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家的如何理财

   2022-10-09 15:38:05 网络690
核心提示:当家是这个家的主要人物。大事小事都要往肩上扛,还掌管家庭的收入和支出,真的是压力山大。要做好当家的,就得从家庭理财做起。 有预算      当家的应该要对自己家庭的支出进行预算,主要包括家庭日常的衣、食、住、行、通讯费、娱乐费、医疗费等。

当家的如何理财

     当家是这个家的主要人物。大事小事都要往肩上扛,还掌管家庭的收入和支出,真的是压力山大。要做好当家的,就得从家庭理财做起。

有预算

      当家的应该要对自己家庭的支出进行预算,主要包括家庭日常的衣、食、住、行、通讯费、娱乐费、医疗费等。做好预算,能有助于家庭顶梁柱压缩家庭中一些不必要的生活开支,减少浪费,也为以后家庭投资做好准备,对家庭风险承受能力了如指掌。

记好帐

      记账对于家庭理财也是十分重要。记账最直接的作用就是摸清收入、支出的具体情况,看看自己到底挣了多少钱,花了多少钱,钱都花在什么地方。还可以知道维持正常的日常生活需要多少钱,剩下的钱可以考虑进行消费和投资,这是家庭财务规划的基础。

善存钱

      良好的储蓄习惯有助于家庭形成坚实的保障,随后才能让家庭理财计划进行更好地展开,家庭生活也会更加的丰富多彩。可考虑月月储存法。每个月固定存入一笔银行活期存款,你可以选择将这笔存款存成3个月的定期,在之后的两个月中,继续坚持每月一笔的定期存款,这样一来,在第四个月的时候,你的第一个定期存款就会到期,从此开始你每个月都会有一笔3个月的定期存款到期供你支取。 这种储蓄方式不仅不会影响到你日常的用钱需求,还能让你取得比活期储蓄更高的利息收入。

会投资

      投资,让家庭资产实现保值增值,从而能钱生钱,让家庭顶梁柱家庭压力减小。不过,家庭在做投资前,需清楚家庭风险承受能力,并能选择最适合家庭的那种投资方式。

寒假当家理财的感受800字!!!高二水平!!急!!

你好,婚后女人当家理财仍需要紧抓2点:一是守财,一是生财。

守财:家庭生活中做到该花的钱要花,不该花的钱一分也不花,理性消费。

生财:

1、家庭每月有固定收入,而且最好每年收入都有所上涨,自然家庭的积蓄也就越来越多,也是再生财。

2、家庭保险保障要做好,当疾病来临时可以帮助一把,避免家庭经济受到影响,也算是一种生财。

3、钱生钱。现在市面上理财的产品种类很多,有证券、基金、外汇、期货、房地产投资等等,但在选择时,我们要对这些产品进行把握,弄清楚这些理财产品到底是什么,有什么特点,是不是适合家庭的风险承受能力,适不适合投资等等,然后在选择最适合的产品。不可人云亦云。

4、女人最好自己能有份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有自己的生活圈和朋友。

当家理财好滋味这篇课文5个好句怎么写

           当家理财的感受

一谈起“理财”二字,我可以说个滔滔不绝,因为在这方面,关于我的故事可多哩!

从三年级起,父母便每半个月给我一定的零花钱.对刚得到零花钱的我来说,并不知道什么叫节约,一看见自己钟意的东西就买.但渐渐的,我对钱的概念有了新的理解,不再乱花一分线,开始了自己的“理财生活”.

四年级下半学期某月的上旬,父母又给了我一些零花钱.一拿到这笔钱,我并没有直接将它放入口袋,而是拿出本子和笔.我先把这笔钱的总金额记录下来,再进行“分类”,将钱分成几个部分.“嗯,这部分用来乘公交车,每次一元,可用12天;这部分用来买学习用品,共8元;这部分放在储蓄盒里……”我一边轻声念叨,一边用笔在纸上记录.很快,记录完成了,我又拿出了几个贴上纸条的小盒子,将钱分门别类地放好,又将盒子放回原位.

随着时间的流逝,写着“储蓄”二字盒子里的钱越来越多,已放不下了.于是,妈妈提议让我把这部分钱存入银行,以备他日之用,我同意了.这天,我们来到中国建设银行,我发现每个服务台前的玻璃上都贴有1个数字,上面还有其服务台的服务项目.我与妈妈来到储蓄服务台前.“小朋友,你要储蓄吗?”一位服务员阿姨和蔼可亲地说着,一边从玻璃下的一个小洞递过一张纸.“如果要,请把这张表填好”.我拿过表,在妈妈的指导下,认真地填写起来.写好后,我把表交给了服务员阿姨.又经过交钱、输密码等步骤,我终于拿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存折.回家的路上,妈妈笑着对我说:“孩子,你有了存折,就意味着你长大了,可不能乱花.”我点点头.

