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布线的综合布线标准

   2023-05-09 22:00:51 网络420
核心提示:综合布线系统的国外标准主要有: ISO/IEC 11801:2010信息技术-用户基础设施结构化布线 ISO/IEC 14763:2012信息技术-用户基础设施结构化布线的安装和操作 ISO/IEC 14763-3:2014信息技术-

综合布线的综合布线标准

综合布线系统的国外标准主要有: ISO/IEC 11801:2010信息技术-用户基础设施结构化布线 ISO/IEC 14763:2012信息技术-用户基础设施结构化布线的安装和操作 ISO/IEC 14763-3:2014信息技术-用户基础设施结构化布线的安装和操作-光纤测试 ANSI/ EIA / TIA -569 商业大楼通信通路与空间标准 ANSI/ EIA / TIA -568-C 商业大楼通信布线标准 ANSI/ EIA / TIA -606-B 商业大楼通信基础设施管理标准 综合布线系统的国内标准有: GB 50311-2007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 50312-2007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职责是保证所有普遍性的标准得到所有成员国的一致认可。ISO所负责的标准范围从制造和质量控制规程到电气与电信分布布线系统。在ISO组织中,综合布线标准的制定和修订由ISO/IEC JTC1/SC25 WG3负责。

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信息技术设备互联分技术委员会(SAC/TC 28/SC 25)负责组织综合布线系统国内标准的制定、标准体系完善及国际标准化推广工作,对口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EC JTC1/SC25。

在北美洲,有四个标准化组织为北美市场开发或推行市线标准。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于1918年在美国成立。该组织的主要任务是美国国内的国家标准的协调、正规化和采纳工作。电讯工业协会(TIA)是一个由ANSI授权的单独的组织。并附属于电子工业协会(EIA)。TIA最著名的活动是开发用于当今的结构化布线系统的设计与安装的布线标准。

在1985年前的布线系统没有标准化。其中有几个原因。首先,本地电话公司总是关心他们的基本布线要求。其次,使用主机系统的公司要依靠其供货商来安装符合系统要求的布线系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益成熟,越来越多的机构安装了计算机系统,而每个系统都需要自己独特的布线和连接器。客户开始大声报怨每次他们更改计算机平台的同时也不得不相应改变其布线方式。为赢得并保持市场的信任,计算机通信工业协会(CCIA)与EIA联合开发建筑物布线标准。讨论在1985年开始,并取得一致,认为商用和住宅的话音和数据通信都应有相应的标准。EIA将开发布线标准的任务交给了TR-41委员会。TR-41委员会认识到该任务的艰巨性,于是设立了下属委员会及数个工作组来负责开发商用和住宅建筑物布线标准的各方面的广泛工作。这些委员会在开发这些标准时卞要关注的重点是保证开发的标准是独立于技术及生产厂一家的。

综合布线的发展与建筑物自动化系统密切相关。传统布线如电话、计算机局域网都是各自独立的。各系统分别由不同的厂商设计和安装,传统布线采用不同的线缆和不同的终端插座。而且,连接这些不同布线的插头、插座及配线架均无法互相兼容。办公布局及环境改变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需要调整办公设备或随着新技术的发展,需要更换设备时,就必须更换布线。这样因增加新电缆而留下不用的旧电缆,天长日久,导致了建筑物内一堆堆杂乱的线缆,造成很大的隐患。维护不便,改造也十分困难。随着全球社会信息化与经济国际化的深入发展,人们对信息共享的需求日趋迫切,就需要一个适合信息时代的布线方案。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的贝尔实验室(Bell)的专家们经过多年的研究,在办公楼和工厂试验成功的基础上,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率先推出PDS(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现时已推出结构化布线系统SCS。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50311-2000命名为综合布线GCS(Generic cabling system)。 综合布线同传统的布线相比较,有着许多优越性,是传统布线所无法相比的。其特点主要表现在它具有兼容性、开放性、灵活性、可靠性、先进性和经济性。而且在设计、施工和维护方面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方便。

兼容性:综合布线的首要特点是它的兼容性。所谓兼容性是指它自身是完全独立的而与应用系统相对无关,可以适用于多种应用系统。过去,为一幢大楼或一个建筑群内的语音或数据线路布线时,往往是采用不同厂家生产的电缆线、配线插座以及接头等。例如用户交换机通常采用双绞线,计算机系统通常采用粗同轴电缆或细同轴电缆。这些不同的设备使用不同的配线材料,而连接这些不同配线的插 头、插座及端子板也各不相同,彼此互不相容。一旦需要改变终端机或电话机位置时,就必须敷设新的线缆,以及安装新的插座和接头。

综合布线将语音、数据与监控设备的信号线经过统一的规划和设计,采用相同的传输媒体、信息插座、交连设备、适配器等,把这些不同信号综合到一套标准的布线中。由此可见,这种布线比传统布线大为简化,可节约大量的物资、时间和空间。

在使用时,用户可不用定义某个工作区的信息插座的具体应用,只把某种终端设备(如个人计算机、电话、视频设备等)插入这个信息插座,然后在管理间和设备间的交接设备上做相应的接线操作,这个终端设备就被接入到各自的系统中了。

开放性:对于传统的布线方式,只要用户选定了某种设备,也就选定了与之相适应的布线方式和传输媒体。如果更换另一设备,那么原来的布线就要全部更换。对于一个已经完工的建筑物,这种变化是十分困难的,要增加很多投资。

综合布线由于采用开放式体系结构,符合多种国际上现行的标准,因此它几乎对所有著名厂商的产品都是开放的,如计算机设备、交换机设备等;并对所有通信协议也是支持的,如ISDN、100base-T、1000base-T、10Gbase-T等。

灵活性:传统的布线方式是封闭的,其体系结构是固定的,若要迁移设备或增加设备是相当困难而麻烦的,甚至是不可能。

综合布线采用标准的传输线缆和相关连接硬件,模块化设计。因此所有通道都是通用的。每条通道可支持终端、以太网工作站及令牌环网工作站。所有设备的开通及更改均不需要改变布线,只需增减相应的应用设备以及在配线架上进行必要的跳线管理即可。另外,组网也可灵活多样,甚至在同一房间可有多用户终端,以太网工作站、令牌环网工作站并存,为用户组织信息流提供了必要条件。

可靠性:传统的布线方式由于各个应用系统互不兼容,因而在一个建筑物中往往要有多种布线方案。因此建筑系统的可靠性要由所选用的布线可靠性来保证,当各应用系统布线不当时,还会造成交叉干扰。

综合布线采用高品质的材料和组合压接的方式构成一套高标准的信息传输通道。所有线槽和相关连接件均通过ISO认证,每条通道都要采用专用仪器测试链路阻抗及衰减率,以保证其电气性能。应用系统布线全部采用点到点端接,任何一条链路故障均不影响其它链路的运行,这就为链路的运行维护及故障检修提供了方便,从而保障了应用系统的可靠运行。各应用系统往往采用相同的传输媒体,因而可互为备用,提高了备用冗余。

