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素有什么用?

   2022-08-10 17:36:14 网络740
核心提示:肝素是一种抗凝剂,是由二种多糖交替连接而成的多聚体,在体内外都有抗凝血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血栓栓塞性疾病、心肌梗死、心血管手术、心脏导管检查、体外循环、血液透析等。随着药理学及临床医学的进展,肝素的应用不断扩大。肝素首先从肝脏发现而得名,它

肝素有什么用?

肝素是一种抗凝剂,是由二种多糖交替连接而成的多聚体,在体内外都有抗凝血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血栓栓塞性疾病、心肌梗死、心血管手术、心脏导管检查、体外循环、血液透析等。随着药理学及临床医学的进展,肝素的应用不断扩大。

肝素首先从肝脏发现而得名,它也存在于肺、血管壁、肠粘膜等组织中,是动物体内一种天然抗凝血物质。天然存在于肥大细胞,现在主要从牛肺或猪小肠黏膜提取。

肝素是一种由葡萄糖胺,L-艾杜糖醛苷、N-乙酰葡萄糖胺和D-葡萄糖醛酸交替组成的黏多糖硫酸脂,平均分子量为15KD,呈强酸性。

WS/T 463—2015 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检测简介

《国际循环》:陈纪言教授:无论介入检查还是介入治疗,一般动脉置管均需要进行抗凝治疗。原来抗凝治疗有两大类: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低分子肝素开始是在临床上使用而不是导管室,但其后有些研究发现低分子肝素也可以用在导管室里。但近年又有新的抗凝药物应用于临床,最主要的是直接的凝血酶抑制剂如水蛭素。两年前有一个ACUITY研究比较了比伐卢定和普通肝素联合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的疗效,显示比伐卢定和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疗效相当,这是非常有希望有前途的抗凝药物,所以目前在导管室的抗凝药物已有三类:传统的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及比伐卢定。比伐卢定目前在我国尚未上市。首先谈一下低分子肝素,它应用的时间很长,而且在长期的应用当中发现它是很有效的抗凝药物,在导管室罕见血栓事件。它是经过长期实践证实很有效的药物,但理论上并没有这么强的优势。根据药理学特性,它的有效性与其蛋白结合率关系非常密切。普通肝素的蛋白结合率每个人都有差异,有的高些有的低些,所以这种情况下我们用固定剂量的话,哪怕是经体重调整给固定剂量,就会出现一些问题:是否都会有疗效?甚至有些病人是过量的,这样的话就要求进行监测和个体化的治疗,监测也是通常用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和激活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可以在导管室现场进行监测,这样的方案是抗凝治疗最可靠的。但是临床上很多医生认为这比较费时费力,而不去测量。这样我们看到并没有多少血栓形成出现,药物在理论上有一些劣势,有很多的问题存在,但实际上在临床使用中它是用的较好的一个药物。低分子肝素,是后来才出现的低分子抗凝药物,它和普通肝素相比有理论上的优势,可以根据病人的公斤体重来使用,90%的病人达到了充分的有效的抗凝,我们便不需要进行监测。但是实际上它也有一点缺陷在里面,即使用低分子肝素作为抗凝药物在导管室应用时,个案报道发现有导管里面的血栓形成,这和普通肝素在体外的抗凝相比,后者抗凝效果要好一些。问题随之出现了,一方面是理论上有缺陷,个体差异较大,实际上应用效果比较好的药物(普通肝素)。另外一种理论上有优势,实际上在应用到导管室的抗凝还存在问题(低分子肝素)。对于普通肝素,如果不常规进行ACT和APTT的监测,最起码对于高危的或有所怀疑的病人还是应该进行监测。不过在实际过程中,我们跳过这一步也没有遇见特殊情况,所以我们不作为必需的,怀疑时才进行监测从而避免它的缺陷。对于普通肝素的使用,我们要避免导管的血栓充满,不要血液已灌满导管而长时间不冲洗。另外的问题,低分子肝素在导管室中作为抗凝剂的话,它的(血栓)发生几率从对比实验来看与普通肝素没有很显著的差异。更重要的是从统计学角度来看没有发现有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增加,最主要的是心梗和死亡率的增加。