(2)事故案例和行业经验。

(3)通过系统分析,确定危险部位及防范措施,都是安全检查表的内容。

(4)研究成果。 安全检查表的格式没有统一的规定,可以依据不同的要求,设计不同需要的安全检查表。原则上应条目清晰、内容全面,要求详细、具体。

安全检查表格式实例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依据标准 结 论 备 注 另外,可以根据不同的职责范围、岗位、工作性质,制定不同类型的安全检查表,设计不同的表格。 编制安全检查表和对待其他事物一样,都有一个处理问题的程序。

(1)系统功能的分解。一般工程系统都比较复杂,难以直接编制总的安全检查表。我们可按系统工程观点将系统进行功能分解,建立功能结构图。这样既可以显示各构成要素、部件、组件、子系统与总系统之间的关系,又可以通过各构成要素的不安全状态的有机组合求得总系统的检查表。

(2)人、机、物、管理和环境因素。车间中的人、机、物、管理和环境都是生产系统的子系统。从安全的观点出发,不只是考虑“人-机系统”,应该是“人-机-物-管理-环境系统”。

(3)潜在危险因素的探求。一个复杂的或新的系统,人们一时难以认识起潜在的危险因素和不安全状态,对于这类系统可以采用类似“黑箱法”原理探求,即首先设想系统可能存在那些危险级其潜在部分,并推论其事故发生过程和概率,然后逐步将危险因素具体化,最后寻求处理危险的方法。通过分析不仅可以发现其潜在的危险因素,而且可以掌握事故发生的机理和规律。 (1)编制安全检查表的过程,实质是理论知识、实践经验系统化的过程,一个高水平的安全检查表需要专业技术的全面性、多学科的综合性和对实际经验的统一性。为此,应组织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和安全人员深入现场共同编制。

(2)按查隐患要求列出的检查项目应齐全、具体、明确,突出重点,抓住要害。为了避免重复,尽可能将同类性质的问题列在一起,系统的列出问题或状态。另外应规定检查方法,并有合格标准。防止检查表笼统化,行政化。