先进性:综合布线,采用光纤与双绞线混合布线方式,极为合理地构成一套完整的布线。所有布线均采用世界上最新通信标准,链路均按八芯双绞线配置。超5类双绞线带宽可达100MHz,6类双绞线带宽可达250MHz,超六类双绞线带宽能达500MHz。对于特殊用户的需求可把光纤引到桌面(Fiber To The Desk)。语音干线部分用铜缆,数据干线部分用光缆,为同时传输多路实时多媒体信息提供足够的带宽容量。

经济性:综合布线比传统布线具有经济性优点,主要综合布线可适应相当长时间需求,传统布线改造很费时间,耽误工作造成的损失更是无法用金钱计算。

通过上面的讨论可知,综合布线较好地解决了传统布线方法存在的许多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对信息资源共享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尤其以电话业务为主的通信网逐渐向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和VOIP等技术过渡,越来越重视能够同时提供语音、数据和视频传输的集成通信网。因此,综合布线取代单一、昂贵、复杂的传统布线,是信息时代的要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无线网以及物联网的迅速发展,未来综合布线系统除了要满足语音以及数据传输的相关需求外,还应兼顾无线网的高速接入要求,如802.11ac对接入速率已超过1000M,选择合适的综合布线产品至关重要。

用户的网络系统必须具有一定的容错能力,保障在意外情况下不中断用户的正常工作。选用的技术和设备是成熟的、标准化的。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主干网上和各种设备应有冗余备份,机房设计要有不间断电源。 综合布线系统的基本结构是星形的,根据GB 50311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可划分成七个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配线(水平)子系统、干线(垂直)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进线间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

工作区:一个独立的需要设置终端设备(TE)的区域可划分为一个工作区。工作区应由配线子系统的信息插座模块(TO)延伸到终端设备处的连接缆线及适配器组成。

配线子系统:配线子系统应由工作区的信息插座模块、信息插座模块至电信间配线设备(FD)的配线电缆和光缆、电信间的配线设备及设备缆线和跳线组成。

干线子系统:干线子系统应由设备间至电信间的干线电缆和光缆,安装在设备间的建筑物配线设备(BD)及设备缆线和跳线组成。

建筑群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应由连接多个建筑物之间的主干电缆和光缆,建筑群配线设备(CD)及设备缆线和跳线组成。

设备间:设备间是在每幢建筑物的适当地点进行网络管理和信息交换的场地。

进线间:进线间是建筑物外部通信和信息管线的入口部位,并可作为入口设施和建筑群配线设备的安装场地。

管理:管理应对工作区、电信间、设备间、进线间的配线设备、缆线、信息插座模块等设施按一定的模式进行标识和记录。

智能建筑与智能建筑园区的综合布线设计,应根据建筑物类型及区域功能的实际需要,划分多个工作区,工作区面积需求可参照GB50311相关建议,且每一个工作区信息插座模块的数量不宜少于2个,并满足各种业务的需求。当采用光纤信息插座时,光纤信息插座的数量不宜少于2芯。光纤至工作区域满足用户群活大客户使用时,光纤芯数至少应有2芯备份,按4芯水平光缆配置。

综合布线系统应能满足所支持的数据系统的传输速率要求,并应选用相应等级的缆线和传输设备。

综合布线系统应能满足所支持的电话、数据和电视系统的传输标准要求。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选用的电缆、光缆、各种连接电缆、跳线,以及配线设备等所有硬件设施,均应符合ISO/IEC 11801:2010国际标准的各项规定,确保系统指标得以实施。

综合和线系统应设置汉显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人工登录与综合布线系统相关的硬件设施的工作状态信息,这些状态信息包括:设备和缆线的用途和使用部门、组成局域网的拓扑结构、传输信息速率、终端设备配置状况、占用硬件编号和色标、链路的功能和各项主要特征参数、链路的完好状况和故障记录等内容。还应登录设备位置和缆线走向内容以及建筑物名称、位置、区号、楼层号和房间号等内容。

在系统设计时,全系统所选的缆线、连接硬件、跳线、连接线等必须与选定的类别相一致。如采用屏蔽措施时,则全系统必须都按屏蔽设计,需要保持屏蔽的连续性。 超5类电缆系统(Cat 5e):是在对现有的5类UTP双绞线的部分性能加以改善后产生的新型电缆系统,不少性能参数,如近端串扰(NEXT)、衰减串扰比(ACR)等都有所提高,但其传输带宽仍为100MHz。目前有非屏蔽线缆和屏蔽线缆两种类型。

6类电缆系统(Cat 6):一个新级别的电缆系统,除了各项性能参数都有较大提高外,其带宽将扩展至250MHZ。其实这个级别的布线系统很早就已经提出,而且目前应用较广。有屏蔽和非屏蔽线缆。

6A类电缆系统(Cat 6A):在6类电缆系统之上的一种类别,除了各项性能参数都有较大提高外,其带宽将扩展至500MHZ,适用于万兆传输。

7类电缆系统:7类电缆系统是欧洲提出的一种电缆标准,其实现带宽为600MHZ,但是其连接模块的结构与目前的RJ-45完全不兼容。由于频率的提升所以必须在外层在加以铜网编制层。只有屏蔽线缆,以对对铝箔屏蔽加外层编织层屏蔽(S/FTP)结构实现。

7A类电缆系统:7A类是更高等级的线缆,其实现带宽为1000MHZ,其对应的连接模块的结构与目前的RJ-45不完全兼容,目前市面上能看到GG45(向下兼容RJ45)和Tear模块(需要TERA-RJ45的转接跳线)。由于频率的提升所以必须在外层在加以铜网编制层。只有屏蔽线缆,以对对铝箔屏蔽加外层铜网编织层屏蔽实现。为25G和40G而准备的线缆。

8类电缆系统:8类是目前知道的最高等级的传输线缆,其实现带宽在2000MHZ,分为CAT 8.1和CAT 8.2两种不同的结构等级,均能在30米范围内支持40Gbase-T,8类线缆规范还在草案制定中。 铜介质信息模块

光纤模块

面板/插座

双绞线

跳线

光缆

光纤跳线

光纤尾纤

配线架

布线工具

桌面终端产品

智能布线箱 美国国内标准委员会(ANSI)与TIA/EIATR-41委员会内的TR-41.8分委会的TR-41.8.2工作组于1991年5月份订出首个ANSI/TIA/EIA570的家居布线标准,并于1998年9月, TIA/EIA协会正式修定及更新家居布线的标准,并重新定为ANSI TIA/EIA-570A-家居电讯布线标准(Residential Telecommunications Cabling Standard)。