所以普通肝素在导管室的应用是被批准的,但是作为临床医生起码要了解这些背景和情况,趋利避害,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来选择。选择过程当中我们要注意药物的作用,从而避免它的不足。特别是对于病情不稳定的病人,常常在急诊室医生作为第一线的处理,把病人交到心内科后再做专科的处理。现在在很多情况下在急诊室处理时已经使用抗凝药物。实际应用中显示抗凝药物的交叉使用会导致出血发生率的增加,从而导致病人死亡率的增加,它不是一般的不良事件而是直接导致死亡率的增加。因此,我们要避免抗凝药物的交叉使用,比如从普通肝素换成低分子肝素或是低分子肝素换成普通肝素。所以在导管室使用抗凝的过程中,要注意如果该病人在急诊室或病房已使用过某种抗凝药物的话,应该是跟随原来使用的方案而使用,而不应该很轻易的更换抗凝药物。根据这些病人的治疗,我们谈谈实际的应用,在我们的导管室里,如果原来没有应用抗凝药物的话,普通肝素还是作为最常用的药物。最主要的理由是我们长期使用,没有出现严重问题。在进导管室前使用过低分子肝素的话,要看用的时间是多少。如果用的时间在8小时以内,在导管室不追加抗凝的药物,要是它超过8小时并在12小时以内的话,根据病人的公斤体重追加药物。在不久的将来,其他种类低分子肝素也会进入到中国市场,即磺达肝癸钠,是新型的抗凝药物。该药的分子量比原来的低分子肝素还要小,它是戊糖的一个片段,在ACS里是出血发生率更低、更安全的一个药物。这个药物的特点是体外抗凝作用十分强,所以不主张在导管室里做抗凝药物使用。所以一旦在导管室之前使用磺达肝癸钠,应该在手术中酌量使用。新一类的抗凝药物是水蛭素类:如比伐卢定,这个药物是非常有前景的,它的效果是和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的效果是相似的。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的价格相对昂贵,它的出血发生率相对偏高一些。而比伐卢定出血发生率较低,效果比较好,所以是将来在导管室中非常有希望的抗凝药物。我们还期待更多的临床研究结果和摸索的经验。《国际循环》:这次在CIT大会上您的科室也是作为一个手术中心,请您是否能谈谈手术中心对临床医生指导性的意见?陈纪言教授:我们这次经会议安排,会在经桡动脉介入会场里进行一学术转播,因为是一分会场的转播,所以我们计划在演示过程中全部是经桡动脉的治疗,我们希望通过即时的演示手术,把经桡动脉复杂病变的处理通过显示进行会议实时的转播交流。包括慢性完全阻塞性病变(CTO),CTO是介入里面的难题,经桡动脉介入包括很多CTO的病变。并且我们打算演示严重钙化病变,如何经桡动脉的介入来处理钙化病变,还计划演示经桡动脉处理分叉病变。《国际循环》:请您就目前分叉病变的最新进展介绍一下相关手术术式的选择原则及优缺点?陈纪言教授:分叉病变是一个老话题。在分叉病变的处理过程中,虽然我们积累了一些相关的经验,但是它还有些难以预测的因素,还有病变分类不同等因素。分叉病变大的分类包括真分叉和假分叉,里面有很多很细的分类方法。总的来讲分类是根据斑块的分布来进行,还有就是根据分支和主干夹角的大小进行。现在支架的策略第一是根据分叉病变的类型,第二根据分叉病变分支和主干的夹角,还有分支的开口是不是真的存在分叉病变,以及分支血管的重要性。根据这些因素来决定我们要采用何种支架策略。在支架处理方面我们要考虑计划是一个支架还是两个?最后的决定是在气囊扩张完以后,看看病人扩张的效果如何,来分析用一个还是两个支架?从现在很多临床研究结果来看,一个支架和两个支架的效果相差不是很大,不管从死亡率,心梗发生率和再狭窄发生率来看。但是两个支架的操作更复杂,费用会更高,现在新的看法是基本趋向于:一个支架的策略要稍稍优于两个支架的策略,这是一个基本的看法。但是具体到某一病人的话,也不能是单纯的追求一个策略,对个别病人来讲,一个支架的策略对他来讲并不合适。在用完一个支架后,如果分支出现T形闭塞,这个分支是主要(供血分支)的话,这个两个支架即是必须的。这要求是分支血管是比较重要的情况下。应用一个支架还是两个支架,是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来决定的。对于两个支架来讲,应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又有不同的两个支架的策略,具体选择还要根据病变类型,分支的夹角大小来决定。除此之外,个人经验和习惯也在决策当中有一定作用。总而言之,分叉病变到目前没有标准的治疗方法。目前看来,一个支架要稍微好一些,两个支架又有各种不同类型的方式。大体情况即是这些。

