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的来说,p2p有4大风险:
(1) 网络风险。P2p本身就是网络理财,所以互联网技术尤其重要。近期黑客对于网贷平台进行频繁地攻击,造成许多平台出现挤兑的现象。由于互联网金融本身以技术为支撑,在技术方面如果不过关,会对互联网金融的资金安全、个人信息和正常运作带来很大的影响。
(2)信用风险。p2p属于信用贷款,大多数贷款人没有抵押物没有资产证明。在目前中国金融市场的不完善的信用体系下,这就意味着:小额贷款公司在审查融资人资质时,无法通过科学现代的手段了解融资人过去的信用状况,也就意味着融资人有可能违约不还款。
(3)经营风险。小额贷款企业在无杠杆限制、无准备金比例的情况下,还附带担保,这本身含有极大的经营风险。再加上p2p平台的收入来源主要是管理费,这就需要交易规模。而数据显示,目前正常运营的p2p平台中,月成交量超过1亿元的有13家,4000万元左右的有20家,剩余的成交量则为数甚少,收入根本不足以维持平台运营。
(4)道德风险。首份p2p借贷服务行业年度报告—《中国p2p借贷服务行业白皮书2013》共统计了9家跑路和关闭案例,涉及金额超过2600万元,但只有2起案件的嫌疑人归案。在缺乏金融机构监管时,有些心术不正的p2p平台通过虚构借款方信息诱骗投资者购买,实则资金流向平台企业的腰包。这就隐含了小贷公司跑路的风险。
p2p理财风险大吗,如何规避这些风险?专家告诉你!
(1) 坚决不碰不专业的团队运营的平台,如果一个团队业余的,你放心把钱交给他们管理吗?
(2) 不碰年化收益率超过25%的平台,如果平台给投资者过高的利率,这意味着借款人承担着极大的还款压力,很可能会出现逾期的现象,逾期的后果就是投资者的钱血本无归。
(3) 自营项目过多的平台尽量回避。
(4) 坚决不碰超短期项目过多的平台,这点就不多说了,想必投资者都有体会。
(5) 坚决不碰有自融嫌疑的p2p理财平台,自融平台已经违反了国家相关法律,因此就不展开说了。
P2P理财常见的误区有哪些
P2P理财作为舶来品已经登陆大陆快七个年头,期间的高速发展也难掩背后的种种问题,这其中有内部因素问题,也有外部环境问题。下面,我就为大家说说p2p网贷行业存在的五大致命问题。
一、内部因素
(1)组织架构存在着天然的缺陷
风控部门是p2p平台的核心部门,不同的风险理念,会导致不同的风险意识。一些p2p平台只擅长营销,不擅长风险管理,这会给投资人带来很大的风险。其次,p2p理财平台的员工职业素养良莠不齐,也是目前p2p平台的普遍现象。
(2)风险管理经验不足
中国的p2p理财平台的风控手段无非几招,实地考察、要求借款人提交抵押物、引入担保公司,缴纳风险准备金这几类。各家p2p理财平台都没有风险动态评估系统和风险量化指标,这导致风险管理手段过于,零散化、简单化、不系统。
(3)IT系统存在漏洞
从2013年以来,许多平台都受到了黑客的攻击,其根本原因就是平台的技术不够牢固。黑客的攻击轻则导致网站瘫痪,平台的客户资料被窃取,重则危及投资人的资金安全。遗憾的是,目前许多平台对于黑客的攻击还缺乏合理的应对措施。
二、外部因素
(1)大陆征信体系不全面
我国的个人征信体系还处于初级阶段,没有一个统一的信息查询和审核系统,p2p网贷平台都无法接入征信系统,这使得p2p平台的贷款质量和效率存在着严重的威胁。比如说,最近就出现过借款人拿抵押物重复抵押,在不同的平台申请贷款。
(2)法律体系不完善
目前国家还没有针对P2P理财平台订立专门的法律法规,P2P行业的法律标准只能依据现有的《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这才导致了目前浑水摸鱼的状况。
误区一:P2P网贷属于高利贷范畴