在这个发展要求中,工作组主要作出以下一些技术的更改:

标准不涉及商业大楼

基本规范将跟从TIA手册中所更新的内容及标准

标准不涉及家居布线中的外线数量

订出家居布线的等级

认可介面包括光缆,同轴电缆,三类及五类非屏蔽双绞电缆(UTP)

键路长度由插座到配线箱不可超出90米,信道长度不可超出100米

主干布线将包括在内

固定装置布线,如对讲机,火警感应器将包括在内

通讯插座只适合T568-A接线方法及使用四对UTP电缆端接八位模块或插头 标准目的 TIA/EIA 570-A所草议的要求主要是给订出新一代的家居电讯布线给与现今及将来的电讯服务。标准主要提出有关布线的新等级,并建立一个布线介质的基本规范及标准,主要应用支持话音,数据,影像,视频,多媒体,家居自动系统,环境管理,保安,音频,电视,探头,警报及对讲机等服务。标准主要规划于新建筑,更新增加设备,单一住宅及建筑群等。B.标准范围

TIA570-A标准适用于现今的综合大楼布线标准及有关的管道,空间的标准于建筑群内,并且可支持不同种类的电讯应用于不同的家居环境中。标准中主要包括室内家居布线及室内主于布线。

标准的规范主要跟随国际电气规范(NationaI Electric Code),国际电气安全规范(NationaI Electric Saftey Code),FCC第68项中的规则管理。

2.家居布线等级

等级系统的建立有助于选择适合每个家居单元不同服务的布线基础结构。

等级一:

提供可满足电讯服务最低要求的通用布线系统,该等级可提供电话,CATV和数据服务。等级一主要采用双绞线及使用星型拓扑方法连接,等级一布线的最低要求为一根四对非屏蔽双绞线 (UTP),并必须满足或超出ANSI/TIA/EIA-568A规定的三类电缆传输特性要求:以及一根75欧姆同轴电缆(Coaxial),并必须满足或超出SCTE IPS-SP-001的要求,建议安装五类非屏蔽双绞线(UTP)方便升级至等级二。

等级二:

提供可满足基础,高级和多媒体电讯服务的通用布线系统,该等级可支持当前和正在发展的电讯服务。等级二布线的最低要求为一或二根的四对非屏蔽双绞线(UTP),并必须满足或超 出ANSI/TIA/EIA-568-A规定的五类电缆传输特性要求,以及一或二根75欧姆同轴电缆(Coaxial),并必须满足或超出SCTE ZPS-SP-001的要求。可选择的光缆,并必须满足或超出ANSI/ICEA S-87-640的传输特性要求。

3.一般单一的家居布线系统

一般的家居布线要求都是跟随二个等级来设定方案,并于每一家庭中设定一个划定点(demarcation point)或一个辅助分离插座(Auxiliary &discount outlet)来连接到终端的设备。有关接地及引进设备的保规定,必须参照适当的电气规范或本地的电气规范。

一般分布装置(Distributor Device)

每一个家庭里是必须安装一个分布装置(DD),分布装置是一个交叉连接的配线架,主要端接所有的电缆,跳线,插座及设备连线等。分布装置配线架主要提供用户增加,改动或更改服务,并提供连接端口给与外间服务供应商提供不同的系统应用。配线架必须安装于一个适合安装及维修的地方,并能提供一个保护装置将配线引进大厦。所有端接如需连接大厦,必须安装接地及引进大厦设备,并合乎有关的适当标准及规格。 配线架可包括一般的交叉连接设备,并可连接机电设备,如HUB等,两者都必需符合标准。

以下是配线架配置及单一典型家居的一般要求:

配线架必须安装于每一家庭内,并能提供一个舒适的安装及维护环境,尽量减少跳线的长度。配线架应安装于墙上,并加上一木背板,以固定配线架位置。

配线架所需的面积及位置,主要由插座数量及服务等级决定。

配线架有机会需要电源插座,如需要请安装15A独立电源插座,并必须符合当地的电源电压,如120V/220V。配线架与电源开关应该安装于一个适当的位置,大约距离1.5米(5尺),并必须跟随当地的电气规范及规定。

电缆长度从DD到用户插座/插头不可超出90米(295尺),如两端加上跳线及连线后,长度不可超出100米(328尺),电缆种类可选用等级一或等级二之介质。

布线系统必须使用星型拓扑方法。

一些固定装置,如对讲机,保安系统键盘,探头及烟感器是可以使用底座接线方式直接安装。即使标准建议使用星型拓扑方法,但固定装置器可以使用回路(Loop)或链路(daisy chain)的方法连接。

足够数量的通讯插座是必需的,主要是预备将来新增点数。插座必须安装于所有房间,插座位置于一些固定墙的位置。

所有新建筑从插座到配线架的电缆必须埋藏于管道,不可使电缆外露,有关管道或喉管设计及标准,请参考ANSI/TIA/EIA-569-A。

插座必须安装于固定的位置,如使用非屏蔽双绞线,必须使用8芯T568A接线方法。如某些网络及服务需要连接一些特别的电子部件,如分频器,放大器,匹配器等,所有电子部件必须安装于插座外。

配线架可以使用跳线,设备线及交叉跳线提供一个互连方法或交叉跳线,以信道为标准,跳线,设备线及交叉跳线之长度不可超过10米(33尺)。 首先,不要把厂商提供的若干年产品或系统质保,当作是保证产品多少年不落后。随着人类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没有谁能预见到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后会发生什么,也就是说厂家的若干年质保,并不保证系统不会在一段时期内过时。但用户可以放心的是,布线系统本身的一大特点就是便于扩容和升级。

布线系统本身是一种无源的物理连接系统,一旦安装完成并通过测试,一般情况下无需维护,只需要对其加以正确的管理即可;所以厂家的所谓若干年质保,主要是针对其在工程项目中所提供的全系列市线产品本身的质量而言。对于由非人为因素造成的产品质量问题,厂家是完全负责的;而真正意义的售后服务,应该是由负责实施该项目的系统集成商来完成的。所以用户应选择品质优良的产品,通过厂家提供的正规渠道拿货,并选择国内信誉好、技术水平高的系统集成商来施工,让他们在得到合理的利润后,使用户也得到这些集成商所提供的增值服务以及售后的长期服务和质保。 选择电缆系统需要从实际应用出发,考虑未来发展的余地和投资费用,确保安装质量。

从实际出发是指要考虑目前用户对网络应用的要求有多高、10Mbit/S以太网能对用户的应用需求支持多长时间,以及100Mbit/S以太网是否够用。

因为网络的布线系统是一次性长期投资,考虑未来发展是指要考虑到网络的应用是否在一段时期内会有对高速网络如千兆位以太网或未来更高速网络的需求。

最后是如何保证安装的质量。除了布线系统本身的质量以外(通常是由厂家来保证,而且通常不是问题的主要原因),不论是超5类还是6类电缆系统,都必须经过施工安装才能完成,而施工过程对电缆系统的性能影响很大。即使选择了高性能的电缆系统,例如六类或超六类,如果施工质量粗糙,其性能可能还达不到超5类的指标。所以,不论选择安装什么级别的电缆系统,最后的结果一定要达到与之相应的性能,也就是说需要对安装的电缆系统进行相关标准的认证测试以保证。

现在国内用的网络综合布线使用的是哪个标准?