第二年,爷爷的七十大寿即将来临.我决定用自己的钱,买件礼物送给爷爷,表达自己的一片心意.于是,我便去银行,将自己一部分的钱提了出来,去给爷爷买礼物.该送什么呢?对了,可以送一些关于象棋的书!爷爷经常看关于下棋的电视节目,他对想起可痴迷了.这次我送他这类的书,他一定会很开心的.说干就干,我忙去书店挑了几本象棋书,回家的路上,一想起爷爷那像老菊花绽开的笑脸,我笑了……

是“理财”让我学会了节约,是“理财”让我学到了知识,是“理财”让我享受了快乐.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理财”,享受勤俭节约给予我们的快乐.

夫妻当家理财模式二——共同决策型

5个好句可以这样写:

1、妈妈送我钱包是希望我不要大手大脚的花钱,但是我已经习惯了,要改掉,十分困难,所以我的钱包一直空空的。

2、三个星期后,我不知不觉花了五百多,我有时候感觉钱长了腿,自己跑走了,我支撑不下去了,便把钱交了出来,对妈妈说,我知道你们的不容易了,我当家做的不好,辛苦你们了,我要改掉自己的坏毛病。

3、我们应该做的好一点,不要让父母为我们操碎了心,应该体谅父母赚钱的辛苦,替父母节约开支。

4、十块钱的奖励虽少,但是出现在我的钱包里已经是一个天文数字了。

5、眼看花钱如流水般淌出,我心如刀绞,悲痛万分,垂头丧气的找到妈妈,说刚了解到赚钱的辛苦,再也不要报答了。

家庭小档案

赵敏——31岁,小学教师

洪琛——31岁,技术工程师

儿子——3岁

模式特点——夫妻之间对于家庭投资理财进行“合作制”式,所有闲散资金放在一起,有商有量进行每一项投资和理财。

“结婚几年,衣食住行娱乐享受,均离不开一个钱字。我的心得是,必须开诚布公地与配偶讨论钱财问题,只有夫妻双方共同参与家庭理财,才能实现家庭资产的增值。老话说‘和气生财’,我们可不想让金钱成为婚姻的刽子手,所以在家庭投资和大宗物品消费上,我们就一直坚持有商有量的方式。”

现年31岁的赵敏现在在一所小学担任语文老师。虽然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这一“工程师”的收入并不高,月收入在2500元左右。赵敏的先生洪琛是她的高中同学,在一家公司里担任技术工程师,月收入6000元左右。赵敏夫妇俩因为是同学相恋,所以婚后感情十分笃定,并已于三年前诞下了一个健康活泼的儿子。

“商量着办”避免成了“房东”

2003年底,赵敏夫妇的儿子出生了,当时一家三口住在一套两室的房子里,居住空间稍微小了点。2004年10月,赵敏提出来希望换一套三室两厅的房子,根据当时上海的房地产行情来看,需要120万元左右的房款。赵敏当时希望保留老房子,然后通过把家里所有闲散的20多万元资金作为新购房的首付,同时以租养房贷。

“我的意见则是卖老换新。当时房地产市场上已经有了不少调控信号,而且我告诉老婆房子出租的收益率决不可简单用月租金来计量,实际上房屋出租的成本是挺高的,且不说时间成本,直接产生的费用就有中介费、房屋管理修缮费、税费及家具和装修的折旧费用等。在扣除各项成本之后,年净收益率估计大约也就在4%~5%左右,比住房商业贷款的利率还要低,得不偿失。”洪琛回忆道。

最后,夫妻俩商量下来抛售了老房子,获得60万元做首付,其余60万元申请了20年期的住房组合贷款,同时每月用公积金来冲还贷款,每月只需自付现金2700元,贷款对于家庭的压力不是很大。

“我们特别庆幸当时通过互相商量的方式解决了换购房产的问题。因为后来我们真正体会到,孩子出生后开支增加不少,如果当时保留了那套房子,那么手上的流动资金一下子都被掏空了,资金周转会变得很不顺畅,更谈不上后来买债券、基金、股票赚钱了。”妻子赵敏补充说。

“好拍档”合作积攒孩子教育金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获得良好的教育,赵敏夫妇也不例外。随着孩子慢慢长大,教育费用也会相应增长,所以还在怀孕期他们就关注了哪些产品适合给孩子攒教育金。