这里要纠正一下,国家的法律是允许和保护民间借贷的,而且利率是在国家规定的贷款利率的四倍以下,也是得到承认和保护的。所以网贷不是所谓的高利贷,是合法的一种投资模式。
误区二:国家政策保护
政策是宏观的而投资人是微观的,不可能出来政策了平台就不会倒闭,综合实力差的平台早晚都会倒闭,保护投资者的永远是自己的行业知识和投资经验。
误区三:分不清投资和投机。
投资理财最关键的是知识、经验、心态,P2P理财只是理财的一种,投资者不能指望靠它一夜暴富。稳健的理财,适可而止的回报才能长久。
误区四:只看收益不看风险
最近,频频爆出P2P跑路事件,某些平台收益显示30%―40%,投资者便被这些收益吸引,忽略了P2P网贷理财潜在的风险性。刚刚我们也说了,只有利率在贷款利率的四倍以下,才是得到国家承认和保护的。
误区五:利率低比利率高安全
判断一个平台的好坏,不能单单从平台的利率上去判断,利率高低和平台的安全性没有绝对的关系。当然,利率太高的平台肯定不靠谱。利率取决于借款的项目,项目不同,利率自然会有区别。P2P平台的优劣究竟取决于什么呢,有人觉得平台的基础和风控能力尤为重要,判断一个平台是否安全,关键还是风控能力。
误区六:P2P理财平台没区别
P2P的平台分为两种,一种是信用贷款为主,一种是抵押贷款为主。个人觉得实物抵押的平台相对比较保险,也希望投资人参考一下。
误区七:平台越大越好
这个世界上永远没有十全十美,也没有绝对的好和不好。大家一定要记住,专注的平台永远比大而全的更有竞争力。
误区八:平台页面越华丽越好
华丽的平台,只能说明网站的美工技术一流。选择P2P理财,关键还是要看这个平台的风控体系,不要一味只去看网页是否做的漂亮之类的外观形象。
误区九:平台运营时间长就安全
民间借贷坏账爆发期一般是在6月、12月、18月,经济周期3年-5年一个波动。如今是市场经济大环境其实并不是很好,每年10月以后是民间闹钱慌的重要时期。现在还没有一个平台完全走过一个经济萧条期。
误区十:快速提现的就是好平台
有人认为这也是很大的一个误区,能够快速提取资金,恰恰说明这个平台对资金流通控制并不严格。一个好的平台,提现的过程,既能保证资金账户的安全,又不会耽误客户的需要。
误区十一:认为平台的模式最重要
很多人会认为平台的模式永远比风控、催收重要。那我们就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借款人在平台借款以房子5折抵押,但是如果借款人还款逾期房子又买不去怎么办?在这些因素中,经济环境第一,放贷的模式第二,风控第三,催收第四。
误区十二:相信平台保本保息的承诺
先不说平台保本保息承诺的真假,就算是真的,天算不如人算,未来一切都是不可预知的。连最安全的银行理财产品和基金在发售时都只承诺预期收益,平台保本息的承诺又有多可靠呢?
误区十三:人气高的平台就是好平台
投资人的口碑是最廉价的营销,也是效果最明显的传播。人气高的平台也许是平台采取一种营销方式,你看到的也许只是假象。
误区十四:迷信热衷名人效应
不管什么行业,都热衷于请名人来宣传,这就是所谓的名人效应,但是理财领域,名人不是操作人,并不能为你带来高的收益。作为合格的P2P投资人,在知道一个平台后,应该去全面地了解平台的老板、背景、模式、风控等一系列问题,而不是一味青睐明星效应,失去自我判断能力。
误区十五:过于相信外界的分析推荐
很多投资者并不太懂P2P因此对自己缺乏自信,过于依赖评级参数、数据分析、名人推荐。其实鞋子适合不适合自己只有自己知道,适合自己的投资才是好的投资,找到自己的分析平台方法才是好的方法。
误区十六:过于相信对平台考察
考察是静态的,平台是动态的。过分相信数据分析,如果你相信数据,只能说明你不懂中国人。网贷的结果永远比数据要优先。
以上就是关于P2P理财风险大吗?都会有哪些风险?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