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定期存款,年化收益4.7,半年付一次利息,这收益还可以吗?

   2023-01-17 15:35:00 网络970
核心提示:银行定期存款对应的应该是年利率,不应该是年化收益。 年化收益4.7,比银行 贷款利率4.65%还要高。 这个应该是年化收益4.7的一个理财产品。 4.7的收益,在理财产品里也应该算是高的。 现在的理财产品,年化收益一般都在三

银行定期存款,年化收益4.7,半年付一次利息,这收益还可以吗?

银行定期存款对应的应该是年利率,不应该是年化收益。

年化收益4.7,比银行 贷款利率4.65%还要高。

这个应该是年化收益4.7的一个理财产品。

4.7的收益,在理财产品里也应该算是高的。

现在的理财产品,年化收益一般都在三到四之间。

如果是理财产品,不要只看年化收益率,还要考虑到他的风险问题。

人民银行规定,销售理财产品,不许承诺保本保息。

不保本保息,就意味着也许你拿不到利息,甚至还要损失本金。

销售人员在卖你产品的时候,是不会说到这些的,如果他推销这款产品,提到不保本不保息,有谁还愿意买呢?

还记得年初的原油宝吗?如果按合同履约投资人不但拿不回,本金和利息还要倒贴钱。

因为国际原油跌到-37美元。

如果以正常人思维,产品有它的价值,它的价值怎么能会是负数呢?

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所以到银行存款,一定要问清楚,是定期存款还是理财产品。

在银行存款类产品中,不但年化收益率达到4.7%,而且还是每6个月付息一次,这款产品综合性价比当然杠杠的,在当前利率行情下,已经接近最高水平了。

不过,从题主描述中,产品性质仍然有些模糊,因为如果是存款类产品,就不能称为“年化收益率”,而是应该直接标注为“利率”,这是有严格区别的。假如标注为“年化收益率”,则很可能是一款理财产品,而不是存款,那么风险等级就根本不是一个层级,4.7%的存款与理财产品根本没有可比性,这一点需要投资者引起注意,谨防产品被“掉包”。

现在我们假设它就是一款真正意义的存款产品,4.7%的利率究竟高了还是低了?众所周知,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至今,随着全球降息潮的来临,目前存款利率普遍有一定降幅,所以看到4.7%的利率很多人表示质疑,存款利率哪有这么高?其实还真有这么高的利率,只是因为你的投资视野有限,没有发现而已。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已经将存款市场一分为二,一边是传统线下存款市场,另一边则是线上存款市场,而后者因为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所以利率一直处于制高点,4.7%利率不但有,而且很多,甚至高达5%,我是信了。

线下存款产品主要包括普通定存和大额存单两类,目前利率如何?这就要分两类银行来分析,一类是18家全国性大型银行(6+12),普通定存比基准利率最高上浮40%,即3年期利率3.85%也就到顶了,5年期几乎维持3.85%不变或倒挂。大额存单4大国有银行3年期从6月份开始最高上浮下调为45%,即3年期利率最高为3.98%,没有5年期。

另一类银行是包括城商行、农商行(农村信用社)和村镇银行等在内的地方性银行,普通定存3年期利率一般最高上浮50%,达到4.125%,个别银行5年期利率不会超过4.5%;大额存单最高上浮幅度为55%,3年期达到4.26%,5年期要么维持不变,或者倒挂。

因此,如果是线下存款产品,无论是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还是地方性银行,哪怕是3-5年期利率也不会超过4.7%,唯一只能是线上存款产品,能够遇到当然是非常幸运的。

当前,互联网金融日趋成熟,不仅民营银行通过线上大量发行高利率存款产品,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银行、农商银行和村镇银行等也纷纷入驻,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利率普遍高于线下产品,真香!