“2004年底安排好房子的问题后,手上的闲钱等于还在,而且房屋负债也不多,所以我们准备为孩子开始行动了。我们觉得孩子还小,短期内应该不会有大笔的教育支出,所以就按照赵敏的意思参加了定期定额投资基金的活动,每个月投入1000元,现在回过头看看这种积少成多的方法真还不错。”丈夫洪琛赞扬起妻子。

“其实当时决策最灵的还是我老公,”赵敏也替丈夫说话:“那时老公告诉我,现在交易所国债价格已经跌了很多,该是买的机会到了。我当时一点不懂。他就告诉我,(2004年)10月央行宣布加息后,国债行情突然急转直下,那时一直在低点徘徊,债市中这样的“底部”机会很难得,而且国债进可攻退可守,即便不求短期获高额收益,过几年满期自然兑付后一样给孩子当教育基金用。

于是我们就在当年12月前后买了两只国债,没想到2005年一开年债市应就反弹了,而且持续飘红了大半年。我们两只债券单品价格都上扬了10元左右,几个月投资收益率就超过了12%。要知道,那年头股票市场可不像如今这么火,而是连绵阴跌,个人投资者很难把握机会,那时候一年6%的收益都能把人高兴坏了,别说半年工夫获利10%、12%。这笔钱后来还是存起来了,就是准备给孩子用的。”

为儿子积攒教育基金的经历,让他们又一次尝到了互相合作投资、互相支持的甜头。

“商量着办”贻误了战机

不过,“商量着办”有时也会困扰人,尤其是在分分秒秒都在变幻的股票投资“战场”上,这一点更加明显。

“比如,我们夫妻俩习惯了互相商量处理家庭财务问题之后,有时候过于拘泥对方是否同意,结果商量来商量去就把投资时机给耽误了。记得2006年11月下旬以4.28元的价格买入了一些上港集团股票,等到12月7日已经涨了不少,我们商量后就决定清空一次,12月7日以7.2元的价格抛掉了,赚了不少。后来我们又在6.5元左右的价格捡回了这只股票,结果2007年1月25上午,股价到了8.5元了,我有点想抛掉算了,毕竟就一个月多点时间,获利已经达到30%了,当时打了个电话给老公问他意见,他说再放放吧,他觉得价格好像还没到位。我自己也开始受到影响有些犹豫了,下午开盘后一度冲到了8.8元,我忍住没放。哎,结果后来这只股票一直呈现温吞水局面,基本面不差,但价格就是推不上了。”赵敏举了个例子。

“所以,我们最近也在思考,这种凡事商量着办的家庭理财模式可能要稍微改动一下。比如,是否把各类投资稍微划分一下,结合各自的一些特点,给某一方在某几项投资上特别的决策地位。就像过于集中一样可能会丧失给予对方管理家庭经济的公平机会,过于民主可能就会丧失某种效率。一个公司有两个CFO肯定运作不了,一个家庭的每一项投资都由两个人决策,也会互相有影响。如果今后我们的家庭财富积累得更多,投资品种更加多样化了,到时候我们肯定是要分工合作,而不能大小事情全都商量而定了。”

洪琛和赵敏这对人生的好伴侣,正根据婚姻和家庭经济生活中总结得来的经验、教训,不断调整和完善着他们的理财方式。

记者点评:

赵敏这样的家庭理财模式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是最常见的。夫妻都有自己的工作,属于工薪阶层,都有一定知识水平和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在金钱的处置上,大家商量着来办,给彼此充分的信任和话语权。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双方对于家庭理财都有一个主人公意识,都投入了十二分的热忱,还时不时一起学习和讨论理财方面的知识,增进了夫妻感情。

但这样处理家庭财富也有一些小问题。

最显而易见的是赵敏夫妇也曾经历过的尴尬——因为讨论过度而错失一些投资上的绝好机会。毕竟,两个人生活背景、知识结构、性格脾气总有差异,如果对每一个家庭投资的决策都进行充分的民主,进行“不懈”的讨论,就特别容易互相影响对方的投资思路,有时候因为意见不和索性大家都消极对待,无为而治,结果就可能错过某一个投资机会,比如某一只股票买入或买出的最佳节点可能在夫妻俩讨论的过程中已经稍纵即逝了,这也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当然,如果不因为这样的“错过”而互相埋怨,也就是经济上的损失,过去也就过去了。如果因此而互生埋怨之意,就影响了家庭和谐局面了。

对于这些观点,你怎么看?

留言说说~

喜欢我就关注我哟!

以上就是关于当家的如何理财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