(3)各类检查表都有其适用对象,各有侧重,是不宜通用的。

(4)危险性部位应详细检查,确保一切隐患在可能发生事故之前就被发现。

(5)编制安全检查表应将安全系统工程中的事故树分析、事件树分析、预先危险性分析和可操作性研究等方法进行综合。

为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促进合理检查,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医疗费用,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改善人民群众就医体验,按照《关于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促进合理医疗检查的指导意见》要求,制定本方案。一、行动目标通过开展专项治理行动,严肃查处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诊疗技术规范,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不合理医疗检查(包括各类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病理学检查等,下同)行为,指导医疗机构建立健全规范医疗行为促进合理医疗检查的制度规范,营造良好的就医环境,推进建立医疗检查监管长效机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二、行动范围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违法违规开展医疗检查的其他机构。三、重点内容(一)治理违法违规开展医疗检查行为。对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超出诊疗科目范围开展医疗检查,开展禁止临床使用的医疗检查,使用未依法注册或者备案的医疗器械、聘用非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医疗检查,以及违规收取医疗检查费用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对专项治理行动中发现存在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行为的定点医疗机构及相关涉事人员,依法依规严肃处理。(二)治理无依据检查、重复检查等不合理检查行为。组织对医疗机构门(急)诊、住院患者医疗检查情况进行自查和抽查,组织专家对检查必要性、规范性进行论证,对于违反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规定及有关诊疗技术规范等开展的无依据检查、非必要重复检查等行为进行查处,责令整改,依法依规严肃处理。(三)治理违反知情同意原则实施检查行为。重点治理实施特殊检查未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情形。引导医疗机构强化落实知情同意和院务公开要求,加强科普宣教,公开本院开展的检查项目收费标准。医务人员在为患者开具检查单前,要说明检查目的和必要性,征得患者或家属的理解与配合。对于特殊检查,要取得患者或家属书面同意。(四)治理可能诱导过度检查的指标和绩效分配方式。严肃查处医疗机构和科室实施“开单提成”、设置业务收入指标并与医务人员收入直接挂钩等可能诱导过度检查的行为。推动将技术水平、疑难系数、工作质量、检查结果阳性率、患者满意度等作为绩效分配重点考核指标,引导建立体现医务人员劳动价值和技术价值的绩效分配方式。(五)治理违反规划配置大型医用设备行为。加强对有关医疗机构的监督检查,对于违反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管理,违规使用配置大型医用设备用于临床诊疗的行为予以查处,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四、责任分工卫生健康部门会同各有关部门制订专项治理行动方案,组织协调各部门开展工作。具体负责检查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医疗检查行为及内部管理,收集、整理群众举报线索并依职责转交相关部门查办,对专项治理行动取得的进展和成果进行宣传。市场监管部门依法查处各类价格违法行为。对在日常监管中发现涉嫌未取得合法资质开展医疗检查的,及时通报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医保部门对专项治理行动中发现的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行为的定点医疗机构及相关涉事人员依法依规严肃处理。药品监管部门对使用未依法注册或者备案的医疗器械开展检查活动的机构和相关责任人依法依规严肃处理。中医药主管部门负责中医系统医疗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组织实施。军队卫生部门负责军队系统医疗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组织实施。五、实施步骤专项治理活动时间为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分4个阶段实施。(一)部署阶段(2021年4月—5月)。各地结合实际,确定多部门联合工作机制,制订并发布本地区实施方案并开展相关培训宣贯,对专项治理行动内容、要求等进行强调部署。(二)自查阶段(2021年5月—8月)。各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牵头,组织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按照本方案要求开展自查和整改。专项治理自查范围要实现辖区内医院(含中医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全覆盖,其他类型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门诊部、诊所)覆盖50%以上。(三)检查评估阶段(2021年9月—2022年1月)。各地有关部门对本区域内医疗机构进行抽查,对发现问题进行整改,依法依规处理,指导医疗机构建立健全制度规范,对专项治理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估。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各相关部门组织对部分地区进行检查和评估。(四)总结阶段(2022年2月—3月)。各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牵头,对本区域内专项治理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六、工作要求(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充分认识不合理医疗检查专项治理对于推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促进医疗行业健康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的重要意义。各有关单位要主动作为、加强领导,建立省级多部门联合协作机制,细化措施、明确分工。各地各部门要认真履职尽责,切实落实工作方案要求,组织开展医疗机构自查和对医疗机构的监督检查工作。(二)依法依规处置。各地各部门要对专项治理工作中发现的医疗检查领域违法违规行为建立台账,依法依规严肃处理。要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在卫生健康领域相关举报热线、网络平台、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基础上设立不合理医疗检查监督举报专线和专用通道并向社会公布,广泛征集线索,认真调查核实,确保专项行动取得实效。(三)加大宣传力度。各地各部门要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对于典型案例及情节严重案例等,要予以通报曝光,组织开展跟踪式报道。大力宣传净化行业环境、促进行业规范有序发展的有力举措和工作成效,为专项行动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四)推动长效机制建设。各地要指导医疗机构针对发现问题狠抓整改落实。针对专项治理行动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共性问题,进一步完善制度设计,创新监管手段,纳入医疗服务监管日常工作,推动建立信息化监管平台,常抓不懈。积极推动行业自律,充分发挥质控中心、行业学(协)会等社会组织作用,切实落实医疗机构主体责任。坚持正向引导与问题整治相结合,在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升诊疗规范化水平,推进薪酬制度和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等方面持续发力,形成促进合理医疗检查的良好政策环境。(五)做好信息报送。各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牵头负责对本区域内专项治理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填写《不合理医疗检查专项质量量化统计表》,并汇总各部门治理工作措施、取得的成效、典型经验和建立的制度化政策等,形成报告材料,分别于2021年9月15日、2022年3月15日前,将半年报告和全年报告报送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

法律依据: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第三十七条发生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的,应当提出书面申请。申请书应当载明申请人的基本情况、有关事实、具体请求及理由等。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

第四十六条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第四十七条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的,应当制作协议书。协议书应当载明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和医疗事故的原因、双方当事人共同认定的医疗事故等级以及协商确定的赔偿数额等,并由双方当事人在协议书上签名。

以上就是关于安全生产隐患自检自查表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