在支付宝、天星金融(原小米金融)和京东金融等三大互金平台上,我们可以轻易找到各种存款产品,尤其是京东金融上,产品种类多,而且高利率存款产品也很多,其中5年期利率达到4.875%的银行就不下5家,比如振兴银行、华通银行和贵阳农商行等等。但是这些产品一般属于到期一次性还本付息型产品,能够周期(季度或半年、一年)付息的还是比较少,或者按周期付息的利率就会低于4.875%。

按季度、半年或一年周期付息的好处,在于可以将获得的利息用于日常开支或进行再投资以获得额外收益,比如存10万利率4.7%,每半年也有2000多利息,不仅满足一定日常开支,还可以转存定期或购买基金等再投资,从而将收益进一步最大化。因此,从当前全网利率行情观察,能够达到4.7%利率且是按半年付息的产品,应该是综合性价比最高的了,非常划算。

这个收益当然可以了,都高出银行贷款基准利率了。但以我的认识这个绝对是理财产品不是定期存款。理财产品和定期存款一样的都是银行操作。不一样的是存款除了银行倒闭是没有任何风险的,就算银行倒闭五十万以内的存款也要退的。但是理财就算是银行业务员给你再多的许诺保证一定保本那还有风险的。高风险高回报适用于任何金融行为。

银行存款再加码,年化利率4.7%,只需存一年,值得存吗?

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与银行存款利率是一个意思。

年化收益率是把当前收益率(日收益率、周收益率、月收益率)换算成年收益率来计算的,是一种理论收益率,并不是真正的已取得的收益率。例如日收益率是万分之一,则年化收益率是3.65﹪(平年是365天)。因为年化收益率是变动的,所以年收益率不一定和年化收益率相同。

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计算如下:

1、中国银行理财产品是从起息日开始算天数的,计算公式为:投资人预期收益=理财本金×预期收益率×理财期限/365。

2、按照统一的要求,公布的收益率均为预期的年化收益率。

3、在选择理财产品时,特别要留意三个内容。即购买起点、预期年化收益率、产品期限。认购起点即购买该产品最低要用多少钱。预期年化收益率,即产品到达兑现期限时的收益如何。产品期限,即该产品从成立日到兑现收益中间经历的时间。

扩展资料:

主要趋势

其一,同业理财产品的逐步拓展,将原有外资机构和中资商业银行之间的“银银”合作模式映射到国内大型银行和中小银行之间的同业理财模式。

其二,投资组合保险策略的逐步尝试,产品的稳健与否并不在于是否参与了高风险资产的投资,而是在于投资组合的合理配置。

其三,动态管理类产品的逐步增多,投资方向和投资组合灵活多变和高流动性是该类产品的主要优势。然而,该类产品的信息透明度问题值得关注。

其四,POP(ProductofProduct)的逐步繁荣,通过不同类型银行理财产品之间的投资组合构建来满足不同风险承受能力投资者的投资需求。

其五,另类投资的逐步兴起,艺术品和饮品(酒与茶)已逐步进入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投资视野,未来的低碳概念、不动产和自然资源的投资将会成为下一个热点。

业内专家表示,今后传统金融银行理财与互联网加强合作与优势互补将成为主要趋势,搜易贷等P2P理财将传统银行严密的信贷审核机制和强大的数据管理机制与互联网信贷审核技术相结合,不仅能使得融资服务覆盖到更多小微企业,还能够帮助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银行理财产品

银行定期存款利率4.7%,还能半年一取,真有这样的好事吗?