国家标准检测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

目录1 拼音2 英文参考3 前言4 1 范围5 2 术语和定义6 3 LDLC的生物学特性和临床意义7 4 分析原理 7.1 4.1 概述7.2 4.2 匀相法7.3 4.3 间接法 8 5 样品采集与处理 8.1 5.1 采用血清进行LDLC分析。 9 5.3 样品处理与存放应满足以下要求:10 6 分析系统 10.1 6.1 分析系统选择10.2 6.2 分析系统使用10.3 6.3 分析系统性能指标10.4 6.4 分析系统性能验证 11 7 质量控制和保证12 8 结果报告13 附录A(资料性附录)LDLC参考体系 13.1 A.1 参考方法13.2 A.2 参考物质13.3 A.3 参考系统的应用方式及应用范围 14 附录B(资料性附录)LDLC分析系统性能验证 14.1 B.1 特异性、精密度和测量范围评价 14.1.1 B.1.1 概述14.1.2 B.1.2 样品14.1.3 B.1.3 对比方法14.1.4 B.1.4 实验过程14.1.5 B.1.5 计算14.1.6 B.1.6 性能判断 14.2 B.2 正确度评价 15 参考文献 1 拼音

WS/T 463—2015 xuè qīng dī mì dù zhī dàn bái dǎn gù chún jiǎn cè

2 英文参考

Measurement of serum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ICS 11.100 C 50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WS/T 463—2015《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检测》(Measurement of serum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15年06月23日发布,自2015年12月31日起实施。

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北京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北京医院。本标准起草人:周新、郑芳、陈永梅、陈文祥、王抒、董军。

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检测

4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及其质量保证的基本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实验室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也供有关体外诊断厂商参照使用。

5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分析系统  *** ytical system

适合对某检验项目在规定浓度范围内给出分析结果的一组按规定条件使用的仪器和装置,包括试剂和物品。

注1:对于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分析系统主要由按规定条件使用的仪器、试剂和校准物组成。

注2:其他标准(如GB/T 22576—2008)中的类似概念为“检验程序”,但检验程序包括更广泛内容,对于本文件,分析系统相当于检验程序的分析部分。

注3:改写ISO/IEC导则99:2007,定义3.2。

2.2

验证 verification

提供客观证据,考虑任何测定不确定度,说明给定事物满足规定要求。

[ISO/IEC导则99:2007,定义2.44]

注1:本标准主要是指分析系统的验证,即某分析系统在本实验室的性能是否与规定性能指标或厂商提供的性能指标一致。

注2:有关概念是“确认”(validation),即“规定要求”满足指定用途的验证,本标准的验证包含确认的含义。

2.3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

应用经典的分离和定义脂蛋白的超速离心法,按密度从低到高将脂蛋白分为乳糜微粒(CM)、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中间密度脂蛋白(I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等。血清LDL是指密度1.019 kg/L~1.063 kg/L的脂蛋白,以LDL中的胆固醇(LDLC)物质的量浓度(mmol/L)表示。血清LDLC浓度的传统单位是mg/dL,mg/dL换算为mmol/L的换算系数为0.0259(1 mmol/L1 mg/dL×0.0259)。

6 3 LDLC的生物学特性和临床意义

我国人群血清LDLC第5百分位数和95百分位数分别约1.5 mmol/L和4.3 mmol/L。LDLC个体内生物学变异约8%,个体间生物学变异约26%。

LDLC主要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危险分析。LDLC升高是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国内外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都以降LDLC作为心血管病患者降脂治疗的第一目标。划分LDLC采用固定切点,LDLC<3.37 mmol/L为合适水平,LDLC 3.37 mmol/L~4.12 mmol/L为边缘升高,LDLC≥4.14 mmol/L为升高。

