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有两套房是什么感觉?

   2022-11-08 14:27:30 网络360
核心提示:分享一下朋友的状况。他恰好是在北京有两套房。非土著,属于新北京人。 最近聊起来这个话题,刚好把我们聊天的内容整理一下。 1、生活状态 两套房,一套没有贷款,一套有贷款。有贷款的出租状态,房租4000,月供6000左右,贷款净压力

在北京有两套房是什么感觉?

分享一下朋友的状况。他恰好是在北京有两套房。非土著,属于新北京人。

最近聊起来这个话题,刚好把我们聊天的内容整理一下。

1、生活状态

两套房,一套没有贷款,一套有贷款。有贷款的出租状态,房租4000,月供6000左右,贷款净压力2000。一家五口人,小两口企业职工,父母给看孩子,正常城市人生活,平日衣食住行不是那么紧巴,也没有特别充裕。属于车厘子自由状态吧。

2、精神状态

有了两套房子,少了逃离北上广的理由,或者说,增加了离开北京的成本。工作谈不上好,但是整体心理状态是相对平稳的。除非有大的变量发生,离开北京才有可能。因为,对北京的感觉很复杂,不能用喜欢不喜欢评价。但是,习惯了,习惯是最有力量的。最主要的是,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

3、我们看他

不管如何,他在北京有了两套房子,已经不错了,工作也相对稳定。有了两套房子,也就多了渴望稳定的想法,同时也多了辗转腾挪的缓冲区间,对生活的稳定有比较大的支撑作用。不一定多么好,但也是不错的、值得追求的状态。

本人地地道道北京人,祖籍也是北京的,户口本上的籍贯也是北京市。可以说针对这个问题很有发言权了。

家里共三套房,一套在朝阳区水立方旁边,另外两套房都在郊区。当时很早很早以前低价买的。谁也没想到现在房价都这么高了。

只能说现在北京人的房,要么就是祖上传下来的,要么就是拆迁分的,要么就是很早以前低价买的。现在的房价来说,北京人其实没有多少能在北京买得起房的了。(我也是北京人,实话实说,没有恶意)

而实际上对于这三套房,我只能说并不能起到什么改变人生高度的决定性作用。虽然我家里三套房,但是我本人工资只有3k(税务系统劳务派遣工作),本科学士。

有人一定会说,本科?在北京工作?三套房?工资怎么才3k?北京干活怎么也得7k起步吧?……不好意思,很多人都说北京工资高,但是我真的没感觉到,可能是分工作种类吧,这并不是因为我是劳务派遣。

跟我一起毕业的很多人,他们选择了私企,但是到现在他们的工资也就仅有4k。外地人口中的北京工资高,可能是指销售,程序员等等的高压工作,一般北京人如果家里有房的话,就不会玩命使劲挣钱买房了,确实不太会去找这种高强度的工作。他们更在乎的是朝九晚五和没有加班。这些强度比较低的工作,确实就是4-5k左右工资(因为工作内容谁都会干)。

北京这物价,税务局的劳务派遣工作是没有年终奖的。一年3w6的工资,我没怎么乱花钱,除去正常开销,中途给我和我爸买了个手机。攒了一年工资,(单位管饭)一年下来还能剩下1w左右吧。

说这么多,我只想说,北京有房,房多,不代表你就可以不奋斗。仍然需要上班,仍然需要奋斗。所以有房就不用奋斗了这种话,听听就行了,现实是不可能的。郊区房租并不多(你根本不能指望收郊区房子的房租过日子,太少),市区房子你肯定要自己住的(上学医疗上班方便)。

唯一的好处就是,北京有房,你不用在为了结婚买房而去找那些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不会很早就掉光头发。

所以,请大家理性看待北京家里有房的人。他们也是普通人。所以,以后再见到哪个北京人瞎吹牛,因为有房就看不起的人话,记住我的话,直接怼他!没准他工资比你还低,没准他除了有房其他的什么都没有。