春节前银行揽储确实很拼,有的送礼物,有的提高存款利率,别说年化4.7%了,就是每年利率4.8%的,我也发现好几个,而且每年付息一次,确实比较实惠。

应该说这样的存款是非常值得的,理由有3点:

一是利率高:因为所有银行存款中,他们的利率算是最高的,而且还每年付息一次,4.7%的利率已经超过了很多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超过了支付宝,京东金融、微信等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

二是保本保息:因为这种产品是银行推出的创新存款产品,它本质上是一款5年期的长期存款,只不过进行了优化,因此它具备保本保息的属性,只要银行不破产,无论存多少钱,银行都必须刚性兑付。

三是受存款保险基金保障:这些银行都是人民银行批准成立的正规银行,在吸收用户存款的时候,需要帮用户缴纳存款保险基金。即便在存款期内银行破产了,储户的资金也是有保证的,50万元以内的本息受存款保险基金优先赔付。

用户在办理这样的存款时,有些事项也需要注意:

一是要确认产品提供方是不是正规银行。二是要审核该产品是不是银行存款,不要和理财、保险产品混淆。三是这样的高利率存款不少只对高端用户开放,刚注册的用户可能看不到。四是银行存款也有风险,在一家银行的存款最好别超过50万。

以上为个人观点,感谢您的阅读。

楼主你好,银行存款再加码,年化收益率达到4.7%,只需要存一年值得存吗?首先先说我个人观点,我认为还是值得去存的。因为年化收益率能够达到4.7%,这已经是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了,我们对比一下同样一年期的定期理财产品,那么基本上很少会有产品达到这个水平,基本上也就是在4%或者说是3.5%~40%比较多的。

那么也就是说我们的定期存款和定期理财相比,实际上存款的保障性我认为还是更大一些,为什么呢,因为有存款保险制度在50万以内的都可以得到一个全额的赔偿,再加上本身这是属于定期储蓄产品,所以相对来说本金是非常安全的同时能够获得年化收益率4.7%也基本是能够保障的,所以我认为这个产品是可以去购买的。

当然在进行这样的一个存款之前,我们要注意一点的是这属于定期存款,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在一年之内你对这个钱不要有任何提前使用的情形,如果说你提前支取了这个定期储蓄,当然有的银行它可能不允许提前支取,如果说允许提前支取的前提下,就意味着你不能够获得相应的年化收益率,只能够按照活期储蓄来给予结算,那么很明显这样的回报我们是很难接受的,所以说要保障一年之内不使用这笔钱,那么去购买这款产品是非常合适的。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岁末年初,银行高息揽存是惯例。尽管去年以来,存款利率不断下行,但是4.7%的年化利率还是有的,尤其是那些地方城商行、农商行以及民营银行之类揽储的压力比较大。但 这个利率只存在于那些五年期的大额存单、智能存款;只需存一年,就能拿到4.7%的年化利率,这个我是不信的。

我们来看看当前一般性银行存款利率大致在什么区间:首先,央行的基准利率,一年期定存只有1.5%;部分地方银行上浮,也就在2.25%左右,这已经是上浮50%了,已经到监管部门允许的上限了。 4.7%是什么概念?相当于在基准利率上上浮了313%!这个在我们当下的市场环境中,是不可能存在的! 当前,即便五年期的大额存单、智能存款,能达到4.7%的也少之又少,何况一年期存款?所以,一般性存款一年期利率是不可能达到4.7%的!

不过,有一类存款产品还是有可能的,那就是结构性存款!结构性存款是由“存款+衍生品”构成,其中,存款也受存款保险保障,衍生品则挂钩汇率、利率、股票、期权等,利率实行最高利率和最低利率两档,实际兑付利率在两档之间。自去年初以来,一年期结构性存款平均兑付利率也跌破了4%,但不排除这个节点,有银行通过调高此类存款利率来揽存。但是,需要谨防的是, 结构性存款因为存在最高、最低两档利率,实际兑付利率存在不确定性, 有些银行理 财经 理会用最高利率来误导投资者的!

此外,还要防止被银行销售人员销售误导,比如有些投资者明明要买存款产品,结果变成理财产品了!投资者要想做到防骗防上当,就要多个心眼,遇到销售误导及时投诉举报到当地银保监局!