光纤适配器(又称法兰盘、藕合器)是光纤活动连接器对中连接部件。本系列产品品种齐全,包括FC、SC、ST、LC、MTRJ、还有相互之间进行转接的产品如:ST-SC、FC-ST等,广泛用于光配线架 (ODF)、光纤通信设备、仪表等,性能稳定可靠。

藕合器主要性能:

光纤之间是由适配器通过其内部的开口套管连接起来。提供各种形状的高性能适配器, 以保证光纤跳线之间的最高连接性能。为了固定在各种板面上,设计了多种精细的固定法兰。变换型适配器可连接不同类型光纤跳线接口,并提供APC端面之间的连接。双连或多连可提高 安装密度。无论在选材还是在尺寸公差,及美观上都体现了精工技研的高品质。

光纤适配器(又称法兰盘、藕合器)是光纤活动连接器对中连接部件。本系列产品品种齐全,包括FC、SC、ST、LC、MTRJ、还有相互之间进行转接的产品如:ST-SC、FC-ST等,广泛用于光配线架 (ODF)、光纤通信设备、仪表等,性能稳定可靠。

藕合器主要性能:

光纤之间是由适配器通过其内部的开口套管连接起来。提供各种形状的高性能适配器, 以保证光纤跳线之间的最高连接性能。为了固定在各种板面上,设计了多种精细的固定法兰。变换型适配器可连接不同类型光纤跳线接口,并提供APC端面之间的连接。双连或多连可提高 安装密度。无论在选材还是在尺寸公差,及美观上都体现了精工技研的高品质。

●光纤测试仪器/仪表

●光纤CATV、光纤传感器

●光纤宽带接入网,FTTH光纤入户

●光纤配线架,机架式及墙挂式光纤配线单元

性能指标:

插入损耗:≤0.3dB(PC)≤0.2dB(UPC)<0.2dB(APC) ≤0.3dB(多模)

回波损耗:≥40dB(PC)≥50dB(UPC)≥60dB(APC) ≥35dB(多模)

互换性:≤0.2dB

工作温度(℃):-30 ― +80 

储存温度(℃):-40 ― +85

振动试验:≤0.1dB(10-60Hz,1.5mm振幅)

抗拉强度试验:≤0.1dB(0-15Hg拉力,φ0.9mm光纤除外)

重复性:≥1000次

光纤面板

仿3M光纤桌面盒,86型SC光纤桌面盒,光纤面板盒提供单口光纤面板,光纤面板盒,SC面板盒FC四口 三口 三口 单口光纤插座盒 光纤桌面盒 光纤终端盒 网络面板 光纤面板SC LC ST FCAMP安普光纤面板 1口2口3口4口光纤桌面盒 信息面板 康普网络光纤面板SC光纤桌面盒,SC光纤面板斜口,ST双联光纤面板,SC双联光纤面板光纤桌面盒,SC光纤桌面盒,SC双口光纤桌面盒,光纤面板盒,SC光纤面板盒,86型光纤底盒FC光纤面板+ST光纤面板SC光纤面板-LC光纤面板插座盒慈溪易联通信-光纤盒,光纤桌面盒,FTTH光纤到户光纤面板光纤桌面盒 SC双口光纤桌面盒 光纤盒,SC光纤桌面盒SC光纤快速接续连接器SC光纤桌面盒SC光纤插座盒SC光纤适配器耦合器光纤跳线尾纤熔纤光纤桌面盒/光缆光纤桌面盒/左出纤光纤桌面盒/SC光纤桌面盒9供应厂家长期促销,12芯熔纤盘,12芯熔接盘,SC光纤桌面盒,SC光纤快速连接器,光纤冷接子,SC光纤适配器,SC光纤快速接头,FC光纤适配器批发商光纤面板盒,SC光纤面板盒,光纤桌面盒,SC光纤桌面盒,86型光纤盒,光纤插座盒供应光纤桌面盒,SC光纤桌面盒,SC双口光纤桌面盒,光纤面板盒,SC光纤面板盒,86型光纤底盒

外形尺寸:86形 材 质:ABS+PC 产品名称:SC光纤桌面盒/光纤面板 外形尺寸:86mm×86mm材质:ABS 颜色:瓷白 执行标准: 特点:1、面板外形比例符合国标86型。 2、光纤桌面盒盒体采用底盖分体、便于施工安装,操作维护方便。3、光纤桌面盒设有双位光纤适配器安置孔和尾纤或皮线光缆的进出线孔,可完成单芯或双芯光纤的接入及端口输出。4、在盒体底板设有盘纤凸台,便于预留光缆或多余光缆盘储。光路的设计能同时满足光纤弯曲半径及小量冗余光纤的盘存要求,对进出光纤提供安全保障。光纤插座盒可完成单芯或双芯光纤的接入及端口输出,光纤路的设计能同时满足光纤弯曲半径及小量冗余光纤的盘存要求,对进出光纤提供安全保障。

与此同时,锐速通讯积极参与光纤插座盒通信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为光纤插座盒的生产、检验、使用提供了统一的技术规范,将对行业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电信网、城域您好 你 网、光纤通信系统。3M FibrlokII2539一体化光纤冷接子冷接头资料,SC光纤快速连接,3M光纤面板盒,锐速皮线光缆锐速 (FTTD,FTTH,FTTB,FTTP光纤入户,光纤到户,光纤已达等一系列产品)锐速 HTTH光纤到户系列产品:FTTH皮线光缆SC皮线光缆的连接头 锐速SC预埋式光纤快速接续连接器 锐速SC预埋式光纤快速连接器 锐速SC/UPC-P光纤快速接续连接头 锐速SC/UPC光纤快速冷接头 锐速SC光纤接续连接器 锐速SC双口光纤桌面盒 锐速SC双口光纤桌面盒锐速SC光纤适配器耦合器。

FTTH光纤到户系列产品:光纤冷接子3M2539光纤冷接子 3M光纤接续冷接头3MFibrlokII2539一体化光纤冷接子 3M光纤冷接子 3M光纤冷接头 锐速光纤冷接头 锐速科技 创新科技

FTTH光纤到户系列产品:SC光纤桌面盒 SC双口光纤桌面盒 SC双口光纤面板盒 FTTH光纤桌面盒 SC光纤面板 SC光纤适配器 SC光纤耦合器 3M光纤桌面盒 3M双口光纤桌面盒 3MFTTH光纤到户桌面盒 锐速