7 4 分析原理7.1 4.1 概述

LDLC分析原理有多种,包括超速离心法、电泳法、色谱法,匀相法(直接法)、沉淀法、间接法(Friedewald公式计算法)等。LDLC常规检验目前主要采用匀相法和间接法。

注1:我国LDLC常规检验日前推荐采用匀相法。

注2:本文件针对匀相法等实验方法,间接法适用范围见4.3。

7.2 4.2 匀相法

匀相法又称直接法,有多种方法,常见的有选择性遮蔽法、清除法等。选择性遮蔽法采用硫酸α环糊精和镁离子等遮蔽CM和VLDL,用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多聚醚遮蔽HDL,胆固醇酶试剂只作用于LDLC产生显色物质。清除法先用一种表面活性剂使胆固醇酶试剂只作用于CM、VLDL、HDL的胆固醇,但不显色,随后用另一种表面活性剂使胆固醇酶试剂作用于LDLC产生显色物质而被检测。

7.3 4.3 间接法

间接法又称为Friedewald公式计算法,Friedewald公式以VLDL组成恒定[VLDL的胆固醇(VLDLC)除以甘油三酯(TG)0.2]的假设为前提,计算公式为:LDLC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TG/5(TG/5为按mg/dL计,以mmol/L计则为TG/2.2)。应用Friedewald公式计算法的条件是:

a) 空腹血清不含乳糜微粒;

b) TG浓度在4.52 mmol/L以下;

c) 无Ⅲ型高脂血症。

Friedewald公式计算法在TG低于250 mg/dl。(2.82 mmol/L)的情况下有一定的可靠性,但TG高于250 mg/dl。(2.82 mmol/L)时可靠性下降,TG高于400 mg/dl。(4.52mmol/L)时失去可靠性。此外由于CM含TG的比例较VLDL高,所以CM的存在也会造成LDLC的测定偏差。此法最大的优点是低成本、简便,但不能用于TG>400 mg/dL(4.52 mmol/L)或某些异常脂蛋白血症的标本。显然,用此公式计算LDLC的可靠性受TC、TG、HDLC三项指标测定质量的影响。

8 5 样品采集与处理8.1 5.1 采用血清进行LDLC分析。

5.2 患者准备和血液样品采集应满足以下要求:

a) 患者在采集样品前应处于稳定代谢状态;

b) 患者在采集样品前至少2周内保持通常饮食习惯,保持体重稳定;

c) 患者在采集样品前24 h内不进行剧烈体育运动;

d) 患者在采集样品前禁食约12 h;

e) 患者在采集样品前坐位休息至少5 min;

f) 静脉穿刺过程中止血带使用不超过1 min。

9 5.3 样品处理与存放应满足以下要求:

a) 血液样品保持密封,样品管处垂直状态,封口朝上;

b) 血液样品管轻取轻放,避免剧烈震荡,防止引起溶血;

c) 血液样品在采血后1 h~2 h内离心,分离血清,含促凝剂采血管可在更短时间内离心(参照采血管说明书);

d) 分离的血清样品在分析前保持密封;

e) 血清在室温下的存放时间不大于4h,若需贮存4 h~48 h,应存于4℃环境,若需更长时间贮存,应置于70℃以下环境;血清不可反复冻融。

10 6 分析系统10.1 6.1 分析系统选择

6.1.1 根据实验室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类型分析系统,主要包括仪器、试剂和校准物,若采用半自动仪器,还包括适宜的移液设备和温育设备等。

注1:仪器主要分白动和半自动仪器,日前多数实验室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小型实验室可能采用半自动分析仪。

注2:可见下列类型分析系统:

——封闭系统,仪器、试剂和校准物来自同一厂商,供配套使用,见于部分使用白动分析仪的情况;

——开放系统,试剂和校准物来自同一厂商,供配套使用,仪器另选,见于部分使用自动分析仪的情况和使用   半自动分析仪的情况;

——组合系统,仪器、试剂和校准物来自不同厂商或机构,由实验室自己组合,见于部分使用自动和半自动分   析仪的情况。

6.1.2 宜尽量选用封闭系统或开放系统,必要时,可使用组合系统。

注:使用组合系统的理由,可能是有证据表明配套校准物缺乏可靠性,也可能是其他合理原因。

6.1.3 宜尽量选用分析结果可溯源至公认参考系统(参见附录A)的分析系统。

注1: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CDC)胆固醇参考方法实验室网络(CRMLN)运行LDLC分析系统溯源认证计划,该   计划用多份(>40)患者血清将常规方法直接与参考测定程序或指定比对方法对比。CDC在其网站保持有效   期内的通过认证的分析系统列表。