我认为呀。年化利率4.7%。还是值得存的。 你不想买基金,不想买理财。还不想把钱借出去?最好还是存银行。理财利息虽然高点儿。他不把准儿。现在的理财不保本不保息。就听银行内部人跟你说,没事儿。陪不上。实际他们都有联系的。千万别信。到时候连本儿带息都赔进去了。你哭都找不着北。这样的例子还少吗?这样的新闻太多了。

基金就更不用寻思了。什么信托基金,保险基金。公基金等,这些基金咱老百姓都不太懂。敢投吗?手里有点余钱还是存银行好。虽然利息低点儿,但把握呀。尤其岁数大了。经不起折腾。得点儿利息。加点儿退休金。小日子也挺安逸如果有20万,年化利率4.7%一年利息大概在9400元左右。这不挺好吗?还是值得一存的。

楼主你好,银行存款在加码,年化利率仅仅只有4.7%,只需要存一年值得存吗?银行的存款利率普遍来讲是比较偏低的,因为根据基准利率来计算的话,大概仅仅只有2%不到的水平,可以说这样的一个利率标准是不会吸引更多的储蓄进来的,因为毕竟我们都知道利用别的一些方式,比如说定期理财,甚至是货币基金,债券基金等,这样的方式都可以获得一个更高的收益率和回报率。

所以说银行为了能够吸纳更多的储蓄存款,往往不惜代价提高自身的这个年化收益率,甚至有一些小型银行年化收益率的水平接近于5%,就像我们题目当中所说的4.7%,当然我认为如果说是储蓄产品,那么还是比起理财产品来更加有保障,因为毕竟有储蓄保险制度,50万以内的储蓄存款都是可以得到有效的赔付,如果一旦出现任何风险,那么自己的本金是能够得到保障的,所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如果是我本人在理财和储蓄二者之间选择那么我肯定会优先选择储蓄产品,因为毕竟储蓄产品相对来说是几乎没有任何的风险,再加上年化收益率也可以达到将近5%,那基本上是超过了一年期的定期理财产品,可以说这样的收益率回报率是很不错的,再加上本身安全风险上没有任何的问题,所以说选择这样的产品是完全没有任何问题的,当然我们要保证这一年之内你不会紧急使用你存的这笔钱就可以了,因为提前支取可能就不会有相应的利率了。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建行去年3年期存款年化利率4.7%,20万起步,想想3年利率除去物价上涨亏的也不算多,总体只想保本[大笑][大笑][大笑][大笑]

现在国外欧洲银行和美国银行都在“放水”,中国老百姓都担心通胀早晚会传导到国内;于是,大家都争相恐后的买房,最近几个月一二线城市的房价大幅上涨都是很好的例子。以成都为例,2018年单价1.2-1.5左右在三环内还能买到新房,现在最差的北门三环以内差不多都在2万以上了。

假如你买了一套150平米,单价2万的房子,总价300万。我们来算下资金成本,首付三成在100万,贷款200万(商贷)。资金成本:首付100万按上面所说的定存一年4.7%计算,一年利息为4.7万;贷款200万,目前商贷大约在6-7%左右,按最高7%计息一年利息为14万,合计一年资金成本为18.7万。

假如房价三年后涨到2.5万每平米,那么房子总价在375万;三年你支付的资金成本为56.1万,加上买房子的300万资金,那么你将赚取375-356.1=18.9万。国家为了控制房价疯涨,各地出台了很多的限制措施,把很大一部分人限在外面,但全世界因为疫情经济下滑,银行加大力度的“放水”,通胀早晚会来。

国家前不久出台政策取消了银行定期的靠档计息,原来3年期的大额存单20万起存,年利率为4.18%。如果普通老百姓来急用钱要损失不少利息,让百姓把钱定存到银行,控制一部分流动性。银行要放贷赚取利润,那么就必须揽储才行,在普通老百姓缺少投资渠道,进股市都是被收割的时候,房价上涨的共识会很快形成,从2万每平米或许要不了3年都会涨到2.5万。如果你的可支配资金超过房子首付,又有购房资格时建议买房,如果你的钱很少,定存1年的年化利率4.7%存钱还是不错的选择。

