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高等植物都经历过多倍体的进化过程,比如玉米、香蕉、燕麦、甘蔗、大豆等都属于多倍体。多倍体是开花植物能够进化的一种方式,在自然界中普遍地存在着多倍体的现象。随着科学的不断研究,人们掌握的多种诱导开花植物进化的方式,在经过培育之后可以获得具有高价值的花卉。自然界中可以产生多倍体的途径有两种,分别是自然突变以及人工诱变,可以人为控制。
多倍体的自然突变分为有性突变和无性突变,无性突变主要是开花植物的体细胞在繁殖的过程中由二倍体进化为四倍体的过程。有性突变的发生概率比较低,而且造成的染色体的对数并不在控制范围之内,也因此让人们学会了用人工诱导来获得多倍体。人工诱变可以分为物理诱变和化学试剂诱变,用的物理方式也分很多种,比如离心力、电离辐射、机械创伤、温度激变等。
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可以让开花植物的花粉中的母细胞发生染色体数目以及结构的变异,让开花植物的花型、花色发生了变化。如果人们选择用化学试剂让多倍体发生进化,那么使用最多的是秋水仙素,这种试剂能够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目前,人们已经用秋水仙素培育了许多新的品种,比如菊花脑、虞美人、百合、凤仙花、秋海棠、绿萝、萱草等。
植物在多倍体的进化过程中,基因组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这种变化并不是连续性的,而是跳跃性的。人们也将这种技术应用到农作物之中,通过多倍化以及杂交的方式,可以让农作物的基因组发生一些变化。人工合成的农作物有着比较高的产量,而且成本也比较低,也更加容易被人们接受。植物多倍体的进化还有一定的遗传因素,而且还会受到多种DNA类型的影响。
什么是1倍体,2倍体,3倍体。。。。多倍体?
多倍体分为同源多倍体和异源多倍体。 同源多倍体(autopolyploid):指多倍体的几个染色体组来源于同一物种。 异源多倍体(allopolyploid):指来自不同种属的染色体组成的多倍体。 如AAA--同源三倍体AAAA--同源四倍体
AABB--异源四倍体(又叫双二倍体),类似于二倍体的远缘复合物。 二、特点:【多倍体的特点】 1.巨大性 一般表现在叶大;茎粗;花大,色浓;果实、种子、细胞、气孔、花粉都大。 如三倍体、四倍体葡萄粒大;四倍体萝卜主根粗大。 2.育性低 一般同源多倍体结实率低。 原因:同源多倍体由于在减数分裂时,染色体间配对不正常,易出现多价体,致使多数配子含有不正常染色体数,因而表现出育性差,结实率低。 园艺植物大多数同源多倍体为无性繁殖植物,育性差但不影响在生产中的应用。对于水果来说,无籽或少籽为优良性状。 而异源多倍体,与远缘杂种相反,是高度可育的。来自父母本的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自行配对,不出现多价体,表现为自交亲和,结实率较高。 3.抗逆性强 多倍体新陈代谢旺盛,适应环境能力强。表现为抗病、抗旱、耐寒,分布广。 如多倍体从赤道到极地都有分布;高山上多倍体多;在炎热夏季的稻田里常发现多倍体花粉粒。 4.营养成分高 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植物碱等表现偏高。 如四倍体番茄Vc含量比二倍体高一倍。四倍体紫罗兰、桂竹香芳香性强、蜜腺多。 5.多倍体遗传特性 总体来看,异源多倍体比同源多倍体稳定性好,但异源多倍体也因原来的二倍体不同有差异。 三、应用:自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人们发现用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的方法以来,育种家们在植物倍性育种方面作出了较多的探索,形成了一些人工多倍体的商业品种。花卉方面:矮牵牛、金鱼草、鸡冠花等多倍体植物多表现为叶片肥厚、花色艳丽、花期长、花瓣多等特点,观赏价值得到了提高;药材方面,板蓝根四倍体有效成分含量比普通二倍体对照高出约40%;林木方面,四倍体桑树及刺槐在生长量及抗逆性方面都较之二倍体对照有了较大提高。 一般而言,用秋水仙素诱导成的多倍体植株往往是同源四倍体,如果将其与二倍体对照杂交,便可获得三倍体的植株,例如,人工获得的三倍体西瓜、香蕉等。无籽或少籽是它们的显著特征。另外,在倍性育种的过程中,育种家们发现:1、在一些远源杂交不亲合的组合中,如果将其中之一加倍、远源杂交往往变得容易进行,而且所获得的异源多倍体在生长量及抗逆性方面,往往有突出表现。2、在用各种射线诱变育种时,多倍体材料的诱变率大大高于二倍体对照。由此可见,在人工诱导植物多倍体的基础上,如能结合其它育种手段,以培育出高质量的植物新品种,大有潜力可挖。 总之,随着人们对多倍体诱导技术及其它相关育种技术研究的深入,在不久的将来,定能形成越来越多的人工多倍体种群,使多倍体诱导成为最有效的育种手段之一。
AB....1倍体
AABB...2倍体
AAABBB....3倍体
三倍体以上可称多倍体
也可说:
体细胞中含有1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单倍体
体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二倍体
体细胞中含有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多倍体
以上就是关于多倍体如何促进开花植物的进化成功?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