注2:还可以有其他溯源方式,GB/T 21415—2008对临床检验量值溯源原理及要求做出说明。

10.2 6.2 分析系统使用

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应按厂商说明使用;使用组合系统,或对分析系统做其他改变(如各种分析参数、条件或方式等),需有充足理由,并需对分析系统性能进行充分验证(见6.4)。

10.3 6.3 分析系统性能指标

分析系统应达到下列性能指标:

a) 所测的分析物与LDLC定义(见2.3)一致,一般情况下不受其他血清成分的明显干扰(特异性);

b)分析结果的总变异系数小于4%(精密度);

c) 分析结果的偏倚在±4%范围内(正确度);

d) 测定范围1.2 mmol/L~9.0 mmol/L。

10.4 6.4 分析系统性能验证

任何新选用的分析系统,在用于患者样品检验前,应进行性能验证。可采用的验证程序参见附录B。

下列情况应验证6.3所列全部性能:

a) 采用封闭系统或开放系统,厂商未给出6.3所列之性能指标;

b) 采用封闭系统或开放系统,厂商给出的性能指标不满足6.3之要求;

c) 采用组合系统或做过改变的分析系统;

d) 采用封闭系统或开放系统,厂商给出6.3所列之性能指标且符合要求时,可仅验证正确度。

11 7 质量控制和保证

7.1 应根据工作经验、行业交流、科学文献等选用性能可靠的分析系统(主要是试剂和校准物品牌)。应尽量保持使用同种分析系统,不宜随意、经常更换分析系统。

7.2 应进行内部质量控制。质控品应适宜用于脂蛋白分析,足够均匀、稳定,浓度在医学决定水平附近,至少两个水平;应尽量长期保持使用同种质控品,不宜经常更换质控品;每批检验至少分析一次质控品。

注:有些商品生化质控品由于来源、组成、性质等原因,可能不适宜用作LDLC质控品。白制、足量、 70℃以下温度保存的新鲜冰冻血清是LDLC的良好质控品。

7.3 应参加经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认定的室间质量评价机构组织的临床检验室间质量评价。

12 8 结果报告

应以我国法定计量单位mmol/L报告LDLC测定结果,需要时,另外给出传统单位mg/dL结果。以mmol/L为单位的结果保留小数点后2位有效数字。检验报告应注明医学决定水平,需要时,另外注明参考区间。LDLC升高的判断,需考虑分析变异、个体内生物学变异及检验次数等因素。

13 附录A(资料性附录)LDLC参考体系13.1 A.1 参考方法

LDLC尚无国际公认的参考方法。国际影响较大的LDLC参考方法是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的超速离心/肝素锰沉淀/AK胆固醇测定法(β定量法)。此法用5 mL血清在1.006 kg/L的密度下超速离心[离心条件:40000 r/min(离心力105000g),4℃,18.5 h],切割中部离心管,去除血清中密度小于1.006 kg/L的组分(顶部组分,主要为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和乳糜微粒CM),将底部组分(主要为HDL和LDL,简称LHDL)完全转移到5 mL容量瓶中,定容。准确吸取2 mL底部组分到试管中,用80μL肝素(5000 U/mL)和100μL氯化锰(1.0 mol/L)选择性沉淀LHDL中的LDL,离心分离上清中的HDL。用CDC的胆固醇参考方法AK法测定LHDL和HDL中的胆固醇(LHDLC和HDLC),白LHDLC中减去HDLC得LDLC。

13.2 A.2 参考物质

LDLC没有国际公认的参考物质。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NIST)的参考物质1951b有LDLC的参考定值,定值方法为美国CDC的β定量法。我国有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的3种冰冻人血清LDLC国家一级标准物质(GBW 09178,GBW 09179,GBW 09180)。