很值得老年人存。因老年人求稳,是存款还受法律保护,所以很值得老年人存。

其实人生金钱对每个人,都分三个阶段。用途也分三个阶段。

马克思讲过,金钱的原始集累是血淋淋的,汗,,,,,所以人生二十岁之前,要一分钱掰开化,三十岁以后一元钱,当做一元用,到五十岁以后,十元钱当着一元用,人生才幸福,才活的明白。借用曹操一句诗,人生几何,对酒当歌,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可现实中金钱对一个人的用法,也不相同。如果我是青壮年,还是知识人才,还有梦想,我要把所有金钱投入 科技 创新,以求更大的拓展空间,,,,,。如果我是务实人士,我会把金钱投入实业,求稳求发展。如果我是赌徒,我会把所有钱财都押上,败的,,,,,,。

想起祖宗留下一句俗语,留子千金,莫如授子一技。如果子孙是人才,你幸幸苦苦留下财产,子孙不稀罕。如子孙是庸才,金钱能惹来杀身之祸。如子孙是匪才,你幸苦一生得到的,他一夜会给你败光。所以金钱用对地方才是金钱,,,,,,

银行定期一年存款,年化利率4.7%,如果资金不紧张的话,又不等急用,值得存

打工人的闲钱,并没有多少安全的投资渠道,银行定期1年,年利率4.7%[中国赞],相对来说,是稳定并安全的,值得存。

2021年,总体来说,保值,增值压力,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仍然压力很大 [晕] ,物价不停上涨,房价高企不下,大部分人手里的股票跌跌不休,创业无门,生意难做,小企业生存困难,新冠病毒不知道何时结束。。。,这些风险和压力,都是普通老百姓要面对的日常事,建议大家资金不紧张的话,存银行好 [作揖] ,1年的年利率4.7%,比较稳妥,放心。

请问大家,有没有更好的增值保值投资建议

在2020年时,互联网上年化收益率4.7%的智能存款有多种,性价比较高,值得存。不过到了2021年,风云已经变换,即便是还有这样的收益率,也不建议存了。

从房贷占比设置红线,到六大国有大行同时取消靠档计息的存款产品,再到叫停异地存款,可以看出有一条清晰的调控路线,核心都是在防范金融风险。

从大环境来看,受新冠病毒影响,全球经济衰退,区域间人员和物资的流动受到限制,财富机会减少,投资风险增大。

从房价来看,目前全国房价均处于高位区间,下降概率较大,普通刚需靠自己已经很难买得起房了。即便是父母资助下凑出首付,也很难保证有稳定并足够高收入的工作可以持续还房贷。

从存款利率来看,国内银行20万元起存的三年期大额存单利率已经普遍下降到4%以下,只有部分小银行利率还能超过4%,但是也不会超过4.26%。

现在能给出4.7%利率的银行,基本都是小银行,或者是成立时间很短的民营银行。网点少,需要通过互联网来揽储,规模小,风控差,在整个银行业中处于最底端。

即便是有存款保险制度,但是异地存款一定比在当地存款更麻烦一些。假如遇到比较坏的情况,比如银行内鬼挪用存款,或者遭遇电信诈骗。异地的维权成本是非常高的,不说别的,往返路费和需要的时间就不是一个小数字,关键一次两次未必能够彻底解决问题。

人不能跟趋势对抗,明显看到异地存款已经在被叫停了,还要通过互联网去存,明显就不合时宜了。

4.7的利二十万一个月多少钱?

