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围山游记

   2022-07-20 15:36:15 网络1210
核心提示:黄围山之游感受最强烈的,莫过于其旖旎的自然风光和厚重的文化底蕴了。而灵湫洞建造之妙,历史之久,景观之奇则更令人叹为观止。步入景区,抬头仰望,一片庙宇依山傍崖,身居山腰;远观青砖灰瓦,飞檐翘角,彩旗飘舞,红灯高挂。循石阶而上,穿庙门而入,眼前

黄围山游记

黄围山之游感受最强烈的,莫过于其旖旎的自然风光和厚重的文化底蕴了。而灵湫洞建造之妙,历史之久,景观之奇则更令人叹为观止。

步入景区,抬头仰望,一片庙宇依山傍崖,身居山腰;远观青砖灰瓦,飞檐翘角,彩旗飘舞,红灯高挂。循石阶而上,穿庙门而入,眼前甚为开阔,外观狭小的庙内竟别有乾坤。

只见大殿雕梁画栋,彩绘的廊檐色彩绚丽,彩云花纹繁复细致,富有韵律感,而龙凤牡丹的浮雕工艺更是精巧细腻,搭配皇家宫殿常用的蓝黄红绿等色调,给人强烈视觉美感。

穿过层层朱红木门,沿庙内逼仄楼梯攀登,一座略显破败的青砖小院出现,推门而入,只见天井狭小,院正中立有焚香铁炉,并无青烟缭绕,而香炉之后便是灵湫古洞了。

初入洞口,眼前一暗,只听闻梵音颂唱,低沉悠扬;待双眼适应黑暗,一片奇妙的梦幻之地出现眼前。洞内幽回曲折,深浅莫测,五彩射灯营造出一个亦真亦幻的世界。

仰望洞顶,天然生成的穹顶凹凸不平,如天幕笼罩,似欲倾斜坍塌,让人顿觉压抑;循石阶而行,石笋、石柱比肩林立,更有擎天柱、登天梯等奇石丛生;最可看的是洞内的石笋雕像,造型栩栩如生,一个个端坐莲盘,低眉垂首,静坐修行,在这片清静深幽世界参惮悟道,超度众生。

据介绍,灵湫洞开发自秦汉时期,古人利用天然溶洞修庙建寺,洞中有庙,庙里有洞,创建了宗教文化和自然洞景相结合的典范。

从黄梅寺上宫院角门而出,穿过一处窗楣雕刻着莲花缠枝精美图案的小院,便是前往祖师顶的步道。

此刻,早春的暖阳已如佛光洒满山头,而被山峰遮挡之处却阴暗依旧,望远处山坡阴阳相连,明暗交接,泾渭分明。

登山步道掩映在满坡丛林中,曲折蜿蜒,高低错落,不时有平台供游人休憩。山中树木尚无绿意,枝桠黢黑,随山势向一侧倾斜,如舞者舒展优雅身姿,别具美感。山风强劲,寒意扑面,松涛阵阵,远近呼应,不绝于耳。

山道旁堆满枯叶,风吹过,“窸窣”作响。登高回首,黄梅寺已渐行渐远,只见一片青瓦飞檐在细密灌木的掩映下,等待阳光照临;而一丛横生的枝条为远处来时的盘山路充当了前景。愈往高处,眼界愈开阔,阳光愈灿烂。

爬上山脊一处长廊,便摆脱暗影笼罩,不由人心生欢喜。此处为景区中转处,向东北方向可达最高峰祖师顶,向西南可途经双生桥下山。既来此地,怎能不登顶一望?短暂休憩后,遂继续攀登。

愈向上走,山路愈陡峭,紧要处需攀援铁索方可站稳。立定仰望,遥见前方孤峰插天,巍峨苍茫,如龙首昂扬,四周山脉盘旋逶迤,势如迥龙。而绝巅之上,松林中掩藏着古老寺院,灰砖黛瓦,翘角飞檐,气势恢宏。