以上就是我的见解。有房不是你嚣张的资本,你只是比别人在房价便宜的时候入手了而已。你只是不用为了结婚买房挣钱而干一些高压力的工作而已。

除此之外,和正常人一模一样。

北京的消费水平在国内首屈一指,其中最贵的莫如“房子”。

二千年后,随着拆迁进程,北京房价一路攀升。南城旧宫地区,二十万两居经过十多年时间,摇身一变,能卖出五百万,价格翻涨程度着实令人咋舌。

言归正传。北京拥有两套房子肯定比没房的人要有身价和高傲一些,只是个中滋味大概只有自己能够体会。

北京土著居民,因为周边的亲戚朋友大都拥有两套以上房产,所以他们并不会拥有优越感,两套房子只是一个起步,或者还是通过艰苦奋斗得来的,所以感觉也并不算很美好。

北京居住的外地人,拥有两套房子着实不易,就算出手较早,当初也肯定是经过一番折腾才算稳住阵脚。

以身边的几个朋友为例,说一下情况。

1)一个朋友,老家在北京顺义,为了在城区买房,夫妻俩辛辛苦苦积攒收入,一分都不敢浪费,日子过得精细异常。在公婆两家的支援下,终于在2008年以六十万元全款买下德茂附近的一居室,虽然房子位置不是很好、也有些年龄,但终归也算是五环附近有房产了,再加上顺义老家的平房,算是乡村有“别墅”城里有房产的阶层了。

朋友说,虽然现在房子成倍翻价,但终归是用来居住,十多年过去,五环的房子用来居住,顺义的房子租不出价格也不可能往外卖。十多年的时间,只是为了房子,把青春年少的光阴没有享受,没看到夫妻间的浪漫情怀,忽地一下子,人到中年,这种感觉让人害怕。

2)另一个朋友,老家衡水,来北京工作后,于2004年在五环贷款买了一套小两居。工资成倍增长,房贷早已还清。为了方便孩子回老家上衡水中学,毅然在2016年把房子卖了,带着几百万资产回老家买房置资产。有经济条件,日子过的当然够小资。

3)北京土著朋友,家里拆迁,四环附近分得三套房子,孩子小,住一套租两套,按说经济情况还算乐观,夫妻俩每天按时上下班,挣着不算高的薪水。他们说:“拆迁只是让自己的日子不那么紧巴了。但生活还应继续。”

他们的想法符合大多北京土著居民的情况。

一套房子,两套房子,三套房子,每个人都是经过努力得来,就算是土著居民一样不易,并没有比谁多处骄傲的资本。

住一套,租一套。当然还要看你的房子在哪里,要是有一套位置好,你可以租出去,每个月收租6、7千然后拿去还房贷。

如果两个位置都不错,可以考虑都租出去,然后自己租个便宜的,没事就换个地方住住。也是很赞的,

如果不想租的话,就今天住一个地方、明天住一个地方。顺便把房子挂到中介公司,等到哪个房子涨价了,可以转手卖掉一个,从中挣点钱,再努力还一套房子的房贷,毕竟在未来房子真的就说不定不值钱了。位置好的化,个人建议可以当成公寓短租,这个现在也很火,很多来北京玩的,也愿意住家庭类的公寓,干净又温馨。只需简单装修一番即可。

另外,在买房的时候千万不要图便宜而不考虑自己的经济水平,毕竟买房要么是为了投资、要么是为了久住,但如果影响了个人的生活水平,要背着房贷过好多年,得不偿失,还不如就踏踏实实的买一套房划算,其它多余的钱可以拿来投资。理性消费很重要,买房也是同样的道理,要不然,哪天房价跌了,或者急需钱又被套现了怎么办。

没啥感觉。我就是家有两套房的新北京人。非土著,京籍。来京十多年,房子基本靠自己和爱人一起奋斗买的。

其中一套2006年买,坐标西四环,房贷已还清;另一套2016年买的西城老破小,孩子上学用,月供九千。

为啥没感觉?