一直以来国人都有存款的好习惯,事实上这也是因为中国人骨子里自带的居安思危意识,对于大部分中国百姓来说,如果手头没有一些存款,似乎生活总是不够踏实。

当然存款除了给自己安全感以外,也因为在中国银行存款可以赚取利息,当大家生活水平提高后,都希望能够实现钱生钱的目标,在此之前很多人都靠投资房地产而赚得盆满钵满,伴随着当下国家对于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投资房产已经不切实际,很多人只能寻找其他的理财方式,可大多数普通人没有专业理财知识,因此不少人都将银行存款当作是入门最简单的理财手段。也正是因为国民存款基本已经成为潮流,所以每一次各大银行利率变化也始终能够引发 社会 的一致关注。

在2020年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中国各大银行都暂停银行存款利率调整。而到了今年有一些百姓反映, 银行存款利率大涨,现在若想去银行存定期,一年利率可达4.7%,而且利息的获取方式也变成了半年一付 ,那么是否真有这样的好事呢?

其实目前央行公示的银行存款利率也包括国有大行的利率,不过在此之前大家存款时也知道银行定期存款利率普遍在2.75%,如今存款利息却可以翻到4.7%,这甚至相当于央行利率水平的1.7倍,因此这样来看当下存款算是非常合算的选择。

而除了国有银行以外的其他地方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存款利率反倒不太如意,大部分银行的存款利率水平都在2.75%左右,虽然该利率比国有银行略高一些,但一直难以突破3%,由此可见,当下4.7%的银行利率已经算是银行定期存款的“天花板”。

尤其是伴随着这些年来国家不断下调利率后,三年期的银行定期存款基本都难以超过4.7%,即便有一些私有银行可能会比这更高,但是通常来说他们要求的存款门槛也会更高一些,比如基础资金较多且存期较长。所以无论对比国有银行或是地方银行以及三年期或五年期存款来看,4.7%的利率都处于高水准。

而且现如今这种银行定期存款除了利率水平高以外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利息结算相对方便,通常来说其他的银行定期存款只有在达到存款期限时才可以统一结算利息,一般来说利息和本金会加在一起,而现在银行存款的利息却可以半年一结算。

如此一来对于储户来说好处就更明显了,比如在银行利息结算后可以直接取利息消费,一方面半年结一次更加灵活,而且也可以短暂提升生活水平。假设以这种方式存定期,本金为500万,一年利息为23.5万,半年就可以拿到11.75万,这也让储户在存款半年时拿着这11万多的利息去提高生活质量或者再投资,总而言之,半年一付利息能够让储户使用更灵活。

不过虽然说这种存款利率和半年一付利息的条件非常诱人,但要知道这种高收益存款也并非没有其他的安全隐患,依照现在各大银行提供的银行存款利率来看,这样极具优势的银行存款几乎不可能存在。

即便有支取灵活且利息可观的存款方式,但也要警惕这其中会有一些陷阱,比如有些银行工作人员在推销产品时,常常会借助着信息差让储户把存款意外变成投保。

这就需要我们在签订合同时仔细阅读内容,若合同上面明显标注年收益为4.7%,那就有可能不是存款,而是一种理财产品。 此外在签订合同时也务必要注意分辨是否有“理财”或“分红险”等相关字眼 ,因为一旦出现这类内容,即代表存款可能被“调包”成了购买理财产品。

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案例并不少见,有很多网友都曾经分享过自己到银行存款意外变成投保或者是购买理财产品的经历,其实这就是因为银行工作人员为追求分红或提成诱骗客户,如稍有不慎,即有可能掉入到陷阱之中。

所以对于市面上出现的所谓高收益存款,大家并不能够完全放松警惕,不要因为仅是利率高就急于签订,因为这种高收益背后往往隐藏着高风险,有时候我们可能被利益蒙蔽而深陷困境中。

若您说的4.7为年利率4.7%,那么20万元存一年利息=200000*4.7%=9400元,那么一个月利息约为783.33元。

如您有投资需求,平安银行有推出多种理财产品以满足投资者需求,不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投资方向,风险均不一样,您可以登录平安口袋银行APP-金融-理财,进行了解及购买。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1-12-23,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以上就是关于银行定期存款,年化收益4.7,半年付一次利息,这收益还可以吗?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