遂加快脚步,终于气喘吁吁抵达峰巅。极目远眺,四周层峦叠嶂,雄浑辽远;碧空下,遥见“黄河天际流,奔来成蜿蜒”,心胸顿觉开阔,颇有“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之豪情。

祖师顶的山门依山而建,门楼为砖木结构,石砌柱基,木制立柱,青砖垒墙。顶上斗拱交错,层层迭迭,灿若莲花。记起《中国地理》曾有关于斗拱之美的专题文章,“斗拱可以比作的形象是:一根茎上生出灿烂莲花。或隐或现的柱顶,拱托着斗,斗托着拱,一朵一朵在巨大屋檐的阴影里,绽放开去。”

而此山门斗拱最上层却精雕成龙首,似仰天长啸,更具观赏价值。斗拱的巧妙和繁复,给人带来视觉震撼,更体现了古代工匠浪漫可爱的一面。门楼的檐角缓和起翘,形成造型遒劲的鸱尾,横梁上有麒麟和双龙戏珠浮雕,虽因年代久远,历经风雨侵蚀,木质开裂,颜色旧暗,却不失稳健雄丽之风格。

山门内建有真武殿、玉皇殿、皇姑庙,为道家场所。各大殿均雕梁画栋,石柱盘龙,只见那鳞爪张舞,龙须飞扬,似欲腾空而去。横梁上游龙戏凤的浮雕精致逼真,加上镂空雕刻的技艺更是锦上添花,令人咂舌,由此可窥见当时初建成时的精美华丽。

转出山门,阳光在已剥落的砖墙上投下斑驳的影子,一个古代文官模样之人端坐在基石上,似在树下沉思。他未曾料到,千百年以后的阳光仍能赋予他生动鲜活和历经沧桑的美感。

下山总比上山快,穿过休息亭,向西南方向坡的阳面行走,山路却扭身穿过一个山洞,又把人引到山坡的阴面。原来这就是被称为“巨龙双眼”的双龙天生桥其中一个溶岩穿洞。由于身在其中,无法远观其貌,只好继续下山。

不远处,另一只“龙眼”呈现眼前。只见此洞高大,呈不规则椭圆,极似苍龙巨眼。阳光从坡南斜穿而过,如龙眼睁开目光如炬。循旁边小路攀至洞口,坡南景物一览无余,洞口风力强劲,“呼呼”声响,险些站立不稳。回眺远方,澄蓝的天空上,白云正悠悠地飘移;太行山连绵逶迤直至天际,早春的阳光洒落大地,山头已有点点春意染绿。

黄围山的简介

晋城黄围山的3个特色好玩的地方好玩1黄围山景区是中国南太行别具特色的旅游风景区。有诗称赞黄围:一方神秘地,满目美江山,黄围古今秀,雄风称贯。

好玩2黄围山自然风光奇特,可游可赏。黄围山景区分为灵湫洞、祖师顶区,白陉古道、十里河大峡谷区和红豆杉大峡谷区三个旅游区域。

好玩3黄围山景区险峰、峡谷、溶洞、瀑布、古道、古庙、南国红豆杉、北方小江南、春日山花烂漫、秋色五彩斑斓,已形成极具魅力的旅游胜景。

相依造句二年级

黄围山是中国南太行别具特色的著名旅游风景区,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东南25公里处,面积100余平方公里,地理优越、交通便利。黄围山以险峰、溶洞、古道、飞瀑、奇峡及红豆杉林为特色景观,其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与红豆杉自然保护区重合,并以奇异的地质地貌被确定为省级地质公园。

黄围山风景区山水相依,植被多样,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这里一年四季都有美景,自然风光随季节而变化无穷,有天然氧吧之称,是您游山玩水、驱除身心疲劳、养身健体的好去处。