FTTB光纤到楼:12芯FTTH光纤配线箱,24芯FTTB光纤分线箱,48芯光纤楼道箱,12芯光纤配线箱,24芯光纤配线箱,48芯光纤配线箱.锐速科技 创新科技

锐速FTTH皮线光缆光纤冷接子:

光纤冷接子3M2539光纤冷接子3M光纤接续冷接头3MFibrlokII2539一体化光纤冷接子 3M光纤冷接子 3M光纤冷接头 锐速光纤冷接头3MFibrlokII2539一体化光纤冷接子3MFibrlokII2539一体化光纤冷接子3MFibrlokII2539光纤冷接子

锐速FTTH皮线光缆光纤快速连接器:

锐速预埋式光纤快速连接器SC光纤快速连接器SC/UPC-P光纤快速接续连接器SC光纤光纤接续连接头SC光纤快速接续冷接头SC光纤快速接续冷接子SC预埋式光纤快速接续连接器 锐速科技

锐速直通式光纤快速连接器SC光纤快速连接器SC/UPC-P光纤快速接续连接器SC光纤光纤接续连接头SC光纤快速接续冷接头SC光纤快速接续冷接子SC预埋式光纤快速接续连接器 锐速科技12芯FC束状尾纤/带状尾纤(APC/UPC/PC级别)12芯一体化模块/熔纤盘/法兰盘12芯SC束状尾纤/带状尾纤(APC/UPC/PC级别)12芯一体化模块/熔纤盘/法兰盘

12芯LC束状尾纤/带状尾纤(APC/UPC/PC级别)12芯一体化模块/熔纤盘/法兰盘

12芯ST束状尾纤/带状尾纤(APC/UPC/PC级别)12芯一体化模块/熔纤盘/法兰盘

锐速12芯一体化模块:

普天12芯一体化模块普天12芯一体化熔纤盘普天12芯一体化法兰盘普天12芯一体化熔配模块普天12芯熔纤盘普天12芯左出纤一体化模块普天12芯右出纤一体化法兰盘普天12芯熔纤盘普天12芯FC型一体化模块/熔纤盘/法兰盘

世纪人12芯一体化模块世纪人12芯一体化熔纤盘世纪人12芯一体化法兰盘世纪人12芯一体化熔配模块世纪人12芯熔纤盘世纪人12芯FC型一体化模块

华为12芯一体化模块华为12芯一体化熔纤盘华为12芯一体化法兰盘华为12芯一体化熔配模块华为12芯熔纤盘华为12芯熔纤盘华为12芯FC型一体化模块/熔纤盘/法兰盘

光纤冷接子

?单模和多模光纤

?施工和维修

?空中,地埋和基架

?室内和室外

?光纤到户,地铁,企业网络

?高达10GB的传输速率

?高精密连接

特点 优点

插入损耗﹤0.1dB 高性能

安装时间30秒 提高效率

很少工具要求 低成本

无电源要求 简易现场安装

简单,易于使用 无须培训,安装成本低廉

光纤可重新定位 增加熔接的效率

适合于任务250μm或900μm的单芯对接 降低库存

规格

光纤直径 125μm

涂层直径 250 or 900μm

使用寿命 30 years

平均插入损耗 ﹤0.1dB

回波损耗 ﹤-35dB在 -40 to 80℃ (-40 to 176℉)

﹤-55dB t在 -40 to 80℃ 情况下使用 2650-ACK2 Cleaver Adapter

﹤-60dB 在室温条件下

拉伸强度 最小值4.4N(1.0 lb), 典型值13.2N(﹥3.0 lbs)

材料 铝塑复合材料, UL94 V-0级阻燃

环境要求

工作温度 -40 to 80℃ (-40 to 176℉)

热循环 插入损耗变化﹤0.5dB, -40 to 80℃ (-40 to 176℉)

抗真菌等级 ASTM G-21-70等级 0

振动 IEC 61300-2-1 (EIA标准FOTP-11测试条件1)

浸水 7天 @43℃插入损耗变化≤0.05dB21,000 小时变化﹤0.2dB

高湿 8,812小时 @85℃, 湿度85%,插入损耗变化﹤0.2dB

光纤快速连接器

光纤连接器的种类很多。就连接方式来分, 有FC,SC,MU,LC等,就端面研磨形态来分,有PC(Physical Contact,端面为球面) 连接器及APC(Angled Physical Contact,端面为倾斜的球面) 连接器等。就连接器的插芯直径来分,有2.5mm的(如FC型连接器及SC型连接器),也有1.25mm 的(如MU型连接器及LC型连接器)等。就连接器的材料来分有:氧化镐陶瓷材料,SUS材料,玻璃材料,塑料材料,金属材料等。但对于检测仪器来说,一般仅分为PC及APC两种。

为了保证光纤连接器的品质和互换性以及光通信的质量, 国际标准机构对光纤连接器的各项技术指标制定了IEC国际标准 。要求各生产商对所生产的光纤连接器进行严格检查。目前,少数厂家只进行抽样检查,要求高的产品一般要求全数检查。

根据IEC国际标准,一般对PC型的光纤连接器主要进行以下几个项目的检查:

*球面半径R(Radius of Curvature): 一般光纤连接器的端面被研磨成球面, 球面半径R的大小必须在IEC国际标准规定的范围以内。

*光纤高度H(Fiber Height): 由于光纤和插芯的材料不同,硬度也不同,所以研磨时的消耗量也不同,从而光纤和插芯间会有高度差,这个高度差就是光纤高度。光纤高度必须满足IEC国际标准的要求。必须指出的是,根据IEC国际标准,光纤高度比插芯端面低,也就是连接器端面为凹时的光纤高度符号为正。这与有些厂家测量仪器的定义不同。

*球面顶点偏心L(Apex offset): 光纤连接器一般以连接器的插芯的中心为基准。但是,在研磨光纤连接器时,得到的球面的顶点不一定在连接器插芯的中心。从而产生球面顶点偏心误差。球面顶点偏心L也必须满足IEC国际标准的要求。

应急照明配电箱箱体按照规范应是什么颜色?