13.3 A.3 参考系统的应用方式及应用范围

参考系统的应用方式包括应用参考物质或应用参考测定程序。LDLC参考系统主要应用于以下方面:

a) 分析系统的溯源和质量评价;

b) 试剂的制备及质量评价;

c) 校准物质的制备、定值及质量评价;

d) 新常规方法的发展及评价;

e) 室间质评计划中的靶值确定;

f) 协作研究中血脂分析的质量保证。

14 附录B(资料性附录)LDLC分析系统性能验证14.1 B.1 特异性、精密度和测量范围评价14.1.1 B.1.1 概述

采用分割样品对比评价特异性、精密度和测量范围,收集合适样品,用待验证分析系统和另一分析方法(对比方法)同时分析样品,比较分析结果。

14.1.2 B.1.2 样品

收集至少10份病人血清样品,浓度在测量范围内基本均匀分布,每份血清分装3份,形成3套样品,密封70℃保存。

14.1.3 B.1.3 对比方法

首选参考方法或指定比对方法,不可行时,可选用另种常规方法,最好是不同原理的方法,且有证据证明是性能可靠的方法,如经CRMLN认证的方法。

14.1.4 B.1.4 实验过程

上述3套样品,分3次独立实验,用待验证方法和对比方法分析LDLC。

14.1.5 B.1.5 计算

B.1.5.1 计算每份病人样品待验证方法3次分析结果的变异系数(CV),计算所有病人血清结果的平均CV。

B.1.5.2 计算每份病人样品两种方法3次分析结果的平均值,计算每份病人血清待验证方法结果的偏倚和绝对偏倚,计算所有病人血清结果的平均偏倚和平均绝对偏倚。

14.1.6 B.1.6 性能判断

若平均CV小于4%,平均偏倚在±4%内,则分析系统精密度、特异性和测量范围符合要求。

14.2 B.2 正确度评价

B.2.1 若B.1实验中的对比方法为参考方法或指定比对方法,B.1.6结果同时说明正确度符合要求。

B.2.2 若B.1实验中的对比方法是常规方法,用待验证方法分析有证参考物质或其他符合要求的参考物质至少3次,计算分析结果平均值与参考物质定值的差值(偏倚),若在±4%内,正确度符合要求。

15 参考文献

[1] WS/T 225—2002 临床化学检验血液标本的收集与处理

[2] GB/T 22576—2008 医学实验室 质量和能力的专用要求

[3] GB/T 21415—2008 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生物样品中量的测量 校准品和控制物质赋值的计量学溯源性

[4] Bachorik PS,Ross JW.National Cholesterol Education Program remendations for meas urement of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executive summary. Clin Chem,1995,41 (10):14141420

[5] National Cholesterol Education Program Expert Panel. Executive summary of the third report of the National Cholesterol Education Program (NCEP)expert Panel on detection,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of high blood cholesterol in *** s (Adult Treatment PanelⅢ).JAMA,2001,285:24862497

[6] 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血脂专家委员会,关于临床血脂测定的建议.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3,26:182184

[7]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订联合委员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

[8] 王抒,陈文祥,血脂和脂蛋白及载脂蛋白检测的标准化.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6,29:574576

[9] Miller WG, Waymack PP, Anderson FP, et al.Performance of four homogeneous direct methods for LDLcholesterol.Clin Chem ,2002,48(3):489498

[10] Nauck M,Warnick GR,Rifai N.Methods for measurement of LDLcholesterol:a critical asses *** ent of direct measurement by homogeneous assays versus calculation.Clin Chem,2002,48(2):236254

[11] Friedewald WT,Levy RI,Fredrickson DS.Estimation of the concentration of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in pla *** a,without use of the preparative ultracentrifuge.Clin Chem 197218:499502

[12] Rifai N,Warnick GR,McNamara JR,Belcher JD,Grinstead GF,Frantz ID,Jr.Measurement of lowdensitylipoprotein cholesterol in serum:a status report.Clin Chem 199238:150160

[13] 董军,国汉邦,王抒,等,超速离心一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6,29(8): 742746

[14] Smith SJ ,Cooper GR,Myers GL,Sampson EJ.Biological variability in concentrations of se rum lipids: sources of variation among results from published studies and posite predicted values. Clin Chem.1993 J un39(6):101222

[15] Carmen R.Desirable Specifications for Total Error,lmprecision, and Bias, derived from intraand interindividual biologic variation[DB/OL].Madison: Westgard QC,1999 (2008)[20091130] westgard/biodatabasel.

