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美元兑换人民币汇率迎来新高——6.288!消息传来,几家欢喜几家愁,印刷企业更是喜忧参半。喜的是人民币升值,意味着购买进口设备价格下降,能节省出一大笔钱。然而人民币升值又是一把双刃剑,对于做外单的
印刷企业来说,可不是一个好消息,这意味着企业赚取的美元可以换成的人民币越来越少了。
众所周知,长期以来,进口设备一直是国内高端印刷企业购机时的主流产品,动辄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的花费虽然令企业负债累累,但却依然是欲罢不能。因此,人民币升值无疑带给这些企业一道福音,同样的设备,汇率不同,价格也降了不少。
不仅如此,采用美元和欧元购机,兑换方式不同,价格也有不同。以德系和日系印刷机为例,大多日系印刷机和德系印机生产巨头均采用美元兑换方式销售,个别厂商采用欧元兑换形式销售。以往,同样的德系印刷机,不同品牌,如果一个是用欧元汇率购买,另外一个用美元购买,同等价位下,采用欧元兑换的制造商就有优势,原因就是兑换出的人民币少。而今,随着美元汇率的再次刷新,显然欧元的优势也在缩减,采用美元兑换购买的日本等地印机的购机热情将重新被点燃。
另外,在人民币升值因素的刺激下,股市中造纸板块也传来利好消息,全线飘红,这令长期经受着下行走势的上游造纸行业迎来了难得的“喘息之机”。
然而,无论如何,并不是所有的印刷机械制造商都能笑得出来。进口设备汇率变相降价对于民族品牌的印机制造企业来说,无疑在当下经济不景气的环境下雪上加霜。手上价格优势的“牌”已然打起来不如以往顺手了。
同样如此,印刷企业也不仅仅在享受购机便宜的实惠,汇率创新高也带来另外一系列连锁反应——众多国外企业开始出现搬迁潮,外单更迅速地流失到越南等周边国家,外单市场疲软,做外单所获得的利润变薄。尤其是一直以外单大户著称的广东省,印刷业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重创。这种市场环境下,企业不得不将竞争市场逐渐转移回国内,也促使国内市场竞争愈加白热化。
人民币升值带给企业的喜悦是一时的,然而令人忧虑的连锁反应却是如蝴蝶效应般不断扩大的。在全球经济下行趋势持续的大环境下,印刷企业需更加审慎,不贪图一时的蝇头小利,从长远发展的眼光来审视当前的行业环境,再来定夺是否需要在汇率优势时购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