黄围山风景区有国家级地质公园和省级红豆杉自然保护区相重合的自然生态景观,凝聚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和绝妙的生态环境,有地质遗迹景点和历史文化、人文景观100多处。依照景区地理位置,分为灵湫洞、祖师顶和白陉古道、十里河大峡谷以及红豆杉大峡谷三大系列景区。

黄围山古称黄梅山,它历史文化悠久。这里峰峦峻巍,林木萧森,溶洞怪异,起源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自秦汉时代就有人开发灵湫洞和黄梅洞。佛教禅宗五祖黄梅及道教真武祖师等分别在黄梅洞和祖师顶修行,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山中至今留有黄梅洞遗迹。据考证,自汉代以来,佛、道、儒三教在此参禅悟道,修身养性,读书求学,形成了三教珠联璧合、交相辉映、相通相融的特色文化。

黄围山绮丽的自然风光和厚重的文化底蕴,构成了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陵川县古八景之首的“黄围灵湫”即指这里,同时也是陵川县古代八大景保存最好,最有欣赏价值的风景旅游胜地。

黄围山景区的自然资源、风光、文化底蕴的确是陵川县甚至在全国也是为数不多的、具有独特价值的风景区。陵川县古八景之首的“黄围秋色”即是这里,也是现在陵川县古八景保存最好、最有欣赏价值的风景旅游圣地。过去因为战争、年代久远和修缮保护不力,古建庙宇、历史文化遗迹遭受了很大的破坏,许多有珍贵价值的碑文被无知的山民搬走、损坏,致使现在许多需要考证的东西无从下手。不过,从现在保存完好的有限的几通碑文可以看出,黄围山特殊文化背景的历史至少可上溯至明洪武三十五年以前,部分建筑结构和部分古建材料宋代风格很浓,洞内的两尊佛像雕刻的艺术手法和造型特点与唐代的特色极为相似,陵川县有人说过可能隋唐时期黄围就已经有相当规模的庙宇存在了。据北京古建专家讲,只要是宋代以前的东西,就可申报“国宝”,如果能找到有价值的文献记载,那黄围山的价值就不仅仅只是它独特的自然风光。

从现存的建筑规模和碑文上能够了解到,在黄围鼎盛时,佛、道、儒得到了和谐的相处,(灵湫洞内及两边配房供奉为佛,祖师顶供奉为道,下宫院两边翠眉山有登阁处、奎星楼、学堂等儒家的经典建筑)。清朝乾隆年间进士武维藩《游黄围记》中写道“……余先人与小泉先生曾读书于此,……,”携友人曹相武,小泉王先生之九世孙相游于黄围……,”可见作为读书讲学之处其历史悠远。另外,在黄围山下有庵掌、和尚坟等遗迹,在灵湫洞口两个小门圈顶上分别有“者里来,烧香”、“往外去,上山”字样。这种在一处佛、道、儒相互统一,并且都颇具规模的场面十分罕见,需要下功夫去寻找历史根源。值得一提的大木楼,作为五层建筑结构的古建在黄围山区其建设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它是作为僧侣住所,还是藏经之用,还是另有其他特别的用处,都很值得深究。无论是僧侣住所还是藏经之用,它都能显现出历史上黄围建筑规模之宏大。

关于相依的造句

1、中朝两国是唇齿相依的友好邻邦。

2、他们俩是生死相依,患难与共的好朋友。

3、解放前,她们母女二人相依为命,过着极其艰难的日子。

4、父母与子女是唇齿相依的关系。

5、我愿意和你相依相随,共度一生。

6、他们两人从小相依相伴。

7、小红和妈妈两人相依为命,家里的生活很窘迫。

8、黄围山风景区山水相依,植被多样,森林覆盖率达九成以上。

9、虽然他们很贫穷,但是老人还是和他的老伴儿相依相随、风雨同舟地过了一生。

10、我们彼此相依相随,永不分离。

11、我只希望我们能相依相伴,直到永远!

12、父母意外身亡,她与奶奶相依为命。

以上就是关于黄围山游记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