首先,多一套房子并没有对我生活有多大影响。除了多出小一万房贷,好在以房租养房,压力减半。

其次,有多套房的人太多。别说土著,就是像我这种北漂,多套房的有大把。

我闺女幼儿园班上几乎所有孩子都有学区房。不要以为这是多好的幼儿园,就是四环外最为普通小区里最为便宜的私立幼儿园。

真正有钱的应该不来这类幼儿园。

即便这样,我仍觉得自家是班里最穷的。

前阵子,孩子同学妈妈晒那个支付宝年度账单。她仅 旅游 一项就花费九万多,美容五万多。加其他,总计花费五十万。

我去,这得挣多少才敢这样花。她工作一定很忙吧。

然而,朋友圈显示,她经常外出 旅游 ,四处觅 美食 。

后来打听知道,北京土著,家有五套房。

所以呀,如果问有两套房啥感觉,除非能有个三五套。

纯个人经验,有两套房没啥不一样的感觉,也不过是普通人的生活,别说什么财富自由了,就连中产阶级也完全谈不上吧。

本人坐标所谓的四大一线城市,2007和2015各买了一套房,大的90几,自住,小的40几,就在马路对面小区,给孩子奶奶住。贷款都已还清。

要说啥感觉?基本没有啥不一样,每天兢兢业业上班、勤勤恳恳工作,也会为了每个月的信用卡账单发愁,更会担忧孩子的培训学费,每个月的收入,还完账单、付完孩子学费,就剩不下啥了。

再说说周围的同学、朋友和办公室的同事、,两套房的其实很常见了,不说是标配吧,占比应该也有五成以上了。有些本地的同事,家里拆迁之后,几套房子的不少见……当然再富豪一点的,也不多见……

所以说,有没有自己的房子,可能会有比较大的生活质量的区别,但有一套和两套,真的都只是普通人而已……

为稻粱谋……

对于这个问题,笔者曾在北京附近的秦皇岛出差时,有一段去北京游玩的经历,而那次经历也让笔者感受到了题主问到的这个问题的感受,因为需要送人去北京西站,笔者在陶然亭附近打的,刚一上车,司机师傅就问去哪里?目的地一说就出发了,正好是个早上9、10点钟的样子,那天的北京天气非常好,天也很蓝,就有一搭没一搭的和司机师傅聊起来了。

说了没两句,就聊到房子的话题,结果司机师傅一开口就把人震住了,笔者那会看他的眼神就是财神的感觉,题主只说是两套房,而这位却是加起来有10套,原因是原有的四合院拆迁,具体地方没记住,分得10套,还有若干现金,至于现金多少他倒也没提,但由于自己是三个姑娘,(当年的计划生育是怎么回事?)都已成家,他就一人给了一套,其它老两口自己收租子。

笔者就问他那这会还跑出租?人一句话闲的没事干,出来溜溜弯!说话的口气跟当年碰到的一同行口气一摸一样,兄弟,哪里人?小地方北京!这霸气的!和这位出租师傅这段还是发生在2009年左右,那时候的背景房价已经起来了,所以按照他的说法已经是至少5、6万千的身家。所以题主所说在北京2套房,不管是贷款多少,至少证明也是混的还不错的群体,也是进可攻退可守的,有时候时机很重要,但更多的时候是机遇和个人决断力的问题。

在北京有两套房是什么感觉,结合自己所在的城市,只要不是太diao丝,多数土著居民有两套以上的房子,北京也一样。我有一个北京的朋友,土著一枚,2000年的时候以不到5万的价格购得80平米单位房改房一套,现在起码值800万,后来零几年又贷款在东三环买了一套150多平米的电梯房,贷款早己还清,现自住。前几年父母去世,又继承了一套100平左右的学区房,除此之外,妻子也有一套单位房改房,总共四套,一套自住,三套出租,租金可观。据他所讲,像他这种情况在北京很普通,至于说是啥感觉,反正他们两口子现在很悠闲,工作也不太上心,经常出门 旅游 。孩子也在国外,现在准备卖掉一套房子办加拿大魁省投资移民,如果办成,就准备再卖掉一套在加拿买house,真是惬意。