1、国际标准:《ISO/IEC 11801 信息技术-用户建筑物综合布线》

2、美国国家标准协会《TIA/EIA 568A 商业建筑物电信布线标准》

3、欧洲标准 EN 50173

4、中国标准:

GB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12-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以下是部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内容,由于字数限制,无法全部写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50312-2007

GB 50312-2007 综合布线工程验收规范(含条文说明)

Code for engineering acceptance of generic cabling system for building and campus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2007 年10 月1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620 号

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312-2007,自2007 年10 月1 日起实施。

其中,第5.2.5 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

50312-2000 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二00 七年四月六日

前 言

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建标[2004]67 号文件《关于印发“二00 四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的通知》的要求,对原《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CB/T 50312—2000 工程建设国家标准进行了修订,由信息产业部作为主编部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会同其他参编单位组成规范编写组共同编写完成的。

本规范在修订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的市场调查并展开了多项专题研究,认真总结了规范执行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加以补充完善和修改,广泛吸取国内有关单位和专家的意见。同时,参考了国内外相关标准规定的内容。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信息产业部负责日常管理,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应用过程中如有需要修改与补充的建议,请将有关资料寄送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丹棱街16 号,邮编:100080),以供修订时参考。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

主编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

现代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五洲工程设计研究院

主要起草人:张宜 张晓微 陈琪 成彦 朱立彤 刘侃 孙兰 李雪佩 张文才 温伯银 赵济安 瞿二澜 陈汉民

目 次

1 总则

2 环境检查

3 器材及测试仪表工具检查

4 设备安装检验

5 缆线的敷设和保护方式检验

5•1 缆线的敷设

5•2 保护措施

6 缆线终接

7 工程电气测试

8 管理系统验收

9 工程验收

附录A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检验项目及内容

附录B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电气测试方法及测试内容

附录C 光纤链路测试方法

附录D 综合布线工程管理系统验收内容

附录E 测试项目和技术指标含义

本规范用词说明

附:条文说明

1 总则

1.0.1 为统一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质量检查、随工检验和竣工验收等工作的技术要求,特制

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验收。

1.0.3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实施中采用的工程技术文件、承包合同文件对工程质量验收的要求不得低予本规范

规定。

1•0.4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必须执行本规范有关施工质量检查的规定。建设单位应通过工地代表或工程

监理人员加强工地的随工质量检查,及时组织隐蔽工程的检验和验收。

1.0.5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应符合设计要求,工程验收前应进行自检测试、竣工验收测试工作。

1.0.6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技术标准、规范的规定。

2 环境检查

2.0.1 工作区、电信间、设备间的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工作区、电信间、设备间土建工程已全部竣工。房屋地面平整、光洁,门的高度和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 房屋预埋线槽、暗管、孔洞和竖井的位置、数量、尺寸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3 铺设活动地板的场所,活动地板防静电措施及接地应符合设计要求。

4 电信间、设备间应提供220V 带保护接地的单相电源插座。

5 电信间、设备间应提供可靠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值及接地装置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6 电信间、设备间的位置、面积、高度、通风、防火及环境温、湿度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2.0.2 建筑物进线间及入口设施的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引入管道与其他设施如电气、水、煤气、下水道等的位置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2 引入缆线采用的敷设方法应符合设计要求。

3 管线入口部位的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检查采取排水及防止气、水、虫等进入的措施。

4 进线间的位置、面积、高度、照明、电源、接地、防火、防水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2.0.3 有关设施的安装方式应符合设计文件规定的抗震要求。

3 器材及测试仪表工具检查

3.0.1 器材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工程所用缆线和器材的品牌、型号、规格、数量、质量应在施工前进行检查,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具备相

应的质量文件或证书,元出厂检验证明材料、质量文件或与设计不符者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2 进口设备和材料应具有产地证明和商检证明。

3 经检验的器材应做好记录,对不合格的器件应单独存放,以备核查与处理。

4 工程中使用的缆线、器材应与订货合同或封存的产品在规

格、型号、等级上相符。

5 备品、备件及各类文件资料应齐全。

3.0.2 配套型材、管材与铁件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各种型材的材质、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表面应光滑、平整,不得变形、断裂。预埋金属

线槽、过线盒、接线盒及桥架等表面涂覆或镀层应均匀、完整,不得变形、损坏。

2 室内管材采用金属管或塑料管时,其管身应光滑、无伤痕,管孔无变形,孔径、壁厚应符合设计要求。

金属管槽应根据工程环境要求做镀锌或其他防腐处理。塑料管槽必须采用阻燃管槽,外壁应具有阻燃标记。

3 室外管道应按通信管道工程验收的相关规定进行检验。

4 各种铁件的材质、规格均应符合相应质量标准,不得有歪斜、扭曲、飞刺、断裂或破损。

5 铁件的表面处理和镀层应均匀、完整,表面光洁,无脱落、气泡等缺陷。

3.0.3 缆线的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工程使用的电缆和光缆型式、规格及缆线的防火等级应符

合设计要求。

2 缆线所附标志、标签内容应齐全、清晰,外包装应注明型号和规格。

3 缆线外包装和外护套需完整无损,当外包装损坏严重时,应测试合格后再在工程中使用。

4 电缆应附有本批量的电气性能检验报告,施工前应进行链路或信道的电气性能及缆线长度的抽验,并做

测试记录。

5 光缆开盘后应先检查光缆端头封装是否良好。光缆外包装或光缆护套如有损伤,应对该盘光缆进行光纤

性能指标测试,如有断纤,应进行处理,待检查合格才允许使用。光纤检测完毕,光缆端头应密封固定,

恢复外包装。

6 光纤接插软线或光跳线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两端的光纤连接器件端面应装配合适的保护盖帽。

2)光纤类型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有明显的标记。

3.0.4 连接器件的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配线模块、信息插座模块及其他连接器件的部件应完整,电气和机械性能等指标符合相应产品生产的质

量标准。塑料材质应具有阻燃性能,并应满足设计要求。

2 信号线路浪涌保护器各项指标应符合有关规定。

3 光纤连接器件及适配器使用型式和数量、位置应与设计相符。

3.0.5 配线设备的使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光、电缆配线设备的型式、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2 光、电缆配线设备的编排及标志名称应与设计相符。各类标志名称应统一,标志位置正确、清晰。

3.0.6 测试仪表和工具的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应事先对工程中需要使用的仪表和工具进行测试或检查,缆线测试仪表应附有相应检测机构的证明文件。

2 综合布线系统的测试仪表应能测试相应类别工程的各种电气性能及传输特性,其精度符合相应要求。测

试仪表的精度应按相应的鉴定规程和校准方法进行定期检查和校准,经过相应计量部门校验取得合格证

后,方可在有效期内使用。

3 施工工具,如电缆或光缆的接续工具:剥线器、光缆切断器、光纤熔接机、光纤磨光机、卡接工具等必

须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在工程中使用。

3.0.7 现场尚无检测手段取得屏蔽布线系统所需的相关技术参数时,可将认证检测机构或生产厂家附有的技

术报告作为检查依据。

3.0.8 对绞电缆电气性能、机械特性、光缆传输性能及连接器件的具体技术指标和要求,应符合设计要求。

经过测试与检查,性能指标不符合设计要求的设备和材料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4 设备安装检验

4•0•1 机柜、机架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机柜、机架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垂直偏差度不应大于3mm。