[16] 国汉邦,李红霞,赵海舰,等.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匀相法试剂评价.临床检验杂志.2009,27(6):427430

[17] 李红霞,国汉邦,周伟燕,等,血清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标准物质的研究.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1,26(4):1013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 BMI指数计算及评价 女性安全期计算器 预产期计算器 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 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 五行八字 成人血压评价 体温水平评价 糖尿病饮食建议 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 基础代谢率计算 补钠计算器 补铁计算器 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 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 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 乙醇摄入量计算器

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就是检测N元素的含量,像三聚氰胺的问题,就是通过增加N的含量使“蛋白质”含量提高的。

国家标准检测蛋白质含量的方法叫做凯氏定氮法,食物中的蛋白质在催化加热条件下分解,导致氨和硫酸结合产生硫酸铵。 碱蒸馏采用无硫,硼酸吸收,用硫酸或盐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根据酸耗计算氮含量,再乘以转化系数,即蛋白质含量。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样品处理

精确称量0.2-2.0g固体样品或2-5g半固体样品或吸收10-20ml液体样品(约30-40mg氮当量)。将其转移至干燥的100毫升或500毫升氮气固定瓶中,加入0.2克硫酸铜,6克硫酸钾和20毫升硫酸,轻轻摇动,在瓶口放置一个小漏斗,将瓶子倾斜石棉网上有45度角,有小孔。

加热小火后,内容物碳化,泡沫完全停止,加强火力,保持瓶内液体稍微沸腾,直至液体呈蓝绿色澄清透明,然后继续加热0.5小时。取出并冷却,小心加入20毫升水,冷却,移入100毫升容量瓶中,用少量水洗净氮气瓶,洗净液放入容量瓶中,然后用水冲洗至刻度,混匀备用。

取相同量的硫酸铜,硫酸钾和浓硫酸作为试剂进行空白试验。然而,这种方法很危险,很难在实验室中证明。大多数实验室都有一个消化器,可以一次处理16个以上的样品和一个可以自行设定温度的呼吸机。它更安全,更可操作。

2.装好定氮装置

根据附图安装氮固定装置。 在约2/3的水蒸气发生器中加入几滴甲基红指示剂和几毫升硫酸以保持水呈酸性。 添加几个玻璃珠以防止突然沸腾。 蒸汽发生瓶中的水由压力调节器加热。

3.向接收瓶内加入试剂

将10ml 2%硼酸溶液和一滴混合指示剂加入到接收瓶中,并将冷凝管的下端插入液面下。将10.0ml样品消化液从小玻璃吸收到反应室中,用10ml水洗涤小烧杯以流入反应室,并拧紧小玻璃棒玻璃塞。

将10ml 40%氢氧化钠溶液倒入小玻璃杯中,抬起玻璃塞使其缓慢流入反应室,不能立即将玻璃盖塞紧,这样容易使玻璃塞粘在样品入口处,应先用蒸馏水清洗然后盖上,并在小玻璃杯中加水以防止泄漏。

夹紧螺旋夹并开始蒸馏。蒸汽进入反应室,氨通过冷凝管进入接收瓶。蒸馏持续5分钟。移动接收瓶,使冷凝管的下端离开液体容器,然后蒸馏1分钟,然后用少量水冲洗冷凝管下端的外端。取下接收瓶,将其置于0.05N硫酸或0.05N盐酸标准溶液中,以灰色或蓝紫色为目的地。

扩展资料

除了凯氏定氮法以外,标准的测量方法还有:

分光光度法

食品中的蛋白质在催化加热条件下被分解,分解产生的氨与硫酸结合生成硫酸铵,在pH4.8的乙酸钠-乙酸缓冲溶液中与乙酰丙酮和甲醛反应生成黄色的3,5-二乙酰-2,6-二甲基-1,4-二氢化吡啶化合物。在波长400nm 下测定吸光度值,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结果乘以换算系数,即为蛋白质含量。

燃烧法

样品在900~1200℃下燃烧。在燃烧过程中,产生混合气体。 诸如碳,硫和盐的干扰气体被吸收管吸收,氮氧化物被还原成氮。 形成的氮气流由热导检测器(TCD)检测。

参考资料: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百度百科

以上就是关于肝素有什么用?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