第一,其实在北京有2套房,真的很普通。

第二,北京央企,各个大单位,但凡是个领导,哪怕小领导,都最少2套。一套自住,一套出租。

第三,其实两套也就够你一般生活,以后有孩子,教育,出国,估计就要用掉一套。如果孩子不出国,大了娶媳妇,也是要用掉一套的。所以,其实你不富裕,也就刚够用。

第四,如果你是在国企,可以干到65退休,如果你在外打工,到45就差不多了,有房子住,没多少养老金,其实你日子还是比较紧张的。

结论,你要有三套,才够你基本生活,两套市区,一套郊区。老了去郊区住,出租市区的挣养老金。一套市区给孩子取媳妇。

本人地地道道北京人,祖籍也是北京的,户口本上的籍贯也是北京市。可以说针对这个问题很有发言权了。

家里共三套房,一套在朝阳区水立方旁边,另外两套房都在郊区。当时很早很早以前低价买的。谁也没想到现在房价都这么高了。

只能说现在北京人的房,要么就是祖上传下来的,要么就是拆迁分的,要么就是很早以前低价买的。现在的房价来说,北京人其实没有多少能在北京买得起房的了。(我也是北京人,实话实说,没有恶意)

而实际上对于这三套房,我只能说并不能起到什么改变人生高度的决定性作用。虽然我家里三套房,但是我本人工资只有3k(税务系统劳务派遣工作),本科学士。

有人一定会说,本科?在北京工作?三套房?工资怎么才3k?北京干活怎么也得7k起步吧?……不好意思,很多人都说北京工资高,但是我真的没感觉到,可能是分工作种类吧,这并不是因为我是劳务派遣。

我在北京有两套房,感觉是:安全舒适又有压力,痛并快乐着!

两套房子都是通过公积金贷款买的,我和老公各自负责一套房子的还贷工作,其实有两套房子也并不能代表什么,大部分情况下大家对于自己没有的东西都抱有各种幻想与向往,但是一旦有了之后也并不觉得很牛掰,毕竟很多事情是水到渠成的,在达成一个目标前我们早已为这个目标付出了很多努力。

我是一名北漂,来北京后做的互联网运营工作,刚开始一直觉得买房是一件很遥远的事情,但是经过7年的积累,我一直保持着特别努力的工作状态,从未休过长假,确保纳税、社保、公积金都没有问题,获取北京的买房资格;同时,随着工资收入的增长以及身边人的一些帮助攒够了首付,然后就买房了。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需要有所取舍,如果不是含着金钥匙出生或者老天爷赏饭吃,我们普通大众都需要为自己的人生铆足了劲儿不断奋斗。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想买房肯定需要开源节流,相信很多刚毕业的姑娘在工作之后都喜欢买各种奢侈品或者轻奢类东西,一旦手里有点钱之后就不再努力上进,在这种状态下肯定是无法攒钱买房的,我在攒钱买房期间从没有做过大额消费,除了正常工作之外一直坚持做各类兼职。

总的来说,当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达成某一个目标后,回忆过程的时候都是很有成就感,痛并快乐着的,这种感知和父母直接送给你两套房或者拆迁得到十套房的感觉完全不一样,人生不就是不断的升级打怪,一路升级到达终点么。

衡水中学一年275人上清华北大,任正非多次提起,为何质疑声不断?

在现在的生活当中,很多时候我们都是会遇到许多的事情,相信大家对于衡水中学都是有所耳闻的,衡水中学往往号称的就是一个军事化管理,里面的学生可以说是时间非常的紧张,所以说往往你要是在外面说你是衡水中学的学生,那么往往别人对你看法都是会有所不同的,那么你知道从衡水中学出来的学生上大学之后,往往他们的表现都是如何的呢?

成为了社会的人才,成为了国家的栋梁之材。

其实对于衡水中学的人,往往很多人都是对于他们这所学校有所不小的误解的,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在外面听说他们的管理方式是多么的严格,时间是多么的紧张,而且给我们一种感觉那就是从里面出来的就是一个书呆子,其实这种说法往往是错误的一种看法的,因为很多从衡水中学出来的学生往往都是会考上了许多好的大学,完成了自己心中的目标,那么往往他们在大学里面也是会由于自己在衡水中学当中所养成的习惯所影响着,他们在大学里面也是会有着一个不错的成绩,而且在大学里面他们往往都是会碰到许多优秀的人,那么往往他们都是会和对方有着一个攀比的心理,从而将自己的学习成绩搞到一个更好的成绩,从而在大学结束之后就成为了社会当中的人才,成为了国家的栋梁之材。所以说往往很多从衡水中学出来的学生往往他们在上大学之后也是会有着一个很好的表现的,至少在学习上面是十分的优秀的。