2 机柜、机架上的各种零件不得脱落或碰坏,漆面不应有脱落及划痕,各种标志应完整、清晰。

3 机柜、机架、配线设备箱体、电缆桥架及线槽等设备的安装应牢固,如有抗震要求,应按抗震设计进行

加固。

4.0.2 各类配线部件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各部件应完整,安装就位,标志齐全。

2 安装螺丝必须拧紧,面板应保持在一个平面上。

4.0.3 信息插座模块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 信息插座模块、多用户信息插座、集合点配线模块安装位置和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 安装在活动地板内或地面上时,应固定在接线盒内,插座面板采用直立和水平等形式;接线盒盖可开启,

并应具有防水、防尘、抗压功能。接线盒盖面应与地面齐平。

3 信息插座底盒同时安装信息插座模块和电源插座时,间距及采取的防护措施应符合设计要求。

4 信息插座模块明装底盒的固定方法根据施工现场条件而定。

5 固定螺丝需拧紧,不应产生松动现象。

6 各种插座面板应有标识,以颜色、图形、文字表示所接终端设备业务类型。

7 工作区内终接光缆的光纤连接器件及适配器安装底盒应具有足够的空间,并应符合设计要求。

4.0.4 电缆桥架及线槽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桥架及线槽的安装位置应符合施工图要求,左右偏差不应超过50mm。

2 桥架及线槽水平度每米偏差不应超过2mm。

3 垂直桥架及线槽应与地面保持垂直,垂直度偏差不应超过3mm。

4 线槽截断处及两线槽拼接处应平滑、无毛刺。

5 吊架和支架安装应保持垂直,整齐牢固,无歪斜现象。

6 金属桥架、线槽及金属管各段之间应保持连接良好,安装牢固。

7 采用吊顶支撑柱布放缆线时,支撑点宜避开地面沟槽和线槽位置,支撑应牢固。

4.0.5 安装机柜、机架、配线设备屏蔽层及金属管、线槽、桥架使用的接地体应符合设计要求,就近接地,

并应保持良好的电气连接。

5 缆线的敷设和保护方式检验

5.1 缆线的敷设

5.1.1 缆线敷设应满足下列要求:

1 缆线的型式、规格应与设计规定相符。

2 缆线在各种环境中的敷设方式、布放间距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3 缆线的布放应自然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接头等现象,不应受外力的挤压和损伤。

4 缆线两端应贴有标签,应标明编号,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标签应选用不易损坏的材料。

5 缆线应有余量以适应终接、检测和变更。对绞电缆预留长度:在工作区宜为3~6cm,电信间宜为0.5~

2m,设备间宜为3~5m;光缆布放路由宜盘留,预留长度宜为3~5m,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预留长

度。

6 缆线的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

1)非屏蔽4 对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4 倍。

2)屏蔽4 对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8 倍。

3)主干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10 倍。

4)2 芯或4 芯水平光缆的弯曲半径应大于25mm;其他芯数的水平光缆、主干光缆和室外光缆的弯曲半径应

至少为光缆外径的10 倍。

7 缆线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1)电源线、综合布线系统缆线应分隔布放,并应符合表5.1.1-1 的规定。

表5.1.1-1 对绞电缆与电力电缆最小净距

条件 最小净距(mm)

380V<2kV•A 380V2~5kV•A380V>5kV•A

对绞电缆与电力电缆平行敷设 130 300 600

有一方在接地的金属槽道或钢管中 70 150 300

双方均在接地的金属槽道或钢管中② 10① 80 150

注:①当380V 电力电缆<2kV•A,双方都在接地的线槽中,且平行长度≤10m 时,最小间距可为10mm。

②双方都在接地的线槽中,系指两个不同的线槽,也可在同一线槽中用金属板隔开。

2)综合布线与配电箱、变电室、电梯机房、空调机房之间最小净距宜符合表5.1.1-2 的规定。

表5.1.1—2 综合布线电缆与其他机房最小净距

名称 最小净距(m) 名称 最小净距(m)

配电箱 1 电梯机房 2

变电室 2 空调机房 2

3)建筑物内电、光缆暗管敷设与其他管线最小净距见表5.1.1-3 的规定。

表5.1.1-3 综合布线缆线及管线与其他管线的间距

管线种类 平行净距(mm) 垂直交叉净距(mm)

避雷引下线 1000 300

保护地线 50 20

热力管(不包封) 500 500

热力管(包封) 300 300

给水管 150 20

煤气管 300 20

压缩空气管 150 20

4)综合布线缆线宜单独敷设,与其他弱电系统各子系统缆线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5)对于有安全保密要求的工程,综合布线缆线与信号线、电力线、接地线的间距应符合相应的保密规定。

对于具有安全保密要求的缆线应采取独立的金属管或金属线槽敷设。

8 屏蔽电缆的屏蔽层端到端应保持完好的导通性。

5.1.2 预埋线槽和暗管敷设缆线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敷设线槽和暗管的两端宜用标志表示出编号等内容。

2 预埋线槽宜采用金属线槽,预埋或密封线槽的截面利用率应为30%~50%。

3 敷设暗管宜采用钢管或阻燃聚氯乙烯硬质管。布放大对数主干电缆及4 芯以上光缆时,直线管道的管径

利用率应为50%~60%,弯管道应为40%~50%。暗管布放4 对对绞电缆或4 芯及以下光缆时,管道的

截面利用率应为25%~30%。

5.1.3 设置缆线桥架和线槽敷设缆线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密封线槽内缆线布放应顺直,尽量不交叉,在缆线进出线槽部位、转弯处应绑扎固定。

2 缆线桥架内缆线垂直敷设时,在缆线的上端和每间隔1.5m 处应固定在桥架的支架上;水平敷设时,在缆

线的首、尾、转弯及每间隔5~l0m 处进行固定。

3 在水平、垂直桥架中敷设缆线时,应对缆线进行绑扎。对绞电缆、光缆及其他信号电缆应根据缆线的类

别、数量、缆径、缆线芯数分束绑扎。绑扎间距不宜大于1.5m,间距应均匀,不宜绑扎过紧或使缆线受到

挤压。

4 楼内光缆在桥架敞开敷设时应在绑扎固定段加装垫套。

5.1.4 采用吊顶支撑柱作为线槽在顶棚内敷设缆线时,每根支撑柱所辖范围内的缆线可以不设置密封线槽进

行布放,但应分束绑扎,缆线应阻燃,缆线选用应符合设计要求。

5.1.5 建筑群子系统采用架空、管道、直埋、墙壁及暗管敷设电、光缆的施工技术要求应按照本地网通信线

路工程验收的相关规定执行。

5.2 保护措施

5.2.1 配线子系统缆线敷设保护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预埋金属线槽保护要求:

1)在建筑物中预埋线槽,宜按单层设置,每一路由进出同一过路盒的预埋线槽均不应超过3 根,线槽截面

高度不宜超过25mm,总宽度不宜超过300mm。线槽路由中若包括过线盒和出线盒,截面高度宜在70~

l00mm 范围内。

2)线槽直埋长度超过30m 或在线槽路由交叉、转弯时,宜设置过线盒,以便于布放缆线和维修。

3)过线盒盖能开启,并与地面齐平,盒盖处应具有防灰与防水功能。

4)过线盒和接线盒盒盖应能抗压。

5)从金属线槽至信息插座模块接线盒间或金属线槽与金属钢管之间相连接时的缆线宜采用金属软管敷设。

2 预埋暗管保护要求:

1)预埋在墙体中间暗管的最大管外径不宜超过50 mm,楼板中暗管的最大管外径不宜超过25mm,室外管

道进入建筑物的最大管外径不宜超过l00mrn。

2)直线布管每30m 处应设置过线盒装置。

3)暗管的转弯角度应大于90。,在路径上每根暗管的转弯角不得多于2 个,并不应有S 弯出现,有转弯的

管段长度超过20m 时,应设置管线过线盒装置;有2 个弯时,不超过15m 应设置过线盒。

4)暗管管口应光滑,并加有护口保护,管口伸出部位宜为25~50mm。

5)至楼层电信间暗管的管口应排列有序,便于识别与布放缆线。

6)暗管内应安置牵引线或拉线。

7)金属管明敷时,在距接线盒300mm 处,弯头处的两端,每隔3m 处应采用管卡固定。

8)管路转弯的曲半径不应小于所穿入缆线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并且不应小于该管外径的6 倍,如暗管外

径大于50mm 时,不应小于10 倍。

3 设置缆线桥架和线槽保护要求:

1)缆线桥架底部应高于地面2.2m 及以上,顶部距建筑物楼板不宜小于300mm,与梁及其他障碍物交叉处

间的距离不宜小于50 mm。

2)缆线桥架水平敷设时,支撑间距宜为1.5~3m。垂直敷设时固定在建筑物结构体上的间距宜小于2m,距

地1.8m 以下部分应加金属盖板保护,或采用金属走线柜包封,门应可开启。

3)直线段缆线桥架每超过15~30m 或跨越建筑物变形缝时,应设置伸缩补偿装置。

4)金属线槽敷设时,在下列情况下应设置支架或吊架:线槽接头处;每间距3m 处;离开线槽两端出口0.5m

处;转弯处。

5)塑料线槽槽底固定点间距宜为lm。

6)缆线桥架和缆线线槽转弯半径不应小于槽内线缆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线槽直角弯处最小弯曲半径不应

小于槽内最粗缆线外径的10 倍。

7)桥架和线槽穿过防火墙体或楼板时,缆线布放完成后应采取防火封堵措施。

4 网络地板缆线敷设保护要求:

1)线槽之间应沟通。

5)至楼层电信间暗管的管口应排列有序,便于识别与布放缆线。

6)暗管内应安置牵引线或拉线。

7)金属管明敷时,在距接线盒300mm 处,弯头处的两端,每隔3m 处应采用管卡固定。

8)管路转弯的曲半径不应小于所穿入缆线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并且不应小于该管外径的6 倍,如暗管外

径大于50mm 时,不应小于10 倍。

3 设置缆线桥架和线槽保护要求:

1)缆线桥架底部应高于地面2.2m 及以上,顶部距建筑物楼板不宜小于300mm,与梁及其他障碍物交叉处

间的距离不宜小于50 mm。

2)缆线桥架水平敷设时,支撑间距宜为1.5~3m。垂直敷设时固定在建筑物结构体上的间距宜小于2m,距

地1.8m 以下部分应加金属盖板保护,或采用金属走线柜包封,门应可开启。

3)直线段缆线桥架每超过15~30m 或跨越建筑物变形缝时,应设置伸缩补偿装置。

4)金属线槽敷设时,在下列情况下应设置支架或吊架:线槽接头处;每间距3m 处;离开线槽两端出口0.5m

处;转弯处。

5)塑料线槽槽底固定点间距宜为lm。

6)缆线桥架和缆线线槽转弯半径不应小于槽内线缆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线槽直角弯处最小弯曲半径不应

小于槽内最粗缆线外径的10 倍。

7)桥架和线槽穿过防火墙体或楼板时,缆线布放完成后应采取防火封堵措施。

4 网络地板缆线敷设保护要求:

1)线槽之间应沟通。

2)线槽盖板应可开启。

3)主线槽的宽度宜在200~400mm,支线槽宽度不宜小于70mm。

4)可开启的线槽盖板与明装插座底盒间应采用金属软管连接。

5)地板块与线槽盖板应抗压、抗冲击和阻燃。

6)当网络地板具有防静电功能时,地板整体应接地。

7)网络地板板块间的金属线槽段与段之间应保持良好导通并接地。

5 在架空活动地板下敷设缆线时,地板内净空应为150~300mm。若空调采用下送风方式则地板内净高应

为300~500mm。

6 吊顶支撑柱中电力线和综合布线缆线合一布放时,中间应有金属板隔开,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5.2.2 当综合布线缆线与大楼弱电系统缆线采用同一线槽或桥架敷设时,子系统之间应采用金属板隔开,间

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5.2.3 干线子系统缆线敷设保护方式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缆线不得布放在电梯或供水、供气、供暖管道竖井中,缆线不应布放在强电竖井中。.

2 电信间、设备间、进线间之间干线通道应沟通。

5.2.4 建筑群子系统缆线敷设保护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5.2.5 当电缆从建筑物外面进入建筑物时,应选用适配的信号线路浪涌保护器,信号线路浪涌保护器应符合

设计要求。

配电箱中AW-CK是什么意思

配电箱体、柜体型号、材质、颜色由建设单位确定。

所有技术指标必须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投标人应明确生产的产品执行的标准(国家标准GB7251、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并根据所依据的标准提供相应的国标、行标或企标(企业标准应高于国标或行标)。

配线须按设计图纸相序分色。配电箱、柜内的电源母线,应有颜色分相标志。 相序 标色 L1 黄 L2绿 L3 红 N 淡兰 PE 黄/绿

AW代表电表箱,CK代表弱电箱如电视电话网络等。

配电柜型号标示

第一位:P-开启式低压开关柜,G-封闭式低压开关柜

第二位:G-固定死,C-抽出式,H-固定、抽出混装式。

第三位:L(或D)-动力用,K-控制用,S-森源电气系统。

扩展资料:

配电箱的重要标准要点:

配电箱国家标准表现在五个方面:

1、GB1207-1997 电压互感器。

2、GB1208-1997 电流互感器。

3、GB13539.1-2002 低压熔断器 第1部分: 基本要求。

4、GB 13539.2-2002 低压熔断器 第2部分: 专职人员使用的熔断器的补充要求(主要用于工业的熔断器)。

以上就是关于综合布线的综合布线标准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