到了大学之后,没有高中的那种严格的束缚,放飞了自我

在现在有着一种说法,就是很多学生在高中的时候由于时间十分的紧凑,而且他们处在一个高度紧张的环境当中,身边所有的人都在紧张的学习当中,那么往往他们都是会受环境的影响去学习的,但是到了大学之后,往往他们都是没有了那种高中当中的束缚,老师也不在去管理他们,对于他们的时间他们也有着大把的时间去挥霍,那么往往突然的放松对于一些人往往是十分的致命的,因为他们的自制力往往都是不好的,而且他们在生活当中,在面对诱惑的时候,往往很多时候由于他们的自制力不够,从而放飞了自我,所以说很多时候从衡水中学出来的学生在上大学之后,往往就是因为没有了之前的严格的管束从而放飞了自我。

结束语:其实无论从哪个学校出来的都有好学生也都有坏学生,但是我们所要凸显的是那些能够在生活当中有着自我管束能力的人,他们往往在后面的生活当中都是会有着一个不错的成绩的。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在古时候有一种方法是能够让寒门出身之人走进入流社会的,便是科举制度。有了科举制度以后,有很多的寒门子弟通过读书的方法赢得了属于自己的人生。从这方面就能看出来,从古时候开始人们就非常注重教育,发展到现如今,高考成为了有孩子的家庭的重心。

对于衡水中学相信很多人都是听说过的,因为大多数高中所用的练习册都是出自那里,衡水市中国非常有名的高考名校。在2013年的时候,有104人考上了清华北大,并且连续7年都突破了百人。到2018年的时候,有214人被北清录取,到2019年突破了275人,高考对于衡水而言,衡水中学的学生永远都是那么的优秀。

就在2019年5月21日的时候,任正非接受了一次央视的采访,他在采访的时候就提到过衡水中学,表示要向他们学习。并在之后的几个月时间里,他先后很多次提起这里,并且特意派了自己的员工去那里学习和参观。

其实在很久之前,衡水并不是像现在这样有名,他们也曾面临过招不到优秀的老师的情况。但是在1992年的时候,重新组建了领导班子,并提出要在三年之中做到全市升学率第一的学校,所以带着全体的老师共同奔向了这个目标。在2012年的时候,他们学校一本上线率达到了78.28%,在这之后变得越来越好。每年的升学率都在不断的提高,被清华北大录取的人数再创新高。

为什么衡水中学的学生成绩这么好?

现如今家长们都是非常在乎自己孩子的学习问题的,而学区房也是家长们需要争取的,要知道这比普通地段的房价要高的很多。自从衡水中学慢慢变得有名以后,生源质量也在不断的上涨。所以在选取中学考上来的学生时就是非常苛刻的,他们是把中考成绩就很好的学生再继续培养的。也就是说根本上就是很优秀的,招收的也都是很厉害的学生,高考的成绩自然也会很好。

既然高考成绩已经这么好了,为什么又会遭到外界的质疑呢?

这主要还是要从学生的作息时间讲起,相信有不少人已经看过了该学校的作息时间,学生每天在5:30的时候就要起床,正常情况下每个高中一天是8节课,但是衡水中学上午和下午各5节课。最让人觉得恐怖的是,学生的铃声一共有60多个,平均算下来的话,有的是两分钟听到一次。会有这样的铃声主要是为了提醒学生要做什么,而他们的中午午休时间是12:45一直到1:45,总共就一个小时,而他们晚上10:10才熄灯,也就是说作为衡水中学的学生,每天是要连轴转的,没有个人空间。

这种时间分配对于很多人来讲都是有些承受不了的,一些人在知道了这件事情以后,就觉得这样的作息时间有些太过于苛刻了,所以才会收到了外界那么多的质疑声。

以上就是关于在北京有两套房是什么感觉?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